人生在世,享受生活每個人都會,但享受也有高低之分。大享受是進入心靈的暢通;小享受是坐在一個角落點小錢的滿足感。人要懂得好好享受最難得!
如果說生活是一桌酸、甜、苦、辣、澀味俱全的菜餚,那麼不會享受,就不能品嘗它的獨特風味,就不能品嘗這多姿多彩的人生美味。
人生小享受有小的快樂,大享受有大的樂趣。有的人喜歡下雨,因為下雨時,雨滴落在瓦上、雨棚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坐在家裡邊聽雨聲,一邊細細地品茶或看書或看電視,那雜亂的雨聲在你腦海裡逐漸被梳理成了悅耳的音樂。沐浴在陽光下,接受太陽的愛撫或邊聽流行音樂邊在書海中遨遊……這就是享受生活帶來的快樂。
只知道埋頭苦幹,而不懂得享受的人,縱然活上千萬年,人生也是平平淡淡,而懂得享受的人,縱然只活一天,人生也會過得多姿多彩。
所以說,一個人不應被生活所享受,而要學會享受生活。只有學會享受生活,才會創造光彩絢爛的人生。
人生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遇到失敗時,人們也許會灰心喪氣甚至消極頹廢。但換個角度,就可以視失敗為天賜良機,因為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不經歷失敗,哪能見到彩虹?
所以,如果在失敗後能仔細反省找出錯誤、彌補不足就會獲得新的成功。可以說,失敗後的日子也值得好好享受。
很多時候人生都是不快樂的。在學校時會為成績下降而愁雲滿面,會為與父母發生爭執而落淚;工作後會被壓力壓得仿佛失去了自我……那時候也許會覺得天都是灰暗的。
所有的這些都是因為生活的壓力給自己戴的枷鎖,煩惱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為何不試著去亨受生活。
我們只有拋開林黛玉式的多愁善感,才能迎來史湘雲式的豪邁大度。大聲地笑、大口地吃,不再刻意此時的形象,只要享受生活。
享受生活,拋開枯燥的工作,拿出一本小說,坐在大自然的一角,靜靜地獨自欣賞一段妙語連珠的文字,品味文字中蘊涵的道理。
享受生活,星期天,找個朋友一起去爬山,去郊遊,盡情地叫、盡情地跳,讓積存了期的壓力隨著喊聲擴散、消失。
享受生活,不需要萬貫家產,即使你在沿街乞討,也可以安然地享受生活;享受生活,不需要高的學歷,即使你從未進過學堂,也可以快樂地享受生活;享受生活,不需要尋找特殊的日子,因為每一天都是特殊的。
莊子大限之日將至,弟子侍立床前,泣語道:「偉哉造化!又將把您變成什麼呢?將送您到何處去呢?化您成鼠肝嗎?化您成蟲臂嗎?」
莊子道:「父母於子,令去東西南北,子唯命是從。陰陽於人,不音於父母。它要我死而我不聽,我則是忤逆不順之人也,有什麼可責怪它的呢?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待吾生者,亦同樣善待我死也。弟子該為我高興才是啊!」
弟子聽了,竟嗎咽有聲,情不自禁。莊子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死生為伴,通天一氣,你又何必悲傷?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隨您至今,受益匪淺,慧弟子卻無以為報。想先生貧困一世,死後竟沒什麼陪葬。弟子所悲者,即為此也!」
莊子坦然微笑,說道:「我以天地作棺槨,以日月為連壁,以星辰為珠寶,以萬物作陪葬。我的葬具豈不很完備嗎?還有比這更好更多的陪葬嗎?」
弟子道:「沒有棺槨,我擔心鳥鴉、老鷹啄食先生。」
莊子平靜笑道:「在地上被烏鴉、老鷹吃掉,在地下被螻蟻、老鼠吃掉,二者有什麼兩樣?奪烏鴉、老鷹之食而給螻蟻、老鼠,何必這樣偏心呢?」
莊子臨死時還能這樣窮通自樂,安時處順地享受,真不愧為一位聖人!但是,擁有聖人心態的人,世上又有多少?
正如莊子自已所言: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不為福先,不為禍始;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淡然獨與神明居。
由此可見,莊子思想的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是對人生困境或世俗的超脫。其實我們來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上,就要學會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