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羅湖「雙周發布」將舉行漁民村專場

2020-12-21 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12月16日電(王星、張晨牧)12月17日15時30分,深圳羅湖「雙周發布」將舉行漁民村專場。羅湖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章紅班、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宮雪、漁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頌球聯合帶來「新時代新漁村」主題發布。人民網將直播發布會實況(鏈接:sz.people.com.cn/BIG5/203418/399568/index.html),歡迎關注。

  漁民村與香港僅一河之隔。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漁民村投身羅湖大開發,率先成為全國聞名的「萬元戶村」。

  2019年以來,羅湖區委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按照「標準+質量+示範」的思路,探索超大型城市黨建領導社區治理的新路子,在漁民村所在的漁邨社區開展先行示範探索,助力漁邨社區實現從「物質小康」到「精神小康」。

  高效漁邨——建成全市首個多功能、復合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探索建立「社區黨委領導、條塊聯動、以塊為主」的基層治理機制﹔搭建「漁邨社區基層治理分析會」平臺,實現社區高效能治理。

  智慧漁邨——建設智慧漁邨管理系統,實時掌握社區安全動態﹔實行人員標簽管理,形成獨居老人等七類關愛人群清單﹔在「i羅湖」平臺開設漁邨專區,為居民提供社區黨建、醫療、教育等7大類80餘項綜合服務。

  文明漁邨——改造漁民村村史館和文化長廊,傳承和發揚敢為人先、勤勞務實、團結奮鬥的漁民村精神﹔試點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常態化開展政治引領+教育實踐+公眾服務三結合文明實踐活動。

  大愛漁邨——組建漁邨社區志願服務隊,形成百姓「點單」、實踐站「派單」、志願者「接單」、群眾「評單」相貫通的工作模式﹔探索建立文明實踐積分制度﹔鼓勵企業、居民、黨員志願者與社區特殊家庭建立長期幫扶聯系。

  書香漁邨——漁邨社區悠·圖書館館藏書2.5萬冊,報刊200種,數字資源49.20T,以現代化的服務手段為社區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文化服務。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相關焦點

  • 深圳羅湖雙周發布「禮享羅湖」專場舉行
    3月31日上午10時,深圳羅湖「雙周發布」舉行「禮享羅湖」活動專場。羅湖區工業和信息化局與7家轄區商會、企業帶來「千萬券戀 禮享羅湖」主題發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從即日起,羅湖區面向前來轄區消費的全體消費者發放3000萬元微信電子消費券。
  • 文明、大愛、書香、高效、智慧 五個關鍵詞解鎖漁民村的華麗轉身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18日訊(記者 劉嘉敏)漁民村,與香港隔河相望,從打漁世家到中國最早的「萬元戶村」,再到如今現代化的花園社區,這裡,留下了改革開放的重要印記,也為深圳規模龐大的舊村改造和治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滄海桑田,漁民村是如何實現華麗轉身,成為中國城市進程中的成功典範?
  • 這裡有深圳的煙火氣 羅湖雙周講述「羅湖時光」
    提到羅湖,你會想到什麼?是國貿三天一層樓的奇蹟,還是繁華熱鬧的東門商圈?作為改革開放的敘事起點,奮鬥的深圳從羅湖起步,敢為天下先、敢闖敢拼的精神在羅湖孕育,無數來深建設者從羅湖開始,邁出了他們在深圳生活的第一步……創造了無數個第一的羅湖,在很多深圳人的記憶和成長中,都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 新媒:羅湖漁民村村民見證深圳驚人變遷
    來源:環球網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15日文章,原題為「深圳從偏遠小鎮變身創業大海洋」。透過深圳羅湖漁民村文化長廊的景觀口,吳伯指著不遠處的香港說:「以前內地人羨慕那邊的生活,現在情況不太一樣了。」吳是漁民村村民,自小在深圳長大,見證了這座城市改革開放以來的崛起。
  • 騰訊微視專場直播帶「火」深圳30大「老字號」品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苑偉斌12月9日,騰訊微視攜手深圳當地30大「老字號」品牌,在深圳羅湖漁民村開啟騰訊微視超級品牌日「深圳老字號X漁民村」直播專場活動,展示深圳「老字號」產品和文化創新,記錄時代變遷。
  • 深圳漁民村的新追求
    吳頌球介紹,漁民村內建設了文化室,設立深圳圖書館自助圖書館漁民村服務點,挖掘特色漁民飲食文化,引進粵劇團、深圳詩詞學會。圖源央視網「『精神小康』要有感恩之心。」漁民村老村長鄧志標告訴記者,每周一,村裡都要舉行升國旗儀式,在村裡的村民都會前往參加,「我們希望通過言傳身教,讓年輕一代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後繼要有人,鼓勵大家為建設幸福和諧社區出力」。
  • 專場直播帶火深圳「老字號」
    【深圳商報訊】(記者 苑偉斌)12月9日,騰訊微視攜手深圳「老字號」品牌,在羅湖漁民村開啟超級品牌日「深圳老字號X漁民村」直播專場活動。 當晚的直播中,匯集30家「深圳老字號」及本地知名品牌百餘款商品。
  • 騰訊微視超級品牌日走進深圳漁民村 助力深圳老字號品牌再次騰飛
    12月9日起,騰訊微視將聯合深圳廣電集團飛揚971、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小漁村文化產業投資攜手深圳當地30大「老字號」品牌,在深圳羅湖漁民村開啟騰訊微視超級品牌日「深圳老字號X漁民村」直播專場活動,展示深圳「老字號」產品和文化創新的同時記錄時代變遷,為網友送上一場文化大餐和消費盛宴。
  • 漁民村村史館揭幕!首屆漁樂文化節弘揚「漁村精神」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王鬥天 通訊員 楊然12月10日下午,《春天的故事》的旋律在羅湖漁民村唱響。中國改革開放的首個萬元戶村雙喜臨門:漁民村村史館揭幕儀式、首屆「漁民村漁樂文化節」同日舉行。深圳市老領導、原羅湖區委書記湯錦森,深圳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楊立勳,羅湖區區長劉智勇,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呂漫妮,區委常委、兩辦主任賴建華,副區長宋強,南湖街道黨工委書記陳明偉等出席當日活動。漁民村是改革開放後全國最早的萬元戶村,也是深圳特區第一個自籌資金推倒重建的城中村。1984年,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視察深圳並來到漁民村參觀考察。
  • 深圳市羅湖區漁民村村史館開館
    深圳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楊立勳,羅湖區委副書記、區長劉智勇,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呂漫妮,區委常委、區委(政府)辦主任賴建華,副區長宋強,市史志辦館藏文獻處處長詹延欽等出席開館儀式。  2019年以來,羅湖區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按照「民生七優」的標準對漁民村進行全方位的改造提升,創建漁邨先行示範社區。羅湖區委宣傳部組織專家團隊以「勇立潮頭」為主題撰寫展陳大綱,對漁民村村史館和文化長廊進行改造重建,重新布展陳列。
  • 柯麗爾8MP智能移動豎屏亮相雙周發布
    日前,在深圳羅湖舉行的「雙周發布」高交會專場上,深圳市巨鼎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等羅湖區重點企業以及人民網、廣州日報等多方媒體參加了發布活動。巨鼎醫療以一款柯麗爾8MP智能移動豎屏引起了與會人員和現場媒體的高度關注。
  • 羅湖區漁民村村史館開館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10日訊(記者 郭含笑 劉晨)「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一首《春天的故事》訴盡改革開放的歷程,悠揚的旋律在漁民村村史館上飄揚。12月10日下午,漁民村村史館開館儀式舉行,首屆漁樂文化節也於當天開幕。
  • 羅湖將建「深圳最美天際線+城市新名片」
    今天上午10點,深圳羅湖「雙周發布」在羅湖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了「紅嶺新興金融產業帶」專場,深圳看房團作為深圳本地知名自媒體,有幸受邀參加,並第一時間為大家做出相關解讀。
  • 深圳羅湖,還值得留下來嗎?
    貝殼研究院發布了上半年樓市成交數據,賣得最好的二手房top20中,羅湖僅有一個,還排在了第17名,在購房預期上,最想置業的區域是南山和寶安,羅湖排在第六。via.深樓市在各區住宅成交排名上,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羅湖都排在第六,跑不贏福田南山,更追不上龍崗寶安。
  • 深圳高新投「戰疫貸」助力羅湖餐飲業復工復產
    緊要關頭,深圳高新投為丹桂軒審批通過了額度為2000萬元的「羅湖餐飲業戰疫貸」,提供最低保費支持,浦發銀行福強支行為丹桂軒提供優惠貸款利率4%/年,再加上市區兩級在疫情期間對企業的貼補政策,企業這筆融資最終的綜合成本可以低至2%以內,可謂關鍵時期的「雪中送炭」。
  • 勇立潮頭四十載 羅湖持續譜新篇
    歷經歲月更迭,漁民村、國貿大廈、東門步行街等一個個老地標正在與時俱進,見證時代新的發展。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羅湖老城區在政治、經濟、民生等各個領域交出一份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迸發出40年來厚積薄發的活力和實力,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建設積極貢獻羅湖力量,展現出令人期待的美好未來。
  • 羅湖首屆校園設計競賽 冠軍花落悉地國際、普羅憶象建築、湯樺建築...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李慧)煥發老城區新活力,增進轄區人民福祉,羅湖首屆校園設計競賽獲獎結果出爐,冠軍花落悉地國際、普羅憶象建築、湯樺建築三家設計公司。1月4日下午,羅湖「雙周發布」校園設計競賽專場在羅湖新聞發布廳舉行,為觀眾帶來國際範一流校園的構造模型,並現場公布三所學校設計競賽的獲獎名單。
  • 守護深圳水源地,來看羅湖新動作!
    守護深圳水源地,來看羅湖新動作!下一步,深圳水庫保護大聯盟將持續以水源地保護為監督重點,深化推進「行刑銜接」聯合執法,充分發揮各職能單位的職能優勢,實現信息共享、提高協同效率,實現對破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早發現、早定責、早整治」的治理目標,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
  • 開通至今出入境已超20億人次,羅湖口岸這樣打造「第一口岸」
    目前羅湖口岸是中國客流量第二大的旅客出入境陸路口岸。南方日報記者魯力攝12月14日,羅湖「雙周發布」舉行邊檢專場。羅湖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政委朱江和文錦渡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政治處主任劉濤作主題為《奮鬥在「第一口岸」,讓「國門名片」更閃亮》的發布。「在這裡我們經歷了很多變與不變。」朱江在雙周發布現場直言,我們變的是根據國家需要不斷進行體制機制創新,不斷增加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設備設施、查驗方式和執勤勤務的模式。而永遠不變的是我們對黨和國家的忠誠,以及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 廣東漁民村:村民現在靠租房賺錢 年收入60萬以上
    「姓資還是姓社」的爭議,曾讓包括漁民村在內、一部分先富起來的深圳人承受著莫大的壓力。正在這個當口,鄧小平來了。  看過漁民村,鄧小平說了一句話,「從今天的情況來看,證明我們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是正確的。」幾天後他為深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