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酒時,十幾元的酒為什麼掃碼價達到數百元?背後原因要了解

2020-12-22 騰訊網

說到白酒,想必大家都有很多話題,如今白酒已經成為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情往來的酒局沒有酒就少了一個拉近關係的繩索,所以在當代市場中,人們把白酒看得很重要,因此關注點就比較多。不論是白酒的香型以及釀造的原料配料還是質量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成為了,大家日常交流的話題。

不過,根據了解,目前中國白酒市場存在著一個最奇怪的現象,不是酒精酒與純糧酒的爭議,而是白酒掃碼價格與價值的嚴重背離,掃碼價虛高,而實際價格要尊重市場的選擇。針對這一問題一些專業的人做了一些分析,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可能不少人,對於這樣的問題,有疑問,所以今天我們的解決一下。

首先,我們要知道,中國的白酒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面子消費,想必這點大家在酒桌上都能夠感同身受,比如說在酒桌上,如果出現兩種酒:一種掃碼價568元,一種掃碼價是68元,可以想像的出拿第二種酒的人是多麼的沒有面子,儘管第二種酒與第一種酒質量相當甚至比第一種還好,都無法挽回拿酒者的面子。所以商家賣的不是酒,而是消費者的心理。

也正因為如此,一些商家就根據這種消費者的心理,酒的價格標得比較高,甚至有時候掃碼價格要比實際付費也要高一些。而一瓶售賣十幾元的酒,甚至飆到了200元,所以近幾年在白酒界流行的拿百元大鈔換酒的活動,正是玩的這種標價技巧,100元可以購買1200元的酒,誘惑力確實很大,可想而知這樣的套路忽悠了多少人?

除了以上分析,其實這種現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消費者對白酒的質量缺乏認知,因為我們大多數喜愛喝酒的人都是普通的喝酒者。把白酒只是當作一種習慣,並沒有深入的去了解關於白酒方面的知識,所以很大一部分人,對於酒的了解,只是表面的卻沒有多少人,實際上去了解酒的價值和意義。

可以說消費者,對於白酒的辨別是比較無知的,在這瓶酒沒有打開之前,誰也不知道這瓶酒的質量高低,在購買時只有通過掃碼與售價之間進行比較,如果差距過大,感覺自己佔了便宜,就容易產生購買的衝動,這種營銷手段常應用於市場中,讓消費者嘗到了,甜頭自然就有購買的欲望,只不過消費者也都不是傻子,這一種營銷手段,雖然能讓消費者短時間內得到滿足,但是長時間那是走不遠的,因為消費者感覺很實惠地買了這種酒,如果質量確實很差,也會大呼上當,最終不會重複購買。

相關焦點

  • 進口葡萄酒終端價格又有新貓膩:售價69元葡萄酒掃碼價高達498元
    其中,最為明顯的還是掃碼價與實際售價價差很大,以及實際收貨葡萄酒與線上店鋪展示年份不符的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多家超市、菸酒店以及社區小超市並調研線上店鋪後發現,部分進口葡萄酒實際售價在40元-70元間,甚至有十幾元的進口葡萄酒,而掃碼價卻在180元-600元左右。
  • 紅酒掃碼價1000元,售價100元,有什麼貓膩?看完就明白了
    不少人都是喜歡喝紅酒的,紅酒喝起來口感好,還不會很容易醉,喝一點點紅酒還會有一定的好處,紅酒好喝是好喝,可是紅酒的貓膩太多了,有什麼假紅酒、勾兌紅酒等等,今天我們來來聊聊紅酒掃碼價的事情,有一次買了1瓶紅酒,買回家之後,就想著掃掃碼,掃出來的價格是1000元,售價卻是100元,這其中有什麼貓膩
  • 掃碼價虛高,進口葡萄酒終端價格又有新貓膩
    其中,最為明顯的還是掃碼價與實際售價價差很大,以及實際收貨葡萄酒與線上店鋪展示年份不符的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多家超市、菸酒店以及社區小超市並調研線上店鋪後發現,部分進口葡萄酒實際售價在40元-70元間,甚至有十幾元的進口葡萄酒,而掃碼價卻在180元-600元左右。
  • 掃碼價高、瓶底凹槽深的紅酒,就是好酒嗎?
    怎料,未來嶽父對這兩支酒的評價極低。原因竟是,瓶底太淺,還掃不出價格!搞得大家哭笑不得!首先,不得不說白瞎了那兩瓶上梅多克(波爾多的優質子產區)!還好送的不是拉菲,不然他肯定說這是假拉菲!因為,拉菲的瓶底凹槽也不深!對於酒盲,其實沒必要在酒的品質上下太多工夫,他們往往更在意包裝。
  • 葡萄酒畸形掃碼價:幾十元產品敢標萬元
    畸形的掃碼價北京市民陳女士年前在喬治亞旅遊時,在商場購買了一瓶當地的大黑羊葡萄酒,花費了130喬治亞拉裡,約合人民幣325元,但回國聚會席間,朋友用微信掃碼卻掃出了6680元的高價,如此高的價差,讓陳女士對自己家中存酒的價格都產生了懷疑。
  • 掃碼498元的幹紅實際只值69元,進口葡萄酒坑真多
    小編近日調查發現,一度出現的進口葡萄酒掃碼價虛高現象在經過一輪整治後又開始露頭。在一家超市,一款標註產自澳大利亞的750ml裝帝菲堡赤霞珠乾紅葡萄酒價籤標註價格是69元,但掃碼後顯示的價格卻是498元。一款智利進口的750ml裝智象赤霞珠幹紅標價46元,掃碼價卻變成了189元。
  • 進口葡萄酒掃碼價1399元,實際售價不到12元。
    但在市場上有這樣的現象,一瓶掃碼價是1399元的進口葡萄酒,實際售價僅僅只有11.5元/瓶;宣傳是原瓶酒的進口葡萄酒,實際不過是散裝酒裝瓶;標榜是進口名莊酒的,其實卻是無名小莊的產品……進口葡萄酒市場亂象不少。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消費者如果發現自己買了不合格的產品,應保留好相關憑證以便依法維權。
  • 掃碼2000,標價200,拿貨20的酒,你也喝過?
    買家:「這款酒掃碼價888元,拿出去倍有面子。」 零售商:「這款葡萄酒的掃碼價格1980元,現清倉特價一折出售。」 葡萄酒小白說:「這瓶酒怎麼掃碼掃不出來,上面沒價格,是不是假的啊。」
  • 買酒,喝酒與囤酒!
    酒友群內討論的大多是關於買酒、喝酒與囤酒的事兒。今天聊聊我對這三個問題的看法。除幾大電商外,網絡上還活躍著眾多小渠道商,他們酒價通常比電商常價低。從這些商家買酒,主要拼的是人品,雖然大多是好的,但也有很多坑蒙拐騙的主。多年混跡於淘酒、燒酒、酒投、酒朋、貼吧等各大網站的酒友,幾乎都有這種拿貨渠道。如果你是一個剛接觸白酒的新人,最好直接從各大電商自營購買,不用勞心費力。
  • 低價酒、假冒酒、貼標酒層出不窮 進口紅酒價如霧裡看花
    掃碼價遠超實際零售價 除了價格全年大促銷外,進口紅酒掃碼價格遠超實際零售價也讓消費者大呼「看不懂」。 「朋友送了兩瓶紅酒,我也不懂,尋思掃碼查查價格好回禮,結果一查一瓶酒1000多塊錢,真有這麼貴? 」市民董先生有些不可思議。
  • 同樣是純糧酒,有的要幾百有的要十幾元,背後的「貓膩」要搞清楚
    所以今天我們就與大家一起聊聊純糧食酒,看看市場那些同樣是純糧酒,為什麼有的幾百,而有的只要十來塊?是商家想暴利,還是另有隱情?為什麼有的幾百,而有的只要十來塊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家千萬不要被誤導了,幾百塊塊的酒,和十幾元的酒各有各的道理。
  • 一張百元豹子號換千元「茅臺酒」是真是假?原來套路這麼深
    陸志作為茅臺鎮人,今天告訴你真相,揭開他們的套路,希望愛酒的你,還沒被忽悠傻就醒醒吧!茅臺酒廠乍一聽挺牛啊,六瓶價值1188元的名酒只需一張百元三連號人民幣更換,折算下來一瓶十七元都不到,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一斤豬肉的價格就能買到一瓶買「茅臺酒」,大超市一瓶二鍋頭也差不多這個價,茅臺鎮的最便宜的串沙酒的勉勉強強。
  • 網友地鐵上遇掃碼騙子 幫人投票網銀丟了1000元
    微博@GCR:地鐵上又遇掃碼騙子!以幫忙投票可以網銀返現為名,套別人的手機支付帳號密碼,擦亮眼啊大家,不該掃的碼可別亂掃!現如今,用手機幫人投票已屬常事,大街上也經常有人舉著二維碼廣告牌求關注求掃碼,殊不知,掃碼也是有風險的。前天下午,市民張先生乘坐地鐵2號線外出辦事,坐到座位上後他開始專心玩手機。剛坐下兩分鐘,就有一名身穿灰色外套的年輕小夥走到自己身邊。
  • 掃個碼,怎麼就成了幫兇?
    沒等用完,他突然說:「能幫忙掃個碼嗎?」。雖然拿人手短,但對掃碼這件事,我是保持絕對警覺的。 用備用機掃了一下,並非加公眾號,而是給一個陌生微信解封...... 走在大街上,有人找你微信掃碼,大家應該經常遇到,有送小禮物的,也有裝可憐的。 羊毛有多大?
  • 掃碼領「錢」啦!10000000元旅遊消費券!
    圖片來源 建德文廣旅體局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文旅產業面臨「冰凍時刻」,為了加快樹立建德市文旅產業消費信心,儘快恢復市場活力,建德決定推出一波大福利——第一期發放2萬套旅遊消費券,單套面值500元,總計1000萬元。消費券怎麼領?具體怎麼玩?
  • 飛天茅臺酒7月14號行情價,為什麼你的酒沒有別人的貴?
    批發價或零售價=行情價+運營費用+倉儲費用+物流費用+合理利潤以上數據是結合網際網路大數據計算得來,相對準確,偶有浮動屬正常情況,僅供參考,敬請期待明日報價~為什麼你的酒沒有別人的貴? 有幾個原因: 1、知名度,大部分消費者只知道京東、天貓等大型電商平臺,但認識的酒商很少。 2、品牌力 不經常買酒的朋友說:「即使酒商報價2000元,大電商、商超報價2800元,不懂的,別說2800,急用3800也買。」
  • 為什麼都說低於100元很難喝到好的醬酒?看看成本就知道啦
    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少不了酒的,吃飯聚餐時喝酒仿佛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我們不管是和領導同事,還是和自己家裡人,其實沒事的時候都喜歡喝上幾杯,感覺自己的壓力都輕鬆了不少。這時候價格就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方式,有人說於100元難喝到好醬酒。為什麼會這樣呢?一起來看看成本就知道啦!
  • 12個常見的「葡萄酒小疑惑」,看完買酒不踩雷!
    對於「葡萄酒小白」,當你在買酒、喝酒時,心中總會有不少疑問。在缺乏朋友指導和權威解釋的情況下,不少剛入門的酒友對葡萄酒實際上還是一知半解。​於是,我們收集了新手常見的12個「葡萄酒小疑問」,希望能通過簡短的回答,解決你的疑惑,讓你在下次買酒不踩雷!
  • 為什麼我們買大骨十幾元一斤,很多自助醬大骨29元一位隨便吃?
    為什麼我們買大骨要十幾元一斤,很多自助醬大骨29元一位隨便吃?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尤其是現在29元一位的自助醬大骨,更是越來越受歡迎了。那麼為啥我們買大骨的時候要十幾元一斤,很多自助餐大骨29元一位隨便吃呢?而且想吃多少鍋就可以來多少鍋?他們真的不會賠本嗎?而且我也親自去吃過那裡的自助醬大骨,到說實話,真心不錯哦。那麼這些商家到底憑什麼來賺錢的呢?究竟是賠本再倒貼,還是在背後偷偷地數鈔票呢?
  • 為什麼70元以下難有好醬酒?
    但……如果我們細看指數背後的市場機會,其實並沒有那麼樂觀。從100元到300元的價格帶區間,醬酒的市場供求大體是平衡的。新品即便有機會,也不是很大。真正供求失衡,並且迅速拉高了市場需求指數的,是0-70元這個價格帶的醬酒。這對醬酒品牌而言,其實算不上機會。看到了,也懶得去爭取。為什麼呢?因為醬酒定價70元,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