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蔣衛民 華山醫院 常笑健康
▼本文作者▼
冬天來臨,西北風一起,流感季節也就接踵而至。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大家對流感更要格外關注。
一旦感染了流感,是否就會像新冠病毒感染一樣「無藥可治」?
事實上,治療流感還是有特效藥物的,早期使用、足量使用,對流感的控制是非常明顯的。
治療流感的抗病毒藥物及用法用量
目前治療流感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另一類是M2離子通道蛋白抑制劑。
流行性感冒患者一旦發病,應立刻啟動抗病毒治療,理想情況是症狀出現48小時之內開始。啟動治療的時間越早開始,其抗病毒的效果越佳。
01
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可以選擇性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經氨酸酶,從而可以阻斷流感病毒從感染細胞中釋放和播散,對於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可用於甲型、B型肝炎的治療和預防。
奧司他韋
對初始表現為重症、或開始出現病情惡化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應儘早使用奧司他韋。奧司他韋適用於所有患者,包括孕婦和嬰幼兒。奧司他韋為口服給藥,成年人劑量為75毫克,每天兩次,療程為5天。重症流感患者劑量加倍,療程可延長至7天。該類藥物不良反應少,偶有噁心、嘔吐等。
扎那米韋
此藥物無法口服,一般需要吸入給藥,藥物直接進入呼吸道。在沒有或不能使用奧司他韋時,重症或局部進展的患者可以使用。一般用在9歲以上患者,100毫克,每天2次,療程為5-7天。
帕拉米韋
帕拉米韋可用於治療甲型和乙型流感。重症病例或無法口服的患者,使用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成人用量為300-600毫克,靜脈滴注,每天1次,療程1-5天,重症患者療程可適當延長。目前臨床應用數據有限,應嚴密觀察不良反應。
02
M2離子通道蛋白抑制劑
包括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兩大類。這類藥物可以阻止病毒穿入細胞和脫衣殼,僅對甲型流感病毒有作用。輕症甲型流感患者早期用藥可以降低體溫,縮短病程,但容易產生耐藥,同時可能出現眩暈、失眠等不良反應。
肝、腎功能不良者慎用,孕婦、嬰兒、精神疾病或癲癇患者禁用。成人劑量為每天200毫克,分2次服用,兒童(1-9歲)為每日5毫克/千克體重,分2次服用,療程為5-7日。
流感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
隔離患者
確診流感後應第一時間與人群隔離,隔離時間為從發病開始到退熱後48小時。
休息
注意休息,嚴格臥床,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多吃容易消化的流質食物,多喝水
高熱導致機體蒸發量較大,失水增加,補充水分有利於保持水和電解質的平衡。
降溫
發熱患者要做好降溫措施,如用冰袋物理降溫。如果物理降溫失敗,可在醫生建議下採用藥物降溫。一般建議體溫高於39℃時使用。體溫不是很高的時候,不建議使用藥物降溫。
兒童禁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會導致肝臟和神經系統的併發症,稱為瑞氏症候群。急性呼吸道感染熱退以後數日內,出現噁心、嘔吐,繼而出現嗜睡、昏迷、驚厥等。
早期抗病毒治療
在出現流感症狀後48小時內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最為有效。
對症處理
乾咳者可使用複方甘草合劑。高熱、中毒症狀較重者,醫生可能給予輸液與物理降溫,密切觀察病情,及時處理併發症。如果繼發細菌感染,針對病原菌及早使用適宜的抗菌藥物。
作者介紹
蔣衛民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
博士 主任醫師 教授 碩導
華山北院感染科 執行主任
簡介: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第十一屆委員會愛滋病學組成員;上海市醫師協會感染病分會委員;上海市醫院協會感染病分會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肝病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學會愛滋病學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骨結核組成員;上海市愛滋病治療專家組成員
擅長:各種病毒性肝炎、肝功能異常、各種發熱性疾病、寄生蟲疾病、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流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