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背後都是苦難,咖啡也是從數次「被封殺」中堅強走出來

2020-12-15 Coffee研究所

「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這句羅曼·羅蘭的名言,是華為的企業廣告語,因為特殊的語境,最近被廣為傳播和引用。

我們在欣賞高雅優美的芭蕾舞時,不會在意到芭蕾舞者傷痕累累的雙腳;我們在使用華為手機拍出高清美照時,不會想到一代代華為人為此付出的努力和承受的壓力;我們在享受一杯咖啡時,同樣也不會想到,今天被世人喜愛,觸手可得的咖啡,在歷史上曾被多次「封殺」,命運坎坷。

榮耀的背後都是看不見的努力和堅守。今天聊聊咖啡的艱難「成長史」,看完會不禁感慨,每一杯咖啡的來之不易。

咖啡的被「禁」史

僧侶

首先,有一些關於咖啡是如何被發現的傳說都充斥著對咖啡的恐懼和不信任,有一則傳說是講當卡爾迪帶著咖啡從山上回來後,他把咖啡交給當地的僧侶,僧侶認為咖啡豆是邪惡的,甚至將咖啡豆扔進火裡燒掉。

但被火灼燒的咖啡豆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所以僧侶們不久就認定,咖啡是上帝賜予的禮物,而不是魔鬼的毒藥。

然而,咖啡從來沒能完全擺脫被人類懷疑和恐懼的命運。

蘇丹穆拉德四世

在中東,咖啡的故事源遠流長,引人入勝,土耳其咖啡尤為出名。但是在幾個世紀的文化中,曾有七年黑暗的時光咖啡是被嚴格禁止的。因為伊斯蘭教認為咖啡令人陶醉的品質與伊斯蘭教義相違背,所以,咖啡應被禁止。

1633年,在君士坦丁堡,穆拉德四世下令關閉所有的咖啡館,並且禁止飲酒、吸菸以及喝咖啡。違反該禁令就意味著死亡——據說穆拉德四世喬裝混到人群中,親自斬首喝咖啡的人。

奇怪的是,禁令頒布時,咖啡在君士坦丁堡已經流行了一個多世紀,而穆拉德四世的禁令是與咖啡館的流行及數量的增加同時出現的。

即使死亡的威脅迫在眉睫,咖啡的吸引力仍然很強,人們仍然在秘密咖啡館裡見面聊天喝咖啡。

穆拉德四世於1640年去世,雖然禁令並未解除,但由於咖啡貿易對帝國的經濟有利,禁令已經很少執行了。伊斯坦堡所有喝咖啡的人應該都非常高興吧!

英國的女性

早期的英國咖啡館在許多方面與酒吧相似,提供了一個公共會議空間。這一時期英國的政治氣候,再加上人們對這種具有異國情調的刺激性飲料的擔憂,導致了人們對咖啡館顧客的普遍懷疑。

1674年,《婦女反對咖啡請願書》(The Women 『s appeal Against Coffee)出版,這是一本小冊子,概述了婦女對咖啡及其嗜喝咖啡的丈夫的不滿。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部諷刺作品,很可能是由男性創作的。

但諷刺作品的特點是,如果它不能以某種方式反映真理,它就無法發揮作用。這可能不是一份真正的請願書;然而,它確實揭示了人們對這種新飲料的社會和政治影響的普遍擔憂。

雖然咖啡沒有被成功禁掉,但請願書卻流傳了好幾個世紀,吸引了我們的眼球——部分原因是它太髒了。

瑞典國王弗雷德裡克一世

斯堪地那維亞人(Scandinavian)喝的咖啡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的居民都多,但事實證明,他們並不總是能輕而易舉地喝到咖啡。

當咖啡第一次被引入瑞典時,整個國家都為之瘋狂。然而,腓特烈一世國王顯然不是他的粉絲。1746年,為了抑制國民消費,他對咖啡(茶也是,但我們不要細講)徵收重稅。在一個並非完全意料之中的轉變中,這項稅收所做的只是創造了一個繁榮的咖啡黑市。

更糟的是,政府官員開始沒收咖啡釀造設備並對飲用咖啡的人處以罰款,直到1756年才最終頒布全面禁令。接下來的一個世紀,瑞典在全面禁止咖啡和徵收重稅之間搖擺不定,直到1823年,最後一次咖啡制裁才得以實施。

今天,瑞典是一個繁榮和創新的咖啡文化之鄉,SCAE的咖啡世界甚至在2015年在這裡舉行了——弗雷德裡克一世將在他的墳墓裡滾動。

咖啡禁令中的性別差異

但是有時候你在哪裡並不重要,因為咖啡禁令不僅僅與地域有關,還與你是誰有關。

君士坦丁堡、倫敦、瑞典……在很多地方,咖啡館只接待男性(種族和階級差異也影響了誰可以參與公共咖啡生活)。

女性被禁止喝咖啡的原因有很多,但通常是因為大眾認為女性在公共場合和男性一起喝這種令人陶醉的飲料是不恰當的。對於女性來說,咖啡館被認為是危險的地方(也就是說,女性是最早開始自己在家裡衝煮咖啡的人)。

此外,人們認為咖啡可能對女性健康造成的危害更大。事實上,關於咖啡因和懷孕的爭論至今仍無定論,對於孕婦來說,經常會被告誡不要喝咖啡。

為什麼要禁止咖啡呢?

那麼,這些咖啡限制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呢?事實證明,與其說它是飲料本身,還不如說是人本身,儘管人們對它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論點,比如在瑞典,人們實際上認為它會降低工人的生產力。

不,真正的問題是咖啡店裡的社會力量。咖啡館被看作是反叛和反獨裁思想發酵的地方,是人們在異國情調的刺激下計劃和策劃的地方。因此,大多數具有歷史意義的咖啡禁令,除了擔心邊緣化群體獲得更多自主權外,還因為政府擔心,如果讓公民在一個世俗的、不受控制的集會場所集會,他們可能會做些什麼。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家庭自製咖啡,並在很大程度上將其從公共領域移除,使咖啡變得不那麼具有煽動性和威脅性。然而,當代人們對咖啡店興趣的恢復可能意味著一些有趣的事情正在醞釀之中……

(作者: S. Parrish.)

咖啡的「奮鬥」史

如今,咖啡是僅次於石油的世界第二大出口產品,它從被人類認識並首次食用,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它和政治、宗教、經濟、戰爭、醫學、社交及環保均有密切的關係。

它催化了法國大革命;

它為英國工業革命帶來足夠動能;

它在拉美諸國政權交迭中起著微妙的作用;

它在美蘇冷戰中做了某種平衡杆;

它趕走了一個個獨裁者,掀起了一次次革命……

阿拉伯世界:沒有咖啡,就沒有革命?

咖啡歷史學家烏克斯在他最權威的著作《咖啡天下事》(All About Coffee)中寫道:「每當咖啡引進,就會助長革命。咖啡是人間最極端的飲料,咖啡因會刺激思考,老百姓一旦深思就想造反,危及暴君地位。」

早在16世紀,咖啡在阿拉伯世界大行其道的同時,就博得「麻煩製造者」的稱號。統治者認為咖啡館是瘋狂的滋生之地。聖城麥加的年輕總督貝格發覺市面上諷刺他的詩文竟然是從咖啡館裡流出,勃然大怒,決定查禁咖啡。

1511年麥加所有咖啡館被迫關門。阿拉伯世界的其他統治者和宗教領袖,也相繼宣布咖啡為非法飲品。

君士坦丁堡的帝王擔心在戰爭期間,民眾多喝了兩杯咖啡,就會發表反動言論影響士氣,因此下令關閉境內咖啡館。

並且出臺了嚴厲的法規來約束民眾:任何人只要喝咖啡被逮到,要享受棍子帶來的「皮肉之苦」;第二次再犯,對不起,你完了。重犯者會被裝進皮革的袋子,縫密,然後丟進博斯普魯斯海峽。

然而「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還是有很多人冒著海底餵魚的危險喝咖啡。禁令終究不敵潮流,最後不了了之。

咖啡是16世紀土耳其人的生活必需品,甚至有明文規定:老公如果無法滿足老婆對咖啡的需求,女方可以此作為離婚的理由。

法國:大革命的催化劑

西方人起初不知道如何形容這種來自阿拉伯的怪飲料。1610年在中東旅遊的英國詩人桑狄斯寫道:「土耳其佬常喝一種名為咖啡的東西,哈啦一整天。這種飲料黑如煤煙,喝起來味道也和煤煙差不多。」

但歐洲人沒多久就瘋狂愛上了這種「煤煙」。法國人因為咖啡的傳入而減少了酒的消耗量。咖啡館更成為知識分子批評時局的場所。

1689年義大利移民普羅柯布在巴黎赫赫有名的弗蘭西斯戲劇院正對面開設後來也是赫赫有名的普羅柯布咖啡館。它不但是巴黎首家,也是最經典的咖啡館。大量演員、小說家、劇作家和音樂家在此聚會。伏爾泰、盧梭、富蘭克林等名人均曾光顧。

法國史學家兼哲學家伏爾泰常常一次要在這裡喝上40杯咖啡加巧克力。著名法國革命領袖丹東、馬拉常在此共商大計。當時擔任炮兵軍官的拿破崙有一回喝了沒錢付帳,留下軍帽作抵押。

這家咖啡館帶動巴黎咖啡熱。許許多多的進步思想在咖啡的刺激下醞釀、形成。這對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催化作用顯而易見。可以想像,當年革命分子就在Café foy前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喝幾杯咖啡提神壯膽(是不是和武松喝18碗酒過景陽崗有點相似呢),一口氣攻下巴士底獄。

有詩為證:

丹東,可畏的丹東,

跳上演講臺前,

先喝下幾杯咖啡,

好比馬兒幹活前總要吃糧草……

——19世紀史學家米契雷

英國:為工業革命注入動力

1700年以後,英國進入工業革命時代。這股風潮到了1800年以後也席捲其他歐陸國和北美。工廠體系的發展大幅改變了老百姓的生活步調、態度和飲食習慣。

咖啡成了廣大勞工階級飲食的一部分,為工業革命帶來足夠的動能。工人在生活環境惡劣、工作時間長的情況下,開始喝咖啡。她們誤以為這是補品,因為喝了以後幹勁十足。

一位歷史學家寫道:「工人為了多賺幾分錢,馬不停蹄地操縱織布機器,根本沒有時間料理三餐,咖啡和麵包就成為果腹聖品,至少喝咖啡後會讓人覺得很溫暖,精神百倍……」

咖啡原來是貴族的飲料,從此變成勞動階層必備的提神劑,一般百姓早餐必備的啤酒和濃湯,也被咖啡取代了。

薩爾瓦多:以咖啡的名義,點燃戰火

在拉丁美洲的不少國家,一場場戰火、一次次血腥殺戮、一波波革命鬥爭都是以咖啡的名義進行的。

舉個例子,20世紀30年代咖啡高佔薩爾瓦多90%以上的出口值,但是在咖啡田裡流血流汗的印第安人每天苦幹10小時的工資只有12美分,地位和奴隸沒兩樣。1932年1月22日,薩爾瓦多西部高地咖啡產區的印第安人在領袖馬提號召下起義。當天晚上,伊札科火山突然爆發,似乎是在渲洩農民長期被迫害的怒氣。

然而,手持棍棒、鐵鋤的農人抵擋不住軍隊的子彈,遭到了獨裁者馬丁尼茲的血腥鎮壓。為了保護咖啡田老闆及上流社會的安全,軍方大開殺戒,短短幾周內,3萬人遭屠殺,馬提也被害。這場與咖啡有關的殺戮至今仍列為薩國的重要歷史事件。

瓜地馬拉:咖啡豆中出政權

1951年艾班茲當選瓜地馬拉總統,決定實施土地改革。當局把100多座外國人經營的咖啡田轉交給農民合作社。

然而,這次改革卻觸動了美國人的神經。受創最大的是美國人所投資、兼營咖啡生意的聯合水果公司。該公司許多有待開墾為咖啡田的沃土被危國當局照價充公。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卻假公濟私,出面為聯合水果公司爭取公道。他的哥哥艾倫·杜勒斯不但是中央情報局局長,也是聯合水果公司董事之一。兩人聯手醜化該國的「土改」。

位高權重的杜勒斯兄弟在1953年8月說服艾森豪總統,批准「成功行動」,由中情局秘密顛覆艾班茲政權。艾班茲在美國壓力下離職,新總統阿馬斯是由美國「欽點」上任。他上任後立即廢除「土改」,禁止政黨活動,成立秘密警察,解散工會組織。在艾班茲統治下眼看就要取得可耕地的農人,一下子又變成一無所有。

美國對此視而不見,並詭稱瓜地馬拉是拉美政治、社會和經濟改革的實驗室。阿馬斯不得人心,1957年遇刺身亡,瓜地馬拉陷入長期動蕩,這都是小咖啡惹惱美國佬,美國幹涉的結果。

美國:為咖啡豆放棄億萬家財繼承權

20世紀七八十年代,瓜地馬拉和薩爾瓦多的執政者、軍方將領均掌有龐大咖啡田,吞噬大部分獲利,農人則三餐不繼。許多農民尤其是印第安人加入遊擊隊組織,偷襲政府軍,當局則以大屠殺回報,加劇咖啡農與政府間的深仇大恨。1981年瓜地馬拉的盧卡斯將軍掌權,以鐵腕掃蕩遊擊隊,釀成大屠殺。

又是美國,惟恐瓜地馬拉、薩爾瓦多步上尼加拉瓜後塵,因此對政府軍的暴行睜隻眼閉隻眼,甚至派出直升機協助掃蕩遊擊隊。

在這種情況下,就連美國國內不少有識之士也揭竿而起,為受苦受難的咖啡農說些實話,做些實事。他們的努力為中、南美洲的和平做出了極大貢獻。

全球四大咖啡公司之一的寶僑公司創辦人的曾孫魯比·坎寶曾在薩爾瓦多住過兩年,對軍方侵犯人權的行為深惡痛絕。返美後他發現麾下佛吉斯咖啡竟然向薩爾瓦多採購大量生豆,為了抗議「寶僑」資助劊子手,魯比·坎寶宣布放棄寶僑集團的繼承權,引起軒然大波。

巴西:咖啡廢掉王位,咖啡壓死總統

巴西和中美洲國家於1821年、1822年相繼脫離葡萄牙、西班牙殖民統治後,才開始重視咖啡作物,因為大量栽植咖啡,巴西保有奴隸制的時間比西半球任何國家都來得長。期盼以咖啡的利潤協助巴西邁向現代化國家的巴西咖啡業主倡議廢除黑奴制,而實行產能較高、生產成本較低的農奴制,並趁著國王培卓二世出國,由他的女兒伊莎貝爾公主在1888年5月13日籤下「黃金法案」解放所有黑奴。

一年後,在咖啡業主活動下,培卓王室被迫交出王權,巴西成為共和國。以後幾年,巴西的國政均操在咖啡人手中。

二戰後,美國與拉美諸國關係相當緊張,原因還是因為小小的咖啡豆。豆價太高,老美就批評產國囤積炒作;豆價太低,產國就炮轟老美喝咖啡農的血。只有豆價合理時,緊張關係才得緩解,但合理價位為時都不長。

1954年7月間巴西豆價受國際咖啡行情影響劇挫,為了維持豆價,巴西被迫收購供過於求的豆,花了不少錢。瓦加斯總統派代表向美國銀行借錢,以償還維持豆價所積欠的龐大債務,卻遭到拒絕。

巴西通貨膨脹更為惡化,貨幣面臨貶值,政經亂相層出不窮。內外交困的壓力使得瓦加斯於當年8月24日在其臥室吞槍自盡,終年71歲。

他在遺書中寫道:「數十年來,國際財團不停蹂躪我國……試圖阻礙我為國家創造財富並幹涉我國自主權……我們一旦為居高不下的豆價作辯護,就會遭到難以承受的壓力,終至屈服……

而今,除了鮮血外,我沒有任何東西獻給祖國。」1930年瓦加斯因為豆價崩跌,巴西陷入經濟危機而接掌政權,24年後卻又因為咖啡豆價劇挫而賠上老命。他的政治生涯和巴西歷史一樣,都和咖啡樹糾纏不清。

烏幹達:咖啡豆收拾掉獨裁者

烏幹達強人阿明1971年政變上臺後,實施獨裁統治,同時趕走境內的亞洲人,嚴重阻礙了國內經濟發展,只有咖啡成為國家經濟命脈。

阿明的獨裁行徑遭到國際譴責,《紐約時報》諷刺美國每年向烏幹達採購2億美元咖啡豆,無異於資助阿明。俄亥俄州眾議員唐納彼斯向眾院提出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停止進口烏幹達咖啡,以迫使阿明下臺。

美國通用食品、寶僑、雀巢和其他大型烘焙公司也通過美國咖啡協會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烏幹達政府。在這種局勢下,1978年2月美國國會就烏幹達局勢舉行聽證會,7月通過抵制烏幹達咖啡豆。美國的禁令大大削弱阿明的經濟來源。其軍隊士氣受創。隔年,坦尚尼亞出兵烏幹達,阿明被迫下臺。

阿明下臺後,美國取消了禁運令。對一代強人阿明而言,成也咖啡敗也咖啡。美國政客就靠咖啡,不花一顆子彈搞垮阿明政權,為咖啡史添增一頁傳奇。

美國、蘇聯: 熱咖啡與冷戰

1956年,美洲國家組織經濟暨社會諮詢會議(ECOSOC)發給拉美國家的報告,預測未來產量過剩,豆價有再度重挫之虞,除非各產國立即採取強力措施,制定配額,封藏多餘生豆。此報告並非危言聳聽。

令人意外的是:美國國務院出席ECOSOC的代表藍道率先籤字同意。美國向來對幹涉市場供需的集體行為不能容忍,為何這回改變立場?原因是美蘇冷戰,而非雪中送炭。

50年代中期,美國情報顯示蘇聯正加強對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攻勢,拉美也是其目標之一。驚恐之下,美國不得不對自己的後院鄰居做出若干讓步,放出些和平鴿。就連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尼克森也展開南美親善之旅,試圖拉近雙方關係。

然而尼克森所到之處遭到民眾辱罵、扔石頭,差一點喪命異域,「尼克森去死」之聲不絕於耳。美國以前幹涉他國內政,壓榨南美咖啡農血汗的惡劣印象,一年半載是消不了的。

尼克森受辱回國後,美國當局才發覺事態嚴重,不時以電話和中南美洲國家駐美大使館商談有關咖啡的問題。畢竟只有咖啡才是拉丁美洲國家最感興趣的議題。

哥倫比亞的咖啡代表威脅美國人說:「咖啡農飽受豆價走疲之苦,恐怕會影響產國對美國的態度。」

1960年巴西故意作態,派出代表團訪問蘇聯,洽談以物易物合約,以咖啡交換蘇聯石油、小麥和飛機,藉此增加和美國的談判籌碼。同年,古巴卡斯楚宣布和蘇聯結盟,並將境內的美國公司收歸國有。美國更感到有必要籤下咖啡配額協議。

1961年3月,甘迺迪發表演說,向「咖啡政治」低頭。

1962年7月,各國出口咖啡配額初步確定。經過美國參、眾兩院兩年的激烈辯論,山姆大叔最終於低頭,1964年7月國際咖啡配額協議批准生效。

這項協議是山姆大叔讓產豆國佔盡便宜的最大讓步,而美國也通過此舉「有效防範」了蘇聯將非洲及拉美各產豆國「拐」進自己圈子的「企圖」。

看完咖啡的故事,是不是很想認真喝一杯咖啡?

相關焦點

  • 華為董事長新年致辭: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
    面對一年來的艱辛萬苦,在致辭中郭平也不禁感嘆道:「困難越大,榮耀也越大……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
  • 堅強,都是被「逼」出來
    其實你非常的堅強,只是你沒有逼自己一把罷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時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新聞,在一處地震災區中,救災人員看到了這一幕:一位母親,僅僅依靠自己的肉體,支撐住斷裂的牆垣,只為保護自己的孩子。世人都無法想像,哪怕是一位長期健身的男性健身達人也不可能支撐得起的一面牆,被一個柔弱的女子用自己的身軀強硬的支撐了起來。
  • 咖啡、備胎與向死而生 華為被美國封殺的365天
    這是幾年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親自挑選出代表公司形象的,上面寫著羅曼·羅蘭的那句名言:「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這句話很適合當下華為的心境。美國時間5月15日,美國一邊宣布對華為的技術封殺「升級」,一邊再次延長對華為的「豁免」期限。事實上,在被美國封殺的一年中,華為一直在「槍林彈雨」中前進,在咖啡、備胎與向死而生中挺住了!
  • 「農民的兒子」路遙:平凡人的不平凡,苦難背後是深沉的愛
    《早晨從中午開始》,是路遙生命中最後的心血,為我們揭示了路遙在書寫《平凡的世界》時,背後的艱辛苦痛。路遙是中國當代著名的作家,他是農民的兒子,所以文字中有濃重的農村色彩。就像他說的:「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我對中國農村的狀況和農民命運的關注尤為深切,不用說,這是一種帶著強烈感情色彩的關注。」
  • 「冰花男孩」:不要讚美苦難,它不該是「正能量」
    如果有得選,你不會想遭受苦難。如果沒得選,你不會想你的苦難被人讚美。前段時間出差,有天晚上在酒店看電視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一個電視臺在播放一場關於「關愛貧困兒童」的晚會。在這個晚會裡,幾個孩子的故事都很悲慘,也很堅強。孩子們有的是留守,有的是孤兒。
  • 苦難造就偉大,走進文學天才維克多·雨果的內心世界
    詩中句句透露著雨果不堪忍受親人離世的內心折磨。雨果的一生可謂飽受磨難,可正是這些苦難造就了雨果偉大的靈魂和不凡的筆觸,為我們留下了那麼多不朽的傑作。記者點評:本文是一篇觀展後的感想,從雨果飽經磨難卻留下許多傑作的人生經歷,得出「飽受苦難的環境,造就出時代的偉人」的結論,不僅有自己的思考,而且能把這種思考有理有據、有條有理地表達出來,不容易!
  • 無論面對什麼事情,都要堅強,你要相信越堅強越幸運
    堅強是生活中的基本,因為面對任何事情都需要你用堅強去堅持下去,而且如果你沒有一點的堅強,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怯場和懦弱。我們必須要用堅強去換來對任何事情的堅持,堅強不是什麼與身俱來的本事,而是需要你去慢慢地培養。
  • 讓自己堅強的勵志語錄,句句扎心,每天看都不膩
    追逐孤獨清冷的日子,忽然發現,自己象獨鶴一隻,在鵝黃的夢裡掙扎飛臨,那些墨綠的東西和葉片上滾動的露珠,卻不知然都墜落到哪裡?6、我不語,不代表我不痛,某些痛只能深埋心底,不可言語。我不哭,不代表我堅強,堅強背後蜷縮著柔弱。我笑,不是因為快樂,是學會了淡定,從容。給時間一點時間,修煉一個百毒不侵的我。
  • 堅強獨立、所有苦難自己扛的星座,自立自強,自力更生
    在生活中,經常有這樣兩種人,第一個人,只是遇到困難就求助,喜歡麻煩別人;第二個人,自立自強,所有苦難自己擔負,不喜歡欠人情。那麼,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中哪個星座屬於第二種人呢!他們追求完美,無論是人還是工作,什麼都想做到完美,對自己有著嚴格的要求,所以即使遇到很大的困難,也會靠自己,不輕易依賴別人。不想藉助別人的手克服困難,要不的話,他們會覺得人情很難還。
  • 真正的作家必須跳出「苦咖啡文學」局限
    閻連科為什麼把這種文學叫做是「苦咖啡文學」?「今天咖啡館文學非常盛行,並不是說在咖啡館寫作就叫咖啡館文學,而是這種文學的風格:溫暖中有一點寒冷,甜美中有一點傷痛的文學,這是我們今天的作家整體在追求的一個文學局限。青年作家也好,中年作家也好,乃至於那些一片叫好聲的耳熟能詳的老作家,今天也到處走街串巷去吆喝地、賣地,恰恰就是這種苦咖啡的文學。
  • 歐容佳作《弗蘭茲》:女性視角下的反戰故事,浪漫背後的堅強成長
    以一戰後的現實社會為背景,在溫馨故事的背後,懸疑的血液帶領著我們一步步深入到這些善意的謊言中,探討自始至終的人性命題,感嘆戰後女性的堅強與獨立自主。這首樂曲是《D大調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取自小亞細亞的民謠,也是他的作品中評價最高的一曲。大文豪託爾斯泰曾為它流下眼淚,感慨通過這首曲子,他「接觸到忍受苦難人民的靈魂深處」。影片中,裡瓦爾在用小提琴演奏這首曲子時,忍受不了曲風的痛苦,突然倒地。相較之下,安娜一家人是平靜的。這個鏡頭,很生動地表現出了裡瓦爾內心的掙扎和痛苦。
  • 從微笑女神到殺人犯再到江南整容女,被封殺的影后韓孝周今怎樣?
    完美又好運的韓孝周人都是依著自己的名字而活著,韓孝周也是如此。11年前,《燦爛的遺產》風靡一時,「韓孝珠」也被我國更多觀眾熟知。而事實上,韓孝周才是正確的譯名。在《首爾鄉巴佬》裡,韓孝周和兒時好友李晟基前往母校故地重遊,回憶起兒時追夢時的情景,不愛哭鼻子的韓孝周竟然數次哽咽,眼角泛起了淚花。節目中,她還坦言當時離開母校前往首爾追求演員夢時,作為公職人員的父母其實並沒有送行。
  • 基督《在苦難中能喜樂》
    忽然,地大震動,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監門立刻全開,眾囚犯的鎖鏈也都鬆開了。禁卒一醒,看見監門全開,以為囚犯已經逃走,就拔刀要自殺。保羅大聲呼叫說:「不要傷害自己!我們都在這裡。」禁卒叫人拿燈來,就跳進去,戰戰兢兢地俯伏在保羅、西拉面前;又領他們出來,說:「二位先生,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救?」
  • 閻連科:村上春樹式「苦咖啡文學」如獲諾獎 是我們崇敬的偉大作品...
    苦咖啡文學:「小傷感、小溫暖、小挫傷、小確幸」閻連科觀察到,近十幾年來,在中國盛行的西方經典文學有一個特點:寫作的人物已經從社會歷史轉向了家庭。作品沒有《戰爭與和平》描繪的宏大歷史中的苦難,也沒有巴爾扎克作為法國社會「書記員」的社會關切和民族情感,而「只是關注一個微小人群中的小傷感、小溫暖、小挫傷、小確幸」。
  • 唐朝雖然是一個偉大的朝代,但同時也是一個民不聊生的亂世
    但是今天我要告訴你,雖然唐朝確實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是唐朝也是一個民不聊生的亂世。唐朝(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有隋末貴族李淵所建立,公元907年,朱溫廢掉唐昭宣帝李祝,自稱大梁皇帝,唐朝宣布滅亡,共存國289年。
  • 吳聲評星巴克封殺瑞幸咖啡:新商業模式觸動傳統巨頭奶酪
    吳聲評星巴克封殺瑞幸咖啡:新商業模式觸動傳統巨頭奶酪 瑞幸咖啡將起訴星巴克涉嫌壟斷引發熱議,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認為瑞幸的做法「不是碰瓷,是必有一戰」,星巴克真刀真槍的封殺說明新商業模式已然觸動了傳統巨頭的奶酪
  • 辛向陽:脫貧攻堅展現出來的偉大精神
    在黨中央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各地建立起脫貧攻堅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形成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得到彰顯。這一優勢,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全國累計選派290多萬名第一書記或駐村幹部紮根一線,形成了大扶貧格局。脫貧攻堅的戰場培養出了一批優秀幹部。在危急關頭,總有許多「最美逆行者」的身影無畏前行。
  • 佛陀背後的偉大女人
    都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而佛陀的背後則有三個偉大的女人:如親生母親般疼愛自己的姨母波奢波提王后、對自己情深似海的妻子耶輸陀羅、還有給了自己千辛萬苦的祥光嬸嬸。摩耶夫人去世後,波奢波提就信守諾言,負起了照顧太子的重任,可以說她的一顆心都系在太子身上,在阿私陀仙人預言太子將來會是一個棄絕者後,波奢波提王后更是關心悉達多的一言一行,為了不讓自己有別的牽掛,她甚至流掉了自己毫不容易懷上的孩子,試想如果波奢波提王后有丁點私心,悉達多的童年也是不會幸福的,繼母如斯,確實偉大,正如太子所說:「母親你為我付出犧牲了太多,您無私的愛如明燈,指引前路,您的祝福也時刻陪伴我,
  • 柳婷老師(Tina老師):《堅強與脆弱的背後》
    柳婷老師(Tina老師):《堅強與脆弱的背後》【ProRARTY臺灣特色知識課堂】-20180322堅強與脆弱的背後有人問我矢車菊與橡樹兩種花精性格都是樂於為人服務兩者的起心動念都是良善、熱心、願意助人。柔弱嬌小的矢車菊矢車菊失去平衡時,被人利用,甚至踐踏,因為她渴求獲得他人的肯定,不敢拒絕。因而認同了自己的軟弱,卻忘記自己內在的力量。
  • 星巴克貓爪杯走熱的背後,有哪些值得深思的營銷套路
    過去的幾天,星巴克又火了一把,其設計的周邊產品貓爪杯,受到全民追捧,不僅價格翻了數倍,而且數次登上微博熱搜,朋友圈也出現不同層次的刷屏,全民熱議,可謂又一次強刷存在感,這個植根於咖啡調製的古老品牌在營銷方面的功力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