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哥斯大黎加上一次在世界盃上贏球是什麼時候嗎?突然想起我小學五年級時全班圍觀國足輸球的傷心往事。」網友「麥凱克倫」悠悠地來了這麼一句,道盡哥斯大黎加隊的前世今生。
一場3:1,打得上屆世界盃四強烏拉圭毫無還手之力,小國弱旅終於挺直腰杆。最關鍵的是,和巴西隊首戰一樣的比分,哥斯大黎加以此正式宣告全世界:作為世界盃歷史上三支戰勝過中國隊的BIG3成員之一,我們不是好欺負的!
奪冠賠率32強倒數第一
「特硬豆」製造最大冷門
在哥斯大黎加,最有名的咖啡豆叫「特硬豆」。此種咖啡生長在海拔1500米以上。海拔越高咖啡豆的品質越好,因為較高海拔處夜晚的溫度低,可使樹木生長緩慢,從而使咖啡豆的風味更濃鬱。
對此,我們可以理解成「身處逆境,卓爾不群」——哥斯大黎加隊恰恰也是如此。
巴西世界盃開打前,哥斯大黎加早已被定位成「醬油之王」,奪冠賠率是1賠1051,名列32強倒數第一。
為什麼?只能怪是這支籍籍無名的弱旅居然被悲催地被分到了D組,這是公認的「第一死亡之組」。同組的烏拉圭、英格蘭、義大利,一共拿到過7次世界盃冠軍,其中義大利4次、烏拉圭2次、英格蘭1次。他們如今的世界排名,也全部在前十。
和烏拉圭隊的蘇亞雷斯、卡瓦尼、弗蘭、戈丁等大牌明星相比,哥斯大黎加陣中都是些籍籍無名之輩,對於一般資歷的球迷來說,恐怕連一個哥斯大黎加球員的名字都叫不出來。
於是,在賽前的所有預測中,哥斯大黎加都理所當然地被視作了三大世界冠軍隊的陪襯,但就是這樣一支平民球隊,在被烏拉圭先進一球後,上演絕地大反擊。烏哥之戰終場哨聲響起時,烏拉圭人的眼淚在飛,本屆世界盃迄今為止最大的冷門就此爆出。
12年前,他們只能贏中國
12年後,他們贏了世界盃冠軍
哥斯大黎加是一個面積只有5萬平方公裡、人口466萬的中美洲小國,整個國家甚至沒有軍隊。
因為歷史原因,在整個中美洲國家中,哥斯大黎加堪稱最為好鬥的族群之一。昨晨,他們的球隊也把戰鬥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相比有些自負和鬆懈的烏拉圭人,哥斯大黎加不惜體力的逼搶,讓自己笑到了最後,他們驕傲地告訴全世界——「哥」不是來打醬油的!
作為D組公認的魚腩部隊的哥斯大黎加爆冷獲勝,以及義大利2:1戰勝英格蘭,現在的「死亡之組」真正形成了讓人無法預測的局面。
在後面的比賽中,烏拉圭和英格蘭這兩個世界冠軍,很可能雙雙在小組賽中就遭淘汰,這是所有人在世界盃之前都沒有想到的局面。
不過這樣一場逆襲,卻有一個意外的效果——哥斯大黎加令國足解脫了。
原來在最後3分鐘內,哥斯大黎加打進兩球,完成了3:1的比分——之前他們保持的最高效紀錄,是2002年面對中國隊時4分鐘打進2球。
賽後,有不少中國球迷感慨:12年前,哥斯大黎加2:0拿下中國隊,這也是他們當時贏下的唯一一場比賽;12年後,我們連世界盃大門在哪都不知道,哥斯大黎加人卻已經幹掉了世界盃冠軍。
其實這12年不是哥斯大黎加隊幹了什麼,而是我們什麼都沒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