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秋季,杭州一處磚瓦廠的考古人員在小心翼翼地進行著一座戰國古墓的清理工作,當考古隊員挖掘到地下1米多深的地方時,泥土裡突然出現了耀眼奪目的光芒,但是考古工作者並不能確定是什麼東西,只能更加小心翼翼地用刷子撥開泥土,他們花費了將近一個小時時間,才把這件東西挖掘出來,但是此物卻讓在場的所有人吃了一驚,這是一隻透明簡約的水晶杯,雖然沒有裝飾紋飾,但是卻經過了拋光處理,這分明就是現代的工藝。隨即有人懷疑這是現代盜墓者留下的東西,甚至還有人說這是穿越之物......
為了弄清楚這隻水晶杯的來歷,考古工作者決定把它送到北京進行鑑定,但是鑑定結果讓人難以置信,這既不是盜墓者的遺物,也不是現代的穿越之物,而是古代能工巧匠的作品。當時考古學界的泰鬥蘇秉琦先生親自捧起這隻杯子,大加讚賞,連連稱讚這是國寶。
其實我國使用水晶的歷史也是極其悠久的,現代的考古發現證明了早在北京猿人時期的人類就已經開始使用水晶了,到了新石器時代,水晶的種類和數量更是繁多,此後很多時期也都對水晶提取加工的工藝有所掌握,所以在戰國時期的墓葬發現水晶製品並非一件不可思議之事。但是這隻杯子的用途卻和今天有所不同,很多專家學者推測這是一件王公貴族才能使用的祭祀用品,除了極高的工藝價值,文化價值更是不可小覷。
因為這隻水晶杯的獨特價值,受到的保護也是不同尋常的,在2002年的時候,這隻水晶杯因為其文物等級,被列為了《首批禁止處境展覽文物目錄》,或許只有這種待遇才配得上這個奇珍異寶吧!
2002年,為了進一步保護國寶,國家文物局發布了《文物出國(境)展覽管理規定》,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共有64件。在這64件國寶中,有一件尤其吸引人的眼球,它就是戰國水晶杯。
如果不告訴你這是文物,大家可能誤以為這就是一個普通的杯子,其實這個水晶杯大有來頭,目前收藏於浙江省杭州市博物館,而且屬於鎮館之寶。那麼這個水晶杯是怎麼發現的,它的背後又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
1990年10月,浙江省杭州市半山區石橋鄉,杭州文物考古所的人員正在清理一座編號為90-1的戰國墓地。與往常一樣,考古人員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理墓室,突然考古人員發現土層下有塊類似玻璃的器具,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清理之後,一個完整的水晶杯出現在大家面前。據發現水晶杯的考古人員回憶時說,「當時在發掘時,突然被一道刺眼的反射光晃了眼,這才發現了這個水晶杯。」
怎麼回事?難道盜墓者留下的?不對啊,這座墓發掘時沒有發現盜掘的現象,難道這是穿越的?一時間各種疑問出現在考古人員的腦海中。而這座兩千多年前的戰國墓發掘還是一個偶然,「當年半山鎮石塘村工農磚瓦廠取土,發現了一些陶瓷的編鐘。他們才來現場發掘,當時這裡是個小山坡,因為取土已經基本上被夷為平地了,還剩下幾間炒春茶用的舊房。」
其實這就是水晶杯,相比於玉器,水晶以其晶瑩剔透的屬性,尤其是佛教傳入中國之後被賦予了神秘色彩,成為了大家心愛之物。而中國使用水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0萬年前北京猿人時,目前在新石器遺址和墓葬之中還能發現水晶製品的出土。商周時期,中國的水晶製作工藝有了很大進步,已經能製作更加精美的生肖雕件。
杭州半山出土的這件戰國水晶杯,是用整塊優質的天然水晶製作而成,也是目前我國發現出土的最早水晶製品中最大的一件。據專家鑑定,這個水晶杯製作的時間大概在公元前475年到前221年之間。測量後,杯子通高15.4釐米、口徑7.8釐米、底徑5.4釐米,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狀,底圓,圈足外撇,跟現在人們日常喝水使用的玻璃杯非常像。我們祖先的智慧無窮,關於這個疑似穿越的水晶杯還有更多謎等待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