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經常喜歡開玩笑說:「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句話的不合理之處在哪裡?
這句俗話就是農村娃們的母親,在笑罵自己時經常會說的。以前一家能生兄弟姊妹夥三四個,不好管理,但是也有很多的童趣的。畢竟兄弟姊妹夥多了,可以不孤獨,沒事找個事啥的,也是美好的回憶。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古代詞人辛棄疾就在《村居》中寫道,老大在溪東鋤豆子呢,老二正在編織雞籠子呢,我最喜歡看的是小兒子的調皮搗蛋,正在溪邊躺著剝蓮蓬吃呢。可見,有兄弟三個的家庭,在古代也是待遇有所不同的。
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的,農村俗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也不一定對。老大傻,我認同。我們家大姐就是這樣的,作為家中老大,大姐承受了很多父母應該承受的責任。大姐學習很好,本可以考大學的,現在在外面打工,又是另一種人生了。
老二奸,我不是很贊成的。我就是老二啊,我也沒覺得自己有多奸的,也許你會說是狡猾或者說會耍心眼聰明什麼的,可惜我不是。我沉默寡言不說話,和別人很少主動溝通的。我不高冷,是屬於慢熱型的人,只對和我交心的人好。
家家有個壞老三的說法就更離譜了。我們家老三,現在是高中人民教師,要說壞是調皮搗蛋的話還真不是。我們家老三在以前也會內向型的人,由於是老三吧,可能在小時候不會被多重視的,所以在性格上還是有些被傷害的。中間在上學期間還不是太開心,現在做教師了,性格慢慢的開朗以來了。
我們家還有個老四的,不知道又要有什麼說辭了。最沉默寡言吃苦耐勞的就屬於小妹了吧?小時候身體不好,大家都心疼她,但是對於當時的家庭條件,真的不能為她多做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