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是什麼意思?

2020-12-15 農民妹子一枝花

農村老人經常喜歡開玩笑說:「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句話的不合理之處在哪裡?

這句俗話就是農村娃們的母親,在笑罵自己時經常會說的。以前一家能生兄弟姊妹夥三四個,不好管理,但是也有很多的童趣的。畢竟兄弟姊妹夥多了,可以不孤獨,沒事找個事啥的,也是美好的回憶。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古代詞人辛棄疾就在《村居》中寫道,老大在溪東鋤豆子呢,老二正在編織雞籠子呢,我最喜歡看的是小兒子的調皮搗蛋,正在溪邊躺著剝蓮蓬吃呢。可見,有兄弟三個的家庭,在古代也是待遇有所不同的。

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的,農村俗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也不一定對。老大傻,我認同。我們家大姐就是這樣的,作為家中老大,大姐承受了很多父母應該承受的責任。大姐學習很好,本可以考大學的,現在在外面打工,又是另一種人生了。

老二奸,我不是很贊成的。我就是老二啊,我也沒覺得自己有多奸的,也許你會說是狡猾或者說會耍心眼聰明什麼的,可惜我不是。我沉默寡言不說話,和別人很少主動溝通的。我不高冷,是屬於慢熱型的人,只對和我交心的人好。

家家有個壞老三的說法就更離譜了。我們家老三,現在是高中人民教師,要說壞是調皮搗蛋的話還真不是。我們家老三在以前也會內向型的人,由於是老三吧,可能在小時候不會被多重視的,所以在性格上還是有些被傷害的。中間在上學期間還不是太開心,現在做教師了,性格慢慢的開朗以來了。

我們家還有個老四的,不知道又要有什麼說辭了。最沉默寡言吃苦耐勞的就屬於小妹了吧?小時候身體不好,大家都心疼她,但是對於當時的家庭條件,真的不能為她多做什麼的。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人常說「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有什麼意思?
    農村人常說「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有什麼意思?農村的俗語都是農民經過自己的生活經歷總結而成的,所以都是蘊含著一定的道理的,就像題中所說的這句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句話有是什麼意思,我們又為什麼這麼說!
  •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真實含義了解嗎?
    文/濤聲依舊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難道都是這樣?農村大家庭在以前十分的常見,一個大家庭多的有五六個兒女,少的也有三四個,這些兒女通常都是按年齡來排序的,也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老大,老二和老三,這是一個非常顯著的家庭特徵,每個家庭當中的老大,老二或者老三都有著以一些很相似的特徵,老一輩的人們深有體會,於是創造出了這句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
  •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為何這樣說,有何道理?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為何這樣說,有何道理?在以前的農村,很多家庭的兄弟姐妹都是比較多的,這和我們幾千年歷史流傳下來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有關。當然,也有個主要原因是,以前在農村主要是靠地裡的莊稼收成,而機械化程度又低,就很需要人力。說實話,上世紀90年代以前,很多地方耕地靠的還是耕牛,因此多要幾個孩子,特別是男孩,生活才更容易有保障。而今天的這句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就是在以前這種兄弟姐妹多的情況下產生的,以後是很難看到了,而這種性格,是在他們小時候就就形成的。
  • 「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真的是這樣嗎?
    文/玉濁清「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真的是這樣嗎?這些俗語包含萬象,當然在歷史的過程中也有可能會如今的社會有所違背,但是有一些有教育意義或,受經驗所總結出來的一些俗語,還是有一定含義,和另外一番韻味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
  •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覺得有道理嗎?
    時間要是退回到上個世紀,情況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以前的人們不管是生活在城市還是農村,一般一個家庭至少都會有兩個以上的孩子,獨生子女幾乎是非常少見的一種情況。人們不免會覺得非常的奇怪,以前人們的生活條件基本上都是不怎麼富裕的,能夠自己餬口就已經非常難得了,為什麼還會想要生這麼多的孩子呢?
  • 「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麼說?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麼說?這句話聽來已久,因為本人就是個「老三」,但不怎麼壞,多少有些「歪」,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初,一路走來對這句話是深有感觸……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在改革開放前,還沒有計劃生育,要幾個生幾個,後來都是兒孫滿堂的。因此有句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都是古人所經歷過後所總結下來的話語,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所謂老大的「傻」包括著關心照顧弟弟妹妹的奉獻精神,最小的孩子沒有這個機會。
  • 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的老三最耍奸」啥意思?你家這樣嗎
    如今,鼓勵生二胎了,但是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生不動了,即便是在農村裡,這種現象也是比較普遍的。如果第一胎生的是兒子,那有很多人就不會想生二胎了。但如果頭胎是女兒,還可能會考慮再生個兒子。可是在過去,農村裡很多的家庭都有好幾個小孩子,一般的家庭有三四個,有些家庭還在比較多的七八個也是正常的。前幾天又學到了一句新的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的老三最耍奸,今天分享給大家。這句俗語在以前經常聽到老人說到,不過現在每個家庭孩子少了,所以很少聽到了,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那麼老三呢?老祖宗的說法還適用嗎
    不僅僅是孫子兵法、論語孟子、唐詩宋詞這一些由高級知識分子們所創造出來的璀璨文化,滋養我們精神世界指點我們生活實踐的還有另一種,那就是由勞動群眾所創造出來的俗語文化,可能現在很多人都已經較少聽到俗語,不過在農村中依然還很流行,就像是老話說「老大傻,老二奸」,來自農村的朋友應該也有聽過。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排行老幾?
    以前農村的孩子比較多,一般家庭都有三四個孩子。那個時候的生活有多苦,現在的人是體會不到的,小編也是經常聽老人說起以前的小故事,才體現到以前的農村的生活是多麼的清苦的。不過現在農村的發展很快,大部分地區已經脫離的貧困,還有很多地區已經步入了小康生活。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在家排第幾呢?
    以往大部分村裡人的文化水平低,不明白一些深奧的科技進步,但這並不意味著村裡人笨,自古以來村裡人日落而息落日而歸,用心地耕地自己的農村土地,在長期的農作日常生活裡,小結出了許多回味無窮很有些道理的農村俗語,用心去感受能感受到農戶的聰慧很大,在農村常常能聽見那樣一句俗話,「大哥傻,老二奸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以前的農村家裡面大都會有三四個孩子,那時候雖然生活不富裕,但是家裡面孩子確非常多,大家覺得孩子越多說明家族就越興旺,畢竟以前都是靠種地為生,特別是男孩更受到家庭的歡迎,農村裡面三個男孩的家庭也非常普遍,因為男孩子長大以後能幹活,能種地,雖然那時候大家生活都不富裕,但是每個家庭都過得非常開心
  • 農村老話說「老大傻,老二奸,老三老四飛上天」是什麼意思?
    很多農村老話都很簡單粗暴地概括了一些農村生活的現狀,有些話已經因為社會一些政策的變化,不太能用上了,今天咱們來看看這句,「老大傻,老二奸,老三老四飛上天」。老大傻以前,每家孩子都多,父母也不想現在的父母,基本都照看不過來,但是第一個娃還是會有精力好好教育的,所以,老大會比較聽話,特別是有老二之後,老大就會更懂事,也會替父母照顧照顧弟弟妹妹們,有啥好吃好玩的,都會想著弟弟妹妹,比較憨厚靠譜聽話,這裡的「傻」,其實並不是貶義詞。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說的真準
    導讀: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說的真準在以前的農村,農民口中總是有那麼幾句老話,那都是前輩給我們留下來的關於生活的錦囊。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在以前的農村,大家都認為家裡人口越多越好,尤其是窮人家,越窮的人家孩子越多。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講述一句關於家裡孩子的老話。這句老話就是老大憨,老二傻,老三壞。說家裡的老大傻,其實並不是說他真的傻或者是智商有問題。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么」,為何?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么」,為何?有道理嗎?農村素來有很多的俗語老話,這些流傳多年的俗語,也是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演變而來。所以有的俗語確實含有很多的道理存在。在農村有句關於兄弟姐妹之間的俗語,叫做:「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么」,這句老話說的雖然說並不一定全對,但在現實生活之中,這樣的情況也確實出現的不少,由於佔據的比例較大,所以這句俗語也被大家津津樂道。過去的農村,子女較多,跟現如今的獨生子女較多正好相反,弟兄好幾個的家庭是非常多見的。
  • 老話說: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性格真和出生順序有關?
    比如說《偽裝者》,劇中滿滿的正能量,讓觀眾看後非常有啟發,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在這部劇中,大哥明樓的成熟穩重、二哥明誠的心思活泛,和老三明臺的調皮搗蛋,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農村有句老話,叫:「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話並不是全無道理的。就像古人詩云:「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還有下半句,古人說的真是話粗理不粗!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還有下半句,古人說的真是話粗理不粗!在中國文化的形式體現有多種多樣,實體的文化體現就有戲曲和書法等等。而在民間,其實也有一種民俗的文化體現形式。老百姓不知道怎麼來形容來總結它的存在,但幾經幾代人流傳下來的俗語就是文化的體現形式。俗語:家和萬事興在古人眼中,他們相信「和諧」是生命中最高的境界。 有許多關於和諧的話語,和平與和諧,氣和財富在講話中都很重要。中國也是一個非常重視家庭觀念的國家。 自古以來,重視家庭。
  • 俗語「老大傻,老二憨,家裡的老三最耍奸」,啥意思?有道理嗎?
    其實不止是十一黃金周,農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地裡度過的,有時候他們幹活幹累了,就會放下手裡的農活,坐在地頭和別人嘮嘮家常聊聊天,在這聊天的過程中,就有很多人會說到一些農村的俗語,而這些俗語一般都是十分簡短的,但是它包含的意義卻非常深刻,以下這幾個農村的俗語你們聽過嗎?
  •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為什麼要這麼說?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為什麼要這麼說?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人都開始要第二個孩子。而在農村流傳著一句: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句俗語。那麼,這句話為什麼要這麼說?有沒有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