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造網紅:有5億人是網紅的粉絲

2020-12-16 騰訊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註: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

毒眸

(ID:youhaoxifilm),作者:張銳 ,編輯:吳燕雨,鈦媒體經授權轉載。

在修眉剪髮收到4萬元帳單而一夜爆紅後還不到3個月,網紅「小吳」的廣告海報就出現在了中關村地區的地鐵換乘通道內,兩撇眉毛和邪魅的眼神在廣告語之間格外顯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2年前,中關村還沒有地鐵,但距離「小吳」廣告所在地的不遠處,倒是掛著一條醒目的標語。「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向北1500米」。

1500米之外,是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瀛海威」。1996年,全國總人口12億,網際網路用戶只有10萬人。在網際網路的藍海裡,創業者已經弄潮,但還沒有普通人掀起片刻的波瀾。

第二年,球迷老榕悄悄投入一粒石子,四通利方論壇的一篇《大連金州沒有眼淚》使他擁有了「中國知名網絡用戶」的身份;1998年,「網際網路用戶」的中文名稱被正式確定為「網民」,數量超200萬;同年,痞子蔡在BBS上塑造的小說女主角「輕舞飛揚」更是成為全網情人。

電視劇《第一次親密接觸》劇照

那時,恐怕還沒有人意識到,中國最早的「網紅」其實已經誕生了。

他們共同攪動了網際網路生態。這代憑藉網絡文學紅遍網絡的普通人,身上開始展現出了網紅最基本的特質:現實世界的普通人、網絡世界的寵兒。

伴隨著新技術的應用,「得寵」的不再只有文字,越來越多普通人被貼上了網紅的標籤,留在了網民的記憶裡:博客時代的芙蓉姐姐、網絡小胖、後舍男生等;微博時代的鳳姐、郭美美、陳歐、王思聰等;直播時代的天佑、陳一發、馮提莫等……這背後,是日益龐大的網民基數——今年已經超過了8億,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其中有5億人是網紅的粉絲。

「圍觀者」劇增後,「網紅」們開始將在網際網路收割的注意力轉換為一筆筆財富。如今,網紅能享受更多的變現方式:直播、電商、廣告、打賞等,每一種都蘊含著商機。他們比「老」網紅幸運,無需「扮醜」來迎合網民的注意力。

發展20年後,網紅終於逐漸消融了獨立的「個體」身份,在「批量化」生產後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上遊,是專門的網紅孵化機構;下遊,是專業的內容分發平臺。他們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的網紅都更會賺錢、更加專業和娛樂,當然也更具有「野心」——開始進入明星的圈子。

如果8年前的鳳姐能提前預知今天一個網紅的商業價值,或許不會像當年一樣辛苦跑到美國去給人修指甲。

很遺憾,她錯過了時代。

「我的爆紅,時代意義大於文學意義」

最早的「網紅」,靠文字成名。

20年前,29歲的痞子蔡在成功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做實驗的間隙,他萌生了寫作的想法,作品《第一次親密接觸》在BBS上連載後,風靡華語文學地區。後來,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我的爆紅,時代意義大於文學意義。」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次開始在BBS連載,圖片來源:蔡智恆微博

那時,大陸的網際網路時代已經開啟。中國網民在1996—1998年間激增20倍至200萬,西祀胡同、天涯等論壇成立,網絡論壇最興盛的時代正式到來。等到千禧年來臨之際,中國網民突破2000萬,BAT,網易、搜狐、新浪三大門戶網站已經全部建立。這些網際網路史上的大事件為各代網紅的出現和發展埋下了伏筆。

痞子蔡並不是那個時代唯一的受益者。這段時間,網絡「四大寫手」安妮寶貝、今何在、路金波、慕容雪村在網際網路江湖風生水起。此後,唐家三少、南派三叔、當年明月、天蠶土豆等一批寫手接過了網絡文學的旗幟,但環繞在他們身上的「網紅」標籤也在逐漸淡去。這時的他們更願意被稱為「網絡作家」或「作家」,而不是帶有流行色彩的網紅。

為了拒絕網紅的身份,老榕一度說:「在網絡論壇裡,人沒有等級之分,誰都要憑藉一個ID起步,靠文字和思想獲得認同。」儘管依靠虛擬ID和文字作品獲得認同的時代仍在繼續,但網紅的身份已經不屬於他們了,新一代的網紅逐漸感知和適應了網際網路技術和表達形式的變化,俘獲了學歷程度日益下沉的網民群體。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01年到2005年,上網人數從2600萬增加到了1個億,學歷程度開始下移——高中以下學歷的人群比例從8.7%提高到了14.2%。同時,網民的注意力在穩定提高,平均每周上網時間從8.7小時提高到了14小時。網民結構的改變,也改變了網紅的形態,相較於第一代網紅,第二代的成名門檻已經降低。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同期,新的網際網路產品——博客,這給了網紅新的誕生土壤。2002年8月,後來被稱為「博客教父」的方興東,將國外的Blog概念引入國內,博客時代由此興起。他對此寄予厚望,說:「博客關懷能開啟一個負責的時代。」

結果只過了一年,方興東恐怕就要失望了。一個叫木子美的人在博客上公布了《遺情書》,這本記述了個人露骨的性愛日記,在使木子美走紅的同時,也使博客成為網紅重要的表達平臺。第二代網紅世界「光怪陸離」的基調已經在木子美身上有所展現:博眼球、「求出位」。

「一寫成名」的木子美很快在「一脫成名」的網紅面前敗下陣來:竹影青瞳在天涯的個人博客上實時更新自己的裸照,一個月點擊率飆升到13萬以上;流氓燕在天涯發布半裸照,一日後,她又發布了全裸寫真,論壇伺服器一度因訪問量激增而癱瘓。

而真正將博眼球演繹到極致的,是大名鼎鼎的芙蓉姐姐。在水木清華、北大未名和MOP網站上,芙蓉姐姐跳舞的照片迅速走紅:她衣服豔麗、眼神犀利、姿勢妖嬈,時常擺出經典的S造型,再配合上「藕是世界女人味和曲線美的代言人,不許玷汙藕的冰清玉潔」等雷人語錄,瞬間紅爆網絡。最火的時候,有5000人同時在線等待她的消息。媒體找上門後,甚至堵在廁所門口進行採訪。

芙蓉姐姐的S造型

這一時期,惡搞文化也大行其道:惡搞視頻組合「後舍男生」出現,他們通過搞怪的動作、為歌曲配上誇張的口型,配合上后街男孩的經典歌曲,迅速引發網民關注;胡戈《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開網絡惡搞文化先河,被惡搞的對象是大名鼎鼎的《無極》。他之後被陳凱歌斥責為「人不能無恥到這樣的地步」。饒是如此,仍然抵擋不住網友下載和追捧的熱情。

後舍男孩

相比於初代網紅,這批網紅有時會面臨無奈的選擇:網絡小胖的照片被偶然傳至網上,遭到各種惡搞,儘管知道網友並無惡意,但是最生氣的時候,他會關掉網頁,憤怒地說:「『去死』、『滾開』。」;胡戈也曾為自己的作品向陳凱歌致歉,擔心惹上不必要的官司和麻煩。

除了意外成為網紅的普通人,這一時期的網紅背後開始有「網絡推手」的影子,他們願意做熱點的放大者。曾一手捧紅過芙蓉姐姐、二月丫頭等網紅的推手陳墨說:「如果有女孩發一個帖子,不經過網站推薦,就可以做到3天內5萬點擊量,請你介紹給我,我可以讓500萬人知道她。」

相比於陳墨,被稱為「中國第一網絡推手」的楊軍更願意成為網紅的策劃者。在網絡推手行業還比較混亂時,他已經建立了專業的網紅推手公司、開始運作網絡水軍。2005年偶然爆紅網絡爾後進軍娛樂圈的「天仙妹妹」便是他的「作品」。他在貼文裡說:「我要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大量投入,只要,假如哈,把她(天仙妹妹)炒紅,可能才會改變她的一生。」

偶然爆紅網絡爾後進軍娛樂圈的「天仙妹妹」

無論結果如何,他們的一生真實地被改變了。二代網紅「出格」的行為給他們帶來了直接的回報:芙蓉姐姐出演網絡短劇、參加電影海選、推出個人單曲,甚至舉辦演唱會;後舍男生籤約音樂公司、與謝霆鋒拍廣告、出演電影;網絡小胖也參演了電影和電視劇;在天涯社區起家的Ayawawa擔任貓撲首任形象大使,參加各大衛視的節目。

2011蓉愛無限北京演唱會

這時候,已經成為過去式的痞子蔡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心裡總會浮現一句話:『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這十年(1998-2008)像一場夢,而且是場美夢。」而就在他做夢的第十年,中國網民數量首次超過美國,羅玉鳳隻身來到了上海,開啟了她的徵婚之旅,成為網紅「鳳姐」後,第三代幻想一夜成名的人正式入場。

她的腳下,同時踩著網際網路下一個時代的鼓點:微博時代來臨了。

從審醜到多元審美

2010年5月16日,鳳姐發出人生的第一條微博:「大家好,我是羅玉鳳。呵呵,我來新浪微博聽花開的聲音。」

彼時,羅玉鳳「出格」的言行已經在網上發酵兩年,146cm的她自詡「9歲起博覽群書,20歲達到頂峰,智商前300年後300年無人能及」,更是開出「苛刻」的徵婚條件: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碩士、經濟學專業、長的和劉德華一樣帥、東部戶籍等。

鳳姐及其對伴侶的要求

這些語錄配合她的相貌,使她迅速走向了和芙蓉姐姐相同的網紅道路。但是這一次,在微博上,她得到了遠非上一代可比的關注度。如今,她的微博粉絲已有975萬,在「老」網紅中粉絲數量最高。

人們或許沒有意識到,鳳姐「爆火」的那些年,中國網際網路完成了從博客、論壇,到微博、微信時代的過度,移動網際網路的風吹向了另一批網紅。

2007年,第一代iPhone出現,智慧型手機開始大量普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開啟。2010年,新浪微博上線,社交媒體頭部應用出現。當年4月,新浪微博註冊用戶超過1億,每天發布超2500萬條微博;2013年,微博註冊用戶已超5億,而當年的網民規模才不過6.18億;一年後,微博在納斯達克上市,與此同時開始扶持自媒體,並向二三線城市下沉,培養中小型意見領袖,這直接推動了一大批新時代的網紅的出現。

另一方面,騰訊在另一個社交領域成長為「巨無霸」。2011年,微信誕生,兩年後,用戶突破6億,微信公眾號數量201萬個。在朋友圈和公眾號的機制下,熱點話題和圈層內容可以得到進一步傳播。

第三代的網紅就這樣登上了網際網路的舞臺。儘管這一時期也有鳳姐、郭美美、幹露露等這樣的「出格」網紅,但這一代網紅的主體已經不單純的是「審醜」了。

2013年,29歲的陳歐憑藉149個字的「陳歐體」走紅網絡,「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成為當年微博用戶競相模仿的金句。「陳歐體」使他一個月增粉54萬,百度的搜索指數一度猛漲至8萬。一年後,他的聚美優品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陳歐成為紐交所220餘年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

「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

不止是陳歐,社交平臺產生的網紅更加多元:喊出「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沒有錢,反正都沒我有錢」的首富之子王思聰;因《右下角的戰爭》系列一舉成名的段子手「天才小熊貓」;唱出「在這光滑的地上摩擦」的約瑟翰·龐麥郎;僅僅憑藉分享寵物日常便狂攬3434萬粉絲的「回憶專用小馬甲」等等。由富二代、段子手、草根、知名ID等使得社交網紅的市場變得愈加龐大。

「在這光滑的地上摩擦」

市場越來越大後,除了社交媒體塑造網紅,正在興起的電商也開始打造網紅。2009年,淘寶全年交易額達到2083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賣場;2013年,淘寶以5.86億美元入股微博,將電商和社交媒體結合在一起;2014年,淘寶擁有的註冊會員近5億,在線商品數量達到10億。同一年,中國的PPP(購買力平價)首次超越美國,名列全球第一,差不多是日本的4倍。

這時候,面容精緻、身材姣好的電商網紅迅速崛起。不同於其他類型的網紅,電商模特的聚集粉絲和變現能力更強。「帶貨」是她們的核心能力,她們參與銷售分成,甚至直接創建自己的品牌。

張大奕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成為網紅之前,她做了7年的模特。2014年,從淘寶模特轉型成為淘寶店主後,憑藉著個性穿搭和審美,兩年間她的微博粉絲數從30萬增長到400萬。2015年,她的淘寶店進帳3億,超過範冰冰當年2100萬美元的收入,甚至間接推動了「網紅經濟」這一概念的普及;今年,她的四家淘寶店合計達到10億的成交額。

張大奕和她推廣的大衣

張大奕不是個例,騰訊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網紅排行榜上,電商模特比例最高,佔到26%;淘寶女裝類目中,月銷售額過百萬的網紅店鋪約有1000個;網紅實現盈利的情況高達85%。變現的方式上,34%的網紅擁有淘寶店,25%的網紅仍然依靠廣告。值得一提的是,有13%的網紅選擇籤約公司,包括MCN(網紅孵化公司)、經紀公司等。

這意味著,不同於第二代背後的單一的網絡推手,這一時期的網紅開始走向了初步產業化的道路。按照MCN的模式,孵化公司在對網紅或新人進行專業的包裝後,使得他們的人氣迅速聚攏。此外,孵化公司聯繫供應商、電商和廣告商,可以迅速將網紅的人氣進行變現,完成產業閉環。

而第三代網紅今天享受的一切,是前兩代網紅難以想像的。芙蓉姐姐後來在微博中說:「初期網紅是貶義詞……中期網紅是心機婊……現在網紅是香餑餑,人人爭抱其大腿…….看到網紅從貶義詞發展到勵志的代名詞,我不禁揚眉吐氣。」如今,她也成為了「北京芙蓉天下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CEO」。

至於另一位網紅鳳姐,在美國生活多年後,她的身份早已從全網嘲笑和被父母拉黑的對象變成了勵志的「楷模」。去年,在拿到了美國綠卡後,鳳姐對自己十年的網紅生涯作了一個總結:「這張綠卡,是對我這十年的交代,就像是我的大學畢業證。」

批量生產網紅

儘管鳳姐們相對圓滿地「畢業」了,但後輩們的網紅之路仍在繼續,甚至越走越遠,走到了老網紅們無法想像的圈層。

2014年,在社交網紅和電商網紅如日中天的時候,年僅20歲、初中便已輟學的天佑成為YY的一名網絡主播。四年內,他迅速成長為年入數千萬元的「喊麥之王」。對於網友來說,即使不認識他的樣子,也一定聽過他翻唱的《一人我飲酒醉》。

「喊麥之王」天佑

「此次錄音獻給那些因為金錢背叛男人的女人們,希望你們能夠珍惜那所謂的真愛。」遭遇女友拋棄後,天佑來到自己的直播間激情喊麥,這首《女人們你們聽好》隨後刷爆了QQ空間,直播間的激情喊麥方式也迅速走紅。於是,那個曾遭到女友背叛的男孩成為了網紅大主播,甚至登上《吐槽大會》、與毛不易合唱。

天佑身份轉換的四年,也是直播平臺崛起的四年。2016年,國內迎來「網絡直播元年」。YY、鬥魚、虎牙等為代表的直播平臺數量超過200家,用戶規模為3.25億人,直播APP的日活躍人數達到2400萬。這些直播平臺不僅捧紅了一批網紅遊戲主播,更使得一批垂直領域的主播進入大眾的視野。從娛樂、美妝,到科普、美食等,各個垂直領域都擠滿了網紅主播的身影。

比天佑大7歲的Papi醬則走了完全不同的「成名」路。2015年,中央戲劇學院碩士在讀的Papi醬開始在微博上發布自製短視頻。混雜著臺灣腔和東北話、吐槽著馬桶蓋、爛片等話題的她迅速成為微博的視頻紅人。第二年,Papi醬拿到了真格基金和羅輯思維1200萬的融資,短視頻的貼片廣告更是賣到了2200萬,被譽為「新媒體史上第一拍」。Papi醬的投資人——羅輯思維的主講人羅振宇,其實也可以算作一個網紅。

Papi醬,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Papi醬走紅背後,移動短視頻平臺迎來井噴式發展。2016年,一條視頻拿到了華人文化產業基金1億的B+輪融資;二更拿到了基石資本、真格基金5000萬的A輪融資等;現象級應用抖音成立,快手人數突破3億;西瓜、火山等也相繼布局;微博也開始發力短視頻。2017年,短視頻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56.3%,達到48.7億元;今年,增長率更是達到301%。

在直播和移動視頻的雙重作用下,網紅的數量得到井噴式發展,第四個網紅時代終於到來了。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粉絲規模10萬人以上的網紅數量增長51%,100萬人以上的頭部網紅增長超過了23%,網紅粉絲的總人數增長25%。

YY平臺造星總監賀雅佳告訴毒眸,未來網紅的格局是由直播和短視頻平臺組成的,「它們掌握著網際網路的流量」。

面對兩個平臺的巨額流量,人氣和商業價值都曾令網紅「仰望」的明星也開始主動打破壁壘。2016年的花椒之夜,範冰冰出任花椒直播的首席體驗官,當晚她的直播間中,20分鐘聚集了648萬粉絲;迪麗熱巴、吳亦凡等也入駐抖音平臺,發布日常生活的短視頻。

不止明星網紅化,網紅也在明星化。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擁有直播和抖音雙重網紅身份的摩登兄弟一首《講真的》紅遍抖音,摩登兄弟所到之處都被大量粉絲包圍,場面堪比集會。如今,摩登兄弟在抖音擁有3575萬粉絲,是吳亦凡的2.5倍、古力娜扎的4倍;在YY,他們則擁有327萬粉絲。

摩登兄弟在抖音

走紅之前,摩登兄弟已經在YY直播了四年,是YY籤約的金牌藝人。去年入駐抖音、一夜爆紅後,摩登兄弟還登上央視、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等一線衛視,成為網紅出圈的標準「模板」。

嘗到「甜頭」之後,各直播、短視頻平臺都開始紛紛試水「造星」。YY直播等一批平臺開始將有唱作能力的主播輸送至網易雲音樂,送他們出圈;花椒的一些主播也在網易雲音樂發布了作品;去年12月,鬥魚與酷狗達成戰略合作,預計三年內培養10名平臺的歌手,發布百餘首歌曲。

「造星的速度正在逐步加快。各個平臺都很重視,不能把這些網紅主播圈在自己的平臺,流量需要往外打。」賀雅佳說。

鬥魚在年初的魚樂盛典宣布,將在2018年投入10億元用於培養優秀主播,打造「主播星計劃」;熊貓TV也在今年宣布全面推出「造星計劃」,與酷我平臺的合作便是第一步;花椒則推出花椒好聲音,舉辦首個網紅音樂會,為網紅出圈繼續加碼。

在YY的「造星計劃」中,摩登兄弟處於頂端;頭部是具備潛質,但需要進一步挖掘的大主播;腰部的中型主播,培養方向是領域的KOL(關鍵意見領袖);小主播也有出圈機會,他們在其他平臺也可能有很好的粉絲基礎。

賀雅佳介紹說,在出圈過程中,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過去單一的網紅炒作手段已經行不通,而且炒作來的流量無法引流回平臺;第二,網際網路公司更加看重速度和數據,需要最高的效率為主播進行賦能和圈粉。

活躍在微博時代的孵化公司也完成了進階,網紅產業在直播和短視頻時代徹底走向了專業化和產業化。2016年,MCN的市場規模達到46億,增長率達到475%,頭部MCN公司佔據了70%的市場份額。根據艾瑞諮詢分類,第四代網紅的孵化公司領域更為垂直:影視工業型、節目製作型、廣告型、電商型,服務和滿足不同領域的網紅。

MCN市場規模可觀

依託於平臺和專業優勢,今天的網紅更容易把自己的熱度轉化為資源:直播、電商、廣告、籤約費、內容付費等,變現方式層出不窮。但是,第四代的網紅們同時也面臨著比以往更嚴厲的監管壓力:天佑、盧本偉、溫婉、莉哥、陳一發等紅極一時的主播「稍有不慎」觸犯相關規定,被有關部門「封殺」後,迅速消失在歷史舞臺。

不過,也有一批網紅正在試圖走出世俗的刻板印象。如登上《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的馮提莫,正試圖從網紅向「明星」進階。儘管她曾否定出道的想法:「參加節目也不代表是要出道的意思,能夠讓更多的人知道我,來看我的直播,這肯定是更重要的。」但當躲在《蒙面歌王》「小了白了兔」面具背後、靠聲音登上熱搜後,摘下「面具」的馮提莫淚灑現場:「大家是聽我的聲音,而不是看我是誰,來定義我。」

摘下面具的馮提莫

這時,看客們或許已經撕下了那張脫口而出的標籤,這種網紅、明星壁壘模糊的狀態,正是當下娛樂產業的特徵。與任何一代網紅一樣,他們的出現都是時代的產物。

或許有一天,人們會像遺忘後舍男孩、芙蓉姐姐一樣,遺忘小屏幕前的網紅,但至少在當下,他們是網際網路娛樂產品變遷背後的「弄潮兒」。

相關焦點

  • 馮提莫算是網紅還是明星?網紅和明星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網紅,顧名思義是指網絡上的紅人,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大眾對於網紅的印象不是很好。但不能否認的是,很多網紅的人氣和收入已經超過了明星,特別像馮提莫,周二珂和阿冷等人,已經開始嘗試參加綜藝節目,那她們距離明星到底還有哪些差距呢?
  • 十位粉絲超2000萬的網紅
    粉絲量代表一個網紅的人氣和熱度,全網已有十位網紅大咖粉絲量達到2000萬以上,現在小編簡單的做了一下排名:1、MC天佑 快手粉絲3975萬,中國網紅一哥,在YY開播,已進軍影視圈。2、散打哥 快手粉絲3300萬,全網第二位粉絲突破3000萬的網紅,直播最高人氣340萬。3、牌牌琦 快手粉絲2984萬,在快手直播,以跳社會搖火爆網絡,人氣馬上突破3000萬。
  • 趣多滋攜手網紅打造未來新商業模式,掀新一輪造富潮!
    趣多滋攜手網紅打造未來新商業模式,掀新一輪造富潮!李子柒一年收入1.7億;李佳琦直播5分鐘上市公司獲7億市值增長;4月1日,羅永浩帶貨首秀,3小時狂賣1.1億…..如果說,十年前,「網紅」這個名詞還帶著一點嘲諷意味,那麼,近年來各路網紅的不斷「出圈」,以及網紅經濟造富神話的持續,如今「網紅」的力量已不可同日而語。
  • 網紅導師劉東明擔任徒弟吳健青瓜視頻(1億粉絲)顧問
    近日,網紅導師劉東明受聘擔任青瓜視頻顧問,劉東明老師將在短視頻內容定位、網紅IP打造、網紅直播帶貨、粉絲經濟商業化運作等方面全方位合作。青瓜視頻的創始人吳健是劉東明老師的弟子,青瓜視頻是南京笛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短視頻MCN機構,創立於2018年8月,全網粉絲超1億,網絡播放量超過200億,目前團隊近90人,堅持以創意為中心,專注於短視頻IP打造和粉絲經濟商業化運作。旗下擁有信口開盒、信口開飯、熊霸天好氣哦、熊霸天好餓哦、攝像老師、熊霸天的攝像老師、南京攻略等 達人帳號。內容涵蓋到美食、科技、快消品、家居、美妝等多個行業。
  • 網紅張二嫂自曝存款8億,吳迪被徒弟爆銀行卡餘額1個億,房產多處
    現在的網際網路紅如同80年代的「倒爺」,都是時代的產物,趕上了網際網路這個風口浪尖,吸進無數。近日,快手網紅張二嫂在和散打哥直播連麥時自曝,目前有8億存款,近年達到年收入在2億左右。他在快手上有3379.2萬粉絲,流量非常大,僅次於辛有志。據說辛有志一張銀行卡的存款就有40億,不得不說網際網路的造富能力驚人。
  • 網紅電商卡位戰:網紅、創業者、平臺分蛋糕
    網紅電商正在成為一塊大蛋糕。  27歲的紅茶是微博上一個小有名氣的網紅店主,現在她的微博帳號下面,已經積累了幾萬名忠實粉絲,每當產品上新,都會在短時間內被搶購一空。  以如涵為例,這家公司有自己的設計團隊,並且還會通過微博粉絲的意見隨時進行調整。在設計方案出臺之後,公司會在淘寶上預售樣衣的同時,尋找工廠進行批量生產。這個過程中,公司會引導網紅和粉絲們繼續保持互動,保證她們的購買熱情。上新之後,產品很快會被搶購一空。這樣一來,不僅生產的流程大大減小,而且還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庫存。相比於個人網紅的孵化,這種孵化方式要更為全面。
  • 年收入10億的網紅雪梨,是溫州的女企業家,網紅經濟的教母級人物
    01 阿里兩女人阿里有兩個網紅女人,一個是雪梨,一個是張大奕,一年前的這個時候,雪梨和張大奕和開啟了互撕模式,史稱「網紅一姐」之戰。2011年,在電商方興未艾時期,還在讀大三的她3000元開起了淘寶店,一路披荊斬棘,做到了金冠;2012年,她又抓住了微博的紅利時期,用心經營,培育了自己的第一批忠實粉絲,多年後成為1000萬粉絲的頂級大V;2015年,她感覺到網紅時代來臨,成立了網紅孵化公司
  • 網紅帶貨神話恐將破滅,千萬粉絲女網紅竟然也全靠刷單,全無業績
    有網友評論:網紅帶貨翻車的太多了,這個行業恐怕已經走向末路。說起直播帶貨這個話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該行業之所以能興起,還要得益於大量出現的男女網紅們,這些人動輒擁有千萬級別粉絲,想想都覺得無比震撼。一點也不多,我國最厲害的網紅粉絲就可能達到這個數字。就拿剛翻車的辛姓主播來說,他擁有的粉絲達到6000多萬,比起韓國的總人口還要多1000多萬。網紅擁有海量的粉絲,自然就會產生海量的利益,商家也瞄準了這個優勢與網紅合作,售賣自己的商品。
  • 看看YouTube上的10大網紅 國內和國外網紅區別是?
    看看YouTube上的10大網紅 國內和國外網紅區別是? 今年最流行詞彙中,有一個詞叫網紅
  • 曾經的網紅第一股即將退市,張大奕不靈了?
    「收入是有的但是錢花得也莫名其妙,特別是近1.5億的營銷費用令人費解,花這麼多營銷費用那kol的意義何在」。第二,不可複製性。「籤了一百多個網紅,但是就一個張大奕在2017財年和2018財年以及2019財年前三季度分別佔據了收入的50.8%、52.4%和53.5%,這是多麼不健康的比例」。
  • 珠海百萬粉絲川菜網紅店開業,一眾網紅前來助陣
    珠海川菜網紅店新時代川菜食府開業啦,店主黃老闆個人本身就是抖音擁有100萬粉絲的網紅,網紅老闆打造網紅餐廳,有內味了。網紅店開業,現場自然少不了熱鬧,多個網紅達人齊來支持,提前為各位粉絲打卡美食,其中抖音網紅蕭朵兒更是坐擁500萬粉絲。
  • 網紅散打哥,坐擁5300萬粉絲,二驢爆料散打哥身價高達50億!
    網紅散打哥,坐擁5300萬粉絲,二驢爆料散打哥身價高達50億!!!散打哥接觸網絡時間比一般人早,在2012年就接觸了網絡直播,剛開始是以賣海鮮為生,畢竟沒有人脈與資源,只能靠賣海鮮維持生活,但是散打哥還是非常有商業頭腦的,不久後他就接觸了網絡,並開始靠網絡掙錢。
  • 被網紅papi醬刷屏:網紅平胸英語怎麼說?
    天朝的網絡社區真是風起雲湧,前有鳳姐芙蓉姐姐稱霸網絡,後有郭美美蛇精男血洗三觀~ 2016年第一網紅不是「國民老公」王思聰,而是一個名字有點怪的視頻達人,她叫papi醬。Papi醬橫空出世,瞬間引爆各大網絡社區,分分鐘碾壓一眾錐子臉網紅!!   論2016網紅界誰主沉浮,魔都網紅Papi醬是也!!!   還在懵逼Papi醬是誰嗎?
  • Instagram網紅排行榜關注數全球TOP5盤點
    那在Instagram上有哪些知名紅人呢?Instagram網紅排行介紹。 那在Instagram上有哪些知名紅人呢?Instagram網紅排行介紹。 Instagram網紅排名TOP3:therock 到目前為止,therock粉絲數已有1.71億,帖子數4776
  • 網紅方丈表示:辛巴是全網最低調的人!辛巴粉絲受騙報導
    大家好,這裡是娛樂事件最新爆料今日,網紅方丈直播間表示:辛巴是全網最低調的人。和這幫網紅都不同,網紅經常炫富,天天發朋友圈,曬自己新買的車。辛巴就不一樣了,辛巴自己有那麼多車,從來都沒曬過,也沒曬過自己的別墅,這就是低調的人。
  • 如何做網紅?網紅怎麼賺錢?
    網紅這個詞,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一個標誌性關鍵詞。指的是那些通過網際網路主動或被動傳播,然後被人們廣泛知曉的人、物、事。在我《賺錢這點事》音頻節目中,也曾經被多次提及。所以會經常有讀者、聽眾,在我的自媒體「金同會客廳」中發私信問我,應該如何做網紅?網紅怎麼賺錢?
  • 網紅出海:粉絲超700萬,YouTube中國區NO.1做對了什麼?
    某位創作者提供了自己的部分數據供參考,在數據中顯示,澳大利亞的粉絲每一千次展示費用價值5.45美元,創作者可以獲得2.99美元。但越南粉絲的千次展示費用價值0.94美元,創作者只能獲得0.51美元。前後兩者價格相差懸殊。第三方數據平臺很難了解到完整的YouTubers的粉絲畫像和定價細則,也很難精準預估出不同地區粉絲的報價,進而從播放量推算出網紅收入。
  • 網紅雪梨年入10億全靠抄?原創要求道歉,粉絲:這是來蹭熱度的
    網紅雪梨年入10億全靠抄?原創要求道歉,粉絲:這是來蹭熱度的!王思聰的前女友有不少,能被人記住的真的是不容易,網紅雪梨就算是一個。這主要還是有兩個原因,王思聰這位前女友跟王思聰在一起的時間真的是很久啊,至今沒有任何一個網紅能打敗這個記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雪梨本來就很紅,和朋友開了個網店,年收入達到了10億!網紅雪梨對於一些喜歡在淘寶上買買買的小夥伴來說一點也不陌生,網紅雪梨的淘寶店上架的衣服不少都是淘寶爆款啊。
  • 甜甜圈網紅直播公司:"橫行"直播秀場,網紅應該這麼做!
    可就在這般形勢下,甜甜圈網紅直播公司依然創下了2019年直播短視頻業務營收超過2億的好成績,還持續與網紅工作室、分公司開展合作,將素人打造為"橫行"直播秀場的網紅。自直播秀場誕生數年來,創造了消費領域的新場景、新業態、新應用,也湧現出不少被視為"網紅"的頭部主播。只不過,隨著電商涉足直播,直播秀場也迎來了巨大挑戰。網紅們憑什麼留住粉絲?
  • 快被遺忘的papi醬:造了三年網紅,卻仍然只有她自己
    眾生譁然中,就連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也撰文《2016年的第一個網紅papi醬,可以紅多久?》進行質疑。她同時也保持著視頻更新,只不過不少粉絲都覺得,內容質量遠遠不及以前。從B站上的內容來看,papi醬幾乎每個月都只更新2-3條視頻,固定有的欄目是「papi醬的周一放送」和「不定期更新的抖音合集」。從網紅到批量製造網紅如今,papi醬早已失去了昔日的「第一短視頻網紅」地位,網絡上儘是雨後春筍般的模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