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玉米輪作高效施肥技術每畝可節肥40元以上

2020-12-21 中國生物技術網

日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牽頭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華北平原小麥-玉米輪作區高效施肥技術研究與示範」經過5年的科學研究,已按期超額完成並通過驗收,該課題成果可使每畝農田節約施肥成本40-60元。

據課題主持人白由路研究員介紹,該課題聯合河南、河北、山東、北京等地的9家優勢學科單位,開展我國華北平原地區小麥-玉米輪作的一體化營養特徵與高效作物營養診斷技術研究。研發出大田作物水肥一體化管理控制系統,形成了華北平原小麥-玉米輪作區高效施肥技術體系。課題所形成的華北平原小麥-玉米簡便施肥技術、水肥自動控制管理技術、小麥-玉米精準施肥技術與模式使水肥耦合效益增加10%以上,小麥、玉米增產10%以上,氮、磷養分利用率分別提高5%~8%和3%~5%。降低氮磷肥料用量15%~20%,畝節約施肥成本40~60元。

課題實施期間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8項;研製建議技術標準(規範)3項,發布地方標準1項;申請國內專利26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獲得國內專利授權13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5項。

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相關焦點

  • 小麥和玉米輪作平衡施肥技術,老農知識分享
    (2)小麥收穫前後玉米播種不及時或播種後管理不及時,造成出苗遲緩,影響玉米產量。小麥/玉米輪作平 衡增產技術則是以合理利用光、熱、水肥資源,實現小麥和玉米兩種作物平衡增產增效為目標,將單一作物的高產栽培技術優化整合,達到互補、綜合的平衡增產效果。
  • 都說小麥玉米輪作不掙錢!光地租都800元,純利潤到底有多少?
    那麼,我就以河南許昌為例,按照地租800元/畝,把小麥玉米輪作的每畝地純利潤給計算一下,所有成本數據均參考2020年的市場價格。小麥玉米輪作的每畝投資成本全部按照機械操作(種和收)來計算,其打藥成本按照飛機打藥來核算,具體數據如下:種小麥犁地55元,種玉米耙地20元;合計75元;小麥/玉米播種各20元,合計40元;
  • 黃瓜-玉米-菠菜輪作高效栽培技術,學會這些要點,實現豐產增收
    近年來,蔬菜合理輪作高效栽培技術成為一種重要種植模式,基於此,以黃瓜-玉米-菠菜輪作高效栽培技術為對象,實際開展探索工作,自2018年3月開展了為期一年的試驗。所施用的底肥以有機肥為主,每667m施1800kg腐熟的有機肥,並稱取有機複合肥40kg以及40%三元素複合肥50kg,分別混入腐熟的有機肥中進行耕翻入土做基肥。
  • 生薑每畝增產3000斤,這款國產肥中的「黑馬」旨在取代進口肥!
    大姜每畝增收3000元,三寧金鈦能肥效強於進口肥筆者跟隨參觀隊一起來到了臨泉縣長官鎮桐莊行政村秦營自然村,三寧生薑示範田映入眼帘,蔥綠連片,長勢茂密,一派生機盎然。綠色、天然、有機等詞彙不禁浮於筆者腦海中。長勢如此好的生薑,其中栽培管理必然費了很多心思。「我的生薑在早期賣價可以達到3~4元/斤,折算成本每年每畝生薑純利潤可以達6000~7000元。」
  • 江蘇設施蔬菜綠色高效技術模式——大棚慈姑-草莓輪作綠色技術
    一、技術概況實行設施慈姑與草莓輪作,推廣應用慈姑無土育苗技術、水位控制技術,科學慈姑及草莓肥料運籌與病蟲草害防治,減少作物生長過程中藥肥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有效防控土壤連作障礙,提高農產品品質。
  • 科學輪作、智能化生產 東北現代農業拓展新空間
    「去年種的玉米,今年實行輪作種了大豆,一方面減少化肥使用量,改善土壤結構,提高黑土地的肥力;另一方面大豆有固氮肥田的作用,對土壤生態有好處。」邢海軍說。  為了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和土地的耕作質量,今年農業部在東北推行了糧豆輪作項目。據北安市農業局副局長王德友介紹,北安市成為糧豆輪作試點,今年共落實輪作面積2.7萬畝,每畝補貼150元。楊家鄉新榮農機合作社就是試點之一。
  • 小麥條銹病致小麥減產40%以上,甚至絕收,如何高效防治?
    隨著條鏽菌侵入程度的不斷加深,小麥葉片含水量、葉綠素相對含量、葉片淨光合速率及光能轉換效率均不斷下降,葉片光合產物隨之不斷減少,小麥籽粒灌漿功能嚴重受損,直接導致小麥品質及產量的嚴重降低,流行年份可導致小麥減產40%以上,甚至絕收。
  • 小麥和玉米中後期管理技術要點
    冬春小麥管理技術要點目前博州冬小麥及博樂市、精河縣春小麥已進入灌漿期,溫泉縣春小麥處於孕穗期至抽穗期,田間管理以防病害、防早衰、防乾熱風和防倒伏為重點,以籽粒飽滿、提高粒重為管理目標。2、玉米螟防治玉米田花葉率達到10%要開始進行全田藥劑防治。花葉率在8%以下,可酌情挑治;花葉率在20%以上或者百株卵塊在30塊以上,要防治2次,即喇叭口期和玉米心葉末期(抽雄期)防治。
  • 廣西花生—糯玉米—連州菜心周年輪作栽培技術
    廣西花生—糯玉米—連州菜心周年輪作栽培技術基金項目 廣西賀州農業科技園區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桂科能 1598022-1-12)。花生、糯玉米及連州菜心周年輪作栽培模式既解決了糧油問題又充實了「錢袋子」,對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成果及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現將花生—糯玉米—連州菜心周年輪作栽培技術總結如下。1 茬口安排花生、糯玉米及連州菜心一年三熟栽培,季節緊張,合理安排各季茬口尤為重要。
  • 鱉池輪作水稻及稻田稻鱉輪作技術
    ,土壤肥力好,不需要施肥;鱉池輪作水稻,水稻的病蟲害少,可以不使用或少用農藥。播種的方式多樣,但養鱉池塘由於土壤肥,插秧密度要適當低些,以增加透氣性。可採用大壟雙行的插秧,每畝種植在0.6萬一0.8萬叢。(3)水稻管理 輪作鱉池中在水稻種植期間,水稻是唯一的管理對象。因此,在整個水稻生長發育期間,根據水稻種植的管理技術規範進行,包括水位管理、擱田、水稻收割等。鱉池輪作水稻一般不需要施肥和使用農藥。
  • 江蘇響水:輪作休耕大豆種植新技術效益好
    5月7日,位於江蘇省響水縣南河鎮王集居與薛蕩村境內的縣輪作休耕大豆種植新技術示範基地的大豆,株高足有10釐米以上,不規則橢圓形的葉子
  • 黑龍江省玉米改種大豆輪作試點補貼標準為每畝150元
    9月5日,記者了解到,為積極應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玉米收儲制度調整新形勢,黑龍江省整合財政部對玉米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補助資金和國家探索實行耕地輪作制度試點補貼資金,結合黑龍江省實際,開展全省玉米改種大豆輪作補貼試點工作,進一步調動種植大戶、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玉米改種大豆輪作的積極性
  • 小麥施肥的那些事兒,這樣施肥的小麥,省錢長得還好!
    但無論什麼時候種植冬小麥,也都是不能不講究施肥技術和具體的施肥效益的。省錢又能滿足冬小麥生長需要的施肥方法,應該說才是最好的施肥方法。麥農怎麼施肥才能省錢又能保證冬小麥的產量呢?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件事情。小麥是三大穀物之一,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麥的國家之一。近年來,我國的年度小麥播種面積維持在3億畝以上。
  • 小麥怎麼施肥可以高產?
    一、認準廠家,選好肥料:我們這裡種植的小麥都是旱旱輪作的冬小麥,一般年份正常管理的情況下,小麥的畝產都在一千斤多點,去年小麥的收成較好,畝產量大多數都在一千二百斤左右。人常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我們這裡的小麥能有這個產量,跟肥料的選擇有很大關係。
  • 水稻小麥玉米雜草防治建議
    那麼,該如何處理綠色高效地處理水稻、小麥和玉米地裡的雜草呢?結合輪作休耕、翻耕整地等農業措施,發揮以水控草、天敵控草等生態控草作用,降低雜草發生基數,減輕化學除草壓力。(二)堅持減量增效。大力推廣除草劑減量使用技術,選用高效安全除草劑並適期施藥,杜絕超劑量使用,保障安全,提升防效。
  • 高效、生態、綠色、安全的玉米病蟲害防控技術,值得學習
    特別是隨著玉米種植面積的增加,農民愈加重視病蟲害防治和玉米栽培技術,現在很多農民已經逐步摒棄了傳統的落後的玉米種植技術,將先進栽種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很好地運用到了玉米栽植中去,切實提高了玉米的產量。1 玉米播種技術1.1選擇成長期比較短的玉米品種夏播玉米的播種時間一般是在收完麥子之後,一般從進行小麥的收割到進行冬小麥的種植,中間的時間為110d左右,所以在進行玉米品種選擇時,應該選擇成長期在100d以下的玉米品種
  • 又到玉米播種時,今夏玉米該咋種?如何高產?
    三是城市郊區,可根據當地市場和消費能力,適度種植甜玉米、糯玉米等鮮食玉米,有條件的可以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 四是種植大戶,可適當推行糧油作物間作或輪作,適當開展玉米大豆、玉米花生等多元種植模式的試點,起到養地的效果。
  • 農民種玉米,掌握好玉米施肥管理技術,穗大粒重,增加收益
    農民種玉米,掌握好玉米施肥管理技術,穗大粒重,增加收益。今年的玉米價格一直隨著豬價的價格在上漲,每畝增加收益在100-200元左右,玉米的產量由玉米粒重來決定的,如何提高玉米穗大粒重呢?穗大粒重,指的是玉米果穗長,籽粒排列緊密,行數有20-24行左右,每行粒數在40-60粒左右,千粒玉米重量在450克左右。要想達到這樣的目的,要滿足玉米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和水分,及病蟲害防治,減少禿頂缺粒等現象。
  • 孟儆:玉米套種雞腿菇技術,促進土地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
    據河北、山西、山東、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新疆等地實驗結果:玉米割苗可增產10-20%以上。 割苗時期,在春玉米長到5-6片葉時是割苗的最佳時期(也可以放到4-7片葉),割苗時必須在玉米苗根部留下1片葉。
  • 農民新福利:3項補貼開始下發,種玉米大豆可領,每畝幾百元!
    從目前各地已經明確的補貼標準來看,今年的大豆生產者補貼很可能達到每畝300元以上。為了鼓勵農民種植大豆,除了有大豆生產者補貼以外,一些地方還推出了玉米大豆輪作補貼,即鼓勵原本種植玉米的農民,改種大豆,連種幾年大豆以後,再種植玉米。對於參與玉米大豆輪作的農民,不僅可領大豆生產者補貼,還能領額外的玉米大豆輪作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