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挖出古墓,老師在發掘現場講課,墓碑被搭建成了椅子

2020-12-19 騰訊網

1月6日,在廣州中山大學南校園的一處基建工地施工現場發現了古墓,現場共發掘出了37件(套)文物,距離墓葬區不遠處有一些墓碑搭建的椅子,中大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昨日在考古現場開設教學課,吸引了不少學生前來聽課。正所謂「哪裡的黃土不埋人」,尤其是在大學經常發現古墓,挖出一件件國寶級文物,同學們經常調侃:「上課如上墳」,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著名的「古墓派」大學。

中山大學發現古墓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由於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區地勢較高,適合古人生產生活、死後埋葬,是一個上好的風水寶地,早在上世紀50年代,在這裡就已經出土了史前時期,60年代的時候還發現了大量的漢代古墓,而今天剛開年就又發現了東漢古墓,根據墓中不少的隨葬品可以判斷出此墓的墓主人並不是普通的平民老百姓,家庭條件在「小康」之上。

2004年,廣州大學城考古挖掘發現了五代十國南漢開國皇帝劉巖的陵墓——康陵,東西寬約70米,南北長約150米。1999年在廣東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發現了81座商代墓葬、6座戰國墓葬,證明了深圳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文明。

不只廣東的大學發現古墓,在中國絕大多數的高校總會出現一些古代墓葬,尤其是北京、南京、西安三省的高校經常有震撼性的考古大發現。比如1954年北京師範大學徵用建築用地時,發現有主墳墓174座,無主墳墓284座;2011年南京林業大學在蓋新樓時發現了一座古墓,墓主人是徐達第6代孫、南京錦衣衛指揮僉事徐君敘夫婦;江寧正德學院的「鐵索懸棺」墓主人是明朝時期的楊慶等等。

接下來輪到重量級的陝西省高校了,2001年西安郵電大學在建設新校區時發現了戰國、秦、漢、唐代古墓600多座,其中80%以上都是秦墓;同年西安理工大學發現了唐代貴族李倕墓,此墓從未被盜,隨葬品保存完整,該校同學們常自稱「皇家理工學院」的學生;2002年,在西北政法大學發掘出了戰國、秦、漢、唐墓葬88座,其中包括西漢御史大夫張湯的墓葬,張湯是中國司法行業的老祖宗,同學們經常說「拜湯哥,不掛科」;2004年在西安財經學院新校區發現了迄今為止的「中國第二大墓葬」,墓主人竟然是秦始皇祖母夏姬,該墓發現了一件天子規格的六馬鞍車,讓考古專家們興奮不已!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建食堂挖出古墓 為啥學校總能挖出古墓?
    1月6日,一則中山大學南校區挖出數座古墓的消息,瞬間讓中山大學上了熱搜。7日,經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勘探確定,此次發掘共發現13處墓葬、1口水井,其中東漢墓葬1座,明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10座,清代水井1口。
  • 中山大學建食堂 挖出古墓十三座
    原標題:中山大學建食堂 挖出古墓十三座   1月6日,一則中山大學南校區挖出數座古墓的消息,瞬間讓中山大學上了熱搜。7日,經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勘探確定,此次發掘共發現13處墓葬、1口水井,其中東漢墓葬1座,明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10座,清代水井1口。
  • 中山大學食堂施工 驚現多座古墓
    考古工作人員在現場開展工作。新快報記者王娟/攝南校區建食堂發現地下藏著很多寶貝「傳聞中大春暉工地驚現古墓!」1月6日有關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春暉園附近工地疑似發現古墓的消息不脛而走。新快報記者王娟 黃聞禹 尹政軍 實習生劉詠怡現場中大南校區建食堂挖出古墓「今年期末考真熱鬧連古墓都挖出來了。」「中大是不是全國唯一一家可以在校內上實體就地考古課的大學?厲害了!」
  • 中山大學食堂工地挖出古墓,考古院介入
    > 中山大學食堂工地挖出古墓
  • 中山大學食堂施工時發現古墓
    近日,中山大學南校區春暉園附近工地發現古墓。現場結構很像古墓而非房子,且帶有陶製隨葬品。工作人員初步判斷有很大可能是漢墓,具體還有待進一步確定。中山大學是在食堂選址施工時發現墓地的。目前已經上報,文物部門已進駐現場按有關規定處理。
  • 小學挖出古墓群:遠至東周唐宋數目近百 盤點世界絕美古墓(圖)
    校園發現了古墓群  古墓內有遺骸 河南商報圖  老師上歷史課時  原來地下有人「聽」  學校教學樓拆除重建,物探時發現,原來教學樓下,竟然是一個數量眾多的古墓群,東周時的墓和唐宋時期的墓重重疊疊昨日,現場的鄭州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透露,這些墓有90多個,挖出的多是陶器。  鄭州晚報記者徐富盈文/圖  隨葬品多以陶器為主  昨日下午,在隴海西路與文化宮路交叉口北200米路西,就是原來的中原區外國語小學,校門衛介紹,該校因為老教學樓老化,建築面積小,容納不下越來越多的學生,所以,就拆除重建。
  • 中山大學食堂工地「挖」出疑似古墓
    近日,中山大學南校園春暉園附近工地疑似發現漢代古墓。知情人士透露,在此工地發現了數處漢墓,正由廣州市考古院進行清理。目前,文物部門已進駐現場按有關規定處理。 對此,今天中山大學官方回應: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擬建學生食堂項目選址,施工時發現墓地的情況屬實。該校已經上報,文物部門已經進駐現場,正在按有關規定進行辦理。
  • 中山大學食堂工地挖出漢代古墓 其中散落近四十件古物
    2019年1月7日,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傳出消息,在施工現場發現古代墓穴。文物部門已經進駐現場開展考古工作,此次發現的是多座東漢和明清時期墓葬,以及唐代水井等文化遺存。在漢代墓穴中,有近40件陶器隨葬品,包括壺、釜耳杯、動物模型等。
  • 南昌施工挖出明代古墓 棺材還帶著香氣
    原標題:南昌施工挖出古墓現場竟然香氣撲鼻專家說不能再挖下去了!要出事兒~ 15日,南昌燃氣公司在迎賓北大道施工時遇到了狀況。先是發現白色的「石塊」,這些石塊異常堅硬。換了炮機打下去後發現裡面竟然包裹著木頭,更令人稱奇的是,這木頭還很香,現場還挖出奇奇怪怪的東西......
  • 連雲港村民挖井挖出古墓 初斷為西漢墓葬
    因為之前看過考古人員在村子裡發掘古墓,我感覺這些木頭像古墓裡的棺槨。如果是古墓,那裡面一定有文物了。」劉益軍立即停止挖井,用枯草蓋住了洞口並及時撥打電話報警,請相關部門前往查看。初步判斷棺槨為楸木所制隨後,雲臺派出所民警以及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很快趕到了現場,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初步勘查了墓葬。
  • 衡山縣城驚現一座古墓,距今已有400餘年
    該縣文物管理部門派人深入工地勘探調整,不但發現了一大批古墓群,而且找到衡山縣古城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位專家考察月餘,認定被挖掘的100多座古墓中,有一座深達10.2 米的戰國墓。從墓群裡還挖出劍、戈、矛、青銅器及玉壁等410件珍貴文物。
  • 公司新建食堂,挖出千年古墓,專家趕來發掘,發現背後秘密
    於是在至今已經傳承了大約五千年之久的中華歷史,在這片土地之上為我們留下了不少未解的謎題,而近些年來大量遺址還有古墓的出土,讓考古學家可以從中找到線索,還原部分的歷史,為我們逐漸揭開了曾經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古墓傳奇:土墩被盜,挖出千年古墓,一代梟雄,卻被子孫盜墓
    發掘現場不久之後,縣文管會專家趕到現場調查,經過勘探土嶺下面的確有一座古墓。但由於當時古墓沒有被重視,於是沒有立刻進行發掘。古墓為了避免古墓再次被盜,專家決定對土嶺下的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2005年發掘工作開始展開,專家首先對土嶺地下進行勘探,發現在上次勘探出3座古墓70米遠的地方又探出了2座古墓。
  • 中山大學食堂挖到「寶」帶來的啟示
    近日,中山大學食堂工地挖出了「寶貝」。廣州市考古文物研究院表示,考古人員在該地塊用地範圍內發現13處墓葬、1口水井,其中東漢墓葬1座,明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10座,清代水井1口,但受後期活動影響,破壞較為嚴重,目前考古工作者仍在現場進一步勘探。
  • 北京豐臺田地裡挖出古墓群(圖)
    於志強 攝   豐臺王佐鎮西王佐村田地內發現大規模古墓群,經市文物研究所確定後,考古隊隨即展開挖掘。昨天,當地村民給本報打熱線反映這一情況。  古墓發現地位於王佐學校北的田地裡。據介紹,兩個月前,因此處近百畝的田地要被開發徵用,文物部門前來例行勘測,意外發現這裡有大規模古墓群。上月底,考古隊對古墓展開挖掘調查。
  • 湖南發掘一清朝古墓,打開棺材後,考古隊長:住手,這是我家祖墳
    時間回到2016年,湖南長沙芙蓉區某工地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施工,為了按時完成任務,大家均加班加點,揮灑著汗水,突然,一工人發出驚呼,眾人聞訊立刻趕過去查看情況,只見眼前被挖出一深不見底的大洞,用手電筒往裡照去,隱約可以看見刻有花紋的石頭,見多識廣的工頭立馬命令大家停工,接著撥打了有關部門的電話。
  • 南昌街頭施工發現明代古墓 棺材還帶著香氣
    (原標題:南昌施工挖出古墓 現場竟然香氣撲鼻 專家說不能再挖下去了!先是發現白色的「石塊」這些石塊異常堅硬換了炮機打下去後發現裡面竟然包裹著木頭更令人稱奇的是,這木頭還很香現場還挖出奇奇怪怪的東西......施工方當即報警專家來到現場後趕緊喊停又將古墓封了起來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 在自家田地挖出古墓,拒絕高價上報政府,專家:請警方現場保護
    江蘇徐州一直以來就是一塊十分神奇的地方,從古至今在這裡出現過無數改變歷史命運的人才,無論是我們所熟知的漢高祖劉邦,還是南唐後主李煜都在這片人文風韻濃厚的土地施展過他們的才能和抱負,而這些人也在這片土地中留下了不少的可供後人仔細品味的 東西,於是從上世紀至今,已經有大量的國家級文物從這片土地之下被世人發掘
  • 考古專家在南京發現錦衣衛古墓,挖出「天之藍」酒瓶,價值十幾億
    我國古代盛行厚葬之風,從上至下,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不管有錢還是沒錢,都非常重視墓葬這件事,因為古代人們相信,人死之後會前往另一個世界,所以陪葬品越多、越貴重,去往另一個世界也會活得更好,所以即使再窮的人,也會按照慣例習俗在墓中放置一些陪葬品,就更不用說達官貴族的墓葬了,金銀珠寶無數,所以盜墓賊不管是光顧那個古墓
  • 閩侯縣桐口山發現宋代古墓 墓主人身份成謎
    昨日,記者從閩侯縣博物館了解到,當地文物普查小組到荊溪普查文物,途經桐口山時發現一座新近被盜的古墓,古墓上出現2個大洞,旁邊還有新挖出的泥土。   在桐口山的山腳下,記者穿過一片田地看到了古墓附近的兩匹石馬,一匹殘破的馬身與底座已分離,另一匹保存較完整,馬身長約2米,高2.3米,寬0.5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