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理髮,大家應該知道現在有一家店很火,名字叫做優剪。他們在全國有幾千家連鎖,他們就是純剪髮,只是做一項服務,不要說燙染,甚至連洗頭都沒有。
中國的美發市場規模在幾千億元,由於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且行業內存在很多亂象和惡性競爭,尚未出現大的連鎖品牌。相比起來,日本有開到 700 家的快剪品牌 QBHouse,歐美有擁有 4000 多家店的連鎖巨頭 Great Clips。
從 2015年到 2016 年,優剪通過直營方式打磨了 6 家門店,2016 年底開放合夥,由合伙人投資,優剪提供整套品牌、技術、管理系統,目前,全國已經有兩千家店。
他們標榜自己是網際網路的方式剪髮,怎麼體現網際網路呢?理髮又這麼用網際網路的方式剪髮呢?其實很簡單,就是線上和線下結合方式。
其實很簡單,就是現在微信小程序預約剪髮時間,選定剪髮師傅,然後到現場理髮即可,一家店通常有幾名理髮師,根據理髮師的功底,價格也不同,但是單價不會超過100。
剪完頭髮以後,理髮師提醒客戶,可以進行評價,理髮師也會對客戶進行評價,簡單來說,就是互評。這種互評模式,還會直接影響理髮師的收入。
我最近發現,在深圳一些商場裡,出現了一種類似的新型的剪髮模式,就是單純剪髮,跟優剪一樣,並沒有任何的附加服務,而且只收10-19塊錢。價格比優剪更便宜。
但是這種新型的理髮模式,到底哪裡起源的,據說來自於臺灣,然後大陸進行了本土化。
這家來自理髮店,它除了理髮,不提供其它任何服務,包括洗頭,就連收銀都由顧客自助完成,但即便如此,它任然顧客盈門, 平均每天服務400多個客戶。在臺灣開了200家分店。
到這家店理髮,通常只有兩個步驟: 1、在店門口將10元錢投入自助式電子驗鈔收款機,領取小票,等待叫號。2、聽到叫號,坐下,理髮。幾分鐘後,顧客就可以離開。
為對很多人,尤其是那些髮型簡單的男性來說,理髮實在是件看苦的事情, 長時間一個人呆呆地坐著,不但無事可做,而且不不能亂動,自己的腦袋還要讓別人任意擺布。
現在理髮的標配至少包含了四個步驟:洗頭、理髮、再洗、吹乾。輕微上點檔次,洗髮過程必然還包含了頭部按摩,從這開始,洗髮妹及此後的理髮師就會絮絮叨叨和你嘮家常推銷會員卡。
據說單店一天(營業時間8-10小時)最多可以有400單生意,而一家店, -般只有2-3名理髮師。也就是說,每個理髮師每天可以服務100-200人,這效率絕對是普通理髮店無法想像的。
此外,最重要的是理髮師只理髮,不洗頭, 更不會和顧客拉家常,因而可以專注,提高工作效率,最後,店內保持整潔形象,店面一般都用藍白為主色調,同時店內有紫外線消毒櫃, 對用具統一消毒。每次理完髮,理髮師,迅速將地上碎發清理,便捷、快速。
為什麼服務少了,人們反而更喜歡呢?因為他只滿足了客戶一個需求,而且做到了極致!節省了客戶的時間,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
以往的產品思路是越多越好,這是一個錯誤的作法,只有把產品按「一釐米寬、一公裡深」的理念做精,做出一個強大產品,才能真正為用戶創造價值,為企業獲得爆發性增長。
這兩個案例給我們的啟示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專注一件事,很多老闆的思考太多,產品線太複雜,這真不是一件好事,要把沒有價值的都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