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熊貓為什麼不吃肉?

2020-12-27 羅老師講健身課

因為現在的大熊貓儼然一副「素食主義者」的姿態,為了能夠有足夠的竹子吃,它們在野生環境下,甚至把「家」搬到了高山的竹林深處。但是,從1988年開始,大熊貓就成為了我國的「國寶」,享受「國寶級」的待遇,按理說,給大熊貓頓頓吃肉條件是完全允許的。但是,為什麼已經是「國寶」的大熊貓依然很少吃肉呢?我們來簡單地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大熊貓的食性

在許多小夥伴的印象當中,大熊貓就是吃竹子的動物,再加上它長的肉嘟嘟、毛茸茸的,給人一種人畜無害的直觀印象,這讓許多人認為大熊貓就是純正的「素食動物」。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即使在當下的野生環境下,大熊貓的食物中也有1%的肉食,其中以竹鼠、昆蟲以及其他動物的屍體為主。畢竟大熊貓到現在為止,都在食肉目下的熊科動物的行列之中。

大熊貓能夠吃肉要歸功於它沒有退化的牙齒以及消化道。早在800萬年前,大熊貓還只是一種只有現代犬體型的哺乳動物,不過,那個時候的大熊貓的祖先是純正的食肉動物,它就是始熊貓。始熊貓的化石主要來自於我國的雲南地區,而在距今約1000萬年前,正是貓科動物進化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間段內,貓科豹亞科的譜系在亞洲已經成型,到了始熊貓出現後,它就面臨著與其他已經成型且體型較大的食肉動物的競爭。

於是,為了更好的生存,始熊貓的食性開始發生改變,到了距今約300萬年前,始熊貓進化為大熊貓小種,根據其牙齒磨碎程度和化石出土的地質層中植物的特點來看,它已經兼食竹子了。

由於大多數的食肉動物很少出現在竹林之中,所以大熊貓的小種就逐漸向竹林環境靠攏,到了距今約70萬年前,大熊貓小種進化為巴氏大熊貓。巴氏大熊貓比以往的任何階段的大熊貓祖先體型都要大,而且它們已經完全適應了竹林的生活,並且將主食變為了竹子。之後,大部分的巴氏大熊貓滅絕,一部分完全適應了吃竹子巴氏大熊貓成功的進化成為了現代的大熊貓。

因此,正是大熊貓祖先一步步的向高海拔的竹林深處遷徙,才讓大熊貓免於淘汰,成功的生存到了今天。而且在整個熊科大熊貓屬下,大熊貓成為了唯一倖存的動物,這也是大熊貓被稱為「活化石」的主要原因。

既然大熊貓的祖先曾經是純正的食肉動物,現在的條件也足以讓大熊貓每天吃肉,為什麼不用肉代替竹子飼養大熊貓呢?這個問題要分兩個層面來解析,一個層面是大熊貓為什麼很少吃肉?另一個層面是用肉代替了竹子,對大熊貓會有什麼影響?

大熊貓為什麼很少吃肉?

在野生環境下,肉食僅佔大熊貓食物總量的1%,也就是說大熊貓很少吃肉。至於很少吃肉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就是肉並不好獲取。經過漫長的進化,主要以竹子為食的大熊貓的體型已經變得比較的臃腫,而臃腫的體型顯然不利於大熊貓的捕獵。簡單的說,就是大熊貓捕獵的體力消耗要遠大於它捕獵獵物提供的能量。

第二是大熊貓本身的基因問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由於長期缺乏肉食來源,以及主要以竹子為食,現在大熊貓的喪失了一個重要的基因T1R1,嚴格意義上說,也不是喪失了,而是這個基因失去活性了,而這個基因的失活讓大熊貓即使吃肉都感覺不到肉的鮮味。最終造成了,大熊貓已經不太喜歡吃肉了。

因此,大熊貓吃肉都不如吃竹子香了,再加上捕獵難度較大,所以,大熊貓只是吃一些可以「唾手可得」的肉食以補充能量,自然就很少去吃肉了。

用肉代替竹子,對大熊貓有什麼影響?

由於大熊貓T1R1基因的失活,它對肉並沒有依賴性,換句話說就是不吃也不饞。所以如果用肉代替竹子的話,對大熊貓的第一個影響就是它會食欲不振。

其次,大熊貓雖然是「國寶」,但是它從根本上說還是一種野生動物,人為的幫助只是為了拯救這個以前瀕危的物種(現在已經由瀕危調整到了易危),野外還是它最終的歸宿。所以,如果用肉完全代替了竹子,捕獵能力較差的大熊貓在野外生存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餓死。這顯然是與拯救野生動物背道而馳的。

最後,如果是用肉代替竹子,大熊貓本身的活動量就比較小,吃肉的生活顯然能夠導致大熊貓的肥胖,而過度的肥胖於任何動物都是不利的。當然,大熊貓如今的消化道依然可以消化肉食,所以,吃肉對大熊貓的生存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總結

大熊貓如今的食性是經過了800萬年的演化才形成的,而這種食性顯然是有利於大熊貓生存的。如果貿然的將大熊貓的主食改成肉,雖然表面上看,生活質量提高了,但是於大熊貓的野外生存以及身體健康都是無益的。因此,即使成為了「國寶」,我們也不能讓大熊貓頓頓吃肉。

相關焦點

  • 大熊貓身為熊 為什麼不喜歡吃肉?基因組測序解開「國寶」身上的
    封面新聞記者 雷強 【基因研究】 大熊貓為什麼是「黑眼圈」?為什麼身為熊而不冬眠?為什麼對竹子情有獨鍾?為什麼體型碩大的大熊貓幼崽,體重只有母親的百分之一?未來的大熊貓是什麼模樣?
  • 原來大熊貓愛吃肉的,現在吃素了!
    大熊貓肥嘟嘟,人人見了都歡喜。相信很多朋友見到那麼可愛的大熊貓都想著給它餵上一根竹子吧?其實我也挺想的,可惜沒有這種機會。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以前大熊貓可是吃肉的不是吃素的。在大家的印象裡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向來都是吃素的,特別愛吃竹子。
  • 大熊貓為什麼既是食草性動物又是食肉性動物
    「大熊貓愛吃肉,尤其愛吃羊肉……」各位肯定認為這種說法是錯的,因為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是吃竹子的。但是一些科研人員卻發現大熊貓在遇到可以食用的腐肉或骨頭時,都會很樂意接受。尤其是母熊貓在生仔之前或帶仔的哺乳期間。
  • 天天「吃素」的大熊貓為什麼這麼胖?得知真相後,網友:怪不得!
    天天"吃素"的大熊貓為什麼這麼胖?得知真相後,網友:怪不得!於是有不少的網友也好奇,為什麼熊貓吃的是竹子,這種沒有脂肪的食物,但是它卻能長這麼胖呢?即使是讓熊貓去吃竹子,它每年都能吃掉15公斤的竹子,這個數量可不小了,竹筍和竹葉裡都是有脂肪和蛋白質的,熊貓基本上每時每刻都在吃,吃累到時候才會休息一下,所以它不長胖誰長胖?
  • 科學網—地震中的大熊貓
    一生研究大熊貓的胡錦矗老先生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是滿山密林,現在就是這個樣子,人與地震,誰更可怕? 去臥龍的路上。據說汶川地震後,這條路被泥石流埋在十幾米以下,這是修建在泥石流上的公路。從天而降的大石一直橫臥在路中央沒有清理,過往車輛繞道而行。
  • 國寶大熊貓,剝竹子小能手,居然原來是吃肉的
    成都 大熊貓繁育基地位處 成都 市北郊斧頭山,距市區10多公裡,有一條寬闊的熊貓大道與市區相連,乘車前往大概需要40多分鐘。這裡現已成為國內開展大熊貓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移地保護的主要基地之一。常年飼養有大熊貓、小熊貓、黑頸鶴、白鸛和白天鵝、黑天鵝、雁、鴛鴦及孔雀等動物。當然來 成都 肯定是主要來看我們的國寶大熊貓的。
  • 大熊貓為什麼最愛吃竹子,卻不愛吃肉,看完漲知識了
    國寶大熊貓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熊貓曾經廣泛分布於中國南部,甚至遠至越南和緬甸,但是隨著氣候變得越發乾燥,竹林面積縮小,大熊貓的數量也隨之減少,為了生存和物種延續,大熊貓開始尋找新的生存之地。橫跨中國四川、雲南和西藏的橫斷山脈以獨特的地理構造為大熊貓提供了一個優質的庇護所,在這裡,空氣稀薄,雲霧繚繞,竹林茂密,常年氣溫低於20℃。充足的竹子,豐富的水源,溼潤的微氣候為熊貓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
  • 為什麼獵豹吃肉骨瘦如柴,熊貓吃素卻胖成球
    #在我們的印象中,吃肉會讓人發胖,吃素則能讓人保持苗條。而吃竹子這種低營養植物的熊貓,卻是個圓滾滾的大胖子,這是為什麼呢?①熊貓飯量是獵豹的5倍雖然熊貓吃的竹子高纖維、低熱量,而且難以消化,但是架不住它吃得多啊。一隻熊貓每天可以吃大約30斤竹子,如果是吃竹筍,它們的飯量會更大。
  • 為什麼萌萌的大熊貓體積那麼大,生的寶寶卻那麼小呢
    大熊貓可以說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因為它們在我國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它們是我國極為珍貴和受保護的動物,而且數量非常少,由於其可愛的外觀,它吸引了很多人,被圈養的大熊貓每一個都具有獨特的個性,它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睡覺就是吃東西,生活的非常舒適,竹子是大熊貓最愛的食物,它們的飲食基本上與竹子不可分割
  • 老虎和獅子真的不吃大熊貓嗎?為什麼?
    提起獅子,許多小夥伴以為它是非洲獨有的動物,其實不然,早在20世紀以前,亞洲獅曾經遍布西南亞的山林地區,只不過,後來在人為對環境的破壞和捕殺下,到了20世紀初,它們就僅剩下了13頭,最後印度不得不把它們放入了吉爾國家森林公園中保護了起來,經過不懈的努力,現在亞洲獅的數量已經突破了300頭。因此,亞洲獅並沒有滅絕,只是在野生環境被保護了起來而已。
  • 吃肉、滾馬糞……你還是我們認識的大熊貓嗎?
    四川大熊貓,頭比較大、頭型偏長,長得更像熊;而陝西秦嶺大熊貓,頭圓嘴短,長得更像貓。雖說是近親,但DNA研究顯示,四川大熊貓和秦嶺大熊貓其實並不太熟,已經30萬年沒有過來往了…… 其實,除了這一點,我們的國寶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為什麼大熊貓能活到現在?
  • 大熊貓為什麼被稱為「活化石」?它黑白的毛髮是保護色嗎?
    大熊貓為什麼被稱為「活化石」?也就是說能被稱為「活化石」必須滿足三個條件:起源於180萬年前以前、現在沒有近親,與祖先的形態幾乎一致。既然弄清楚了「活化石」的三要素,我們再來看看大熊貓到底符不符合以上三要素?
  • 獅子和老虎為什麼不吃大熊貓?熊貓:麻煩查一下我的別稱
    獅子、老虎和大熊貓都是「身價地位」比較高的動物了,尤其是獅子和老虎又是大自然中的頂級掠食者,在食物鏈中佔據著頂端的主要位置,可以說凡事自己看見的就沒有不可以吃的。這兩種大貓都屬於貓科動物,捕獵技巧高超同時兼具著力量、速度與靈活性,很難有其他動物可以和獅子老虎來對抗。
  • 解析大熊貓,為什麼被稱為食鐵獸
    大熊貓為什麼被現代人稱為「食鐵獸」。很多人可能會不了解,今天就給大家好好叨叨!大熊貓隸屬於熊類中的大熊貓亞科,因為它們的基因根其他熊科有很大的差別,所以自然學家把它單獨的定義為一個科種,這傢伙有800萬年以上的歷史。
  • 野外老虎遇到大熊貓會怎麼樣?為什麼?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而老虎現在也是瀕危動物,比「國寶」大熊貓的保護級別還要高(大熊貓已經於2016年由瀕危(EN)調整為易危(VU)),因此,如果兩種動物野外相遇,人都不知道該幫誰。
  • 大熊貓明明戰鬥力很強,但是為什麼一直看到的都是萌萌的?
    大熊貓傷人事件偶有發生,主要是飼養員群體,四川基地內的飼養員曾有被咬成重傷的案例,充分展示了它們作為熊類的強悍體魄,不過總體上大熊貓還算是比較溫和的。但這種生物畢竟是熊,除了主食竹子,其它的和它們的野生近親一樣,不管是棕熊、黑熊狗熊等,都會吃肉,但在食物不足的時候會摘果子充飢。大熊貓可能就是因為在演化歷史中無法捕到足夠的食物才轉而吃竹子的。
  • 食肉目的大熊貓偏偏只愛吃竹子,原來是嘗不出肉有多鮮美!
    (大熊貓的起源及演化示意圖 圖片來源:四川省林業廳)感知肉味的鮮味受體假基因化大熊貓對食物的選擇就像愛情一樣,適合和真愛或許不能兼得……為什麼人會覺得吃肉很香?這是因為人的味覺能夠感受到肉的鮮味,同樣,動物吃肉也因為肉鮮香好吃。在大熊貓還是始熊貓的時候,也像北極熊或者棕熊一樣喜歡吃肉。但是,正是因為環境的變化讓大熊貓逐漸變成雜食動物,食素越來越多,導致大熊貓味覺基因中感知肉味的鮮味受體基因TAS1R1使用的越來越少,進而發生假基因化。
  • 大熊貓吃竹子,為什麼不會被竹子劃傷嘴巴?
    大熊貓為什麼吃竹子不會劃傷嘴巴,其實是因為它挑食,而且是非常嚴重的挑食,甚至因為挑食把自己變成了國寶。不信,你看。大熊貓為什麼不會劃傷嘴巴?大熊貓吃竹子之所以不會劃傷嘴巴,這要涉及到它挑食的另外一個方面了。大熊貓不僅對食材挑食,就連食材的品種也挑。我們國家有非常多品種的竹子,就連大熊貓所在地四川都有300多種種子,但是大熊貓只挑其中的20多種吃。
  • 大熊貓真實戰鬥力:戴墨鏡的都不好惹
    四年後,北京某大學生,跳入大熊貓運動場被咬傷腳掌及踝部,又三年,蘭州動物園某飼養員,遭大熊貓撕咬,縫了100多針,又兩年,北京動物園某遊客,翻過跳欄為孩子撿玩具,雙腿被咬數十口,當時媒體是這樣記錄的:「張某某說,他本能地去推壓在他身上的大熊貓,「200多斤的傢伙,根本推不動」。
  • 大熊貓巴斯37歲了!系世界現在最長壽圈養大熊貓
    昨天上午,來自臺灣、日本、瑞士等地的熊貓粉絲,和市民、學生、遊客一起,在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為大熊貓巴斯送上37周歲生日祝福。巴斯昨日還獲得世界紀錄認證有限公司現場頒發的「世界現在最長壽圈養大熊貓」證書。一隻有故事的傳奇大熊貓4歲時的巴斯在一次覓食時誤入冰河河道,被四川寶興縣村民李興玉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