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孩子之後,養娃成了生活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孩子的衣食住行學習生活,沒有一個不讓家長操心的,特別是娃的的身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的身高和以前相比提高了不少,但是也有不少家長總覺得自家孩子長得慢、長得矮。每每帶孩子參加一些公眾場合時,談到孩子身高總是抬不起頭來。
其實,每一個孩子發育的時間都不一樣,有的孩子發育的早長得就快,有的孩子發育的晚,長得就晚,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班級座位都是按照個子高低排列的,每當家長看到自家孩子總坐在第一排,心裡難免會犯嘀咕:怎麼我家孩子就長不高呢?
2020兒童標準身高表出爐,快來對照看看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
那麼對於孩子來說,每個年齡段的孩子身高多少是標準的呢?自己家孩子相比別人家的矮了幾公分,是不是正常的呢?別著急,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份2020年兒童身高標準表,家長們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家孩子在不在標準範圍內。
除了查看標準身高表,還可以對孩子身高進行簡單估量,孩子身高增長一般都有規律可循,如2歲時身高為84釐米,2歲後身高大概每年增長7釐米左右。2~12歲孩子身高粗略估計為:身高(釐米)≈年齡×7+70(釐米)。
《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顯示,我國 54.2% 的兒童當前身高水平沒有達到遺傳身高,僅有 47.2% 的兒童身高處於中等水平。
也就是說,有超過一半的孩子沒有達到身高的中等水平,甚至沒有達到遺傳身高!
那麼影響孩子長高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影響孩子長高的因素
1.遺傳
有研究表明,人的最終身高75%取決於遺傳因素,一般情況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
兒子和女兒的成年身高還可以分別用這個公式來計算:
兒子成年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釐米)/2;
女兒成年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釐米)/2。
雖然這個公式不一定準確,但是可以作為參考。另外父母身高也不是孩子身高的決定性因素,生活中也有不少父母身高不高但是子女很高的例子。
2.睡眠質量
充足睡眠對成年人以及對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來說都很重要,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充足的睡眠會影響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
人的生長激素分泌主要在夜間進行,而且只在人進入熟睡狀態時才會達到最大的分泌量,如果孩子夜間熬夜或者睡眠質量不足都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造成長不高的情況。
3.運動營養和其他疾病等因素
運動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以及骨骼的發育,還會讓孩子產生食慾進而有利於長高。其次有一個營養健康的三餐也是長高的必要因素,身高是由營養堆砌起來得,即使擁有再好的遺傳基因,如果營養不良,個子也不會長高。
另外孩子長不高還可能先天患有某種疾病,這些疾病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高,比如呆小症、腦垂體侏儒症等,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身高和別人差的太多,父母一定要重視,及早的去醫院檢查一下。
抓住孩子長高的3個黃金階段,小矮人也能變成大高個
1.兩歲前:重視營養供給
孩子處於嬰兒時期的時候,身高發育通常不受遺傳影響,但是營養卻是影響孩子生長的關鍵因素。因為嬰兒在十個月大的時候就會像兒童期過度,這個時期一定要及時跟上營養。
既要做到營養均衡,也要合理餵養,切不可縱容孩子挑食、偏食等,家長也要儘可能的做到食物多樣化,這樣既能引起孩子對事物的興趣,也能促進寶寶全面的攝入營養。
2.兩歲後進入兒童期:加快生長激素分泌
兩歲後的孩子進入了兒童期,這個時期孩子的身高不僅受營養的影響,還與遺傳、環境、睡眠、生長激素等綜合因素有關。
所以,當孩子進入了這個時期之後, 父母不禁要給孩子一個營養均衡的三餐,還要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不要讓孩子吃垃圾食品,也要多帶孩子出去運動,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
3.青春期:性激素和生長激素共同作用
這個時期的孩子會受到性激素和生長激素的共同作用,身高會猛增。通常,女孩身高會增高25釐米左右,男孩會增高30釐米左右。
這個時期,家長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身高情況,女孩通常會在乳房發育後一年,男孩變聲前,身高會增長加速,女孩每年可增高8釐米左右,男孩每年可增長高達11釐米左右。這個時期大約持續兩年,之後就會慢下來了,當然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這個時期可能提前或推遲。
等孩子到了十七八歲左右,孩子的長骨骨骼就會完全閉合,孩子的身高也就定型了,這個時候要想再長高就難了。
所以,孩子的這三個身高增長的「黃金時期」,無論是哪一個階段,父母都一定要重視,做好每一個階段,小矮人也可能變成大高個,就像蓋房子一樣,沒有一個好的地基是蓋不出高樓的。
衷心祝願每個寶寶身體棒棒,個子高高,快樂健康!長大後都變成人們眼中的男神女神哦!
最後,你家寶寶身高達標了嗎?寶媽們平時都給寶寶做哪些長高食譜呢?歡迎留言分享!
在這裡,你每天都能看到科學的育兒知識還有有趣的故事,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文章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