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送餐員:突發腦卒中獲搶救 醫院保安幫跑腿外賣都沒耽誤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瀋陽8月8日電(記者彭卓)8日,半臥在醫院病床上的送餐員惠博,恍若隔世。「死裡逃生」的他心有餘悸,更心懷感恩:這一生他都不會忘記這次最溫暖的外賣。

  6日上午11時左右,今年50歲的惠博,背著裝有四份餐品的外賣箱,前往瀋陽的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送餐。

  剛剛走入門診大廳,惠博突然發病,滿頭大汗地跌坐在地上。「當時他口角歪斜,右側肢體呈癱瘓狀態,手還想去拿旁邊的外賣箱,但動不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門診導診護士陳海青見狀,考慮患者存在突發腦卒中的可能,就和保安張超、于波一同把惠博抬到擔架車上,急忙推往急診救治。

  惠博到達急診後,醫院立即啟動卒中綠色通道,卒中中心醫生李進偉立即接診,快速完成相關抽血化驗及頭部CT檢查,結果提示惠博已出現急性腦卒中,需要立即搶救處置。

  隨即,惠博被推入急診搶救區,並給予心電、血氧監護,以及相應搶救措施。「大哥雖然說不出話,情緒卻很焦慮,左手比畫著數字四的手勢。我就問他,是不是擔心那幾份外賣沒送?他就使勁兒點頭。」張超說。

  「為了讓他安心,我們倆索性分了工,張超繼續陪護,我替他把剩下幾份外賣送了。」于波告訴記者,他知道外賣公司有規定,送餐遲到或取消會被扣錢,為了把損失降到最低,他就按照餐品上的電話一一聯繫客戶,並按照訂單上的地址,將幾份外賣及時送到了醫院內及院外顧客手中。

  由於在惠博身上找不到手機、錢包、身份證等,無法得到關於他個人的任何有效信息,待其情況平穩後,李進偉通過外賣訂單信息,聯繫上了該外賣公司。「公司查到了患者姓名及手機號碼,並主動補繳了之前的搶救費用。我們又聯繫了瀋陽市中華路派出所,找到了患者家屬。」李進偉說。

  當惠博的父母和女兒趕到醫院時,惠博已脫離生命危險,生命體徵安然平穩。目前惠博恢復了語言功能,行走能力也基本恢復,已轉到醫院卒中中心病房進行進一步監護治療,由醫護人員密切觀察其病情變化。

  小小一份外賣的背後,是一個人的生死一線,與一群人的熱心溫情。「感謝這些好心人,把我從鬼門關拽了回來,還幫我送了外賣。謝謝大家!」惠博感激地說。

相關焦點

  • 杭州送餐員一個月被偷4次 寫字樓、醫院成重災區
    但昨天,家住杭州西湖文化廣場附近青園小區的魏女士,點外賣後卻左等右等也沒等來送餐員,後來對方打來電話,卻告訴她點的東西被偷。另一邊,送餐員小吉更是氣憤:待送餐點被偷,是這個月發生在他身上的第四次了,而這次被偷距離上次僅隔了一天……點了杯飲料 半小時後送餐員告知被偷了魏女士30歲左右,因為孩子小,就辭了工作專心在家照顧,因為一個人在家看孩子,沒時間做飯,幾乎天天都要點外賣。
  • 廣西一外賣員被小區保安用鋼叉鎖喉 美團:保安已道歉
    來源:澎湃新聞針對「廣西南寧市一外賣員被小區保安用鋼叉鎖喉」一事,12月15日下午,美團公關人員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回應,涉事外賣小哥經檢查治療,目前已在恢復中,14日,已安排專人上門做了心理疏導和關懷慰問,並安排小哥帶薪休假。
  • 快餐盒飯送餐市場 專職跑腿的公司佔送餐絕大比重
    而送盒飯作為盒飯江湖的重要一環,也不容忽視,如何把盒飯最快送到客戶手中,餐飲速遞員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本期,我們就將目光聚焦跑腿送餐的人群。  記者調查發現,成都市面上現在有兩種送餐方式,一種是餐廳自有員工送餐,另一種就由「跑腿公司」完成。前一種佔少數,送餐範圍多局限在餐館附近區域,而第二種則能承擔較遠距離的送餐。
  • 中國快餐店勸顧客外帶 取餐時送餐員須學會「退避三舍」
    在中國一些疫情相對嚴重的地區,部分快餐連鎖店及外賣服務業者甚至相繼推出「零接觸」送餐取餐策略,以免疫情加劇。美團無接觸配送中國最主要的送餐服務公司美團外賣在疫情爆發後,為了大大減少送餐員與顧客之間的接觸,迅速推出了無接觸配送服務。送餐員測量體溫。
  • 中國送餐員陳小軍之死:澳洲當事外賣平臺缺席質詢
    昨天本該是熊貓外賣代表首次公開露面。該公司總部設在英國,以世界各地的華人為目標客戶。此前,包括Ola在內的其他多家零工經濟領域企業和陳小軍的遺孀魏利紅(Lihong Wei)都曾出席新州議會的聽證會。9月29日傍晚,43歲的熊貓外賣騎手陳小軍在送餐途中,與一輛304路公交車在澤特蘭區的奧代亞道(O』Dea Avenue)與伽迪加侖道(Gadigal Avenue)路口相撞,頭部和腳部受到重傷。他被緊急送入聖雲仙醫院(St Vincent's Hospital)搶救,翌日宣告不治。
  • 一外賣小哥送餐,被保安用鋼叉鎖脖,同事怒斥:你把他當人了嗎?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點外賣。因為它為人們提供了很多便利,所以也出現了許多送外賣的工作人員,現在外賣平臺也很多。外賣送餐員,被日益火爆的外賣行業炒得火熱。外人看來輕鬆自在,收入不錯。在許多人眼裡,他們是一份「高薪職業」。然而,「光鮮」事業背後的痛苦似乎只有他們自己清楚,客戶對外賣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最基本的是要求外賣準時且安全送達。否則,外賣小哥將面臨被投訴、扣工資、交罰款的處罰。
  • 外賣送餐員自述: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現在明白了
    外賣送餐員自述: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現在明白了90分鐘送24單連脫頭盔的勁都沒有了8月22日,福州金洲南路金港路路口,一名外賣送餐員騎電動車在斑馬線上被一輛小車撞出一二十米遠,重傷不治身亡。常年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外賣送餐員遇到車禍的機率比普通人要高上許多。TechWeb在與多位外賣員談及這則新聞時,他們的反應出人意料的「淡定」。「撞死人這樣的事兒不常見,但一般的車輛擦碰,哪個送餐的人沒遇到過?我敢說,不光是我們,餓了麼、百度外賣的快遞員肯定都遇到過。」
  • 京城外賣哈雷送餐,保安瞪大眼,忘記攔截測體溫!
    大家好,我是北京的鑫雨霏霏,大家都愛叫我霏霏姐,愛美食愛分享,請大家多多關注呦。有想過最帥的送餐可以是什麼樣嗎?我想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卻也沒想過BLT直接刷新了我的認識!超級酷帥的老闆變成外賣員,騎著哈雷轟隆隆而至,帶著熱乎乎的美味佳餚,在這個顯得有些凌厲的初春帶來了濃濃的美式風格。我接餐的時候,能感受到周圍炙熱的目光,當我進小區大門的時候保安使勁問我什麼車,送的什麼東西,當我說外賣時,保安說這一趟郵費能賺回來嗎?
  • 冬至外賣餃子火爆送餐員排隊 老字號尤其受追捧
    張靜雅/攝北京晨報現場新聞(記者 張靜雅)昨天是冬至,不少市民都遵循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北京晨報記者昨日走訪發現,餐館餃子熱銷,老字號尤其受追捧。此外,有市民為免排隊早早到店用餐,也有人為節省時間在家點餐。一些餃子館裡,各訂餐軟體送餐員也排著隊準備取餐。昨天下午五點多,北京晨報記者來到以純手工水餃聞名京城的西四惠豐餃子樓,還沒到飯點兒,大堂裡就坐了十多桌顧客。
  • 天熱火了外賣,飯店急招送餐員
    昨日,在和平路一家裝修公司上班的鄭女士告訴記者,平時她都和同事在單位附近的小店解決午飯,但最近中午太熱,大家紛紛選擇湊單訂外賣。鄭女士坦言,酷暑難耐,中午大家都捨不得離開空調屋,她和同事早已成為外賣的忠實粉絲。  天氣升溫,經六路上一家黃燜雞店的送餐生意也跟著紅火起來。前陣子每天接五六十單左右,跑上六七趟基本就能送完。
  • 單身女子凌晨5點叫外賣遭美團外賣送餐員猥褻
    凌晨5點叫外賣,卻被送餐員入室猥褻,這樣的事就發生在泉州雲谷社區一棟大廈裡。2月22日凌晨4點57分,在泉州雲谷社區一大廈裡,22歲的單身女生小吳用手機點了一份外賣。不到凌晨5點半,外賣小哥就敲響她家的門了。像往常一樣,小吳沒想太多,穿著睡衣,接過外賣,可沒想到小哥對她說「能借用你家廁所嗎,內急」。沒等小吳同意,外賣小哥就闖進來了,問了衛生間的方位,徑直走進去。穿著睡衣的小吳,愣是在門內站著,大門開著。
  • 外賣小哥疑嫌出餐速度慢親自炒菜 網友:被送餐事業耽誤的廚師
    你叫的外賣可能是快遞小哥炒的!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一位外賣小哥嫌出餐速度慢親自上陣炒菜,引發眾多網友的熱議,「一名被送餐事業耽誤的廚師」。視頻中一名身穿外賣服裝的小哥,疑似嫌出餐的速度太慢,怕誤了送餐時間,親自上陣炒菜!視頻顯示,這位外賣小哥炒菜的動作熟練,不輸大廚!
  • 外賣之故事篇|一個送餐員的真實世界
    當我約到這期採訪嘉賓送餐員小樂時,「對啊,我們都稱自己是騎士啊!」他很爽朗地回答,明顯看出,他更願意人們稱其為「外賣騎士」。聊起自己怎麼進入這行時,小樂說:「很偶然,當時通過朋友介紹,在網上餐飲外賣平臺填寫了一些手續,就申請成功了。外賣平臺的申請手續並不複雜,只要你有體力,很快給你派單,一單一單地送達,騎士的等級會不斷晉升。
  • 外賣送餐員:一天幾十單 烈日下的城市「跑男」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呂高見 文圖 連日來,鄭州高溫難耐,室外溫度將近40℃,很多人喜歡"宅"在家裡點外賣來解決。接單、取餐、送餐……當人們在空調屋裡享受美食時,炎炎烈日下卻有一群外賣員,他們穿著統一、騎著電動車,為客戶服務。 李富龍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名90後,老家在扶溝,去年底來到鄭州當了一名外賣員,在關虎屯站點工作,負責金水路至北三環,中州大道到文化路附近區域的外賣配送。
  • 男子當兼職送餐員一天賺三百 盯手機搶單(圖)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網絡餐飲平臺對送餐員的巨大需求,促使送餐員隊伍不斷壯大,並催生了兼職送餐員這一新行當。    據了解,僅國內一家網絡配送平臺,在全國就有兼職送餐員80萬人。    【搶單】 送餐員日賺上百元    26歲的李先生做兼職送餐員已經有近3個月。
  • 如廁時猛一回頭,外賣小哥倒了……最近好多「90後」中招
    如廁時只是回頭「扭」了下外賣小哥卻突發腦卒中武漢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經屏表示最近心腦血管病高發該科近兩周已收治了4位「90後」年輕腦梗患者猛回頭外賣小哥人事不省27歲的劉先生是一名送餐員,每天都要接送上百個訂單,飯點時更是忙得不開交。
  • 外賣騎手,除了送餐還送啥?
    從送餐到「送萬物」、「送服務」,這一轉變是如何實現的?未來,「身邊經濟」如何發展?外賣軟體有了新玩法「幫我買瓶水」「幫我買些菜」「幫我送藥上門」……如今,五花八門的需求在餓了麼、美團等外賣平臺上都可以得到解決。「身體不舒服,家裡沒有對症的藥卻又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去藥店買藥就很不方便。」
  • 雪梨華人區發生嚴重車禍 華裔熊貓外賣送餐員不幸身亡!
    媒體已證實,9月29日在Zetland與一輛公交車發生交通事故的外賣騎手是華裔男子陳曉軍(Xiaojun Chen,音譯)。他不幸於周三去世。 過去一周,雪梨兩名外賣騎手不幸因交通事故身亡。交通員工工會呼籲政府立即實施法案改革。
  • 深度|濟南外賣小哥持刀砍3人 送餐路上為何頻發衝突?
    濟南市歷城公安分局洪家樓派出所民警李眾說:「蘇某送單的錢沒有掙到,耽誤了其他的一些收益,和店家發生爭執後,店家不讓他送餐,就不讓蘇某取這個單,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後蘇某拿起刀子砍向了店家。」隨著網際網路點餐的興起,外賣從業人員數量迅速增長,但是行業管理卻遠遠跟不上,大量擴充的送餐員素質良莠不齊,外賣服務平臺通過送餐評價考核員工,一方面能夠起到對送餐員督促監督作用,但是遇到差評靠拳頭解決的外賣小哥也大有人在,另一方面外賣小哥時常會遭遇不公待遇,這時候需要監管部門,企業本身建立嚴格的管理規範,提高入門門檻,加強培訓監管。
  • 「外賣小屋」開進廣州大學城 大學生兼職當起送餐員
    兼職送餐員根據某外賣平臺近日的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1月-7月,廣州各大校園內每天都點外賣的用戶人數佔比七成,大部分訂單來自學生宿舍,還有一小部分訂單來自教師宿舍。數據顯示,某外賣平臺在全國校園市場中月交易額達43億元,日均訂單量近400萬,其中廣州大學城是全國交易體量最大的,用戶數超23萬,日均訂單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