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在大部分人心目中,如果三十歲還沒什麼成就,基本上這一生也就渾渾噩噩了,畢竟過了三十歲,人的精力就會大幅度下滑,而且激情不再,更不要提四十歲了。大多數富豪,雖然發家比較遲,但是在四十歲之前都已經小有成就,李嘉誠35歲已經成為了香港「塑料大王」,而建立了信心和擁有足夠的資本,才讓他們更有底氣去轉型。
不過,有這麼一位富豪,前半生可以說碌碌無為,過得很普通,直到42歲才想要創業,為了創業,他從蹬三輪做起,一步一個腳印,靠著自己頑強的意志,硬生生打造了一個飲料帝國,他就是宗慶後,一個大器晚成的富豪。
宗慶後的祖上很有名,不僅有宋朝名將,而且還有軍閥財務部長,堪稱輝煌,可惜到了他父親這一代沒落了。宗慶後幼時,父親因為長期找不到工作,家裡只能靠母親當老師維持生計,所以宗慶後很小就沿街售賣爆米花和烤紅薯,艱苦的生活也讓宗慶後養成了不怕吃苦的精神。長大以後,宗慶後接替了母親的教職崗位,成為了一個推銷員,可以說碌碌無為。其後多年,宗慶後從事了多份工作,但是始終沒有起色,42歲這一年,宗慶後一咬牙借了14萬承包了一個虧損多年的企業銷售部,為了能夠增加銷售額,宗慶後每天蹬三輪賣冰棍。
經過兩年的艱苦創業,宗慶後靠著賣冰棍賺得第一桶金,於是他看準時機擴大規模,並且創立了娃哈哈食品廠。隨著娃哈哈企業逐漸做大,宗慶後的眼界也變大了,兩年後宗慶後一咬牙關拿出8000萬併購了杭州罐頭食品廠,這也成為了娃哈哈集團的轉折點,娃哈哈正式轉戰快消界,並且逐漸成為了國內飲料巨頭。
從2010年開始,宗慶後在四年裡奪得三次中國首富稱號,娃哈哈集團資產超過百億美元,而宗慶後的身價也是達到千億,成為了中國最富有的實業家之一。發家之後的宗慶後,始終不忘初心,在帶領娃哈哈走得更穩的同時,還為企業員工謀福利,不僅給全體員工發6億紅包,而且為了讓年輕員工住上房,將自己旗下的一個廢舊工廠拆除,興建了一棟專屬於娃哈哈集團的內部公寓。
如今,74歲的宗慶後依舊工作在第一線,每天都是第一個到達娃哈哈公司的人,在他眼中,娃哈哈已經不再是一個企業,而是為之奮鬥半生的目標。不過,唯一讓宗慶後擔憂的就是自己的女兒,作為娃哈哈集團唯一的接班人,宗馥莉已經38歲了,但是卻整日忙於事業,對於自己的感情問題始終不太重視。
其實,這也不怪宗馥莉,作為千億帝國娃哈哈集團的唯一接班人,不僅相貌卓越,而且還身家頗豐,一般人哪裡敢追求啊。就連萬達集團創始人王健林都曾說:就希望王思聰找一個像宗馥莉這樣的兒媳婦。可以想像,外人對於宗慶後女婿的要求得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