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拽」中餐館老闆:就放味精 愛來不來

2020-11-23 環球網

美國舊金山一位經營中餐館的老闆受夠了挑剔的顧客,直接在餐館門口貼出英文告示稱,「是的我們會放味精,我們不相信有機食品那一套,我們也不在乎什麼無谷蛋白飲食」,揚言顧客如果不能接受就不要光顧。與此同時,餐館老闆還將餐館暫停營業數天,以示抗議。

這種出位的做法引起當地社區和網友激烈討論。有網友批評餐館老闆的做法不是生意之道,也有支持者認為餐館表明立場讓顧客預先了解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據報導,餐館目前已恢復營業,很多支持者特地前去光顧,生意似乎未受事件影響。

據美國媒體22日報導,這家中餐館名叫「So」,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場街以南,生意一向不錯,顧客除了華人,也有很多當地的美國人。18日,該餐館門口突然出現了一張英文告示寫道:「是的我們會放味精,我們不相信有機食品那一套,我們也不在乎什麼無谷蛋白飲食。」

據餐館老闆兼主廚詹姆斯·朱(音譯)表示,餐館從18日開始已經暫停營業。朱老闆當時在餐館門口貼上告示說:「我們關門是因為你們(顧客)。」

朱老闆表示,一些客人用餐時總是挑東挑西,甚至還有客人撂下狠話:「規矩是菜式若不對口味,我們可以不付錢。」說完竟然徑直走出餐館。這令朱老闆十分憤怒,於是決定將餐館暫停營業,並貼出告示表明餐館的態度。

朱老闆解釋道,貼告示的做法是希望餐館不再受客人的刁難,「我們願意接受意見,但是我們不能接受無理取鬧。」朱老闆說。也有網友稱,「大部分亞洲餐廳都會使用味精。朱老闆直接讓顧客預先了解總比事後投訴好。」 (熙怡)

相關焦點

  • 老美嫌棄中餐館放味精多不健康,日本人打抱不平:美國人說的不對
    據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19日報導,在美國的飲食習慣中,大多數人認為「MSG」(味精)不健康,以至於《韋氏詞典》中都出現了「中餐館綜合症」(吃完中餐後就會噁心、浮腫)一詞。 而近日一些日本活動人士,發起了一場名為「重新定義CRS(中餐館綜合症)」的運動,旨在為中餐「撥亂反正」。
  • 中餐館綜合症:背黑鍋的味精
    不久,Schaumburg和Byck以及一組紐約大學的藥學院學生分別給《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寫信,認為「中餐館綜合症」是味精引起的,他們聲稱雖然這種綜合症未見於文獻,但早就被過敏學家、中餐館老闆和那些對味精過敏的家庭所知,Schaumburg認為5克味精即能引發症狀。
  • 美國的中餐館(下)
    但是,為美國公眾供應地道的中國食品,在那時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真北平在當時瞄準的是舊金山的非華人顧客,而該市已有眾多的中餐館,尤其是在唐人街上。當地人和觀光客已經習慣了雜碎和芙蓉蛋之類的食品。地道的中國菜在中餐市場上沒有名氣。第一年半的時間裡,真北平的食品買賣很少,塞西莉亞賠了錢。有餐館老闆建議她改變烹飪風格,照著美國人已經習慣了的口味來做。
  • 味精健不健康嗎?一則謠言差點毀了美國中餐館
    在池田教授發現穀氨酸鹽的第二年,以穀氨酸鈉為主要成分的味精開始工業化,在隨後的幾十年中,亞洲迅速傳播並走向世界。味精不僅在中國食品中被廣泛使用,而且受到西方廚師的喜愛,一時間,全球味精的消費量與日俱增。然而沒有人會想到,正是味精的大量使用,曾經給美國中國食品工業帶來了災難。
  • 美國中餐館Mr.Chow被評太貴 老闆:昂貴是戰略
    美國中餐館Mr.Chow被評太貴 老闆:昂貴是戰略
  • 美國的中餐館最受美國人歡迎的菜都是什麼?
    美國的中餐館最受美國人歡迎的菜都是什麼? 為了體驗一下美國人吃的中餐,我特意選了一家附近的中餐館。一進餐廳,冷冷清清的,雖然是中午吃飯的時間,但是偌大的餐廳只有我一個人。
  • 為什麼美國人聖誕節愛去中餐館?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吃這一套,不過聖誕節的美國人習慣到中餐館吃頓大餐來對抗主流文化。直到出門來一餐傳統中國菜,這才是聖誕是真的。早年來美國打工的中國老闆們並不知道這一天有什麼不同,許多回家過節的生意人暫停營業,街道冷清,中餐館湧進了包括猶太人為首的大量移民,生意火爆。猶太聖誕節,中國菜做早餐中餐和晚餐勤勞的華裔掌握了財富商機,百年來堅持節日營業的職業操守讓越來越多民眾在這一天自發走進中餐館。
  • 為什麼外國人不吃味精?因為他們怕「中餐館綜合症」
    總而言之,吳蘊初使用另一種方式生產出了穀氨酸鈉,製造出了自己的「味之素」——他把它命名為味精。 1923 年,吳蘊初在上海創立了天廚味精廠,向市場推出了中國的「味之素」——佛手牌味精。
  • 美國字典「中餐館症候群」描述涉歧視 亞裔不滿抗議
    中國僑網1月19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文化對味精(MSG)的排斥根深蒂固,《韋伯字典》描述「中餐館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CRS)是早自1968年起的一種病症名稱。
  • 美國食客虛構「中餐症候群」50年,味精躺槍,日本美食家:太虛偽
    1月18日,據美國《CNN》報導,美國食客在50多年前的20世紀60年代末,虛構出了「中餐症候群」的偽概念,近來又把矛頭指向味精,認為這是導致前述症狀的罪魁禍首;為糾正美國人對味精地偏見,日本美食家挺身而出,為「味精(CRS)」平反。
  • 中國人最討厭的味精,該洗白了
    根據FDA的數據表明,一個成年人每天應攝入的穀氨酸約13g,而味精可以為之貢獻0.55g。味精在美國實驗生物學會聯合會(FASEB)待了6年,最終美國人下的定論是「味精對人體無害。」而各國的官方安全食用標準,早就為「味精」正名:澳洲和紐西蘭食品標準FSANZ,「味精對於普通人群是安全的」;世界衛生組織,「每天味精攝入不超過6g就安全」;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安全」;歐盟,「味精是一種正常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味精歸類為『最安全』類別」。
  • 韓國人在中餐館吃一碗麵,網友:中餐館的老闆有良心
    韓國人在中餐館吃一碗麵,網友:中餐館的老闆有良心,在前幾年總是覺得想要吃到國外的美食是很難的,但現在看來一點都不困難了。因為現在在國內是能吃到很多別國的美食,同樣在國外很多地區也是開有很多中餐館的。而且中餐館裡面的美食也是得到了很多外國朋友的喜歡,在美國,日本等地都是有很多中餐館的。而且有些外國朋友時不時就會換換口味,吃一吃中國的美食。近日小優在網上也看到韓國地區也開了中餐館,中餐館裡面也有韓國人愛吃的麵條。
  • 這場52年前在美國引發的味精「歧視」,何時終結?
    美國的許多餐館把「不用味精」作為一種賣點。測試結果是:參與雙盲對照實驗的6個人,沒有一個人的「症狀」跟味精有關。這篇文章引發了全球性的味精恐慌,這些吃完中餐之後出現的症狀被稱之為「中餐館症候群」,簡稱CRS。此後,越來越多的人宣稱自己出現CRS,《韋氏詞典》也收入了這個詞條,解釋為「敏感人群在進食尤其是吃大量味精調味的中國食物之後出現的一組症狀,比如頸部、手臂和背部麻木並伴隨頭痛、頭暈和心絞痛」。味精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牴觸,以至於美國的許多餐館把「不用味精」作為一種賣點。
  • 美國發3100億美元小企業救助金 美國中餐館「不敢奢望」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政府救助,美國中餐館「不敢奢望」(手記)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孫衛赤美國CNBC網站報導稱,美國國會參議院於當地時間21日投票通過一項大約4840此前,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一些大型上市公司從旨在幫助小企業應對疫情危機的工資保障計劃中申請到數億美元資金,引發輿論譁然。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將要求這些大型企業和機構退還他們拿到的救助資金。疫情暴發後,餐飲行業等中小企業的生意一落千丈,筆者近日接觸的一些中餐廳老闆都訴苦稱,美國政府雖然有救助計劃,但是申請條件苛刻,什麼時候輪到中餐館很難說。
  • 美國中餐館華人老闆被殺案 警方逮捕5名嫌疑人
    美國中餐館華人老闆被殺案 警方逮捕5名嫌疑人 2018-05-25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趙慧穎   中新網5月25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
  • 美國中餐館哪家強?這50家被外媒評為最棒
    中國僑網7月14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在美國開一家成功的中餐館很難。你需要依照美國口味進行調整,還要做到足夠地道。在美國有超過4.1萬家中餐館,從中挑選出50家並不容易。CNN通過採訪廚師、中餐館協會、當地美食作家和投票,並根據自身經歷評選出了50家最棒的中餐館。  文中重點介紹位於加州的12家和位於紐約的4家餐廳,並附上其他州的當選餐廳信息。
  • 美國中餐館起名:最流行"金"色 最常見"熊貓"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4月8日報導,他告訴李:「這不對,這不正宗。」李把這段對話寫在了她2009年出版的一本有關中餐的書中。報導稱,在西方,「左宗棠雞」大概是最受歡迎的一道菜,但是就像美國人吃過的大多數中餐一樣,這道菜也最終變得面目全非。
  • 聖誕節美國人要去中餐館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吃這一套,不過聖誕節的美國人習慣到中餐館吃頓大餐來對抗主流文化。直到出門來一餐傳統中國菜,這才是聖誕是真的。早年來美國打工的中國老闆們並不知道這一天有什麼不同,許多回家過節的生意人暫停營業,街道冷清,中餐館湧進了包括猶太人為首的大量移民,生意火爆。猶太聖誕節,中國菜做早餐中餐和晚餐勤勞的華裔掌握了財富商機,百年來堅持節日營業的職業操守讓越來越多民眾在這一天自發走進中餐館。
  • 老外吐槽中餐味精多,營養研究者:美國的零食每年用掉百萬噸味精
    就像在美國有很多的中餐館都集中在唐人街聽到這裡,老外們都停下往嘴裡送零食的動作,隨後營養研究者拿出數據,直言味精美國使用最多的添加劑之一,每年都要消耗百萬噸味精。不過這些味精的使用不是在中餐館,而是在食品加工行業中,最常見的就是零食了,在美國幾乎所有的零食都會用味精來提味,不得不說這數據讓吐槽中餐味精的人都打臉了。
  • 開在美國的中餐館,其實比誰都會過聖誕
    而在《潔食聖誕》(A Kosher Christmas) 中,約書亞·普拉特拉比 (Joshua Plaut) 寫道,猶太客人受到中餐館的歡迎的接納,因為「華人老闆和服務員對猶太人不存在偏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