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需建登記審查等制度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信息

官方: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需建登記審查等制度

2016-07-14 15:42: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殷偉豪

  中新網7月14日電 1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未履行相關義務,導致發生嚴重危害後果的,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食品安全法責令平臺停業。

  1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法制司副司長陳諝介紹《辦法》具體內容。

  陳諝介紹,一是強化平臺和經營者義務。《辦法》明確了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和通過自建網站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備案、保障網絡食品交易數據和資料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記錄保存交易信息等義務。規定了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建立登記審查等制度、建立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檔案、檢查經營行為、發現入網生產經營者嚴重違法行為時停止提供平臺服務等義務。

  二是細化嚴重違法行為的具體情形。《辦法》明確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發現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因涉嫌食品安全犯罪被立案偵查或者提起公訴的,因食品安全犯罪被人民法院判處刑罰的,因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被公安機關拘留或者給予其他治安管理處罰的,被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作出吊銷許可證、責令停產停業等處罰的應當對其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

  陳諝表示,三是明確違法行為的管轄。《辦法》規定對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查處,由平臺提供者所在地地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管轄;對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查處,由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所在地或者生產經營場所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管轄。因網絡食品交易引發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危害後果的,也可以由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發生地或者違法行為結果地的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管轄。消費者因網絡食品安全違法問題進行投訴舉報的,由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所在地、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所在地或者生產經營場所所在地等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處理。

  四是強化調查處理職責。《辦法》規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調查處理時,可以進入當事人網絡食品交易場所實施現場檢查;查閱、複製當事人的交易數據、帳簿以及其他相關資料;調取網絡交易的技術監測、記錄資料等。

  五是細化抽樣程序。《辦法》規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通過網絡購買樣品進行檢驗的,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填寫抽樣單,記錄抽檢樣品的名稱、類別以及數量,購買樣品的人員以及付款帳戶、註冊帳號、收貨地址、聯繫方式,並留存相關票據。檢驗結果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將檢驗結果通知被抽樣的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通過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購買樣品的,應當同時將檢驗結果通知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

  六是明確了責任約談的情形。《辦法》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和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進行責任約談: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可能引發食品安全風險蔓延的;未及時妥善處理投訴舉報的食品安全問題,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未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排查、消除食品安全隱患,落實食品安全責任等情形。

  七是強化了法律責任。《辦法》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未履行相關義務,導致發生嚴重危害後果的,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食品安全法責令平臺停業,並將相關情況移交通信主管部門處理。

  《辦法》細化了「嚴重後果」情形:致人死亡或者造成嚴重人身傷害的;發生較大級別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較為嚴重的食源性疾病的;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等。

  此外,《辦法》還明確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未按要求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者審查登記、食品安全自查等制度的或者未公開以上制度的,由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相關焦點

  • 杭州一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醫療器械網絡交易服務第三方平臺...
    中國網財經12月30日訊 近日,浙江省藥監局發布的「關於2019年醫療器械網絡交易服務第三方平臺飛行檢查情況通報」顯示,杭州一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平臺存在51個問題。  根據《浙江省醫療器械網絡服務交易第三方平臺飛行檢查方案的通知》(浙藥監辦發〔2019〕37號)要求,浙江省藥監局對杭州愛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醫療器械網絡交易服務第三方平臺開展飛行檢查,除杭州愛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網站名稱:醫配齊)、杭州雲醫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網站名稱:雲醫購)、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網站名稱:網盛大宗品)3家平臺尚未正式運營外,其餘12家平臺均存在制度不健全
  • 散裝熟食食品不得進行網絡交易
    陝西省網絡食品銷售監督管理辦法(試行)近日出臺,規定網絡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和食品添加劑銷自建網站,應當在通信主管部門批准後,主動向其所在地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發證部門備案。  通過網際網路進行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和食品添加劑銷售者自建網站,應當在通信主管部門批准後,主動向其所在地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發證部門備案。入網食品銷售者應當依法建立進貨查驗記錄、食品安全自查、消費投訴糾紛處理等制度。
  • 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網絡食品交易平臺嚴格落實冷鏈食品主體...
    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網絡食品交易平臺嚴格落實冷鏈食品主體責任的通告 當前,食品網絡銷售活動異常活躍,臨近「兩節」,消費者網購食品也進入旺季,為督促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以及通過第三方平臺或者自建的網站(以下統稱網絡食品交易平臺)嚴格落實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兩個主體責任
  • 餓了麼等第三方送餐平臺「實名制」落實情況不佳
    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首次將網絡食品交易納入監管範疇,要求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並明確了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然而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一些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入網門檻設置較低,「實名制」落實情況不佳,特別是部分餐飲服務提供者衛生條件差、無證照經營等問題較突出。
  • 關於對縣市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大型...
    關於對縣市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大型餐飲服務單位專項督查情況的通報 各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為進一步指導各縣、市市場監管局對各主體業態的風險隱患摸排監管,督促縣市局落實監管責任,各經營主體落實主體責任,確保食品安全,州市場監督管理局於2019年6月5日開始,對各縣市的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
  • 絕地求生第三方交易平臺哪個好?吃雞飾品怎麼交易?
    絕地求生中的飾品是可以交易的,吃雞的市場交易也是遊戲的一大特色,有些玩家甚至可以靠交易發家致富,因為有時候一件稀有飾品能炒到上千上萬的價格,那麼吃雞有哪些交易平臺,哪個交易平臺比較安全可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第三方平臺網絡訂餐出臺管理辦法 嚴禁外送芝士蛋糕
    昨天,市食藥監管局發布《關於加強第三方平臺網絡訂餐管理的若干意見》,明確規定第三方平臺負有對餐飲商家資質進行嚴格審查的責任,上線商家必須公示食品安全資質證明。《意見》同時規定,芝士蛋糕、提拉米蘇等嚴禁外送。  嚴格審查「查無此店」  此前,本報曾報導「餓了嗎」網站上有一家外賣兔肉的「鄉巴佬烤兔飯」飯店,實地走訪卻根本沒有這家店。
  • 北京網絡食品經營需備案 涉京東美團必勝客等平臺
    北京網絡食品經營需備案  涉及京東、美團等第三方電商平臺和訂餐平臺 以及必勝客等自建網絡平臺  來源:法制晚報  法制晚報訊(記者 張鑫)北京市食藥監局8月9日晚間通報,市食藥監管局近日出臺了《網絡食品經營備案事項辦理規程》(以下簡稱「規程」),要求在北京市註冊的網絡食品經營企業在通信主管部門批准後
  • 最高法:網購食品出問題 電商平臺需擔責
    電商平臺未依法對平臺內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等義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消費者有權主張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與平臺內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最高法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表示,近年來,網絡購物成為人民群眾生活中最常見的消費方式之一,尤其是今年遭遇新冠疫情以來,外賣餐飲等空前活躍。
  • 成都: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及攤販需備案或登記
    《細則》針對成都市行政區域內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攤販等小規模個體食品生產經營者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以及對其監督管理和服務。 《細則》還對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小攤販等「三小」進行了明確的劃分。其中,食品小作坊,是指有固定生產加工場所,從業人員較少,生產加工規模小,生產條件和工藝技術簡單,生產加工傳統、特色食品的個體食品生產加工者。
  • 構建符合中國需要的網絡安全審查制度
    網絡安全審查制度的出臺是中國建立完善網絡空間安全保障體系的關鍵步驟,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全球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類活動的第五疆域,從傳統意義上被認為是虛擬的空間,轉變成為了與人類現實世界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活動息息相關的邏輯疆域。
  • 網絡食品問題4宗"最":違規添加 蜜餞不合格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網售食品監管不允許出現任何盲區和漏洞,新食品安全法、網絡食品管理辦法等系列新政將倒逼食品生產企業及第三方平臺履行監督管理責任。而只有監管部門、食品企業、電商平臺攜手,才能搭建起完善的網絡食品安全體系。
  • 廣東擬出臺化妝品安全條例 經營網絡化妝品需實名登記
    網售化妝品擬實名《條例》起草說明稱,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網購已成為廣大消費者重要的消費方式,而化妝品是網絡銷售的重要品類,網絡化妝品經營佔據化妝品經營越來越大的份額。但網絡化妝品經營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集中表現為假冒偽劣產品較嚴重、消費者合法權益難以有效得到保障等。
  • 網絡餐飲監管新政生效倒計時七家最大平臺被官方約談提醒
    為了進一步加強網絡餐飲的監管,國家食藥監總局研究制定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此《辦法》在11月6日以總局第36號令公開發布,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網絡餐飲平臺要落實審查責任滑鼠一點,送餐上門。便捷的生活方式,方便了很多國人。
  • 網際網路第三方平臺售藥被叫停,天貓一號店均已通知停止交易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國家食藥監局官網獲悉,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分別通知河北省、上海市、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要求結束網際網路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工作。昨天下午,天貓醫藥館向在線商戶發布通知,8月1日起停止在線藥品交易,一號店也已停止藥品的線上交易。
  • 整治外賣亂象 2017年成都處罰135家網絡餐飲店及一服務平臺
    2018年1月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頒布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正式實施。12月29日,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再次約談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公司成都區域負責人,要求其落實辦法相關要求。未來,成都食藥監局將出臺多項措施,重拳整治外賣亂象。
  • 抽檢數據揭網絡食品問題四宗「最」:蜜餞成重災區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網售食品監管不允許出現任何盲區和漏洞,新食品安全法、網絡食品管理辦法等系列新政將倒逼食品生產企業及第三方平臺履行監督管理責任  《辦法》規定,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應依法取得許可,按照許可的類別範圍銷售食品,且需在入駐第三方平臺主動「亮證」。同時,第三方交易平臺應對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材料、資質進行審查,並記錄保存食品交易信息。消費者在權益受到侵害時,可向入網食品經營者或食品生產者要求賠償,平臺方如不能提供入網食品經營者有效聯繫方式的,可由平臺先行賠付。  儘管如此,網絡食品監管仍面臨挑戰。
  • 山東實施網絡訂餐日報告制度,10舉措監管網絡餐飲安全
    2019年5月16日,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召開媒體通氣會,通報近期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並發布網絡訂餐消費警示。會議透露,為了強化網絡餐飲經營監管、督促餐飲商家製售高品質食品,該局將從10大方面採取措施,嚴打網絡訂餐黑窩點,並實施網絡訂餐日報告制度。
  • 第三方餐飲安全評級平臺JianJian即將上線
    近期,上海證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手Intertek打造的第三方餐飲安全評級平臺JianJian即將上線,該平臺旨在為公眾提供專業、科學、實用的餐飲食材、成品菜餚等檢測報告,建立獨立的第三方餐飲安全評級平臺。
  • 「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施行 嚴懲違法行為重典治亂
    三是明確了保健食品企業應落實主體責任,並實行定期報告等制度。四是明確了保健食品廣告發布必須經過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審查批准。五是明確了保健食品違法行為的處罰依據。  新法還規定,保健食品標籤、說明書應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入網食品經營者要實名登記  現在購買網絡食品已成為廣大消費者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