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手和世紀進球,魔鬼與天使,這就是唯一的馬拉度納

2020-12-19 上遊新聞

「馬拉度納拿球!兩個人在纏他。馬拉度納觸球,足球天才向右衝刺,擺脫第三個人,要給布魯查加了!還是馬拉度納帶球!天才!天才!!天才!噠噠噠噠噠噠!進球!進球!我要哭了!親愛的上帝!足球萬歲!進球!迭戈進球!馬拉度納!這足以讓我流淚了,原諒我!馬拉度納,一個讓人無法忘卻的奔襲!歷史級的演出!你是哪個星球來的呢?來喚醒那麼多英國人?來讓整個國家為阿根廷揮手慶祝?!阿根廷2:0英格蘭!迭戈!迭戈!迭戈·阿曼多·馬拉度納!謝謝上帝!為了足球!為了馬拉度納!為這一切的眼淚!阿根廷2:0英格蘭!」

全文引述的這段近乎瘋狂的話,可能是世界足球史上最為著名的一段解說。

時隔34年,即便你聽不懂這段來自烏拉圭解說員維克託·雨果·莫拉萊斯的西班牙語狂吼,但配上馬拉度納那充滿雪花點的「世紀進球」的視頻,依然會被深深的觸動。

1986年6月22日,墨西哥世界盃1/4決賽,阿根廷隊面對英格蘭隊,走進海拔2240米墨西哥城阿茲臺克球場時,馬拉度納還不滿26歲,正是巔峰時期。

整整4年前,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英國與阿根廷圍繞位於南大西洋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的主權爭議爆發了著名的「英阿馬島戰爭」,英國在阿根廷的家門口擊敗了阿根廷人。

「真正的足球,就是打仗!」在《少林足球》裡,吳孟達扮演的明峰這樣訓斥阿星。

這場馬島之戰後,英國與阿根廷首次在大賽中的相遇,更被阿根廷全國上下視為一場「復仇之戰」。

上半場,阿根廷和英格蘭都表現得非常謹慎,最終以0:0結束了上半場的比賽。

然而在比賽第51分鐘的時候,情況發生了變化,馬拉度納分球給邊路的巴爾達諾,後者停球被英格蘭後衛霍奇擋出,而後回傳給門將彼得·希爾頓,這時機警的馬拉度納跟了上去高高躍起,和彼得·希爾頓進行爭搶,並用手將球攻入了英格蘭的大門。

近在咫尺的英格蘭後衛布徹和希爾頓一起目睹了馬拉度納的犯規,他們瘋狂地喊著「手球!他手球了裁判!」但由於馬拉度納的個子矮小,動作也十分隱蔽,突尼西亞主裁判阿里·本·納塞爾沒有發現,並判此球有效,希爾頓和他的隊友雖然極力爭辯,但結局卻無法改變。

而當值的保加利亞助理裁判博格丹·多切夫在去世前的一次採訪中透露,1986年世界盃,他看到了馬拉度納的「上帝之手」,但主裁判卻並未詢問他的意見。

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馬拉度納宣稱這個進球是「一半是上帝之手,一半是馬拉度納的腦袋」(A little of the hand of God, and a little of the head of Maradona)。

後來,勞爾、梅西、阿奎羅、亨利等都曾在球場上因手球獲利,但談到「上帝之手」,都無法與馬拉度納的這次相比。

當多年後《每日鏡報》記者問馬拉度納「上帝之手到底什麼意思」時,馬拉度納說:「這個進球並不是我誠心進行欺騙。我並不是不尊重英國人,但是在阿根廷的綠茵場上,這樣的進球許多許多。那天下午的比賽中,我在場上跳躍起來,但是我的身高不足,所以就有了上帝之手。」馬拉度納說,在南美足球運動員中,「上帝之手」方式進球非常普遍,裁判也大多不吹犯規。

在2002年出版的自傳中,馬拉度納承認這個進球是個手球:「我現在能說出當時不能說的事情了。當時,我稱其為『上帝之手』,其實那是『迭戈之手』,我感覺自己有點像是偷了英格蘭人的錢包」。

直到2005年8月22日,馬拉度納在一個電視節目中說他是故意用手把球打進,「我在等候我的隊友來擁抱我,但沒有人來……我對他們說:『來抱我,不然裁判就會判入球無效。』」

但「上帝之手」4分鐘後,馬拉度納從後場帶球,帶球奔跑了55米,一共44步,平均時速為29公裡/小時,而且只用了10.8秒鐘。

在這10.8秒鐘裡,他觸球12次,但他還是沒有被英格蘭人追上,連過5人後將球打進。

賽後,馬拉度納在在更衣室裡痛哭流涕,聲淚俱下,他動情的高喊著「Argentina!」他動情的說,感覺這一戰我們打敗了一個國家,四年前無數的阿根廷同胞戰死沙場,這一戰告慰了阿根廷死難同胞的不散靈魂……

那一屆比賽,阿根廷最終捧起了大力神杯,而馬拉度納奉獻了堪稱偉大的個人表演,一時間,他成了阿根廷的民族英雄。

前不久,為紀念這個「世紀進球」,阿根廷足協將「足球球員日」由原來的5月14日改為6月22日。

2002年韓日世界盃期間,國際足聯舉行了網上投票,馬拉度納的這個進球以18062的高票當選「世紀最佳進球」。

即便放在全世界範圍內,前有1996年羅納爾多面對孔波斯特拉連過5人的進球,後有2007年梅西面對赫塔菲連過5人的進球,但從各個方面都無法撼動的馬拉度納的「世紀進球」。

即便英國媒體也不得不承認,「臭名昭著的上帝之手,永垂不朽的世紀進球」。

當時英格蘭門將希爾頓日後談起馬拉度納,總是表示,他是個偉大球員,但我不會尊敬他。

而這場比賽,也改變了大洋彼岸許多普普通通中國男人的生命,尤其是許多60後、70後、80後。

「就像你我一樣,他吸毒酗酒好色撒謊背負著家庭的負擔,我們最愛他的恰恰就是因為他是個人而不是神,就像你我一樣」,60後的「中國電子音樂教父」倪兵2015年曾經去過那不勒斯看球,「而作為一個馬拉度納的超級球迷,我這輩子最榮耀的事就是為馬拉度納的經紀人喬恩.史密斯工作過」。

「在現實資本主義的綠茵畫布上,他是馬蒂斯、是高更,是野獸派、是印象派。他將濃烈的色彩任性地傾倒在綠茵場上,不接受任何束縛,拒絕所有桎梏。他討厭虛假虛偽虛張聲勢的文明,一心遁跡蠻荒,他在球場上的氣質是如此孤絕,一如高更將自己在塔西提島上流放。這顆不肯媚俗的心,風華絕代。」60後前媒體人周帆動情寫道。

「1986年的世界盃,基本上改變了我二十年的性格,從16歲開始,我從一個沉默寡言體弱多病的騷年,開始瘋狂喜歡上了足球。」出生於1970年的李璐瑒在朋友圈裡回憶。

「為阿根廷哭過兩次,一次是02年世界盃小組賽被淘汰,一次是今天,「70後阿根廷的死忠球迷高科回憶,」中學的時候買過馬拉度納的比賽集錦錄像帶,反覆學習他的過人動作,94年世界盃讀大學,半夜約上球友翻宿舍去街上碰運氣,聽見哪家有電視聲音就去敲門看他的比賽,看完宿舍門鎖了也不能回去了,就跑到教室裡去睡瞌睡……往事隨風飄逝,一切無法重來」

80後的前媒體人陳濤回憶:「初中時,我們中午去踢球,惹得班主任不滿:『你踢球,能踢成馬拉度納啊?』是的,我們沒成為馬拉度納,也沒有人成為馬拉度納,他是唯一。」

這便是那個唯一的馬拉度納——愛與恨,苦與樂,全部集於一身的男人。

「如果我不自我放逐,你們都永無歸宿。」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湯皓

相關焦點

  • 世界盃往事十大巨星之馬拉度納:世紀球王 一面天使一面惡魔
    到了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這是屬於馬拉度納的一屆世界盃。後來的人們時常會說起這樣一句話:沒有一屆世界盃像這屆那樣從頭到尾都被一個人所統治。本屆大賽的7場比賽中,阿根廷隊共打進14個進球,其中13個進球都和馬拉度納息息相關。
  • 天使與惡魔共存:借上帝之手,成國家英雄!真性情,成全球偶像
    一:上帝之手的誕生1982年的4月到6月間,在馬爾維納斯群島,阿根廷和英國兵戎相見,這場持續了74天的戰爭,最後以英國勝利告終。英國女首相柴契爾成了「鐵娘子」的稱號,並打開了自己的政治舞臺。儘管在英格蘭球員的極力投訴下,也不能改變進球有效的結果。第54分鐘,從中場拿球,連過5人,在後衛把他鏟倒之前,把球捅進了對方球門,成了足球史上最偉大的進球,也成了「世紀進球」。最終,阿根廷2:1拿下了英格蘭。比賽結束後,英格蘭記者盯著這事問,說馬拉度納,你說實話,你那球是不是用手打進去的?
  • 一半天使 一半魔鬼
    由於4年前兩國剛剛經歷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因此這場足球場上的較量更加引人關注。結果,馬拉度納在比賽中留下了兩個傳世進球:他先是用一個明顯的手球破門,創造了「上帝之手」,接著連過5人,打入經典的世紀進球,幫助球隊2比1淘汰對手。 馬拉度納的人生,恰如這場比賽的兩個進球一樣,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在足球場上戰無不勝的同時,馬拉度納在場下卻放浪形骸。
  • 魔鬼迭戈,天使馬拉度納
    而馬拉度納則在五分鐘之內,充分展現了「魔鬼」與「天使」兩張不同的面孔。一記「上帝之手」,馬拉度納高高躍起,用手把球「砸」入門中。儘管英格蘭隊不斷抗議,但是保加利亞的邊裁併未改判。這位保加利亞裁判於數年前去世,這次吹罰也被永遠被釘在了「昏哨」的恥辱柱上,造成了一樁世界足球史上最沒有懸念、又極富戲劇性的冤案。
  • 永別了,上帝之手:一代球王馬拉度納去世
    又一名傳奇人物在2020年溘然長逝,他就是世紀球王馬拉度納。他曾帶領阿根廷攀上世界之巔,也曾帶給球迷無數歡樂。聽聞噩耗後,名人、網友紛紛發文表示哀悼。
  • 溫格:馬拉度納的手球不是上帝之手,是惡魔之手
    直播吧11月7日訊 據《太陽報》報導,阿森納名帥溫格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馬拉度納當年的手球進球並不是「上帝之手」,而是「惡魔之手」。馬拉度納在1986年的世界盃八強戰中對英格蘭打入一個手球,幫助阿根廷最終2-1淘汰三獅軍團。
  • 巨星隕落,再無「上帝之手」,馬拉度納的精神仍在
    這樣,年僅9歲的馬拉度納成了阿根廷小蔥頭隊九隊隊員,有一次參加重大比賽的前一天,他不小心被玻璃劃破了胳膊,傷口縫了7針,第二天,他忍痛上場,進了5個球,一顆世界級的足球巨星冉冉升起,勤奮和天賦才是天才最好的詮釋。
  • 回顧世界盃的馬拉度納之1986:阿根廷的大天使
    馬拉度納在1986年世界盃上確實有一些偉大的進球,但他在對陣義大利的那場比賽中所攻入的進球,絕對是精湛技術和出眾破門能力的結合。對於大多數球員來說,攻入這粒進球絕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55分鐘的時候,馬拉度納從魔鬼變成了天使,他用10.8秒的時間,44步,12次觸球,再次攻入了一粒進球。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進球,我不由自主地站起來鼓掌。這是一粒天才般的進球。
  • 當我們懷念馬拉度納,我們在懷念什麼?
    其中13個進球都和馬拉度納息息相關 一粒,則是有名的「上帝之手」 阿根廷就是馬拉度納」
  • 梅西再現「上帝之手」,身穿雙層含義10號球衣,致敬馬拉度納
    其實我一直非常擔心,目前巴薩的整體陣容,想要有一個進球都非常困難,而梅西這個賽季僅僅打進了三個進球,這場比賽可以說梅西帶著任務上場,能否有一個完美的結局,確實難以預料,不過非常欣慰的是,梅西做到了,或許是天堂的馬拉度納的加持。
  • 集天使與魔鬼於一身,他是永恆球王
    何況,馬拉度納的故事完美定義著足球。提到馬拉度納的時候,1986年世界盃是繞不開的話題,那時五大聯賽尚未進入中國,世界盃就是男人們的盛宴。當一個矮小卻壯實的身影盤踞於球場之間,用力拔千鈞的藝術呈現著極致的個人英雄主義,當上帝之手和連過五人的劇情在5分鐘之內發生,你無法阻止擁有俠客夢的男人們為球王傾心。
  • 敗給國足的阿根廷2年後奪世界盃,神魔一體的馬拉度納真是個大騙子?
    【上帝之手,還是世紀醜聞?】1986年世界盃小組賽和1/8決賽,馬拉度納只有1個進球。不過,進球數並非是衡量馬拉度納唯一的指標,首戰3-1勝韓國,馬拉度納包辦3個助攻;1-1平義大利,他打進唯一進球;1/8決賽2-0擊敗保加利亞,馬拉度納又送出1個助攻。
  • 再見,馬拉度納
    11月3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維森特· 洛佩斯,球迷舉著印有馬拉度納畫像的橫幅為他加油。新華社發(馬丁· 薩巴拉攝)圖源:新華網 傳奇生涯——天使&魔鬼 不管你是否喜歡足球,一定都聽過迭戈· 馬拉度納這個名字。在球迷心中,他是球王、是天使,也是魔鬼。
  • 足球中的經典,「香蕉球」與「上帝之手」
    足球中的經典,「香蕉球」與「上帝之手」 足球中的經典,香蕉球與上帝之手【世界上第一個踢出香蕉球的人!】
  • 曠世奇才 世紀球王:迭戈-馬拉度納
    3歲時,馬拉度納從父親那裡得到了一個皮革製作的足球,他第一次踢這個球用的是左腳(相關資料摘自馬拉度納自傳《EL DIEGO》),這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左腳第一次觸碰一隻足球,23年後,這隻腳將球捅進了英格蘭的大門,創造了世界盃史上最神奇的進球。
  • 不世出的馬拉度納或只能誕生在阿根廷那塊狂放的土壤裡
    他的球藝,他的上帝之手,他在對陣英格蘭時的狂奔50多米、連過6人、用時7秒打進的那一球,只到現在仍然稱得上是世界足壇最偉大的進球。而他更是以一己之身,以一人之能,雪恥了阿根廷的馬爾維納斯群島的恥辱,成為了民族的英雄。雖然他渾身是毛病,他狂傲,他荒誕,他放蕩不羈,等等。
  • "上帝和人類的敵人":魔鬼形象的變身史
    在《創世紀》中,那條引誘夏娃的毒蛇和撒旦有緊密的聯繫,但神學家們認為,《創世紀》一章的寫作時間要早於魔鬼這一概念的出現。《以賽亞書》和《以西結書》中有段落隱約提到過路西法的墮落。《舊約》中的撒旦並非上帝的敵人,正如他在《約伯記》中的所作所為顯示的那樣,他更像是個具體的反面角色。
  • 1986年阿根廷奪得了大力神杯,但為何說是馬拉度納一人的世界盃?
    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為什麼1986年世界盃只屬於馬拉度納一個人,其實在1986年世界盃之前,馬拉度納和他的阿根廷隊並不是輿論眼中的奪冠熱門,而當時心高氣傲的馬拉度納確實有些不服氣。隨後面對義大利,他們上次成功凍結過馬拉度納,但是這一次義大利的鐵桶陣失去了效果,馬拉度納迎來了1986年世界盃的第一粒進球。而八強面對英格蘭成為了本屆世界盃,這是馬拉度納巔峰的縮影,而當時英格蘭的主帥對於馬拉度納的評價是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男人,他很可能用五到十秒就能送出一次精妙的傳球,一次漂亮的過人,一次意想不到的射門,馬拉度納渾身充滿著危險的氣息。
  • 梅西致敬馬拉度納,為何穿這身球衣?
    梅西在比賽中進球後用脫衣慶祝的實際行動紀念馬拉度納,另外還有一次準「上帝之手」。很多球迷不解的是,梅西為何會穿著紐維爾老男孩俱樂部的球衣致敬球王?本場比賽,布萊斯維特為巴薩首開紀錄,不過丹麥前鋒的射門在門前彈起,梅西趕在對方後衛門線打算解圍前,高高跳起,伸出左手,像是要用手將球打進,這一幕幾乎完美複製了馬拉度納的經典進球。
  • 紀念球王丨如果足球是阿根廷的麻醉劑 老馬就是深入血管的靈藥
    於這個國度,馬拉度納就如神明般存在——十幾年前那個由馬拉度納主持的足球節目《10號之夜》推出時,阿根廷各大媒體的宣傳語中分明寫得就是「上帝之夜」。  之後全球觀眾看到,足球史上最具爭議和最具統治力的表現出現在了一場比賽——前後3分鐘內,「上帝之手」加上連過5人的「千裡走單騎」,馬拉度納用這樣一種今後恐怕不可能再有的方式羞辱著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