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邊說了綠島,我們今天來說一說臺灣的東部~
跟西部不同,臺灣的東部海岸線更為壯闊
沿海公路也是給力得很~
地震、颱風時常光顧,造就了東部海岸和山脈的種種壯美景色
也造成了東部地區的交通十分不便
沒有高鐵也就罷liao,東部的臺鐵也是又晃又慢。
不過慢下來,也有很美的風景可以看~
一、總體介紹:
臺灣的東部海岸從北至南,主要值得去的地方有宜蘭、花蓮、瑞穗、池上、臺東。其中宜蘭、花蓮、臺東算是比較大一點的城市,也是風景較多的地方。
因為沿海公路修建給力,東部海岸線十分適合騎行。當然,東部又慢又晃的臺鐵也是很好的選擇。從臺東往北走的臺鐵有很長一段都在海邊,坐在窗邊的位置能享受到很美的風景。因為長期受地震、颱風困擾,東部並沒有高鐵喲,蔣經國時期修建的東西橫貫公路目前仍是東部重要的交通道路。
(花蓮七星潭海邊)
如果是臺灣島西部主要看人文,東部就基本只有海岸可以看了。不同於南部和西部的大片沙灘,東部海岸巖石灘更多一點,沙灘也是由於各種「瘋狗浪」而不適合下海,大家注意安全。
二、具體地點介紹:
1、宜蘭
宜蘭離臺北不遠,主要分為頭城、羅東、蘇澳三個部分。宜蘭是黃春明和幾米的故鄉,黃春明有很多作品都是在寫宜蘭,而現在幾米的畫也是宜蘭城市建設的重要主題。臺北的很多學校會組織宜蘭一日遊 ,陸生同學可以關注一下。
交通方面,從臺北直接坐大巴可到頭城和羅東,具體請自行谷歌,很方便,貌似是在南港上車?我們是直接坐火車去的,提前買好票也非常方便,可以選擇在宜蘭站或者蘇澳站下車。宜蘭站下車就是宜蘭市區,蘇澳站出來離海邊比較近。
(南方澳的海邊)
宜蘭內部的三個大的區域,都可以火車到達。蘇澳車站出來以後如果要去南方澳,出車站左手邊就有客運站,基本直達南方澳(免費)。
景點方面,宜蘭市區主要景點是幾米公園(火車站前)。
(宜蘭的幾米公園)
蘇澳地區主要有蘇澳冷泉公園(火車站附近)、宜蘭餅發明館、內埤海灘(南方澳)。
羅東地區有羅東夜市、羅東林場(6:00-19:00,不好玩,和普通林場一樣的)。
(傍晚的羅東林場)
頭城地區的主要景點有頭城老街、蘭陽博物館。
除此之外,宜蘭外海有龜山島可以去逛。因為沒有去過所以不敢貿然說~
推薦路線(一天行程):火車到宜蘭站-幾米公園-火車到蘇澳-蘇澳冷泉-南方澳海邊-火車去羅東夜市。
美食方面,蘇澳有阿英小吃部魚雜(蘇南路47號,我個人吃不慣,雖然它很火) ;羅東有林場肉羹(林場隔壁,中正北路109號);宜蘭夜市有七巧味三星蔥多餅、阿灶伯當歸羊肉湯、義豐蔥油餅、羊鋪子、阿公仔龍鳳腿、魏姐包心粉圓。
特產方面,宜蘭彈珠汽水很有名~滿滿的臺灣童年味道……可以嘗試之。
2、花蓮(2日):
花蓮幾乎是陸客到臺灣一定會去的地方。在東部海岸來講,花蓮也是景點集中、有山有海、開發完善的地方。但兩天遊玩下來,清如的感覺是,海沒有宜蘭漂亮,中央山脈比不上大陸名山大川,湖泊可以被西湖完爆……加上花蓮並不發達,吃的喝的也都比不上西部的城市,所以總體來說清如並不太推薦花蓮。反而是宜蘭和臺東各有其特色,可以一逛。
A、主要景點
太魯閣國家公園、東西橫貫公路、七星潭、花蓮夜市、鯉魚潭、海邊的日出、金田鄉、東華大學、觀光糖廠。
B、特產
太魯閣玫瑰石、扁食(餛飩)、剝皮辣椒、阿美麻薯、木瓜牛奶、冰(用甘蔗汁做的)。
C、我們的路線
第一天早上8點50的臺鐵,坐了近三個小時到達花蓮。主要路線是太魯閣國家公園-七星潭-夜市。
到達花蓮以後接車的司機領我們去吃了特產扁食,下午帶我們去太魯閣國家公園(國家公園免費),在山上轉了一下午,山很大,也比較險,可以選擇呆在車上看景,也可以要求下來走走看看。
(太魯閣山上的風景)
其中砂咔礑步道比較有名,是原住民以前用的步道。從太魯閣下來傍晚去了七星潭,其實是一個海邊,海灘是石頭的,也還好,靠近某空軍基地,可以看到很多戰鬥機在這裡出發的。晚上在那個夜市吃了不少東西,比較著名的是有一家芋泥牛奶和另一家的官財板,要是去的話看哪家的隊排的最長就是了。
第二天的行程是早起看日出-鯉魚潭-金田鄉-金針花海-東華大學-觀光糖廠。
早起看日出,因為中央山脈的關系所以花蓮是看不到日落的,所以只能看日出。不過要4點半就起哦~然後去了鯉魚潭,一個比明遠湖大不了多少的潭子,乏善可陳,一點都不好玩。然後在去看金針花海地路上路過了金田鄉,一個很日式的地方,在那邊逗留了很久,很多舊鐵路舊建築超有感覺的。然後就去了最主要的景點金針花海。我們因為是秋天所以其實去花蓮主要是為了看金針花海。金針花就是黃花菜,俗稱忘憂草,每年8、9月份會開滿整座山,黃黃的超美。然後在東華大學轉了一圈,超偏僻,交通不便,而且很大,應該是臺灣最大的學校,坐車才能逛完的,但是沒有很漂亮。最後一站是觀光糖廠,一個廢棄的糖廠,這裡的冰品很有名。最後就坐晚上7點多的火車離開了。
(在花蓮住的民宿,一條街全是這種小別墅小樓,離海邊很近)
PS.包車的那個司機和民宿超讚的!附上名片~來回臺鐵票794臺幣,包車+住宿每人2500臺幣(我們是9個人平分的),我們是全程包車。包車的費用不一而定,看小夥伴的具體路線啦~
(在花蓮住的民宿的名片)
(花蓮地陪司機的名片~)
3、臺東(2日):
花蓮南部,東海岸的明珠。花蓮一路往南,經過瑞穗和池上,東海岸的南端就是臺東啦。瑞穗的噱頭是奶牛場和牛奶,池上的噱頭是池上便當和稻田騎行。這兩個地方可以玩的地方有點農家樂的意思,想要田園牧歌的小夥伴可以嘗試一下,但真的就是鄉下~
臺東的海和墾丁比,沒有那種原始的美,感覺更多是人造的景點做輔助。這也是沒辦法,臺東海岸的浪太野,沒辦法下海。臺東其實很大,景點很多,主要分成山線和海線。山線主要是鹿野,池上,關山。海線主要是初鹿牧場,三仙臺,東河,海濱公園,小野柳,國際地標公園,鐵花村。
(po一張在臺東海邊看日出的皂騙~)
A、交通
臺鐵坐到臺東站。如今的臺東火車站是新站,老火車站現在是遊客中心,也是海線和山線的總站,所以還是推薦去老火車站那邊住,就是臺東遊客中心,在鐵花村附近。
臺東的旅行基本靠臺灣好行的接駁車,有一日票或者兩日票,還有包含綠島的套票,具體見圖:
(山線和海線時刻表)
B、住宿
我們住在鐵花村對面的金龍旅社,類似青旅,春假期間每人每個床位100人民幣。老闆人很好,提供各種旅遊諮詢服務,晚上老招呼我們去客廳喝茶。我們建議他把旅遊信息po上網,他說大概的信息網上的攻略很多,他希望的是你自己來了以後,他針對你的情況做相應的建議,人很熱心。
推薦住在鐵花村還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就是這裡去海邊,騎車只要五分鐘,看日出十分方便,不用起太早。
C、路線:
山線:關山我查了攻略,感覺沒什麼東西。鹿野是每年都有熱氣球嘉年華,大概在六七月份。老闆說以前熱氣球節要更久,這幾年極端天氣加上颱風,就不敢辦太久了。熱氣球節期間可以體驗熱氣球從鹿野飄到池上,不過現在政府沒有補貼了,一個人一次可能要花七八千臺幣,太貴了。
池上是我們去了的,半天就可以騎車逛完的地方。池上是以池上米聞名的,池上便當因為用的是池上米也遠近聞名。有傳聞說如今的池上便當其實用的是東北大米了,不知道可不可信。池上便當現在以全美行比較有名,以前可以在池上停靠的時候招呼賣便當的人,不用下火車就可以買到,春假去的時候看到有告示說以後不提供這種服務了。池上的主要景點是伯朗大道、天堂之路和水車,其實就是騎行整個稻田,很親近自然,是放鬆的旅程。租車行一般都提供免費放行李的服務,騎行一圈下來兩個小時就OK。
(颱風快來之前的伯朗大道……)
總體來說我感覺山線沒什麼景點,還是海線比較豐富。
海線:三仙臺比較有名,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只去了國際地標公園。臺東比較安逸的是海邊都有沿海騎行道,雖然海沒有墾丁美(感覺和花蓮差不多),但這種親海步道非常安逸,想去海邊就去海邊,想沿海騎行也完全OK。
(臺東海邊、國際地標公園附近)
鐵花村其實是臺東鐵道藝術村,因為有熱氣球節,所以整個這部分區域都掛滿了熱氣球燈,周末會有各種點燈和集市,很熱鬧也很好看,適合晚上來玩。只有周末幾天晚上熱氣球燈會點亮,而且夜市也在附近。鐵花村的熱氣球燈是可以自己畫的,之開放每周六周日下午三點開始到晚上,只要在鐵花村那裡的文創攤子有消費就可以去服務中心去花熱氣球燈,可能會被要求在FACEBOOK打卡點讚。
(鐵花村的熱氣球燈)
D、美食
東河包子(東河村南東河15鄰420號)
榕樹下米苔目(大同路1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