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大媽「飯碗不保」?人民日報好言相勸:中國需要自己的馬斯克

2020-12-24 網際網路觀天下

馬斯克在為人類發展而創新,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卻在搶賣菜大媽的飯碗

推薦語:對於線下零售實體店來說,這幾年可謂接連遭受打擊。本來線上電商業務已將他們的市場空間壓縮,之後因為疫情的關係,又遇到了一場"寒冬"。比如說最近在網絡上討論度很高的社區團購,將傳統線下菜市場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甚至有人表示,如今賣菜大媽的"飯碗"可能都要不保。

社區團購衝擊傳統市場

對於中國人來說,如果要買菜,那麼超市或者是菜市場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因為今年疫情的原因,很多社區團購平臺異軍突起,成為消費者買菜的首選。即便在疫情緩和後的今天,這樣的趨勢依然在延續,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從眾多社區團購平臺紛紛獲得融資,就可以清晰的看到這一點。

實際上社區團購的模式並沒有什麼稀奇的,無非是用網際網路思維在賣菜而已。但是對於傳統的菜市場而言,確實算是"降維打擊"。特別是一些基層的小菜販,本來疫情期間生意就大受影響,如今要保住自己的"飯碗"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社區團購的瘋狂入場,甚至連《人民日報》這樣的央媒都看不下去了。

馬雲和馬斯克的格局

在社論中,人民日報表示,作為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不應該將目光注視在菜市場上。應當多注重科技創新,要有更遠大的格局,推動國內網際網路行業向前發展。那麼什麼樣的網際網路格局,是這些網際網路企業應該具有的嗎?比如說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以及space X。

早前,馬雲同馬斯克有過一場對話,兩人談論的話題十分廣泛,包括人工智慧、教育、宇宙等。相較於前者,人們對於馬斯克的發言更加認可,認為他的前瞻性要更高,而馬雲則盡顯商人本色。難怪,很多人將其評價為"下一個賈伯斯"。

希望中國出現更多的馬斯克

事實上,馬斯克身上的標籤十分眾多,而且網際網路屬於要更高。比如說新能源汽車、火星航天等,而且民眾對於這些項目的興趣也要更高。有人曾在網上提出過這樣的問題:馬雲和馬斯克的格局誰更大?有網友評論道,自然是後者,這樣的網際網路企業才是引領未來發展的人。

對應之前人民日報的社論,所謂有格局的網際網路人,應該就像馬斯克一樣。著眼於人類未來的發展,而不是想盡辦法賺消費者的錢。尤其是社區團購中,將這些人的本質暴露無遺,老想著用網際網路模式去擠佔傳統市場的空間,如此格局確實不大。

總結:其實中美兩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家,在公司經營理念上,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一個致力於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另一個則想著利用網際網路的優勢,儘可能的佔據更多的市場。希望國內的網際網路人,能夠多多向同行學習。說了這麼多,你認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表現的如何?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不要惦記著賣菜,網友:給賣菜的阿婆們一條活路!
    人民日報:不要惦記著賣菜,網友:給賣菜的阿婆們一條活路!導讀買菜2020年最火爆的風口,騰訊,阿里,美團,京東,拼多多,滴滴等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布局買菜業務。意味著新的《反壟斷法案》會儘快出臺,網際網路巨頭們晚上真要睡不著了。02、別惦記著幾捆白菜與其同時,人民日報也出手了。
  • 網際網路巨頭忙著跟「賣菜阿婆們」搶飯碗,而任正非卻忙著搞晶片!
    網際網路巨頭們忙著賣菜,而馬斯克卻忙著上天,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有的巨頭是廣撒網,比如騰訊,投資了多家社區團購平臺,有的是既自己下場也投資創業公司,比如阿里,一邊扶持親兒子盒馬超市入局社區團購,另一邊入股社區團購公司十薈團。
  • 美國富豪改變世界,中國富豪卻忙著賣菜,菜市場該被消滅嗎?
    不過代價也不小,百萬夫妻店關門大吉,菜市場一片蕭條。美國富豪改變世界,中國富豪卻忙著賣菜,為什麼財富差的不多,這境界卻差這麼多呢?比如馬斯克、比爾蓋茨、貝索斯,這些能叫上名字的,哪個不是衝著改變世界去的,「人腦工程」、「生命工程」哪一個不是大局觀的體現?
  • 聽懂了人民日報的喊話,更看到了高層的決心,網傳馬雲退出賣菜
    巨頭們打起賣菜的主意,並不奇怪。因為這是覆蓋千家萬戶的生意,民以食為天,可以不買新衣服,可以少出門,可以住得差一點,但不能不吃飯。從一線城市到基層鄉鎮,都是潛在市場,有媒體說這是中國最後的萬億市場。誰能在這個市場上勝出,誰的地位就會更穩固,或者誕生新的王者。太陽底下無新事。
  • 人民日報叫板社區團購,網際網路賣菜行不行?
    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阿里、京東、美團等巨頭紛紛布局。大家熟悉的補貼擴張模式又要來了。這個時候,人民日報出來叫板,說巨頭不僅要在商業模式上創新,還要承擔起科技創新的責任,這一定程度代表了官方的態度。那麼,網際網路賣菜到底行不行?為何巨頭入局,而人民日報要叫板呢?我們來看一下。
  • 馬斯克在為人類發展而創新,中國企業卻在搶賣菜大媽的飯碗
    但和歐美相比,中國企業在技術投入上是有明顯差距的,目前被大眾所熟知的中國確實很落後的就是晶片的製造技術(其實不光是晶片製造),覺得資本雄厚的企業就應該去啃這些硬骨頭。當然,如果有實力的企業把更多資源和資金投入到技術創新上,那中國的科技實力肯定會顯著提升,但企業的本質就是逐利,道德綁架並不利於解決這個問題,還是需要理性分析。
  • 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別只惦記幾捆白菜 科技創新更令人心潮澎湃
    來源:快科技原標題: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別只惦記幾捆白菜 科技創新更令人心潮澎湃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對此,人民日報今日發表評論稱,如果只顧著低頭撿六便士,而不能抬頭看月亮、展開贏得長遠未來的科技創新,那麼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數據也難以轉變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難以改變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
  •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壟斷巨頭,不許砸爛老百姓的菜攤子!
    人民日報都看不下去了,公開點名批評,網際網路巨頭不得砸爛老百姓的菜攤子。近日來,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滴滴以及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攜巨資殺入「賣菜」領域,目標是承包中國人的菜籃子。可為什麼人民日報要專門發文點名批評呢?且聽李小俠來給大家說道說道。商人向來是無利不起早,網際網路企業蜂窩式地扎堆「賣菜」,必是有大利可圖。據數據統計,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超過一萬億。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哪怕能佔據10%,也能拿下1000億以上的市場規模。但以網際網路行業贏家通吃的一般規律,頭部玩家至少能佔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也就是5000億以上。
  • 賣菜大媽手繪菜單在網絡上爆紅,網友:被賣菜耽誤的畫家啊
    只不過這個畫展有點特別,上面全部都是一些蔬菜和動物的圖像,其實,這些畫像全部都是出自一位賣菜大媽之手,是不是有點難以置信呢?這位大媽名字叫做胡二玲,是一位蘭州人。但是呢她最近可以說是已經成為了網紅一樣的存在了。就是因為她的菜攤子和其他的很不同,走近她的店鋪總是給人一種看畫展的感覺。
  • 人民日報: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馬雲開創的三部曲該結束了!
    但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這些網際網路巨頭與其把錢砸在社區團購市場上,不如把錢投在科研上,算是為國內科技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畢竟「好鋼用在刀刃上,花錢花在根節上」。就在很多網友爭論不休的時候,人民日報站了起來,用四個字概括,那就是「怒其不爭」。國外網際網路巨頭注重科技研發。就連製造汽車的馬斯克,也在建造一艘前往火星的宇宙飛船。
  • 大媽手畫「菜單」走紅網絡,沒點美術功底,都不好說自己是賣菜的
    最近一位賣菜大媽火了,引得網友讚嘆不已,又是一個被買菜耽誤的畫家!大家用手繪畫出「菜單」,還會配上價格和菜的功效,真是厲害了,我的大媽!這位是蘭州大媽,因為手繪「菜單」迅速成為了網上新一屆網紅。她就是經營一家菜店20多年的胡大媽,胡二玲。胡大媽基本上每天都會利用空閒的時間,將店裡的蔬菜,畫在一塊塑料泡沫板上,而且還會在上邊標註蔬菜的價格,以及蔬菜的功效,為顧客們提供多非常多的便利。
  • 人民日報:別盯著幾捆白菜,搶他人飯碗,社區新項目被再次點名!
    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2020年下半年,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滴滴出行等大公司跑步進場,一股腦衝進了社區團購。對此,人民日報於12月11日發表評論文章,勸誡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而要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更多追求、更多作為。
  • [每日新聞報]微觀天下 賣菜大媽愛畫畫 手繪菜單很美好
    [每日新聞報]微觀天下 賣菜大媽愛畫畫 手繪菜單很美好 微觀天下,賣菜大媽愛畫畫,手繪菜單很美好。
  • 社區團購養肥自己以後,網際網路巨頭下一步棋如何布?
    2、運行機制網際網路巨頭使盡渾身解數,爭搶的不是別人,正是戰鬥力一流的中國大媽,想當年中國大媽力戰做空黃金的華爾街,通過搬空金鋪力挽狂瀾,震動了規模大如高盛的投行,理論上養肥一個千億賽道自然不在話下。別看中國大媽出手闊綽,買黃金論斤稱,買小菜卻是舉輕若重,對三毛五毛價格差瞭然於心,為此甚至不介意改變消費習慣,除了所見既得的菜市場和超市,還願意花一天時間等待低價好菜,社區團購戰爭中展現中流砥柱作用,絕不放過團長放過的任何一把九毛九的韭菜,而且深諳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隨手一轉發、拉人入群、自己搶購一呼百應。
  • 賣菜大媽教你一招,手不癢還不黏,學到就是賺到
    賣菜大媽教你一招,手不癢還不黏,學到就是賺到山藥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食材,天氣漸漸天冷,買山藥的人越來越多,相對於其他蔬菜,山藥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吃了對身體有一定的好吃,用來煲湯是最合適不過了,無論是和雞還是排骨搭配,味道都是極好的,就算是簡簡單單的一道清炒山藥,也別有一番滋味。
  • 大媽賣菜煎餅20年,3元一個,一天300份不夠賣,太好吃了
    因為喜歡吃菜煎餅,所以經常在上班的路上,會買上一份當作早餐,路邊賣菜煎餅的很多,可是我對小區門口的這一家情有獨鍾。但是經常需要排隊,所以能吃到的機會也並不是很多。昨天是星期天,買的人比較少,所以大媽就和我聊起了家常,原來她本來不是徐州人,是山東人嫁到我們這裡的,她說她十多歲就會做煎餅了,也喜歡做菜煎餅吃,嫁到這裡以後,發現親戚朋友都喜歡吃她做的菜煎餅,於是就自己買個三輪車做起了這個小生意,這一做也就做了二十年。大媽說一開始的時候吃的人並不多,時間久了才慢慢地好起來。
  • 賣菜站上新風口,社區團購會砸了菜販飯碗嗎?
    部分社區團購平臺不僅限於賣菜,正在擴充品類。截圖這種事情正在發生,不只是蔬菜和生鮮,部分社區團購已陸續加入美容護膚、服飾家紡甚至數碼電器等品類,儼然一個綜合百貨商城。不過,在社區團購火熱的背後,有觀點認為,這可能奪走數以萬計賣菜小商販的生計。「我消滅你,與你無關」,這句在網際網路行業多次被驗證的名言如今落在了賣菜這個場景,並有待未來的驗證。
  • 蘭州賣菜大媽手繪菜單成「網紅」苦中作樂不改初心
    「每天很累,但是人要學著自己找樂子。」繪畫作品得到周圍朋友和新老顧客的好評,胡二玲覺得心裡暖融融,儘管每天起早貪黑非常辛苦,但是胡二玲喜歡在這種辛苦中尋找樂趣。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因為在賣菜的業餘時間繪畫,她的故事成為很多網友熱議的話題。
  • 大媽街頭賣菜煎餅,一個7元,外酥裡嫩,食客:真的不要太好吃!
    中國地大物博,物產也特別豐富,因此中國人的烹調手藝也與眾不同,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美食,烹炒煎炸蒸,火候,食材,調味,都是中國人辛勤勞作的結晶。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一位大媽賣的地方特色小吃——菜煎餅,7元一個,它與天津的煎餅果子有異曲同工之妙,金黃酥脆的,很多顧客排隊吃。
  • 臨近春節,菜市場最便宜的2種菜,賣菜大媽:這倆菜絕搭,比肉香
    臨近春節,菜市場最便宜的2種菜,賣菜大媽:這倆菜絕搭,比肉香!臨近過年,現在一到菜市場,便是熙攘的人群和狂漲的物價。今天去到菜市場,逛來逛去都不知買點啥好。過年過節,不只肉價上漲,菜價也是一點不便宜。想到春節還有好幾天的大魚大肉,不如就趁著年前多吃點素菜,也算為錢包和身體一起減負了。於是來來回回走在賣菜的幾個攤子上,尋思著買點什麼蔬菜好。就在思考之時,被旁邊的賣菜大媽叫住了:靚女,別磨蹭了,買我這菜,全場最便宜!我聽了樂呵呵走過去,問她現在菜場啥菜最便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