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在為人類發展而創新,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卻在搶賣菜大媽的飯碗
推薦語:對於線下零售實體店來說,這幾年可謂接連遭受打擊。本來線上電商業務已將他們的市場空間壓縮,之後因為疫情的關係,又遇到了一場"寒冬"。比如說最近在網絡上討論度很高的社區團購,將傳統線下菜市場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甚至有人表示,如今賣菜大媽的"飯碗"可能都要不保。
社區團購衝擊傳統市場
對於中國人來說,如果要買菜,那麼超市或者是菜市場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因為今年疫情的原因,很多社區團購平臺異軍突起,成為消費者買菜的首選。即便在疫情緩和後的今天,這樣的趨勢依然在延續,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從眾多社區團購平臺紛紛獲得融資,就可以清晰的看到這一點。
實際上社區團購的模式並沒有什麼稀奇的,無非是用網際網路思維在賣菜而已。但是對於傳統的菜市場而言,確實算是"降維打擊"。特別是一些基層的小菜販,本來疫情期間生意就大受影響,如今要保住自己的"飯碗"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社區團購的瘋狂入場,甚至連《人民日報》這樣的央媒都看不下去了。
馬雲和馬斯克的格局
在社論中,人民日報表示,作為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不應該將目光注視在菜市場上。應當多注重科技創新,要有更遠大的格局,推動國內網際網路行業向前發展。那麼什麼樣的網際網路格局,是這些網際網路企業應該具有的嗎?比如說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以及space X。
早前,馬雲同馬斯克有過一場對話,兩人談論的話題十分廣泛,包括人工智慧、教育、宇宙等。相較於前者,人們對於馬斯克的發言更加認可,認為他的前瞻性要更高,而馬雲則盡顯商人本色。難怪,很多人將其評價為"下一個賈伯斯"。
希望中國出現更多的馬斯克
事實上,馬斯克身上的標籤十分眾多,而且網際網路屬於要更高。比如說新能源汽車、火星航天等,而且民眾對於這些項目的興趣也要更高。有人曾在網上提出過這樣的問題:馬雲和馬斯克的格局誰更大?有網友評論道,自然是後者,這樣的網際網路企業才是引領未來發展的人。
對應之前人民日報的社論,所謂有格局的網際網路人,應該就像馬斯克一樣。著眼於人類未來的發展,而不是想盡辦法賺消費者的錢。尤其是社區團購中,將這些人的本質暴露無遺,老想著用網際網路模式去擠佔傳統市場的空間,如此格局確實不大。
總結:其實中美兩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家,在公司經營理念上,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一個致力於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另一個則想著利用網際網路的優勢,儘可能的佔據更多的市場。希望國內的網際網路人,能夠多多向同行學習。說了這麼多,你認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表現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