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輕風蘇暖
來源:富小書(ID:fxsfrc)(侵刪)
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保持升值的人運氣從來不會太差。
有人說,廢掉一個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他閒著。
當你安逸地宅家躺屍、沉迷追劇、放任食慾的時候,那些比你優秀的人卻始終在成長。
疫情之後,優秀的人只會更加優秀,因為他們大都具備這四大頂層能力。
01
持之以恆的自律
歲月永遠不會辜負自律的人。
人和人的差距,往往在你看不到的堅持之處拉開。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鍾南山帶隊奮戰一線,始終保持高強度的工作。
看鏡頭下他的狀態和精神頭,你絕對不會想到這位可愛可敬的院士已經是84歲高齡了。
鍾南山從小喜愛運動,足球、籃球、跑步……幾十年來,從未停止過鍛鍊。
2004年因透支太厲害,得過心肌梗死,放了一個支架。
即便如此仍堅持定期健身,不管工作多忙,每周至少鍛鍊3次以上,每次不少於一小時。
大半輩子的自律使耄耋之年的鐘老仍精神矍鑠,一身肌肉完全不輸年輕人,甚至一口氣做十幾個引體向上也不在話下。
自律的人不一定都出眾,但優秀的人基本都懂得保持自律。
華人首富李嘉誠有個很有名的作息習慣:
無論多晚睡覺,他總在5點59分鬧鈴響後就起床。
隨後,讀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再去辦公室開始工作。晚飯後看20分鐘英文電視,並跟著大聲說,睡前一定要看書。
數十年如一日,把自律融入到生命裡,直到90歲才選擇退休。
自律,其實就是自我管理,越是特殊時期,越能考驗一個人的自控力。
當別人放鬆安逸時,你選擇了彎道超車,保持上進,必將收穫與眾不同的人生。
02
隨時隨地的學習力
前幾天,衡水一中再度刷屏。
距離高考僅百日,受延期開學影響,高三學生只能在家備戰高考。
他們的作息跟在學校一樣, 5點40分起床早讀,每天6節網課,刷8套習題,每天雷打不動進行著。
哪有什麼盛產學霸的「神話」,只不過是孩子們從心底裡對學習的重視。
他們明白,學習越多能力越強,視野越廣,思想越深刻,對未來的人生道路才有更廣的選擇性。
投資家查理·芒格,在一次畢業典禮演講中說到:
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有一個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們必須堅持終生學習。
優秀的人並非天生智商高,而是將學習變成刻入骨髓的習慣,讓 「每天夜裡睡覺前都比那天早晨聰明一點點。
在武漢方艙醫院,當大多數病人都在玩手機,聊天或躺著睡覺時,唯獨一個年輕人在病床上津津有味地看著書。
網友們稱讚他為「清流哥」,今年39歲,是一位留美博士後。
在感染肺炎的情況下,他依然保持著學習的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求,這樣的人想不出眾都難。
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讓自己處於閒置狀態。
你今天的不斷精進,早晚會成為別人眼中的望塵莫及。
03不斷更新的職場競爭力
有些人擔心企業會不會因為效益而裁員或減薪時,有的人已經穩操職場晉升的勝券了。
朋友林玲是一家地產顧問公司的項目策劃。
當大家安心回家過年的時候,她也不忘密切關注競品、追蹤同行動態,預測到未來」線上獲客「將是打開銷售的新途徑。
她早早就研究了一輪新媒體,趁著假期還順手報了短視頻運營培訓課。
當售樓部閉館暫停接待,甲方爸爸因銷售陷入停滯而焦急召開合作公司商討對策的時候,林玲如數家珍的給出了新媒體渠道下的推廣方案A、B、C建議,讓在場一蓋營銷老總刮目相看。
海明威在《真實的高貴》中有一句話:「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保持升值的人運氣從來不會太差。
「我36歲了,除了收費我什麼都不會!」還記得去年那個唐山收費站失業大姐的痛訴嗎?
如同一隻陶醉在舒適區的青蛙,享受歲月靜好,當水慢慢的發燙時早已無力跳出。
人是貪圖安逸的動物,但是當你感覺閒的時候,就離被嫌不遠了。
世上沒有穩定的鐵飯碗,只有穩定的能力。
保持危機感、懂得為自己增值,才能應對時代的不確定性。
04清晰執著的目標感
微博上有個詞很火,叫朋友圈式自律。
還記得你節前在朋友圈立的目標嗎,現在有幾個實現了?
為什麼說大部分人立下flag卻難以實現?因為光有目標是不夠的,還要有強烈的踐行意志,即目標感。
目標感(A sense of purpose)的核心,不是「目標」,而是「感」。
就是內心有一個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並能以此為行動指引,始終貫徹堅定如一的信念。
紀錄片《和食雙神:最後的約定》講述了兩位日本壽司界料理師,為製作出極品壽司而經年累月不斷打磨自身技藝,互相比拼,在沉默中感受對方對於食材原味的提煉,以及隱藏在料理中的生活態度和美學。
這部紀錄片最打動人的是,如今「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已經92歲了,而「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也年過70。
二人將對美食的極致追求認定為一生的目標,從青年時代一直追逐到老。
強烈的目標感,成就了現在的他們,登上當之無愧的食神之巔。
你是持續性努力還是間歇性雞血?
目標感,影響著你人生的高度。
去年,公司招了一個畢業生,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從新人提拔為廣告創意組儲備組長。
他剛入行時沒有經驗,但是非常主動的學習,上手快。
除了高質量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積極參與非本項目的頭腦風暴和分攤工作量,他常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沒關係,我也想通過這個項目來學習新東西」。
年終大會上,獲得新人黑馬獎的他發表感言時說道:「當初會來公司應聘是因為看過前輩大神們的作品被震撼到了,心想自己也要做出這樣牛逼的案例。懷著這樣的願景,讓我變得更加珍惜工作機會,每天如果沒有學到點什麼心裡都會覺得慌。」
擁有目標感的人總是自帶能量, 驅動理想的車輪不斷前進。
05
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很多時候,不是優秀的人天生具備這些能力,而是將其變成行為習慣,才能變得更優秀。
餘世存在《時間之書》寫道:「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人生很貴,請從這一刻開始試著讓自己變得更加豐盈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