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上海科技館主辦、上海科學傳播與發展研究中心協辦、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養樂多健康教育專項基金支持的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13講「神奇博士的百『便』神通」在上海科技館舉行。本次大講壇特邀日本臨床腸內微生物學會理事、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創新推進中心辨野特別研究室特別招聘研究員,《大便通》一書的著者——辨野義己博士,深入淺出地為大家科普了腸道細菌與人們的健康之間的關係。
雖然當日申城飄著大雪,但講壇現場座無虛席,200多名熱愛科學的市民朋友和來自上海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和上海海洋大學的學生們依然不畏嚴寒,來到現場感受濃濃的科學氛圍。上海科技館黨委書記王蓮華;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汪蘭潔;江南大學副校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理事長陳衛教授;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上海科技館基金管理處處長張斌盛;臺灣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創始人及前任會長蔡英傑教授;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養樂多健康教育專項基金管委會主任、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平野晉以及董事·副總經理中島紀幸與會,針對長壽飲食與腸道健康的關係及益生菌科學發展,展開研究成果的分享交流和深入研討。
養樂多健康教育專項基金續約,持續為科普事業作貢獻
在大講壇正式開始之前,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與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舉行了續約儀式。 自2016年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養樂多健康教育專項基金的創立以來,開展了包括「上海科普大講壇——益生菌系列公益講座」、科學小講臺、流動科技館等豐富多樣的科普教育活動。
設計自己的便便,打造健康的腸道環境
短暫的籤約儀式之後,正式迎來了本次大講壇的主講專家,辨野義己博士,觀眾們都親切地稱他為「便便博士」。
辨野博士的研究內容十分特別,乍一聽還有一些「噁心」——正是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卻容易被人們所忽視的東西:糞便。這位不走尋常路的「便便博士」曾收集6000人的大便樣本,做過40天只吃肉的大便測試......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研究腸道細菌與人們的健康之間的關係。
對生活節奏較快的當代人來說,便秘、腹瀉等問題困擾著許多人,隨之引起的一系列諸如肥胖、長斑、皮膚差等連鎖反應也大大降低了人們生活的幸福感。辨野博士指出,人體的腸道是「健康之源」,但同時也會成為「百病之源」,如果長期忽視腸道健康問題,腸道內有害菌群就會利用蛋白質、脂肪等物質產生致癌性高的氨氣等,使腸道偏鹼性。這些物質不但腐敗發臭,導致有害物質的產生,如果有害物質一直在腸道內堆積,就會通過腸壁被身體吸收,影響身體健康。許多人的腸道年齡遠遠大於實際年齡,而這就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了。
辨野博士認為:廁所是人體的收信站,便便的好壞直接反映著人們腸道的健康狀態。演講中他提出了「設計便便」的概念,通過設計自己的便便,調整飲食,減少高脂肪肉類攝取,增加益生菌和膳食纖維的攝入,調整腸道環境保持健康狀態。辨野博士在益生菌科研領域具有絕對發言權,他說:通過臨床及實驗成果顯示,益生菌被譽為「長壽菌」 對腸道菌群具有正向的調節作用,能夠促進有益菌生長,增加腸道菌群的多樣性。每日補充含有活性益生菌的產品,來增加腸內有益菌的數量,可以呵護腸道的健康。演講中還透露研究結果表明,長壽秘訣與腸道健康以及益生菌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
辨野博士幽默風趣的語言和深入淺出的講解贏得了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在隨後的互動環節,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創始人蔡英傑教授、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平野晉與辨野義己博士,與在場的小朋友、大學生、社會各界關注益生菌領域的認識更是進行了熱烈的互動。最後,在一片歡樂的氛圍中,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13講順利地落下了帷幕。
探索益生菌,養樂多助力行業科研
本次活動得到了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大便通》一書在中國出版時,養樂多也參與其中,積極協助相關編輯和出版工作。辨野義己博士在《大便通》中提到:發酵乳和養樂多中的乾酪乳桿菌代田株能夠降低大腸癌風險,美國和日本兩國的研究調查結果都顯示,腸道內的有益菌能有效抑制大腸癌的發生。日本養樂多還建立了「大便管理士」制度,通過員工掌握大便相關知識,來向大眾介紹健康知識,從而宣傳腸道環境的重要性。
其實,早在80多年前養樂多創始人代田稔醫學博士就提出了「健腸長壽、預防醫學、輕鬆享有」的理念,通過有益菌與人體的和諧共生,改善腸內菌群平衡,這一益生菌健康法現已遍及全球,受到眾多消費者信賴。養樂多始終秉承「不斷探索生命科學,為世界人類的健康和美好生活作貢獻」的理念,在蜂擁而至的多元化大潮中,依靠純粹的職人匠心,始終堅持普及腸道健康重要性及益生菌健康理念,不忘初心、不斷探索,始終不渝地為大家提供安全、安心、健康的產品。
責任編輯: WY-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