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關掉中天 引爆島內怒火

2020-12-19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中天關臺」事件在臺灣島內引發巨大爭議與反彈(臺媒/圖)

臺海網11月2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11月18日,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羅列「四大罪狀」不同意中天新聞臺申請臺灣地區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執照換發,這意味著自1994年9月1日開播的中天新聞臺,於今年12月11日起將從臺灣地區有線電視「52臺」中消失。

「中天新聞臺關臺成定局!」當天,中天新聞臺發出聲明,指出這是臺灣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最黑暗的一天」。而連日來,「中天關臺」事件也在島內引發巨大爭議與反彈,各界痛斥民進黨當局,就連綠營內部人士也痛批「民主進步黨」已喪失政黨價值。還有輿論指出,「中天關臺」或許只是民進黨對島內媒體「殺戮」的開始。

「兵家必爭」頻道被關

臺灣「NCC」18日審查中天新聞臺換照申請案,7位「委員」一致確定,對中天新聞臺做出不予換照處分,12月11日執照到期就要關臺。臺灣「NCC」給中天羅列的「四大罪狀」包括「未能落實新聞專業」、「自律機制失靈」、「違反自主公約」及「未能具體說明改善可能性」等。

這是臺灣「NCC」自2006年成立以來,首度對新聞臺做出不予換照的決議。「中天換照」之所以引發風波,跟中天所在的「52臺」有著極大關係,因為「52臺」從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島內業界人士分析,傳統有線電視頻位只有百臺,而「49臺」到「58臺」間的新聞頻道主流區塊屬於「蛋黃區」。臺灣民眾長期青睞收看新聞,市場常戲稱TVBS所在的「55臺」在遙控器上「最好按」,因此附近的頻位都被認為是位於「黃金鮪魚肚」的精華位置,自然十分有價值。

而這次中天新聞臺被民進黨當局從「52臺」擼掉後,誰將進駐,也引發外界極大關注。近日,臺灣「NCC」官員陳耀祥點名「公廣集團」;此外,業界也有聲音指出,多個新聞頻道如三立財經新聞臺等早在提前布局等待機緣。而此前,臺媒也報導說,據傳最有希望的是鏡傳媒與寰宇電視。其中,鏡傳媒被認為與蔡英文友好,寰宇電視則是新潮流與蘇貞昌可能聯手力挺。

關中天是追殺韓國瑜終部曲?

中天新聞臺被關,此事件引來全臺各界高度關注,也驚呼民進黨當局竟不顧新聞自由,真的對新聞臺動刀。

中評社報導認為,這動作的背後,除了有綠營內部派系對於媒體資源的爭奪戰外,似乎也是對國民黨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追殺三部曲」的最終曲,目的就是要防韓起死回生、東山再起,對綠營再次產生威脅。

據報導,立場偏藍的中天新聞臺在韓國瑜政壇崛起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期間,因詳細報導韓的一舉一動,屢屢創造新聞臺和政論節目的高收視率,被戲稱為「韓天電視臺」,但也成為了綠營的眼中釘。

綠營對韓的「追殺三部曲」,即首先在2020「大選」中對其「抹黑」「抹黃」「抹紅」,讓韓在「大選」中最終落敗;其次,操作高雄市長的罷免戰,於今年6月6日「罷韓」成功;而最終曲就是對韓斬草除根,關掉向來最「挺韓」的中天,把韓東山再起的機會降到最低。

中天「挺韓」眾所周知,但是關掉中天,就是追殺韓國瑜的終部曲?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鈕則勳昨日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中天「挺韓」應該是被關臺的「遠因」,而不是「近因」。他認為,背後原因不排除是民進黨派系搶食媒體資源之爭,而殃及中天,或者源自民進黨某些「A咖」的愛惡。

對於「中天關臺」,鈕則勳認為,民進黨當局此舉並不聰明,從他作為傳播學者的角度看,臺灣「NCC」為關掉中天而羅列的「量化數據」,包括罰款最多、被檢舉最多等,這些理由看似客觀,實則容易引發藍綠之爭。「關新聞臺茲事體大」,鈕則勳認為民進黨當局動作過大了,中天之過還遠不到被關臺的程度,其實可以用「調換頻道」或「減少股份」的其他處罰方式。

民進黨作為連自家人都反對

臺灣「NCC」不同意中天換照後,中天當天發出聲明強調,為新聞自由及全體員工工作權,一定會提出後續的法律救濟程序,奮戰到底。該事件也在島內引發巨大爭議和反彈。

臺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19日表示,關新聞臺是大事,蔡英文和蘇貞昌應該出來說明清楚。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受訪時表示,不應用手段消失多元聲音。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昨日也在中常會上批評民進黨當局關掉中天,擔憂將引發寒蟬效應,強烈衝擊臺灣新聞環境的自由,「我們拒絕政治光譜單一化」。

而民進黨此舉,連部分綠營人士也看不下去。民進黨前副秘書長李俊毅發文說,關中天可以少一個反對聲音,但也喪失政黨價值,代價實在太大。島內名嘴、親綠媒體人吳子嘉對此也感到很意外,並稱這件事背後有政治力介入,他甚至直言,民進黨本來就是黑社會。

鈕則勳昨日對導報記者表示,民進黨當局關掉中天新聞臺,首先損害臺灣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形象;第二,限制了多元聲音;第三,民眾質疑民進黨當局治理的格局與高度。他認為,民進黨當局執政肯定會因此備受壓力。而「在野黨」國民黨這回又撿到了「槍炮」,有了操作的空間。此前,民進黨當局宣布「進口瘦肉精美豬」已經激怒島內民眾,現在加上「中天關臺」,如果民進黨當局處理不好,甚至會影響民進黨的2022年縣市長選舉以及2024年「大選」。

相關焦點

  • 中天新聞臺遭民進黨當局強制關停 島內不分藍綠一致撻伐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綜合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中天新聞臺因為「反臺獨」立場,遭民進黨當局關停,將在今天關臺。島內不分藍綠陣營紛紛批評。 島內多個民間團體10日召開記者會宣告,即日起發起「向日葵運動」,在臺立法機構外靜坐抗議並在街頭開講,臺當局行政機構前新聞部門負責人鐘琴表示,她已提告臺通訊傳播主管部門,下周開庭會向法官陳述,關掉中天的理由經不起檢驗,呼籲民進黨當局懸崖勒馬。民團提出的3大訴求是:反萊豬護健康、反關臺護自由、反獨裁蔡英文下臺。
  • 民進黨當局果真要對中天新聞臺趕盡殺絕?
    點擊播放 GIF 0.3M作者:滕飛審稿:淺夢近段時間,民進黨當局關閉中天新聞臺一事,在島內鬧得沸沸揚揚。即便是中天新聞臺隨後轉戰Youtube後也沒能倖免,因為臺灣通訊部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還是暗示將會對其實行網絡管制。據臺媒報導,臺北市議員羅智強近日爆料稱,中天新聞臺臺甫被下架,NCC也做好了趕盡殺絕的準備,除了要讓所謂的「數字通訊傳播法」捲土重來外,還在加緊趕製「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草案」,企圖全面遏制對民進黨當局說三道四的聲音。
  • 中天新聞臺被關!臺灣網友:該廢掉的是NCC
    文丨六七 審丨高靜 近日,臺灣「NCC」拒絕為中天電視臺更換執照,導致該電視臺即將被關停的消息引爆了島內輿論。大量臺灣網友湧入中天電視臺主頁和「NCC」主頁,指出「NCC」這種依附於民進黨當局、搞政治迫害和「一言堂」的做法,是滑天下之大稽,嚴重威脅了此前民進黨當局一直標榜的所謂「言論自由」。
  • 民進黨關掉中天,下毒手的是他?揭開背後的派系鬥爭丨臺灣一周
    島內名嘴趙少康說,他目睹世界的中心又將從西方轉移到東方,何其有幸,臺灣就在這個新中心的附近。但何其不幸,因為民進黨在臺灣執政。因為,RCEP並不包括臺灣。於是有記者問蔡英文,為什麼不謀求加入RCEP。民進黨關掉中天實在因為這塊肉太肥了「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以7:0的一面倒票數否決中天新聞臺的換照案,終於關掉了這家與民進黨立場不一致的新聞臺。這是臺灣當局嚴格意思上關閉的第一家新聞臺,而按下扳機的是一天到晚標榜言論自由為其核心價值的民進黨。
  • 中天新聞臺凌晨停播 國民黨斥民進黨當局扼殺臺灣新聞自由
    臺灣「最高行政法院」11日駁回中天新聞臺所提抗告,維持臺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對中天新聞臺不予換照的處分。12日午夜零點中天新聞臺正式從臺灣電視頻道中消失,成為臺灣地區歷史上首個被臺當局關閉的有線電視臺。
  • 中天轉戰網絡後民進黨又暗示將實行網絡管制
    臺灣中天新聞臺因通傳會(NCC)不予換照被迫從電視頻道撤出,轉戰網絡,YouTube訂閱人數已經突破200萬。而NCC臉書卻暗示管制網絡言論,臺當局行政機構也規劃成立所謂的「數字發展部」,恐藉此控制網絡風向,輿論質疑民進黨當局對中天趕盡殺絕。
  • 蔡英文當局強關中天 朱立倫諷「民主寒冬」
    來源:華夏經緯網圖為中天新聞臺換照失敗,轉戰網絡,訂閱數已突破200萬。(中國時報資料照)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枉顧新聞自由、言論自由,以行政手段關掉中天新聞臺。前臺北縣長周錫瑋一連兩天前往探視,周錫瑋說,人最大的罪業,就是造成別人健康及名譽的傷害,民進黨當局關掉中天就是關掉民主裡面「人民監督的功能」,當所有的新聞都不敢揭露民進黨及行政當局的錯誤時,民眾就無從監督,民進黨就能為所欲為,民進黨一連串的作為,都是違反民主法治的。
  • 專訪旺旺集團北京代表:臺當局關閉中天,根源是中天反「臺獨」
    以下為採訪實錄: 觀:撇開NCC給出的理由不談,您覺得臺當局關掉中天新聞的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 林:這場政治衝突一切根源,就在於旺旺集團與中天電視基本立場是反「臺獨」。
  • 中天真的被關臺了嗎?
    「中天電視臺被蔡英文關掉了!」、「中天以後就沒有了!」,最近幾天,兩岸網絡上「中天被關臺」的消息持續發酵,但中天真的被「關臺」了嗎?電視臺徹底就關門了嗎?《看見臺灣》今天就來好好說說這事!因為民進黨當局政治力的強力介入,號稱「獨立機關」的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下簡稱NCC)決議不予中天新聞臺換照,「中天新聞臺」的執照在今年12月11日到期。但其實,中天被「關臺」一說並不準確,中天電視臺旗下擁有「中天新聞臺」、「中天綜合臺」、「中天娛樂臺」、「中天亞洲臺」等多個有線電視或衛星電視頻道。
  • 「美豬美牛」點燃島內怒火
    連日來,臺灣各界痛批民進黨當局罔顧民眾健康福祉,昨非今是;為了政治利益,對外卑躬屈膝。島內各縣市如臨大敵,隨即採取抵制措施,各自先行強化「食品安全自治條例」中的相關規定。超七成民眾反對臺灣聯合新聞網民調顯示,超90%島內網友表示「堅決不買不吃」美豬美牛。
  • 這次,馬英九徹底火了,對民進黨火力全開!
    日前,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以7比0的投票結果,駁回了中天新聞臺換照申請。隨後,臺灣「最高行政法院」駁回中天新聞臺所提抗議,維持對中天新聞臺不予換照的決定。這導致中天新聞臺自12日零時起正式從臺灣電視頻道中消失,成為臺灣地區歷史上首個被民進黨當局關閉的電視臺。
  • 在臺當局的強勢壓迫下,凌晨零時,「中天關臺」成了定局
    近日,臺灣中天新聞臺所在的「52頻道」變成了純黑畫面,隨後徹底消失。由於該臺是首個被臺灣民進黨當局強制關閉的新聞臺,自其「換照」被否後,導致島內輿論沸騰。此前,臺當局下轄的「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不同意中天新聞臺更換執照,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也駁回其「假處分」等上訴,在臺當局的強勢壓迫下,「中天關臺」成了定局。據臺海網12月13日報導,2020年12月12日凌晨零時,臺灣中天新聞臺電視信號被掐斷。目前,成立26年的中天新聞臺已正式從臺灣電視頻道中除名。
  •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島內輿論:何不乾脆把文物...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
  • 中天關臺倒計時 馬英九重話斥民進黨:威權正復闢
    本文轉自【海外網】;馬英九資料圖(臺媒) 海外網12月11日電臺灣中天新聞臺12日午夜0時起就要下架,對此,國民黨11日舉行記者會痛斥民進黨當局箝制言論自由,馬英九更是重批,「據臺灣「中時新聞網」、「東森新聞雲」等媒體報導,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駁回中天新聞臺換照申請,執照12月11日到期。原在有線電視52頻道的中天新聞自12日凌晨0時起消失,將移至YouTube的直播頻道。 報導稱,外界痛批此為民進黨當局的政治操作,企圖消滅蔡當局「不愛聽」的媒體聲音。
  • 蔡英文捅「馬蜂窩」,這次不用大陸出手,島內已有人密集「開火」
    隨著2016年民進黨二度上臺,島內「臺獨」勢力愈發有恃無恐,他們瘋狂煽動民粹來掩蓋施政無能,挑起兩岸民意對抗來為「臺獨」護航,與外部勢力加緊勾連不斷挑釁,甚至妄圖通過「修憲」「公投」來推動「法理臺獨」,屢屢試圖挑戰大陸的底線,將兩岸關係推到危險的邊緣。
  • 島內餐飲業苦撐 國民黨呼籲民進黨當局放寬紓困限制
    島內餐飲業苦撐 國民黨呼籲民進黨當局放寬紓困限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臺灣不少餐飲店難以支撐,面臨停業危機。27日,國民黨攜同島內老字號餐廳業者舉行記者會,批評民進黨當局出臺的紓困方案緩不濟急,繁瑣的申請程序與限制,讓業者無法獲得實時援助。
  • 臺灣島內大批民眾聲援中天新聞臺,喊出五個字!
    原標題:島內大批民眾聲援中天,喊出五個字!「蘇貞昌下臺」。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1月21日報導,民進黨多項政策引發民怨沸騰,中天新聞臺換照被駁回更讓外界痛批民進黨當局,島內民眾從21日下午便陸續前往自由廣場聲援中天,傍晚,高雄市鳥松區前鳥松裡裡長陳清茂上臺發表談話,臺下民眾呼應高喊:「蘇貞昌下臺」。
  • 臺灣「秋鬥」看出能耐,民進黨當局被喊「下臺」,韓國瑜影響力仍在
    為了抱緊川普的大腿,蔡英文不惜冒著犧牲島內民眾健康利益的風險,大肆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豬和疑似帶有狂牛症毒的美牛。 今年以來,多名美國政客在「訪臺」時也獲得了民進黨當局的「綠卡」,美高官阿扎一行人可以在未經過隔離的情況下在臺灣出入自由。在疫情仍未平息之際,民進黨當局的一系列舉動令臺灣民眾大失所望。
  • 民進黨這次捅到馬蜂窩!島內紛紛反對,馬英九火了,用詞相當狠
    中天新聞臺是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中天電視旗下的新聞頻道,於1994年9月1日開播。早在去年6月,「時代力量」就曾發函NCC,要求廢止中天新聞臺執照。在2019年至2020年間,中天新聞臺因「節目內容不當」,遭NCC罰款累計達千萬元新臺幣,居臺灣所有新聞臺之首。
  • 中天新聞被蔡當局"關臺" 蔡英文19年前曾上節目播氣象
    蔡英文19年前上中天新聞臺(中天新聞節目截圖) 海外網12月13日電 因臺灣民進黨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不同意更換執照,成立26年的中天新聞臺當天,蔡英文被媒體當面質疑戕害新聞自由,還有記者問,「(你)記得去中天報過氣象嗎?」蔡英文則聲稱「記得」。 因NCC不同意更換執照,臺灣中天新聞臺12日凌晨零點整電視信號被掐斷,其所在「52臺」變成黑畫面。這也是臺灣首次有新聞臺因未能換照而被「關臺」。隨後,有關「民進黨當局強制關電視臺」的討論引發全臺關注,民進黨當局受到輿論鞭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