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人社攜手聽雲、常州大學、江南銀行打開「網際網路+人社」新篇章

2020-11-27 大眾生活報網

11月25日,由常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常州人社)、北京基調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聽雲)、常州大學以及江南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江南銀行)聯合主辦的智慧人社用戶體驗聯合創新實驗室成立儀式在常州舉行。常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嘉秀娟、常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李慶、常州大學副校長徐守坤、常州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學院、阿里雲大數據學院院長徐明華、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副行長潘燕琴、聽雲總裁趙宇辰、聽雲首席架構師王凡、常州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戴亞東等領導及嘉賓出席本次儀式。

圖:智慧人社用戶體驗聯合創新實驗室成立儀式現場

「常州人社」APP是常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打造的「網際網路+人社」惠民服務平臺。通過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實現「電子社保卡」在人社系統的全面應用功能。求職應聘、職業技能培訓、富民創業貸款、失業登記、失業保險待遇申領、社保卡申請掛失、社保帳戶查詢、社保關係轉移、待遇資格認證、異地就醫申報、就醫購藥等129項服務都可在「常州人社」APP上辦理,真正做到了惠民、利民、便民。

隨著社會信息化建設加快,信息系統逐漸增多,信息化被依賴程度逐步加深,基於此背景,聽云為常州人社數據中心內部部署公共服務統一監控平臺,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實現代碼級的、端到端的業務系統管理,同時通過常州大學專家學者的專業指導、江南銀行提供的APP支付場景支持,實現「電子社保卡」在人社系統的全應用功能,最終提升公共服務用戶體驗度。

常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李慶

常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李慶表示,成立「智慧人社用戶體驗聯合創新實驗室」是常州市人社局深入貫徹國家和省「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實際需要;也是加快提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惠企惠民服務,積極響應我市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創新創業活力最強城市目標的創新舉措。創新實驗室的成立將極大的發揮各方的業務優勢、理論優勢、實踐優勢,助力常州人社公共服務轉型升級,持續提升用戶的滿意度。

下一步,常州市人社局將同聽雲、常州大學、江南銀行更加緊密的開展合作,共同聚焦政府公共服務、大數據和智慧運維的全面融合,共促人社事業更高質量的發展,打造「網際網路+人社」的新標杆和新生態。

圖:常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李慶

聽雲總裁 趙宇辰

聽雲總裁趙宇辰表示,常州人社推出的「網際網路+人社」的惠民平臺,從實名認證、在線掛號、繳費再到醫保支付等,都可以通過APP完成便民服務,這也是國內第一批惠民利民的政務APP。他展示了一體化數字新基建全景視圖,包括四個維度,一是資源維度,關注基礎架構或雲架構IaaS層的資源運行情況,即資源是否達到瓶頸;二是系統維度,關注伺服器端、移動端及網絡的應用性能表現,即代碼和資料庫是否不夠優化;三是用戶維度,關注應用的實際用戶端的使用體驗,即用戶在使用惠民服務系統的時候會怎樣去使用、體驗這個系統;四是從業務視角,關注業務的健康度,可用性,關鍵交易指標、實現實時的業務指標監控與分析,即從全方位多維度度量用戶體驗。

他總結了數字新基建下的智能全景監控,包括全方位感知數字基建性能、一體化關注多終端體驗、自定義服務指標分析、實時服務流能效監控、全棧式服務場景溯源和基於模型的指標監控。

他指出,我們運營的過程中沉澱了大量的知識庫,將運營轉化成智慧,可以作為對未來的一些預測,機器能做的事情交給算法去做,真正的做到儘可能的自動化,為我們的政務去降本增效,提升效率,同時對可能潛在的風險做一些預測,幫助我們做到更好的決策指導,最終達成我們政務服務的目標。

圖:聽雲總裁趙宇辰

常州大學副校長 徐守坤

常州大學副校長徐守坤表示:在新時代的前行道路上,只有開展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務實的校地合作,攜手打造互尊互信、互聯互通、互幫互助的命運共同體,才能在新時代的航程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這也是今天常州大學參與籤訂四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意義之所在。

對本次戰略合作,他談三點主張:第一,堅持互動溝通,增進彼此了解。進一步深化各方互動交流機制,建立工作交流常態化機制,尋找更多合作契機。第二,堅持優勢互補,推進務實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利用學校在科技創新、人才集聚等方面優勢,融合政府、企業在產業、環境、政策、資金等方麵條件,加快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新興產業培育等合作步伐。第三,堅持資源共享,加快政-校-企在資源、平臺、人才等方面共建共享,實現雙方互惠共贏。

圖:常州大學副校長 徐守坤

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副行長 潘燕琴

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副行長潘燕琴表示,本次戰略合作以公眾為中心,將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專業的行業資源、豐富的數據資源、強大的專家學者能力融為一體,構建「數據+場景+服務」的開放生態,創造公共服務發展的新動能。

遠見造就未來。她期望通過本次戰略合作,發揮各行業自身優勢,加強互聯互通,共享行業資源,孕育新的機遇,對接在技術研發、專業服務、應用場景、業務推廣等領域的具體訴求,推動產業數位化轉型,實現合作共贏的發展新格局。

圖: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副行長 潘燕琴

聽雲首席架構師 王凡

聽雲首席架構師王凡展示了常州人社公共服務統一監控平臺部署成果。他表示,通過前期調研以及相關研究,已經共同研究出本次平臺搭建所要達到的「兩個目標、三大創新、四個成效」。兩個目標,一是保障市民用戶體驗,快速處理服務投訴,提升服務質量;二是提升惠民服務質量,實現主動式服務,真正達到智慧人社。針對這兩個目標,聽雲提供了三大創新思路,一是基於先進的OneAgent的全量採集技術,分析從用戶端發起的每一次請求,實現全量數據的採集分析;二是全鏈路追蹤技術,以用戶粒度記錄端到端的訪問行為,實時評估每一位用戶每次訪問行為的滿意度,實現全鏈路代碼級追蹤;三是基於AI算法和機器學習技術,實現智能降噪和收斂分析。最終實現數據分析智能化、服務質量可視化、數據採集全量化和業務監控全棧化這四個成效。

圖:聽雲首席架構師 王凡

智慧人社用戶體驗聯合創新實驗室」揭幕

在與會嘉賓共同見證下,常州市人社局副局長李慶、常州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學院、阿里雲大數據學院院長徐明華、聽雲總裁趙宇辰、江南銀行副行長潘燕琴共同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常州市人社局局長嘉秀娟、常州大學副校長徐守坤、聽雲總裁趙宇辰、江南銀行副行長潘燕琴共同為「智慧人社用戶體驗聯合創新實驗室」揭幕。

圖:四方籤約

圖:四方揭幕

未來,四方將共同開展「網際網路+人社」的創新研究,促進政府公共服務、大數據及AIOps的全面融合,共同打造「網際網路+人社」新篇章!

編輯:賀賀

相關焦點

  • 「常州智慧人社」之「人力資源市場...
    2018年,市人社部門結合「金保工程」二期建設契機,以市級統一的人社基礎信息庫和大數據應用為核心,全力加快「常州智慧人社」網際網路服務矩陣建設。2月1日,「常州智慧人社」之「常州人力資源市場系統」將全面上線試運行,系統包括常州人力資源市場網站」和「常州人力資源市場微信公眾號」兩個子系統。平臺將面向所有單位、個人提供一體化、雙實名、智能化的招聘求職服務。特別是「常州人力資源市場微信公眾號」已全面升級,將為服務對象帶來更多的「福利」。
  • 全國僅5人!常州餘凱獲稱「全國人社知識通」
    常報全媒體訊 繼被評為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後,常州人社系統又獲榮譽。在日前舉行的人社系統業務技能練兵比武全國決賽中,武進區人社局勞動保障監察員餘凱一路闖關,獲稱「全國人社知識通」,全國僅5位。業精於勤精於深。
  • 常州老年大學「樂活雲課堂」推出1萬個線上學習名額
    昨日,常州老年大學「樂活雲課堂」正式上線,首批面向社會推出1萬個線上學習名額(本校在籍學員不佔用線上學員名額)。2020年是常州老年大學「社會辦學年」。作為一種全新的老年教育形式,「樂活雲課堂」採用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模式,匯聚優質課程和專業師資,緩解線下「一座難求」的難題,滿足老年人不斷增長的學習需求。原本設想雲課堂項目在5月份推出,疫情防控當下,為滿足宅居老年人的課堂學習,技術人員加班加點,提前完成了推出計劃。
  • 築夢計劃丨常州:青年學習社踏上不忘初心的「七彩」線路
    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常州團市委在前期「青年學習社」建設的基礎上串點成線,在江蘇省範圍內率先打造青年學習社「七彩」學習路線,深入挖掘不同時代青年的奮鬥「小故事」,以典型引領開展「情景式」教育,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團員青年中入腦入心。11月2日上午,常州團市委發布了常州青年學習社「七彩」線路。
  • 2019年度常州新聞獎評獎結果公示|新聞中心|中國常州網 常州第一...
    」系列報導》     常州日報社 吳燕翎、胡豔、呂洪濤、呂亦菲 唐歡    3、報刊通訊《三看這家製造業企業的「繳費單」》 常州日報社 童華崗    4、報刊通訊《已被22個省、市103家醫院應用的—— 胃腸道腫瘤免疫治療成果誕生記 》    常州日報社 何王    5、報刊通訊《「鴻雁」相伴,六年如一日》    常州日報社
  • 臺灣東海大學「江南創新管理與文創」夏令營在常州開營
    7月6日,臺灣東海大學2018「江南創新管理與文創」夏令營在江蘇常州工學院開營,本期實訓共有20位東海大學的大學生參加,持續4天時間,常州市臺辦副主任徐棟,常州工學院副校長王傳金出席開營儀式並致辭。
  • 建行常州分行創新銀政合作 助力政務服務「不打烊」
    近日,建設銀行常州分行與常州市天寧區政務服務中心合作,在常州天寧支行的24小時自助服務區內,新添了政務公開+政務自助服務一體機、人社一體機等設備,正式掛牌成立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自助區。 市民周女士打算開辦一個服裝店,個體開店所需要的材料、流程,在自助服務一體機上都可以查詢。
  • 常州化龍巷論壇攜手常州國旅打造旅遊智慧平臺
    常州化龍巷論壇攜手常州國旅打造旅遊智慧平臺 來源:現代快報網|2014-07-20 17:02:08 摘要:一個是常州最知名的論壇——化龍巷,一個是常州本土知名旅行社——常州國旅。
  • 「水韻江蘇,又見美好」常州分會場火熱啟幕
    4月26日上午,「水韻江蘇 又見美好」主題遊常州分會場啟動儀式在迪諾水鎮盛大啟幕。本次活動由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作為分會場之一的常州迎來了南京、揚州、鎮江、泰州等地約500名旅客朋友,他們一起走進常州諸多熱門景區,體驗遠山近水、動靜相宜的魅力常州。活動現場,底蘊深厚且潮流時尚的常州城市氣質吸引了在場所有嘉賓的目光。
  • 江南龍城,常州的特色美食小吃
    常州,是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南、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先進位造業基地和文化旅遊名城,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與蘇州、無錫構成蘇錫常都市圈。江南龍城,素以美食著稱。常州餐飲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
  • 常州高新區多校聯動大型網絡招聘會啟幕
    常報全媒體訊 昨天,由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常州國家高新區管委會、常州國家高新區(新北區)科技鎮長團聯合主辦的常州高新區「春風送崗,職等你來」多校聯動大型網絡招聘會在常州高新區人才網正式拉開序幕。
  • 常州天寧吾悅廣場太火爆,60%的常州人都來了!
    一、一路向東,商業新中心的崛起   天寧吾悅廣場開業一個月以來,到店客流超250萬人次,相當於六成的常州人都來了一次。         除此之外,廣場內擁有常州第一家星軼STARX影城,自帶錄音棚的定製化KTV星聚會,擁有天空籃球場的洛克籃球公園(塗鴉裝飾中,暫未開放),純正英國PONY馬的佳伯馬術學院,真槍射擊俱樂部-TOP trigger扳機社(
  • 被人遺忘的江南園林——江蘇常州近園,一個精緻的清代小園林
    說到江南園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蘇州園林,的確,蘇州園林無論從規模和數量以及精緻程度都是其他江南城市的園林難以比擬的。不過,除了蘇州有園林,其實揚州、南京、無錫等城市也有不錯的園林。相比較下來,常州這個江南城市則要低調許多了,不過在我看來常州一些園林也是不錯的,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常州四大園林之一的近園,俗稱「惲家花園」。
  • 常州有多「韌性」?三組數據告訴你
    「從創下11個全國第一的實業之父盛宣懷、近代實業家劉國鈞,到中國共產黨早期傑出領導人『常州三傑』,常州人骨子裡有著勇爭一流的基因。」常州市委書記齊家濱說,當前,常州正按照「兩爭一前列」新要求,加快重大項目對接,全力推進國際化智造名城建設。
  • 「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是常州新地標,常州史上一條青果巷
    每個城市,好像都有一條歷史文化悠久的古街巷,如南京的老門東,上海的多倫路,濟南的芙蓉街等等,常州也不例外,有一條500多年歷史的古街巷,是常州歷史最悠久的古街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古色古香的街巷景觀吸引了不少遊客。
  • 2020年度江蘇省網絡文明宣傳活動在常州舉行
    12月18日,2020年度江蘇省「攜手護網行 共治E空間」網絡文明宣傳活動在常州舉行。 讓網際網路「最大變量」轉變為事業發展「最大增量」。江蘇作為網際網路大省,全省網民近5000萬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60%以上。近年來,全省網信戰線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在管網治網上出重拳、亮利劍,積極開展專項整治,全省網絡生態明顯改善,網絡空間日益清朗。
  • 「網際網路+紹興人社」 讓百姓共享數位化紅利
    「數據能大量歸集共享,實現讓數據跑路代替百姓跑腿,得益於9月初新上線的『網際網路+紹興人社』一體化信息系統。去年5月,我市從人社業務中群眾辦事的痛點、難點著手,啟動建設「網際網路+紹興人社」系統,全面推進政府數位化轉型。原計劃需3年,最終只用了1年零4個月就實現成功上線。
  • 常州首次舉辦跨境業務外貿人才招聘會
    常州推進高質量發展,要著力做好包括穩就業、穩外貿在內的「六個穩」工作。3月30日上午,常州市跨境業務外貿人才招聘會在市人力資源市場舉行,這是我市首次針對外貿人才推出的專題招聘活動。本次活動由市商務、人社、教育、科教城等部門聯合舉辦,共有全市90多家外貿企業參加招聘,招聘崗位包括外貿經理、外貿業務員和跟單員等,招聘需求超過400人。來自常州大學、江蘇理工學院等10所在常高等院校的500多名學生報名應聘。陳欣是常州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在現場,她對就業前景有了更充分的認識。
  • 中華恐龍園在常州,常州大學引領7所高職,懷德學院需轉設
    高職學校有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7所。常州大學原名是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常州分院。後來學校改名為江蘇化工學院,並從無錫搬到常州,接著又開始更名了,先是江蘇石油化工學院,然後是江蘇工業學院,到了2010年正式更名為常州大學。
  • 蘇東坡其實是半個常州人,與常州有三十年的緣,東坡公園為你解密
    東坡先生曾先後14次到常州,期間曾較長時間居住於常州。這裡要講下,以前的常州府跟現在的常州版圖不太一樣,除現在的常州以外,還包括無錫,宜興,江陰縣。蘇東坡是怎樣跟常州結緣的呢?在蘇東坡上京城參加殿試的過程中,結識了常州府宜興縣的蔣穎叔,蔣之奇和單錫,以及常州晉陵縣(今常州市區)的胡宗愈,志趣相投,結為摯交,在聽他們介紹了常州種種之好後,定下了赴居常州的「雞黍之約」,有了來常州的初步想法。後來在常州賑災半年,走遍常州府所有轄縣,萌發了歸老常州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