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十起人肉搜索案例僅兩起追責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0-12-19 新京報網

  成都被打女司機個人信息被公開,其父報警;律師稱責任主體難找、侵權危害難確定造成維權難

  連日來,「成都別車女司機被當街毆打」一事成為輿論焦點。目前,打人男子張某因涉嫌尋釁滋事被拘留,女司機盧某的大量個人信息遭網友披露,盧某父親已針對網絡上的隱私洩露報警。

  然而,新京報記者梳理近年來十起人肉搜索案例發現,被人肉者採取法律手段追究責任的僅兩例。律師表示,遭受網絡暴力,往往因為找不到責任主體讓維權面臨較大困難。

  前日,成都被打女司機盧某的身份證、生活照等個人信息被網友公開,還有大量未經證實的車輛違章信息和開房記錄。在最新的一則採訪視頻中,盧某的母親稱女兒「別車」是為了「去搞一個慈善機構」。

  被侵權者反而道歉

  對於資料洩露,盧某父親已報警。昨日,發布女司機個人信息的原帖已被刪除,一些在微博號召轉發的內容也被刪除。

  記者梳理近年引爆輿論的十起人肉搜索案例發現,被人肉者採取法律手段追責的僅2例,委託律師發表聲明的1例,其餘的7例中,被人肉者均未就信息洩露追責。

  被人肉搜索的主體多來自網上的爭議事件,其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部分網友反感,在短時間內遭到全方位曝光,曝光內容包括身份、住址、電話、聊天帳號、照片、工作單位及親屬信息。

  然而,從統計案例的結果來看,有些被人肉者最終選擇為自己對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道歉,未對涉嫌侵犯隱私的一方做出法律追究。

  遊戲帳戶成攻破目標

  記者發現,此類「人肉搜索」非常高效,從一張圖片入手,最短在幾小時內可準確收集到目的人的大部分信息。網友通常通過QQ號和微博等聊天帳號檢索他人活動和人際關係、攻破遊戲ID密碼取得手機號,或者查詢他人網絡IP位址,進而採用某些技術手段獲得私人信息。

  整個人肉過程中,參與人數龐大且不確定,網友之間相互傳遞、補充、豐富,直到將他人信息「挖盡」。

  北京師範大學犯罪與矯正研究所所長吳宗憲教授曾表示,「人肉搜索」有工具性、高效性、參與性、多樣性、跨境性五大特點。其工具性是尋找某一項線索、信息的工具的行為,是一把雙刃劍,用不好可能會帶來「網絡暴政」或網絡侵權。

  近年十大人肉搜索事件及追責情況

  未追責

  #陳自瑤#

  2001年,有網民在貓撲網貼出一張「自己女朋友」的美女照片,引起網友關注並開始搜索。很快,這位名叫「陳自瑤」的女子大量個人資料被公布於網絡。「陳自瑤事件」被視為人肉搜索的第一例,但那時候還沒有「人肉」的說法。

  結果:當事人未就信息洩露事件追責。

  #虐貓女#

  2006年2月,一網友公布一組虐貓視頻截圖,一名時髦女子用高跟鞋將小貓踩死。不久,有網友發出「宇宙通緝令」,不少網友懸賞捉拿「兇手」。很快,該女子虐貓地點和她的工作單位等信息曝光。

  結果:虐貓女解除職務,未就信息洩露追責。

  #銅須門#

  2006年4月12日,有網友發帖自曝妻子與其公會會長「銅須」在遊戲中長期相處產生感情,並發生一夜情。同時他公布了銅須的QQ號。緊接著,網友們貼出銅須的姓名、籍貫甚至其所在院校的校長也受到牽連。

  結果:「銅須」發布聲明希望事件平息。

  #辱罵災民#

  2008年5月21日,一段視頻中一名女子用輕蔑的口氣大談對四川地震和災區難民的看法,激烈和髒話充斥其中。隨後,有網友發帖稱得知該女子的詳細信息,包括身份證號、家庭成員、具體地址、QQ密碼以及家人的電話。隨後警方將女子拘留。

  結果:該女子道歉,未就信息洩露追責。

  #毆打環衛工#

  2010年12月8日,陳女士和一名環衛工人因口角打起來。經調解,陳女士賠了環衛工人500元錢。事情經過被網友發到網上,同情環衛工人的網友將陳女士店面位置、老公的電話號碼、車牌號碼等公開,陳女士受到電話辱罵,生意也受影響。

  結果:陳女士向媒體求助希望平息此事。

  #丁錦昊到此一遊#

  2013年5月24日,網友發微博稱在埃及盧克索神廟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錦昊到此一遊」。有網友人肉出丁錦昊的初中就讀信息。

  結果:丁錦昊父母為孩子的行為道歉。

  #上海地鐵色狼#

  2014年6月30日,一段「地鐵9號線男子摸女生大腿」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被騷擾的當事女乘客報案後男子否認騷擾行為。事件持續發酵後,多名網友公布男子及其妻女照片、電話、住址、單位等具體信息。

  結果:男子家庭被不斷騷擾,男子辭職。

  發聲明

  #暈機女#

  2009年4月24日,一名90後女孩在豆瓣網上發了一篇《誒!真該買個私人飛機》日誌,後被網友稱為「暈機女」。很快,其博客、校內ID等信息均被公布,不少人留下攻擊性語言。

  結果:女生委託律師發聲明稱希望網友停止傳播。

  追責

  #死亡博客#

  2007年12月29日,北京一女白領跳樓身亡。她在「死亡博客」中將尋死原因歸咎於丈夫的不忠,並在博客貼出丈夫和第三者照片。隨後有網站將該女子丈夫的住址、工作單位等信息全部披露。部分網民到該女子丈夫和其父母住處騷擾。

  結果:女子丈夫起訴三家網站獲賠8000元。

  #花季少女投河#

  2013年12月2日,高中生琪琪(化名)到某服裝店購物。不久,購物時的監控截圖被該服裝店店主發到微博上,稱圖中女孩是小偷。同日,琪琪所在學校、家庭住址均被曝光。12月3日,琪琪跳河身亡。

  結果:法院以侮辱罪判處服裝店店主有期徒刑一年。

  釋疑 Q1

  哪些屬於個人隱私?

  手機號、健康資料、家庭住址等均為隱私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劉高稱,個人的手機號、身份證號、開房記錄等信息都屬於隱私範疇,網友隨意公布已構成侵犯隱私權。從法律意義上定義隱私,是指那些不為公眾知曉與公眾無關的私人內容,包含「私人信息」和「私人活動」。

  「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人肉搜索的法律規範。」劉高稱,可參考法律規定有《網絡侵權司法解釋》第12條,自然人基因信息、病歷資料、健康檢查資料、犯罪記錄、家庭住址、私人活動等個人隱私和其他個人信息都屬於個人隱私。

  該條規定還提到,有幾種情況除外,包括為促進社會公共利益且在必要範圍內;自行在網絡上公開的信息或者其他已合法公開的個人信息;以合法渠道獲取的個人信息等。此外,國家機關行使職權公開個人信息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釋疑 Q2

  侵犯隱私權如何處罰?

  如構成誹謗罪最多可判處三年以下徒刑

  劉高介紹,侵犯他人隱私權依據損害程度可構成普通民事侵權和刑事誹謗罪。如果是民事侵權,涉嫌侵犯他人隱私的,依據被侵犯者的名譽和隱私損害程度酌定賠償數額和公開道歉。如果構成侮辱、誹謗罪的最多可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侵權責任法》第36條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釋疑 Q3

  遭人肉後維權難在哪?

  責任主體、證據及侵權危害難以確定

  劉高稱,找不到責任主體是維權過程中最大難點。人肉搜索通過人傳人的方式進行,很多人在短時間內互相暴露一點信息並通過網絡技術把它們串聯起來。「涉及的責任主體較多,這也是網絡侵權的特點。」劉高表示,由於缺乏相關技術手段,一般網民無法查詢IP位址,即使查詢到也難以在第一時間鎖定責任主體。

  第二大難點是侵權證據難以確定。網絡內容可以隨時刪除,因此在網絡上追本溯源很困難,也難找到首發的侵犯蹤跡。「儘管現在的網頁快照可以保留刪除內容一段時間,但人肉帖刪除後還是給偵查帶來困難。」劉高說。

  如何確定侵權的危害後果則是第三大難點,劉高介紹,通常情況下,網絡侵犯內容的危害容易被放大,與真實世界的侵權相比,網絡空間內傳播的效果會被無限放大。因此要確定損害後果是很困難的,隱私所有者的保密程度、隱私的傳播範圍、傳播的主觀惡性及是否盈利等問題都是參照的範疇。

  本版採寫/記者程媛媛 實習生 魏思佳 李驍晉

相關焦點

  • 電話訂火車票今起全國通取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實習生 徐洋 攝  取票時間延長12小時;1月4日起,網際網路、電話訂票預售期延長至20天  新京報訊 (記者劉春瑞)從今天起,通過電話預訂的火車票可全國通取,取票時間延長12小時。1月4日起,網際網路、電話訂票預售期調整為20天(含當天)。
  • 網紅瘦臉針「粉毒」的地下市場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對此,多年從事海關相關業務的律師劉傑告訴新京報記者,走私者郵寄物品時,往往會為違禁藥品偽造其他商品名,比如一些不需要檢驗檢疫的普通商品。2017年,《安徽商報》就曾報導過這樣的案例:安徽跨境電商產業園查出8箱、397支以玩具名義從韓國發來的貨物,經查為肉毒毒素。除了郵寄入關,另一種來源是「人肉帶貨」。
  • 人肉搜索逼死女醫生一年多,維權至今未果
    德陽自殺女醫生丈夫詳述經過:那個男孩朝妻子吐口水,覺得妻子受辱才打了他;對方父母鬧到單位要求雙開,發動「人肉搜索」,妻子不堪壓力吃了500片安眠藥。來源:新京報這起令人扼腕的自殺事件,與陳凱歌導演2012年的電影《搜索》劇情高度相似,自殺身亡的女醫生幾乎是影片中「葉藍秋」的翻版。
  • 默默耕耘 壘起高峰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力量不夠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相信自己,靠自己,隨時隨地儘自己的一份兒往最好裡做去,讓自己活得有意思,一時一刻一分一秒都有意思。——1942年,朱自清《論自己》    「行勝於言」,這是鐫刻在清華園大草坪前日晷上的四個字,也是刻在清華人心裡的一句話。  四字恆言,看似簡單,實則艱辛,因為它往往意味著關注度小以及回報率低。
  • 夜讀:今天你可能錯過的新聞都在這裡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符金陵在3月3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除了落實稅收減免政策外,最近又出臺了社會保險費減免政策,減輕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負擔,企業的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階段性降費實施以後,再加上去年我們把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由20%降為16%的政策實施,全年僅社會保險費減負就會減輕企業負擔超過1萬億元。
  • ASMR七年「斷舍離」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最近這三年裡,馬克每天至少要聽兩個小時ASMR,他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ASMR帶來的是一種能夠穩定心緒的聲音,「我是ASMR『觸發音』的受眾,觸發音就是碰觸和摩擦物體的聲音,比如模擬掏耳朵的聲音、中性筆寫字的聲音,這些聲音有時會讓我起雞皮疙瘩,更多時候則會讓我心安。」 「ASMR主要給人帶來的是一種感官聯動的反應。」
  • 兩女子順走酸奶店相機 店主:放棄「人肉搜索」
    最高法新規約束「人肉搜索」  近日,最高法發布新規《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並於10月10日開始實施。  當時間來到12點21分時,坐在座位正中的矮個女孩突然抱起了孩子,僅靠著位子邊上坐了下來。此時她手中的酸奶杯本來放在桌子中間,從視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位女顧客一點點,把酸奶杯移到了桌子邊上,緊貼著桌邊放下。抱起孩子開始餵他酸奶。其間高個的女孩開始指著酸奶逗孩子,並不斷向桌外的方向揮手。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5月28日上午,香港金鐘道95號統一中心十樓的一間會議室裡,金嗓子召開了一年一度的股東周年大會。
  • 遭遇人肉搜索,你該怎麼辦?
    因為從這個月起,《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開始實行。《規定》明確指出,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產者、平臺,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偽造、流量造假、操縱帳號等違法活動。同時,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應防範和抵制製作、複製、發布含有使用誇張標題、內容與標題嚴重不符和炒作緋聞、醜聞、劣跡等不良信息等。
  • 知乎女神詐騙案:如何看待人肉搜索?
    同樣,我們在搜索的時候,搜索到虛假內容,造成了損失,搜索的平臺應該不應該負擔責任?而在這次的詐騙案,也有網友提出了同樣的問題:知乎究竟有沒有責任? 其實這個問題,在十多年前BBS時期就暴露過,當時有過一些傷害名譽權的帖子,就刪除不刪除的問題,當事人與網站發生過法律糾紛。 道理的討論五花八門,網民意見不一,目前的法律也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 第九屆全國兒童文學獎頒獎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 (記者江楠)第九屆全國兒童文學獎頒獎典禮昨日在京舉行。
  • 北京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夢遙)在外刷手機,人們都希望能有免費wifi。
  • 「人肉搜索」可以任性而為?
    ,需探究的是「人肉搜索」的具體方式與內容    ◇將涉及個人隱私的信息公之於眾,超越了法治社會表達自由的限度    ◇從責任主體的角度來看,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履行審查義務    ◇對「人肉搜索」者取證難、損害結果難以量化,導致處罰難     5月,兩起新聞事件引起社會關注。
  • 人肉搜索:網絡時代的群體癲狂
    近年來,幾起極具影響力的人肉搜索事件在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都掀起了軒然大波,使其迅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人肉搜索的威力既令人折服,也使它成為眾矢之的,有關的爭議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從未間斷。人肉搜索是什麼?它為何有如此強大的威力?人肉搜索是如何演變成網絡暴力的?
  • 禁止人肉搜索,有「法」還得有「治」
    這起令人扼腕的自殺事件,與陳凱歌導演2012年的電影《搜索》劇情高度相似,自殺身亡的女醫生幾乎是影片中「葉藍秋」的翻版。同樣緣起雞毛蒜皮的小糾紛,同樣是蓄意煽動的「人肉搜索」,同樣是無休無止的網絡暴力,同樣以當事人自殺結局……遺憾的是,近些年因「人肉搜索」導致的悲劇似乎沒有減少跡象,反倒因社交媒體日漸發達而愈演愈烈。
  • 新京報App:「不同凡想」
    其定位是立足北京、輻射全國、面向世界,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原創新聞資訊類平臺。在信息過載時代,堅守新聞專業主義,用心製作、限量提供真實、有趣、有情懷的內容。原則上,堅持黨管媒體、黨管App原則,堅持政治家辦媒體。確保導向正確、確保優勢互補、確保平穩有序。
  • 人肉搜索明令禁止!還記得那些被「人肉」傷害過的人嗎?
    電影《無形殺》、《搜索》曾一度引發民眾對於「人肉搜索」的討論,日前,3月起明令禁止網絡暴力人肉搜索登上微博熱搜,「人肉搜索」這一話題再次引發網友熱議。3月起明令禁止網絡暴力人肉搜索3月1日起,《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開始實行。規定明確,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產者、平臺,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偽造、流量造假、操縱帳號等違法活動。
  • 網友用人肉搜索作反腐利器 七大招數走向前臺
    監督官員網絡七招  人肉搜索作為反腐的利器正逐步前臺。網民通過人肉搜索的方式監督民官,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南都周刊記者·牛思遠 實習生·鄭璇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會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為那裡是地獄……」  這是網絡上流傳已久的名言,被用來形容「人肉搜索」的強大威力。  在網絡監督中時,一旦被群眾鎖定目標,就意味著過去現在甚至未來都放在了顯微鏡之下。
  • 城市牧羊人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一天兩頓飯,通常是加了菜葉子的一大碗米線。迴圈的羊群晚上七點多就睡了,除了看星星,放羊人只有看手機,十點多也睡了。  來年4月產羔,現在正是積蓄能量的季節,除了鮮美的草,綿羊還要吃鹽才能長膘,否則冬天很難熬過去。周相紅一次帶上20斤鹽就能把200多隻羊都餵了。
  • 凱樂科技的五大謎題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研究其債權轉讓過程,從中發現諸多不解:該債權轉讓由「貸款」變身而來,而「貸款」合同卻很有可能並不存在,且相關債權質押沒有及時公告;兩次轉讓債權定價差距懸殊,且定價率極低……  此外,隨著新京報記者對凱樂科技的進一步調查研究,發現這家今年以來「故事」不斷的上市公司背後,還有更多的疑問待解。  謎題1 股權質押未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