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菜杆、芹菜頭統統「請」進泡菜罈
自己做飯,一月能省千元 市民分享節約小妙招:一菜多用、去生鮮店買晚間折扣商品
龔小姐做的減脂沙拉餐,自製成本不過15元。
受訪者供圖
餐廳裡提供的免費餐前泡菜,其實就是包菜杆、辣椒尾部、芹菜頭等食材的邊角料醃製而成;市售18元一份的酸辣土豆絲,自製成本不過3元;每日晚8點後,你能在盒馬鮮生、錢大媽等生鮮超市搶到最低5折的新鮮肉類和蔬菜……
剛剛大學畢業就職的龔小姐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不叫外賣,自己做飯一個月至少能省下1000元。看似簡單的買菜、食材搭配及烹飪,藏著不少省錢小竅門。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亞蘋
數據
晚飯在家做,一月夥食費能省上千元
「雞胸肉、西藍花、油醋汁、玉米、紅薯,統統買齊活了。」9月21日,在長沙市芙蓉中路上一家生鮮超市內,龔小姐對照著自製沙拉教程,將所需食材一件件放進手邊的購物車內,總共花費21.5元。到家後,她將雞胸肉醃製後放入保鮮袋,「一塊冰鮮雞胸肉20元,可以做五份沙拉。算下來,自己做一份沙拉成本不到15元,直接購買的話至少是30元往上走。」
作為一名職場「萌新」,龔小姐月工資4000元。「除去房租、護膚品、服裝等開銷,餘錢不多,就和合租室友商量著一起做飯。」龔小姐說,她與室友上班時間朝九晚六,兩人不加班時,便約定著去菜市場買菜、做飯,「第一個月,夥食費只花了800元,比點外賣或者下館子,至少省了1000元。」
「外賣App上15元一碗的炸醬麵,算上燃氣、油鹽醬醋等成本,一碗成本不過3-4元;路邊攤20元一份的花甲粉,自製最多5元,7元一斤的花甲能做三四份花甲粉。」龔小姐表示,自己做飯不僅省錢還能有效控制油、鹽、添加劑的攝入,掌握食材的新鮮度,節約的同時吃得更好更健康。
兩人還研究出一些節約小技巧:茄子切塊後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鐘,炒菜時能少放一半油;切絲剩下的胡蘿蔔、土豆一併倒入剩飯中,簡單調味就是一鍋時蔬燜飯……
技巧
省時又省力,蒸菜最適合
自己做飯,有哪些挑選平價食材的小技巧?頗有「省錢」心得的丁小姐告訴記者,生鮮一小時達購物網站、社區團購小程序都會定期上架「秒殺」商品,「錢大媽、盒馬鮮生等生鮮超市的肉類、新鮮蔬菜也會在每晚8點後賣出最低5折的價格。」
不會做飯的廚房小白也不用慌。如今,在知乎、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你都能找到簡單又美味的懶人做飯技巧。知乎答主「白豆蔻」在「有哪些簡單又美味,適合懶人的做飯方法?」中回答稱,「蒸」是最適合懶人的烹飪方法,不用在意火候,也不用費工夫翻炒,只需要扔鍋裡,躺在沙發上等熟就好。
「白豆蔻」介紹了香菇蒸雞、冬瓜蒸蝦仁、蒜蓉龍利魚等16個美食菜譜,每個菜如「豆豉蒸排骨」僅需將排骨洗淨,放兩大勺豉汁醬醃製10分鐘;盤子底下鋪山藥,上面摞排骨;水開後排骨蒸上30分鐘,出鍋後撒點蔥花就大功告成。
「你在餐館吃到的免費泡菜,其實就是用包菜杆、辣椒尾、芹菜頭等食材的邊角料醃製而成的。現在我們家做菜,基本沒啥丟的,菜杆子老菜頭,邊角餘料統統請進泡菜罈。」從事餐飲行業的蔡女士從工作中找到了省錢妙招,「大部分餐廳為控制成本,會在加工時將食材最大化利用,如魚身做成魚片、魚頭可做砂鍋魚頭煮豆腐、魚尾可以紅燒。多動動腦筋,如何讓食材發揮最大的利用價值,廚餘垃圾都減少了,節約還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