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起源於中國,原本是皇家和王公貴胄的休閒遊戲,一直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在歷史演變中才慢慢由宮廷流傳到民間。麻將在四川也有不一樣的玩法和叫法,我們所說的四川麻將多指成都麻將,和傳統的麻將玩法也有一定的區別。
在四川,最幸福的時光莫過於在府南河邊泡上一碗蓋碗茶,不受打擾的打上一場痛痛快快的四川麻將。我們通常所說的打一場麻將一般是四個小時,這對於愛麻將全國第一的四川人來說只是小試牛刀,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無論老少,奮戰一個通宵也是不在話下。
當然不同於麻將的傳統玩法,在21世紀的四川,不摸完最後一張牌的麻將都不叫四川麻將。這裡我們所說的四川麻將不再是一家胡牌就結束牌局,而是剩下的人繼續摸牌打牌,一直到三家胡牌才算結束。我們都知道麻將分為萬字、筒子、和條子三種花色,四川麻將的核心就是缺一門,也就是在一開始就要選定我們要打出的那一種花色,如果牌局結束手中還有三種花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花豬」,「花豬」是要賠滿格懲罰的。
同時在四川麻將中還有一種特殊的玩法,也就是在我們槓牌的時候會進行單獨算錢,也就是常說的「颳風下雨」,而「颳風下雨」則又分為「下大雨、下中雨和下小雨」,這裡的大中小也是根據具體的情況會進行不同的算法。當然,「颳風下雨」不僅單獨算錢,還會在牌局結束時進行計翻,也就是會相應地加大番數,一般來說有幾個槓就會翻幾番。
基本上對於一個會玩麻將的人來說,掌握了上面兩點,四川麻將基本上也就算會玩了,但是要想將四川麻將玩到得心應手,就不得不了解四川麻將裡的「專有術語」。
甩色子:由莊家擲兩枚骰子以確定端牌的起始位置。
定張:在一局的開始定下不要哪門牌,以後不能改。一般將一張此顏色的牌面朝下擺放,第一輪打出。
堂子:牌桌上打出的牌堆
將:胡牌時的一對牌。
下叫:聽牌。缺一門,四個搭子加一對將即可胡牌。
死叫:下的叫實際上不能胡(所有能胡的牌都已經現出)
絕張(金張):四張牌已經現了三張,最後一張稱為絕張。
自摳(自逮,自摸):胡自己摸上的牌。
放炮(點炮):打出的牌被他人胡了
查叫:一局結束時,有兩家或以上未胡牌,此時查叫。無叫的給有叫得賠叫(賠大或賠小需自行商定,死叫算不算叫需自行商定)。若無叫,槓不計算
槓上花:開槓後補的牌胡牌。
槓上炮:開槓後補的牌放炮。
搶槓胡(搶槓炮):碰牌後摸到第四張相同的牌,槓出時,他人可以胡這張牌,此時不成槓。
帶根:槓或四張未槓出的相同的牌,每一根翻倍
平胡:普通的四個搭子一對將。如:123 345 789萬 234 66筒(1番)
大對子(對子胡):四個搭子均為三張一樣的牌。如:111 333 444萬222 66筒(2番)
清一色:胡牌時只有一色牌。如:111 234 345 666 88萬(4番)
清大對(清對):清一色大對子(8番)
暗七對:不遵循四個搭子一對將,胡牌時為7個對子。如1133446677萬5588筒(4番)
龍七對:暗七對的改進,七對中有兩對(或更多)相同,可視作帶根的暗七對。如1133446666萬5588筒(8番,每多一根翻倍)
清七對:清一色暗七對(16番)
清龍七對:清一色龍七對(32番,每多一根翻倍)
當我們了解了四川麻將的玩法之後,就不得不約上三五好友,在府南河邊喝著蓋碗茶,痛痛快快來上一場。或許在很多人眼裡,麻將只不過是賭博方式的一種,但在四川,麻將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四川人特有的四川文化,可以說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沒有人不知道四川麻將。
成都之所以在能成為大家眼中的休閒城市,在我看來,這跟四川人愛打麻將是分不開的。無論工作有多忙,也無論生活的壓力有多大,都會擠出時間打幾圈麻將,在麻將中讓生活的節奏慢下來,就算天塌下來,也會不緊不慢的說一句:莫忙多,這圈打完再說。相比於詩和遠方的不切實際,倒不如安安心心打上一場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