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鴨絕味之爭,做直營還是加盟?

2020-12-18 騰訊網

密碼導言

周黑鴨在今年3月過得並不好。最近的一份沽空報告和幾天前的過期鴨問題,把周黑鴨的所謂「精品」模式放在火上烤了一把。

花旗發表研究報告,將周黑鴨2018-2020年盈利預測下調約18%,給予周黑鴨「沽售」評級。報告稱,最令其擔心的是周黑鴨2018年嚴重下滑的盈利能力。

相比之下,老對手絕味食品在2018年中期均取得了不錯的業績表現。

絕味食品在上半年實現收入20.85億元,同比增長12.6%,淨利潤3.11億元。

3月6日,絕味食品拋出了一份13億元產能擴充計劃,其中發債募集資金10億元。

周黑鴨發展減速與絕味食品的好胃口對比明顯,是自身的模式與市場發展階段不夠匹配?

01

規模效應與利潤率

周黑鴨與絕味食品最大的區別就是自營與加盟的開店模式。

最顯著的影響有兩方面:

一是利潤率高低。

周黑鴨將全部終端零售價計入收入,獲得(零售價-生產銷售成本)的全部利差;

絕味食品給予加盟商一個低於零售價的出廠價,獲得(出廠價-生產銷售成本)這部分利差。

2017年,周黑鴨毛利率60%,淨利率23.4%,近幾年較穩定。絕味毛利率35.7%,淨利率13%,近幾年逐步提高,可以看到周黑鴨毛利率和淨利率接近絕味的兩倍。

二是門店增長快慢。

加盟模式下,企業用利潤率換取增長速度:廠家獲得的噸價和利潤率相對較低,但相應可獲得更快的門店擴張速度。

絕味食品堅持跑馬圈地飽和開店的策略,每年計劃新增門店800-1200家。

直營模式的周黑鴨,資本開支、投入需要一定周期,因此門店擴張速度顯著更低,2013-2016年每年新增門店約70~250家。

可以看到,絕味食品加盟開店的速度大約是周黑鴨的三倍。

衡量兩種模式是否適合公司發展階段,需要將兩項影響結合來看:即規模效應是否有助於提升公司利潤率。

周黑鴨近期遇到的問題在於,隨著其規模擴張,營收增速無法跟上成本增幅。

02

客單價警示

模式不同,也註定會影響其消費人群。

周黑鴨定位中高端消費者,主要面向一二線城市追求品質的年輕消費者,希望儘量挖掘消費潛力;

絕味食品定位大眾消費者,主要定位為三四線城市消費人群,瞄準的是龐大基數。

從2018年中期業績看,周黑鴨在營收下滑的同時,客單價卻在提升,由62.13元上升到65.83元。

這意味著周黑鴨的消費者進一步向高客單價群體。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好信號。

做滷製品畢竟不是賣奢侈品,500克的鴨脖不可能像香奈兒的包包一樣一直漲價還有那麼多粉絲。總的來說,消費者數量越多、頻率越高,企業的上限才會越高。

下一階段的拓展,周黑鴨勢必要向三四線城市滲透,在價格更敏感的市場,這個定價能拼得過絕味食品以及廣大的同類型對手?

一二線用戶群體縮小,三四線可預期的水土不服,周黑鴨需要新思路來平衡營收增長與客單價的關係。

有投資者吐槽犀利,「周黑鴨一度被稱為是消費升級的代表,但比較周黑鴨的客單價以及其消費群體,在周黑鴨的擴張上,或許要問一下,我們究竟能支撐起多高的消費升級」?

03

模式關鍵點

跳出滷製品,在食品消費領域,做直營和加盟都有頭部代表。

海底撈做直營,市值1216億港元。

消費者從排隊開始,就處於店面環境中,店內氛圍,溫度,音樂,都是服務範圍。

及時處理消費者在1-3小時用餐期的各類臨時需求,並讓消費者基本滿意,是海底撈的直營最大特點。

麥當勞做加盟,市值1421億美元。

用戶進店,直奔點餐檯,點餐付款取餐在幾分鐘內一氣呵成。從產品到流程的標準化是麥當勞的加盟特點。

那麼消費者去周黑鴨或絕味購買產品時,與以上兩種場景誰更相似一目了然。消費者不需要門店人員表演鴨脖拉花,而是在幾分鐘之內獲得能安全可靠的產品。

消費升級的大時代,吃貨們重視的是質而非量,願意為更好的口味付出更高的價格。

遺憾的是,今年3.15,周黑鴨因為食品安全問題,被媒體點名。絕味加盟店也出現過用便器衝洗菜碟等衛生惡性事件。

總的來說,當前我國的休閒滷製品行業發育還不成熟,行業集中度低,但市場足夠大。

行業前五所佔的市場在20%左右。

市場還需要搶佔,但到底是通過產品質量還是規模製勝,是頭部公司進一步擴張的選擇題。

自營或加盟也許並無優劣之分。如何將規模效應轉化為競爭優勢,才是考驗創始人們的關鍵點。

作者:小貝

編輯:Shane

相關焦點

  • 絕味憑藉什麼超越周黑鴨
    (2)區域分布上來說:絕味全國鋪開,周黑鴨穩紮穩打一個省一個省;(3)模式上,一個直營,一個加盟;(4)供應鏈:絕味攤子鋪的太大,早年沒幾個工廠,工廠物流半徑各種問題,到2016年有20幾個工廠,但很多工廠初建供應鏈還需要磨合,周黑鴨有2個,很好的覆蓋門店,明顯供應鏈效率到達時間好於絕味。
  • 追絕味 周黑鴨非直營渠道再下沉
    北京商報訊(記者 李振興)開啟特許經營模式4個月後,周黑鴨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周黑鴨」)在非直營的道路上越走越快。3月13日,周黑鴨在其文化公眾號上發布消息稱,開始招募渠道經銷商。  據了解,疫情暴發之初,周黑鴨宣布關閉1000家門店,關店率近80%。隨著疫情轉好,周黑鴨閉店數量也在減少。截至3月3日,除湖北省內的300餘家門店外,周黑鴨近80%門店恢復營業,但周黑鴨華中生產中心仍未復工。據了解,華中地區為周黑鴨主要營收來源地區,中期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周黑鴨華中地區自營門店收入佔總收入的60%。
  • 周黑鴨終於開放加盟!它還有機會趕上絕味嗎?
    來源:紅餐網 作者:李曉 周黑鴨和絕味這兩個鴨脖界的兩大巨頭經常被人拿來比較。同為上市公司的絕味和周黑鴨,一個加盟擴張的步伐不斷,一個堅持直營做品質,一直是「做加盟好還是直營好」的強有力的佐證。
  • 市值不到絕味二分之一,周黑鴨的「鴨王」之路還能崛起嗎
    來源:投中網在以鴨脖為代表的滷製品市場,周黑鴨和絕味兩大品牌一直各領風騷。不只是口味上的差別,兩者擴張地盤的打法同樣不同,周黑鴨以直營為主,絕味青睞加盟,兩者究竟孰強孰弱,一直未有定論。奮起直追的股價背後,其實是周黑鴨關於「鴨王之爭」的一道破局大題的新解法。周黑鴨和絕味的「鴨王」之爭由來已久。2016年周黑鴨在港股上市,2017年絕味登陸A股,同為休閒滷製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周黑鴨和絕味接觸資本市場的時間相近,但是此後選擇的發展模式卻大相逕庭。
  • 滷味巨頭排行:周黑鴨掉隊絕味毛利墊底
    銷售毛利率:絕味食品「墊底」雖說今年中報業績出現下滑,不過絕味食品還是滷味「三巨頭」中最賺錢的個股。正所謂寸有所短,尺有所長,但絕味食品在3股中的銷售毛利率水平卻最低。朱丹蓬具體談到,周黑鴨原來是以直營為主,絕味食品是以加盟為主,煌上煌走中間路線,加盟跟直營各半。截至6月30日,周黑鴨線下門店網絡仍以自營門店為主,門店總數達1367間,其中自營門店1246間,特許經營門店121間。
  • 滷味巨頭中報比拼:周黑鴨業績掉隊,絕味毛利墊底!
    銷售毛利率:絕味食品「墊底」雖說今年中報業績出現下滑,不過絕味食品還是滷味「三巨頭」中最賺錢的個股。正所謂寸有所短,尺有所長,但絕味食品在3股中的銷售毛利率水平卻最低。朱丹蓬具體談到,周黑鴨原來是以直營為主,絕味食品是以加盟為主,煌上煌走中間路線,加盟跟直營各半。截至6月30日, 周黑鴨線下門店網絡仍以自營門店為主,門店總數達1367間,其中自營門店1246間,特許經營門店121間。截至6月底,絕味食品在全國開設了12058家門店;煌上煌擁有4152家專賣店,其中,煌上煌直營店銷售額佔比為12.73%,加盟店銷售額佔比達87.27%。
  • 絕味周黑鴨的新煩惱
    周黑鴨在今年之前一直以直營模式開店,從未輕易開放加盟,以此來保證產品口碑。截止今年6月30日,周黑鴨在全國範圍內擁有1255家門店,和絕味鴨脖的過萬家相差甚遠。但由於周黑鴨一直以來聚焦一二線城市、產品定價高、以品牌與口碑見長,所以哪怕規模上不及絕味,也依然在消費者中擁有良好的品牌認知。
  • 誰是未來鴨中之王,三隻鴨子「絕味、周黑鴨、煌上煌」的資本路
    從2012年鴨脖第一股的「煌上煌「上市,到後來周黑鴨與絕味雙雙登陸A股市場,三隻鴨子實現了從消費市場到資本市場的重聚。而從目前鴨界三王的的資本實力來看,絕味市值為300億,高於周黑鴨和煌上煌點210億元的市值綜合,可謂是一騎絕塵,是目前的鴨中之王。
  • 絕味、周黑鴨、煌上煌「三國殺」 誰能笑到最後?
    在滷味行業連鎖品牌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久久丫和紫燕百味雞中,絕味食品、煌上煌、久久丫、紫燕百味雞以加盟模式為主,分別擁有門店10954家、超3600家、近1600家、超3800家;周黑鴨以直營模式為主,擁有自營門店1301家。
  • 周黑鴨幹不過絕味?半年虧4000萬,而絕味一季度賺6000萬
    基於此,小小的鴨脖也支撐起不少上市公司,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鴨脖三大概念股,周黑鴨、絕味鴨脖和煌上煌。 周黑鴨8月24日晚間發布的財報顯示,上半年周黑鴨營收和毛利均下降,實現營收9.03億元,同比下降44.4%,毛利4.93億元,同比減少45.8%;歸屬淨利潤為虧損4200萬元,去年同期則2.24億元。
  • 絕味食品、周黑鴨(01458)、煌上煌,誰將強者恆強,誰將後來居上?
    與此同時,行業內的三家巨頭——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依靠開店快速成長。絕味,湖南長沙的企業,通過「以直營為引導、加盟為主體」門店運營管理,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擁有門店數量最多的休閒滷製食品連鎖企業。周黑鴨,湖北武漢的企業,以自營為主,目前已逐步開放加盟模式,從零售額來計算,目前是行業第二名。
  • 滷菜現在做鴨產品還有機會嗎?滷菜英雄細化分析周黑鴨、絕味...
    目前滷菜領域,上市的企業就有周黑鴨和絕味,同樣是做鴨產品,一個以直營為主把控品質,一個以加盟為主拓寬市場份額。而久久鴨從上海起步,也是以直營為主,雖然周黑鴨的門店數量不多,但無論是從銷售規模還是名氣來說,周黑鴨都是最響亮的,那麼絕味、久久鴨與其相比究竟差在哪兒呢?
  • 周黑鴨VS絕味鴨脖,武漢模式輸給湖南模式
    絕味食品聲稱主要採用了「以直營連鎖為引導、加盟連鎖為主體」的銷售模式。聽著像是兩種模式並行,但是截至2019年上半年,絕味食品90%以上的主營業務收入來源於加盟渠道的產品銷售。而同期,周黑鴨86%以上的收入來源於自營門店。可以說,目前絕味食品的收入依賴於加盟店,而周黑鴨的收入依賴於自營店。
  • 絕味鴨脖再衝IPO 加盟模式埋下食品安全風險
    依靠加盟模式及資本的介入,絕味近幾年快速擴張,2015年門店數量已達7172家,接近競品周黑鴨的10倍,但淨利潤卻只有後者的58%,其盈利能力因此受到業內質疑。同時,加盟模式的快速擴張也為絕味的食品安全埋下了諸多隱患。  從整個鴨脖類滷製品行業來說,已從早年的營銷與規模之爭,發展為如今的資本之爭。
  • 周黑鴨:昔日鴨王沒落,都是直營的鍋?
    周黑鴨最近可能有點焦慮。截至今天,在「鴨脖屆BAT」中,2012年上市的「鴨脖第一股」煌上煌市值為137.07億元,最晚上市的絕味後來者居上,市值為521.6億元,而周黑鴨市值為148.23億港元,約為133.7億元人民幣,是最低的。而在「BAT」之外,還有個已經做好準備衝擊資本市場的紫燕百味雞。
  • 緊急開放加盟模式,周黑鴨(01458)開始慌了?
    自身定位錯誤,被絕味反超周黑鴨本身擁有很好的品牌力,可以說享譽全國,受眾廣泛;產品力也優秀,無論是食材材質還是口味都比較出眾,在知名度、客服滿意度以及顧客惠顧頻率方面,周黑鴨在所有滷製品品牌中均排首位。在產品定位上,同絕味食品(603517)比較,周黑鴨產品定位高端,走高毛利率路線,主要目標人群白領;而絕味食品則定位大眾人群,走高周轉路線。
  • 周黑鴨VS絕味食品 誰才是中國未來的「鴨脖之王」
    淨利潤相差無幾,市值相差一倍首先,從周黑鴨和絕味食品的市場入手,周黑鴨於2016年上市,而絕味食品則是在2017年上市,從下圖中可以看到,上市之初兩者的市值相差不多,2018年年初之時,兩者市值在170億元左右,但是到2019年8月,周黑鴨市值只有89億元,而同時期的絕味食品市值已經達到
  • 三大滷味巨頭:絕味偷師反超周黑鴨,煌上煌或將「後來居上」?
    即食滷味,則以周黑鴨、絕味鴨脖以及煌上煌三家最受歡迎。隨著絕味食品在8月27日公布最新中報,三大滷味巨頭的上半年業績全都「浮出水面」。針對幾個重要的業績指標發現,偷師周黑鴨的絕味已經連續好幾年營收反超,且反超幅度很大。煌上煌則成功擠下周黑鴨,淨利潤僅次於絕味食品。
  • 絕味鴨脖再談上市
    依靠加盟模式及資本的介入,絕味近幾年快速擴張,2015年門店數量已達7172家,接近競品周黑鴨的10倍,但淨利潤卻只有後者的58%,其盈利能力因此受到業內質疑。同時,加盟模式的快速擴張也為絕味的食品安全埋下了諸多隱患。  從整個鴨脖類滷製品行業來說,已從早年的營銷與規模之爭,發展為如今的資本之爭。
  • 絕味幹嘛跟周黑鴨PK?扯那麼多,誰給我買絕味鴨脖?
    離開了交通樞紐的周黑鴨,猶如魚兒離開了水,鳥兒離開了樹林。失去了產品的旅行屬性,依然堅持高價是自毀長城。即便產品再有味,也很難獲得消費者認可。今天特地觀察了身邊的兩家店,一個是位於地鐵出口的周黑鴨,一個是位於小區旁邊的絕味鴨脖。在公眾場合,我們很少啃鴨脖,但下班途中,我們必定會捎上一點鴨脖,帶回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