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日報訊(記者郝婧 李華攝影報導)「原產地的哈密瓜品質是最好的,所以我們出的價也是最高的。」6月27日,正在哈密市伊州區南湖鄉紅山村收購哈密瓜的瓜商閆如平說。
6月底到7月初,南湖鄉早熟哈密瓜基地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路邊支起了一頂頂帳篷,方便裝瓜的工人休憩。上午10點剛過,就只剩下裝箱打包的工人,選瓜挑瓜的工作都已結束。一箱箱甜度在14度以上的哈密瓜,帶著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二維碼,被裝進貨櫃、冷藏車,兩三天後,將出現在上海、廣州甚至是東南亞居民的餐桌上。
南湖鄉是哈密市最大的一片原產地早熟哈密瓜種植基地,種植有1.45萬畝哈密瓜。閆如平來南湖鄉收購哈密瓜已經有十多年了,今年也是早早下了定金,「準備發五六百噸哈密瓜,以瓜地的產量而定,產多少,我收多少。」和閆如平一樣前來搶購的客戶不在少數。
趙宏遠是哈密老瓜鄉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他也是「瓜二代」,從父親一輩就開始種植哈密瓜。「哈密瓜不僅要種得好,還要賣得好。」趙宏遠也從單純的種瓜人慢慢轉變成農民經紀人,他所創辦的合作社種植的哈密瓜,品高相好,深受瓜商青睞。
在農業部門的技術指導下,目前南湖鄉的哈密瓜已形成了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範。「我自家的哈密瓜地,秋季深翻時施雞糞,農藥、化肥都用得很少,這也是原產地哈密瓜保證品質的重要方法。」趙宏遠說。
6月23日,南湖鄉開秤賣瓜,可趙宏遠一點也不著急,他隨身攜帶一個測糖儀,糖度低於14度的,堅決不賣。「糖度不夠影響品質、影響口感,會砸了自家的招牌。」
當天,哈密市綠色食品辦公室副主任曹勇對該合作社申請的綠色食品標誌進行現場檢查,後期,還將哈密瓜及其生長所需水源、土壤等送自治區進行抽檢,抽檢合格後,合作社所銷售哈密瓜就能貼綠色食品的標誌。
今年初,國家農業農村部正式頒發「南湖哈密瓜」地理標誌證書,南湖鄉哈密瓜的出售包裝上都會印有農產品地理標誌。包裝上還有一個二維碼,那是農業部門推進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消費者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能清楚地了解所購買哈密瓜從生產到銷售的一系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