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企業就是好大學!王品牛排店長:3萬顧客零投訴笑著離開的秘訣

2020-12-15 騰訊網

臺餐飲巨頭王品日前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 2 月合併營業收入7.88 億元,月減 44.09%、年減46.81%,創 2012 年 12 月以來7年新低點;累計前 2 月 營業收入21.96 億元,年減 23.47%。

此前,王品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顯示,2019年合併營業收入162.32億元,年減0.33%。毛利率44.45%、營業利潤率3.72%,分創歷史新低及次低。不過,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55億元,年增2.85%,每股盈餘4.77元,優於前年的4.52元。

好吃的牛排 賺錢的王品

好公司就是會賺錢。儘管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去年全年以及今年1~2月王品的業績看起來不是很美,但是,從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及增長水平來看,跟很多同行比較,「好吃的牛排,賺錢的王品」,王品依然很「牛」,也是不爭的事實。

餐飲界有這麼一句流傳甚廣的話,「中餐服務看海底撈,西餐服務看王品」。王品的「幫派文化」為業內人士推崇,但也引起不了解內情的人們,聽到「幫派」二字,立即產生牴觸甚至反感情緒的社會爭議。

好企業就是好大學,好企業也是一本好的教科書。本文對王品的企業文化、員工關懷、教育培訓、薪酬體系以及顧客服務、質量控制、社會環境責任等,而是通過一位「傑出店長」的小故事,探討王品持續成功背後的「秘訣」。

3萬人用餐 零投訴 讓所有的顧客笑著離開的秘訣

王品牛排臺中文心店店長莊崇運

「我們明明有訂位,為什麼要等 20 分鐘?」一位男顧客在王品牛排臺中文心店門口,對著服務生破口大罵,他不滿的是,已經事前預約,卻還要現場排隊。

事實是,與他同行的女士忘記訂位,也沒有告知男伴,服務生被罵急了,怎麼解釋都沒用。但到最後,這組客人用餐完,竟面帶笑容,甚至說了聲「謝謝」。

扭轉情勢的人,是文心店店長莊運崇。當時,他聽完雙方敘述,只問了一句,「你們是不是有點趕時間?」客人才吐露,吃完飯馬上就要看電影,很擔心來不及。於是,莊運崇請廚師優先製作他們的餐點,把原本 2 小時的用餐時間,縮短為 1.5 個小時,消除對方怒氣。

憑藉這樣的服務,臺中文心店在 2019 年 1~6 月創下「零客訴」紀錄,以每月平均 5000 位顧客來算,意即連續 3 萬人用餐後都給出好評。不僅如此,他們的表現也獲業界認可,莊運崇被臺灣連鎖加盟協會(TCFA)評選為 2019 年「傑出店長」殊榮。

別急著講道理,找出客人真正在意的需求

莊運崇 1998 年就加入王品集團,他認為做好服務的秘訣,就是把客人當成朋友,發自內心招待對方,「來我們店的人,大概都有一些好事,才會吃飯慶祝,當然要讓他更高興。」

因此在莊運崇眼中,沒有「奧客(刁鑽的顧客)」這個詞,絕大多數的客人都想開心用餐,不會刻意找麻煩。但為什麼有些客人特別難搞?他的想法是,對方的潛在需求沒有被滿足。

客人不滿意,才會跟你反映,服務人員不應該急著跟對方「講道理」,或把客人定位為「奧客」,更遑論與對方爭執。莊運崇認為,

第一線的服務人員應該找出真正的問題,並在合理的情況內,儘可能提供協助。

採訪當天中午,就有一組客人臨時從 8 位增為 9 位,而且多來的那一位,還指定要吃素食。而王品牛排的素食餐是與其他品牌合作,沒有事先預訂,通常趕不及製作。

「他們算奧客嗎?或許吧,但辯贏了也沒有好處。」他的處理方式是,趕緊向合作店家訂素食餐,並派計程車送來。在等待期間,他還先請自家廚師做色拉、麵包,不讓這位客人餓肚子,優化用餐體驗。

比擺桌速度、大家來找碴,將教育訓練遊戲化

要如何把這樣的服務哲學,傳遞到其他店員身上?莊運崇認為,團隊管理和顧客服務是一樣的概念,把員工當顧客,讓他喜歡這裡、喜歡這份工作,員工上班時有好心情,才能提供顧客愉悅的用餐服務。

因此,照顧好職員的基本需求,是他的首要考慮。舉例來說,在供餐方面,就算沒有高檔美食,也要讓大家吃得好、吃得飽,才開始上班,「我會要求廚師用心,像煮水餃要顆粒分明,不能黏在一起。」經濟有困難的人,即使在非上班日,也能隨時到店內使用員工餐。另外,王品集團提供正職宿舍,但在文心店,就算是兼職,只要排班數多、肯付出,一樣有宿舍住,外地學子就能省去租屋困擾。

接著是打造氣氛良好的工作環境。莊運崇把教育訓練遊戲化,使所有人樂於學習。以餐飲業的「擺桌」(把桌子擺設整齊)來說,一張桌子要在兩分鐘內擺好,他們就分組比速度。

莊運崇常舉辦「大家來找碴」遊戲,在店內的社群軟體上傳照片,討論缺失處。例如,同樣是一張廁所照,新人看不出問題,資深員工就能指出,「垃圾袋外露了」,不夠美觀。如此一來,員工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基本技能。

升級的服務技巧,則是採取「做中學」的方式,在實踐經驗中,慢慢使團隊進步。莊運崇舉例,有次一組顧客開車停在店門口,坐在副駕駛的女士先下車,服務員先接待她、介紹餐點,再告知駕駛停車場位置。豈料,用餐過程中,他卻發現女士臉色不悅。

從客訴處理、個案解說,讓同事學習更細膩的服務

一問之下,莊運崇才得知,原來女士下車,正是想幫先生問停車信息,但服務員直接請她入座,讓她覺得他們的需求被忽略。從該個案中,他提醒同事,要更謹慎留意小細節,象是可以先問女士,「請問訂位大名是?知道停車場了嗎?有沒有特別需求?」

莊運崇總結,服務業做得好,必須在突發狀況中臨機應變,沒有一定的公式,但只要把握「找出對方潛在需求」原則,通常能解決問題,這也是他認為,店長最需要具備的能力。

營銷沒有好方法,服務是細節的學問。從顧客的想法出發,就一定能夠找到好方法;從顧客不太注意的小事做起,發現細小的變化,滿足顧客還沒說出口的需求,就能小舉動創造大感動,讓顧客滿意,笑著離開,一來再來,店裡的生意生生不息。

王品成功的背後,傑出店長莊店長的案例,傳達的或許就是「做好經營好員工,服務好顧客兩件事,公司一定能賺錢,大發展」的正面信息。

本文由家電店長大課堂根據臺媒相關報導整理,歡迎關注,一起成長學習!

相關焦點

  • 臺灣王品集團:顧客反饋的秘密
    來自臺灣的第一大餐飲集團—王品集團(以下稱王品),沒有讓這種顧客滿意度調查流於表面。王品在過去幾年挖掘、積攢了豐富的消費者反饋數據,王品臺塑牛排在臺灣的顧客資料已達到約200萬份,自2003年進入大陸市場到現在累積的客戶資料近20萬份。海量的顧客資料和數據儼然成為王品發展的助力。
  • 臺灣第一大餐飲集團 王品:顧客反饋中的學問
    王品在過去幾年挖掘、積攢了豐富的消費者反饋數據,王品臺塑牛排在臺灣的顧客資料已達到約200萬份,自2003年進入大陸市場到現在累積的客戶資料近20萬份。  來自臺灣的第一大餐飲集團—王品集團(以下稱王品),沒有讓這種顧客滿意度調查流於表面。王品在過去幾年挖掘、積攢了豐富的消費者反饋數據,王品臺塑牛排在臺灣的顧客資料已達到約200萬份,自2003年進入大陸市場到現在累積的客戶資料近20萬份。  海量的顧客資料和數據儼然成為王品發展的助力。
  • 王品臺塑牛排的成功基因:客戶反饋的重要性
    王品在過去幾年挖掘、積攢了豐富的消費者反饋數據,王品臺塑牛排在臺灣的顧客資料已達到約200萬份,自2003年進入大陸市場到現在累積的客戶資料近20萬份。海量的顧客資料和數據儼然成為王品發展的助力。2012年王品於臺灣上市,旗下擁有王品臺塑牛排、西堤牛排、陶板屋、原燒等13個品牌和300多家門店,年銷售額 25.40億元,其中進駐大陸5個品牌共58家門店,營收額為 5.60億元。
  • 王品創始人戴勝益:營收10年增長10倍的經營秘訣
    1993年,第一家「王品臺塑牛排」在臺中市西屯區(今臺中文心店)開業,主打全熟牛排。之後的二十多年中,藉由戴勝益的王品集團,全熟牛排已經成為一道中華特有的風味牛排了。永遠在創業的路上王品臺塑牛排是戴勝益的第十次創業。
  • 陳正輝:王品逆勢而上的秘訣
    那麼,王品逆勢增長憑什麼?  「秘訣」在套餐  中央對「三公」消費的嚴控政策令國內高端餐飲大吃苦頭,淨雅、小南國紛紛出現業績下滑。湘鄂情堪稱是受累最重的一家,2013財年,湘鄂情全年營收同比下降41.19%,全年虧損5.64億元,門店數量從34家速減至18家。
  • 王品牛排總經理王國雄:做出中國人的驕傲
    ●開拓大陸市場   在臺灣,說起王品牛排可以說無人不曉。王品牛排總經理王國雄32歲時,在一家公司上班,年薪就超過150萬元(新臺幣,下同)。但是他並不滿足做一個高級打工仔,卻積極找尋創業的機會。1993年,王國雄的王品臺塑牛排第一家餐廳正式開幕,並且迅速發展成為臺灣餐飲業一支奇葩。
  • 做出中國人的驕傲——訪王品牛排總經理王國雄
    王品牛排總經理王國雄32歲時,在一家公司上班,年薪就超過150萬元(新臺幣,下同)。但是他並不滿足做一個高級打工仔,卻積極找尋創業的機會。1993年,王國雄的王品臺塑牛排第一家餐廳正式開幕,並且迅速  發展成為臺灣餐飲業一支奇葩。筆者在臺北六福皇宮的庭園咖啡廳訪問了王國雄,請教他的傳奇創業史。
  • 王品牛排:用「江湖好漢」那套來管公司
    王品集團是臺灣第一大餐飲集團,旗下擁有9個餐飲品牌,2003年進入大陸拓展,目前王品與西堤兩大牛排連鎖店的規模已達到36家店,2009年的營業收入達到2.1億元。在臺灣,王品所有的分店早已推行入股分紅計劃。  但如果將鏡頭切換到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創業期,「持股分紅」這個詞還相當前衛。
  • 管理442家直營店,王品居然靠的是「幫派」家文化!?
    比如顧客是恩人,王品牛排的定位只款待心中最重要的人;套餐化設置,也是方便商務接待時無需點菜之煩惱,只要報預算就行。這樣用心服務只為顧客好口碑。不同於其他企業的年終獎,王品的員工每個月固定25號都能領到獎金。從普通的員工到主廚和店長,人人有份。以2003年為例,整個集團盈餘3.9億元,扣除儲備門市安全基金、所得稅之後,分紅金額達到2.7億元臺幣。
  • 把簡單做到極致 看臺灣第一大連鎖餐飲「王品」的成功秘訣
    臺灣王品集團旗下的「王品牛排」,是業內熟知的高端餐飲品牌,該公司總經理趙廣豐卻說:「我們2014年營業額同比環比分別增長20%、40%。今年會再開40多家店。」  王品集團是怎樣做到的?作為臺灣第一大連鎖餐飲集團,該公司有哪些成功秘訣呢?
  • 王品:七分熟臺塑牛排打造千店百億
    一客牛排,398元,你覺得貴嗎?這是王品臺塑牛排十年之前的價目單,來自臺灣的店長李森斌知道自己的責任在於如何吸引踏進王品牛排的顧客重複消費。受此啟發,1990年戴勝益與陳正輝聯合建立了王品臺塑牛排。2003年,王品集團正式進軍大陸。與早期王品臺灣定位一樣,提供西餐但做了大量本土化落地。與臺灣市場略有不同,王品所看重的這部分客戶在大陸更加廣泛,他們分布於各個行業,是社會的主流力量,消費能力強,但對品牌認識又不夠成熟。這一年,店長李森斌被派往了大陸。對於大陸市場的迅速變化,他深有體會。
  • 王品牛排如何用10年時間在大陸開58家店
    一客牛排,398元,你覺得貴嗎? 這是王品臺塑牛排十年之前的價目單,來自臺灣的店長李森斌知道自己的責任在於如何吸引踏進王品牛排的顧客重複消費。 「中式」牛排 套餐定價模式,意外地成為王品固守高端市場的有效策略。 王品牛排有個極為富貴的身份: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的私房餐廳。據說上世紀90年代,臺灣首富王永慶出於應酬經常要吃半生的牛排,很不習慣。王太為丈夫鑽研出了全熟口感還很鮮嫩的牛排做法,這被戴勝益無意中品嘗到。
  • 臺灣最大餐飲連鎖品牌王品:長尾是「品牌」
    隨著順勢推動的多品牌策略,王品的客戶層愈來愈多、也愈來愈廣,各品牌的長尾也愈拉愈長。  戴勝益強調,王品集團的多品牌不是為了多角化,而是為了擴大顧客層面,借著服務不同客層,不斷淬鍊企業的經營能力,進一步維持企業的活力。
  • 餐飲界第一家有「憲法」的企業--王品集團
    導語:海底撈老闆張勇說:在餐飲行業中,只有兩家企業配得上一流,一家是麥當勞,另一家就是王品。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王品。  據說張勇曾經專門研究王品,尤其海底撈很多管理制度靈感來源於王品。  如此讓張勇多次提到並欽佩的企業,到底哪些值得我們餐飲同仁學習?
  • 王品臺塑牛排餐廳:
    王品臺塑牛排是中國臺灣知名企業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先生招待貴賓的名菜,緣由王董事長經常出席各種宴會,卻不習慣血淋淋的牛排,於是王太太和主廚精心研製出一道全熟牛排,雖然全熟卻鮮嫩多汁,這道牛排馬上得到王董事長的喜愛,久而久之也成了臺塑集團招待貴賓的一道代表菜品!
  • 王品臺塑牛排:顧客反饋的秘密
    來自臺灣的第一大餐飲集團—王品集團(以下稱王品),沒有讓這種顧客滿意度調查流於表面。王品在過去幾年挖掘、積攢了豐富的消費者反饋數據,王品臺塑牛排在臺灣的顧客資料已達到......
  • 王品臺塑牛排——只為最重要的時刻
    不論是在菜色、服務,還是餐廳氛圍,來自寶島臺灣的王品臺塑牛排都力求把「尊貴」的概念與優雅的西餐文化融入其中。在對王品集團大陸事業群新聞發言人、品牌部執行總監趙廣豐先生的採訪中,我們不難發現,王品臺塑牛排在對顧客的特色服務與品牌內部管理上,的確可稱為業內楷模。
  • 王品躬身入局外賣,中高端餐飲如何幹好外賣?
    王品中國旗下品牌西堤牛排自外賣上線以後,訂單量增長了8倍。對於從來沒有上過外賣、原本只注重體驗的中高端餐飲來說,如何切入外賣市場?如何篩選外賣產品?中高端餐飲有四大優勢:食材好、服務好、烹飪技術好、品牌信任度高。不過這些優勢也讓他們在考慮上哪種外賣時受到束縛。
  • 王品:如何在網際網路+時代找到救贖
    王品發現,雖然網際網路餐廳藉助先進的技術和模式為消費者打造了方便、快捷的餐飲體驗,但是由於餐飲O2O的先天原因,用戶很難擁有和實體餐飲一致的菜色現場烹飪、用餐環境和氛圍,以及服務帶來的體驗感。由此可見,回歸人性,回歸體驗感也許就是餐飲業救贖。
  • 戴勝益:創業九死一生,走投無路靠丈母娘 王品牛排的獨特內規
    「不談賺錢,推廣閱讀」,2016年7月,戴勝益在臺北創辦了「益品書屋」,後來又在臺中開了第二家,他說,已做好心理準備,20年要砸3億元撐起書屋,這位王品牛排創始人說:「到死都只做閱讀,不改變了。在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戴勝益回到父親創辦的家族企業,前前後後工作了10多年;那時,戴勝益不光有自己的辦公室,還有專職司機幫他開車。由於戴勝益兄弟姐妹多,加上對父親的公司興趣不大,他毅然離開了那家500多員工的「三勝帽業」,開啟不平凡且坎坷的創業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