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東藍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輕的軟體企業,專業為城市信息化和智慧城市運營提供解決方案。據公司董事長朱召法介紹,當初企業在選擇落腳地時曾考察了國內多個城市?燻但最終被寧波市鎮海區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高度重視及提供的一流投資環境所吸引,最終下決心落戶鎮海。事實證明,朱召法的這一抉擇非常正確。鎮海的創業氛圍、投資環境非常適合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東藍」落戶以來,主營業務收入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增長,2013年已突破1000萬元。「東藍」只是鎮海近年來迅速崛起的眾多文化創意產業企業中的一員。
鎮海是寧波市經濟發達的一個城區,但是,化工產業獨大一直是該區的一大「軟肋」。2012年以來,該區將「文化提升發展」作為全區「六大戰略」的重要一環,動員全社會力量,全力吸引文化創意產業來鎮海創業發展,從而帶來了文化創意產業的大繁榮、大發展。據統計,自2012年4月以來,全區共新增文化創意企業555家,合計註冊資金17.44億元,其中註冊資金500萬以上項目有171個,佔新引進項目總數三成以上。
資源要素優先投向文化創意產業
作為一類新興產業,文化創意產業被譽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和「黃金產業」。自從鎮海將其列為重要發展戰略後,邀請了國內資深文化創意企業編制了全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明確了產業的發展思路、功能定位、空間布局和發展重點,從而加快推動形成了多區塊、多門類、差異化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格局。該規劃明確,以大學科技園為核心,各鎮(街道)、園區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為多點,發展「一核多元」的產業布局,通過加大對鎮海新城商務樓宇群的開發利用,重點打造文化產業外包基地,力爭到2016年,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區GDP的比重達7%以上。
規劃明確後,鎮海區委、區政府及時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將信息服務、動漫遊戲、影視傳媒、設計服務、軟體產業、藝術品業六大類項目作為全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點支持類列,並從補貼獎勵、人才配套、服務保障等方面向其傾斜。
來鎮海落戶的文化創意產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研發和生產場地。為此,鎮海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首先充分盤活現有的閒置樓宇和廠房,通過騰籠換鳥的方式,保證文化創意企業用房需要。2012年以來,全區先後盤活閒置樓宇、廠房14萬平方米,打造了寧波大學科技園文化創意產業園、清華校友創業新基地、西電產業園、駱駝富爾頓大樓、招寶山國稅大樓、蛟川世貿廣場、九龍藝術村等集中區域,供近400家文化創意企業辦公運營。
新興文化創意企業普遍面臨的另一大難題是資金短缺。出於對這些急需幫扶的文化創意企業「扶上馬,送一程」的考慮,鎮海專門安排了文化創意政策資金。為了切實用足用好這筆專項資金,真正起到「扶大、扶優、扶強」的作用,鎮海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確保該資金的高效利用。近兩年來,全區共投入文化創意產業扶持資金6000多萬元。
此外,2012年以來,鎮海先後創建了「清華校友創業創新基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寧波產業園等六大區級重點科技創新平臺。目前,這六大平臺都已進入運營狀態。
優質服務「擁抱」文化創意企業
「鎮海的"媽媽式服務",真的把企業的事當成了自家事,既快又好!」提起鎮海區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服務,浙江邦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和平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據他介紹,2013年邦天有意向落戶鎮海時,該區經合局(招商局)負責人主動遠赴湖南與其對接,並指派專人負責該項目。項目正式籤約後,代其辦理許多申報手續。僅僅花了4天時間,鎮海相關工作人員就將企業的營業執照交到了譚和平的手中。
招商引資的競爭,關鍵是投資環境的競爭。而今,投資環境孰優孰劣,主要不是比政策優惠,而是比政府形象和政府服務。這兩年來,鎮海區委書記薛維海、區長魏祖民反覆強調,要把創新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效率作為優化投資軟環境的重中之重。
為加快文化創意企業的落地速度和運營效率,區委書記薛維海親自擔任了「文化提升」發展戰略領導小組組長。同時,有關職能部門在項目洽談、引進落戶、政策兌現、平臺對接、成果推廣等各個環節推出「全過程、全方位、一站式」的無縫對接與「媽媽式」服務,為落戶企業提供所需的一切服務。現在在鎮海註冊一家文化創意企業,區牌企業只用一天,市牌企業只用兩天,其效率之高在國內首屈一指。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項高智慧、高科技產業。企業之間需要廣泛的交流與合作。為此,鎮海區經合局(招商局)牽頭組建了區文化創意產業聯盟,目前,會員單位已達130家。該聯盟分別與視覺中國、湖南衛視節目交易管理中心、杭州銀行等單位就人才培養、影視發布、金融支撐、產業合作等服務平臺籤訂了合作協議,並啟動了動漫衍生產品公共服務平臺。今年,該聯盟已舉辦鎮海文化創意企業(北京)對接會,「創意力量」大講堂,文化創意人才創新能力提升高級研討班等活動,並將舉辦2014甬港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對接會等多項大型活動。
文化創意產業漸入佳境
俗話說,栽下梧桐樹,飛來金鳳凰。這兩年,由於鎮海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憑藉一流的投資環境,一批又一批文化創意產業的「金鳳凰」飛來鎮海。「金鳳凰」既有像匯金大通、新興鑄管(000778,股吧)、阿里巴巴這樣的著名文創企業。截至目前,全區文化創意企業從業人員已達到4200人,其中博士生88人,碩士123人。
而今的鎮海,已經不滿足於僅僅招引「金鳳凰」,更是著力於讓「金鳳凰」過得健康,過得「滋潤」。事實上,文化創業產業在鎮海可謂如魚得水、生逢其時。據統計,全區引進項目存活率高達95.2%,正常運營率達88.6%。這些文化創意企業已呈現出強大的活力和創造力。
2012年以來,區內文化創意企業自主創作的《海星兄弟》等12部動漫作品在廣電總局完成立項備案,累計時長達10277分鐘;《八顆牙齒曬太陽之微笑達人》等3部動漫作品在省級電視臺播出,累計時長達2490分鐘;開發遊戲項目6個,目前已全部上線運行;影視傳媒類企業製作完成《城東社區裡的低碳生活》等紀錄片、專題片15部,並在央視7套、中國教育電視臺等播出;製作完成《守望正義》電視劇一部。寧波天港文化傳媒公司參與投資製作的話劇《青蛇》先後亮相香港藝術節和上海國際藝術節,贏得廣泛好評。軟體產業類企業依託「智慧城區」建設發展提速。全區新一代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實現產值27.36億元,軟體業務收入9.52億元。新增CMMI三級企業3家,獲得著作權登記45件,軟體產品172件,軟體研發項目3個。浙江易得融信軟體有限公司開發的企業風險監測軟體,已覆蓋甬城超過七成的銀行,並向北京等地拓展業務。
文創產業的蓬勃發展也使鎮海原有的產業鏈得到有效延伸。特別是工業產品設計與傳統製造業形成良好互動。至2013年年底,全區新產品產值率達到27.4%,位列全市前茅,其中寧波埃美柯銅閥門有限公司、寧波麗辰電器有限公司等企業與設計企業合作,分別推出新產品2款,全年銷售額達1800多萬元;設計服務類企業與製造類企業達成工業設計合作項目6項,技術交易額達800萬元;拓迪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與中科院材料研究所合作,為新加坡機器人餐廳開發一款服務員機器人,目前已完成服務員機器人的組裝生產,並已交付使用。寧波互通有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區內服裝企業合作共同開發戶外運動品牌,並幫助企業進行品牌推廣。寧波恒隆高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為區內企業提供電商業務技術諮詢服務,入駐以來已為區內300餘家企業提供了電商業務的指導和培訓,促進企業加快銷售模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