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人電影院」復活之軀,歡迎新老朋友們的關注!堅持原創,不忘初心。
本文作者:李嘯天
上周整理過一篇近20年來奧斯卡影帝的盤點文章,()。本沒想整理影后篇,不過不少朋友鼓動我繼續整一篇。好吧,看來大家都喜歡八卦,不完成反倒是我矯情了。其實,之前也不是不想整,而是因為兩個20年放一起,會揭出一個很大的問題--女權問題。
盤點近20年的奧斯卡影帝
很簡單,20幾年前的影帝如羅伯特·德·尼羅、本·金斯利、安東尼·霍普金斯、傑弗裡·拉什等人至今仍然活躍在一線,而且演技依然在場。但是,10年前的影后瑞茜·威瑟斯彭,目前就已在大眾的視野中顯得面目模糊了,而19年前的海倫亨特、20年前的弗朗西絲-麥克道曼,光看名字就極為陌生。但是,她們至今不過五六十歲而已,遠遠未到演不動的年紀。但這就是現實,好萊塢就是這麼勢利,或者說觀眾就是喜歡看臉就是這麼無情。不僅好萊塢甚至全球範圍,女星的流逝程度都大大快於男星。看來,女權運動也遠未到結束之時。
那麼,別怪我大男人主義,從大眾知名度上,還是只盤點下近15年的奧斯卡影后吧。女權主義者們,我今天算是得罪了你們一下。
下面,就開始盤點下近15年的奧斯卡影后吧。
艾瑪·斯通,2017年,《愛樂之城》,第89屆奧斯卡影后。這位2007年憑藉《太壞了》出道的姑娘,正好在出道10年之後修得了正果,進步神速。2010年出演《緋聞計劃》,斯通開始展現自己的演技,隨後主演了在奧斯卡大放光彩的《幫助》(2011),再之後兩部《蜘蛛俠》不僅讓她展現了自己的商業價值,還收穫了一段愛情,再之後接連出演伍迪·艾倫的《魔力月光》以及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並收穫了人生的第一個奧斯卡提名。再之後,大家都看到了:《愛樂之城》橫空出世!儘管看起來這個小妮子的發展順水順風,但斯通自己卻說影片中女主人公的經歷與她當初的經歷非常相似,看來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況且,本年度斯通的獲獎,還是力壓戲精伊莎貝爾·於佩爾獲得,算得上一個冷門,也顯得非常不容易。
拉麗·布爾森,2016年,《房間》,第88屆奧斯卡影后。她可能是奧斯卡史上最冷門的影后,獲獎之前名不見經傳,雖然出道多年,但一直混跡於不知名影片中不知名的小角色,身處18線的泥潭裡掙扎。但《房間》洗盡鉛華的表演,還是震驚了這年的影壇,拿下影后也是毫無懸念,比艾瑪·斯通的小金人來的更輕鬆,一時間爆得大名,幸福來得極為突然。這位比艾瑪·斯通還小一歲的姑娘,出生於1989年,獲獎時正好30歲,算得上年輕可為。獲獎之後,鷂子大翻身,《金剛:骷髏島》《驚喜隊長》等一眾大片在等著她呢。
朱利安·摩爾,2015年,《依然愛麗絲》,第87屆。這是在影后中的小李子,從1998年收穫第一次奧斯卡提名之後,17年之後終於夢圓。想當年,苦哈哈的衝奧悲情,摩爾阿姨一點不比小李差。還是那句話,男星受到的關注總是超過女星,這位文藝界的女神,好歹終於獲得了屬於她的小金人。而且,《依然愛麗絲》是一部投資極低的小眾片,但摩爾依舊兢兢業業,可能她自己都沒有想到會憑這部片收穫奧斯卡。認真對待人生中的每一個角色,成功可能就在無意間達成,摩爾實力演繹了這一幕。好萊塢女星年長後隕落的較多,但摩爾不屬於那份子,我們還能不斷愉快地看她的演出了。
凱特·布蘭切特,2014年,《藍色茉莉》,第86屆。女王,好萊塢最成功的女明星之一,兩座奧斯卡小金人的擁有者,(另一個是2005年第77屆最佳女配,《飛行家》)。一如朱利安·摩爾,也是等待了多年終於圓夢的戲骨,只是因為她有一個女配才沒顯得那麼悲情。文藝與商業,各種角色皆能熟練駕馭,女王的戲路之廣,甚至比梅麗爾·斯特裡普更上一層,讓人驚嘆。《藍色茉莉》中那個碎碎念可憐又可悲的女人,簡直讓女王演得入絲入扣,極少突然爆發的戲路,整個人物處處都是戲,就像今年《海邊的曼徹斯特》裡的卡西·阿弗萊克。而且,這還不是女王一生中最讓人記住的角色呢,她演活的角色太多了。女王陛下,您繼續!
詹妮弗·勞倫斯,2013年,《烏雲背後的幸福線》,第85屆。首先糾正一個說法,「大表姐」勞倫斯不是史上最年輕的奧斯卡影后,獲獎當年她23歲。1987年,芳齡21歲的瑪莉·瑪特蓮憑《無言的愛》奪得影后獎,成為正宗的最年輕奧斯卡影后。第二年輕的是珍妮·蓋諾,這位第一屆(1929年)的影后得主獲獎時只有22歲。所以,詹妮弗·勞倫斯只是史上第三年輕的影后。但這足夠了,小小年紀獲獎,另外還被提名了3次,這種成就簡直就是天之驕子,受到了上帝格外的寵幸。甚至,連醜聞都打不到她,依然我行我素,要雲得雲要風得風,這就是一個屬於她的年代。
梅麗爾·斯特裡普,2012年,《鐵娘子》,第84屆。好萊塢女皇,梅姨敢說自己是第二,無人敢稱第一。三次獲獎,兩主一配,另有17次提名,這個紀錄高高在上,無人能及,而且這紀錄也只有她自己才能打破。對很多演員來說,一輩子別說獲獎,就是能夠得到一次提名就很不容易了,但對於梅姨來說,提名簡直就像玩兒一樣,予取予求,要是那一年沒有了她,那才是一種怪事。《鐵娘子》不算一部佳作,但有了梅姨,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娜塔莉·波特曼,2011年,《黑天鵝》,第83屆。這是另外一種得到上天青睞的尤物,有了波特曼,誰還敢說說「小時了了大時草草」這樣的話。曾經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中驚豔了無數人的小蘿莉,長大後依然保持了她的驚豔指數。收穫了影后還不算,她還是胸大有腦的典型,除了演戲,她還是正兒八經的哈弗大學心理系畢業的高材生。而且,她還做得了導演,拍出過《愛與黑暗的故事》,作為處女導完全及格。女神,打破了一大堆偏見。本屆奧斯卡上,她主演的《第一夫人》,驚豔指數一點不亞於《愛樂之城》中的艾瑪·斯通。
桑德拉·布洛克,2010年,《弱點》,第82屆。鹹魚大翻身的代表。曾經是好萊塢的傻姑代表,一直出演那種沒心沒肺笑呵呵的花瓶,像《生死時速》之類。也能讓人記得住,在最美好的年齡演出了幾年,然後稍微年老色衰就凋落了。好萊塢多得是這樣的女演員,像梅格·瑞恩,甜美的笑容曾經迷死計代人,但終究因為沒有獲得重要獎項的認可,後來就徹底消失了。布洛克在出演《弱點》的之前,差不多也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接到的劇本不多,勉強維持著出鏡率,眼看著就要被榨乾青春價值。但就在那一年,她卻毫無徵兆地爆發了,不僅《弱點》讓她收穫了奧斯卡影后,同年的愛情喜劇《假結婚》響噹噹的票房數據也讓她賺的盆滿缽滿,之外還有《關於史蒂夫的一切》也有不錯的表現。這就是運氣,突然就撞上了她。然後,有了小金人在手,接下來就完全不一樣了,接下來出演了一系列實力作品,如《地心引力》等,重返一線行列。
凱特·溫斯萊特,2009年,《朗誦者》,第81屆。《泰坦尼克》成就了小李與肥溫,但同時也成為了他/她身上的枷鎖,讓原本就是實力演員的他/她們背上了偶像的包袱,好多年都無法掙脫。好在,窗戶紙首先被肥溫捅破。在獲得5次提名之後,終於在第6次提名收穫了早就該屬於她的奧斯卡影后。小李子,也在她獲獎7年後獲得了自己的小金人。不過,近幾年看肥溫的星途似乎不太好,出演的角色都不夠出挑,希望早點回暖,更希望她能夠與小李再次合作一次,再來一部經典製作。
瑪麗昂·歌迪亞,2008年,《玫瑰人生》,第80屆。一獎天下知!在獲得奧斯卡之前,只主演過《兩小無猜》等少數知名影片,參演過《大魚》《漫長的婚約》《一年好時光》及《的士速遞》系列,屬於臉熟但未出名的演員。但傳記片《玫瑰人生》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這部法國片,居然擒下了美國的奧斯卡影后,而且戰勝的還是凱特·布蘭切特(《伊莉莎白2》)及蘿拉·琳妮(《薩維奇一家》)這樣的老戲骨,非常不容易。不過,至今很多人還是不知道歌迪亞獲得過奧斯卡影后,這個真的需要女權主義者好好考量下背後的原因。對於歌迪亞來說,獲獎之後,戲路就徹底打開了,《盜夢空間》《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刺客信條》《間諜同盟》大批好萊塢大製作湧來,而且憑藉《兩天一夜》還再次獲得過奧斯卡影后的提名,屬於被忽視但擁有絕對實力的低調演員。
海倫·米倫,2007年,《女王》,第79屆。英倫老玫瑰,愈來愈漂亮的逆生長尤物。1995年即獲得首個奧斯卡提名,12年後在第三次提名時收穫大獎,成為英國殿堂級的演員。獲獎之後,又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作品,如《最後一站》《希區柯克》《菲爾斯派特》《米其林情緣》《金衣女人》《天空之眼》等,還出演了《赤焰戰場》這樣的動作片,在接下來的《速度與激情8》中也有吃重的戲份。不服不行!
瑞茜·威瑟斯彭,2006年,《與歌同行》,第78屆。花瓶大轉身的典型,在獲獎之前,一直是大花瓶,傻甜美的代表,代表作是《律政俏佳人》系列及《情歸阿拉巴馬》這樣的作品。這年,突然憑藉《與歌同行》完成了翻轉,一舉擒獲了小金人。那年,菲利普·塞莫爾·霍夫曼收穫了影帝,帝後都是配角轉正並意外獲獎,反倒是男配喬治·克魯尼,女配蕾切爾·薇茲的獲獎是主角轉配角完成的,這也成為了一段佳話。不過,獲獎之後的威瑟斯彭,戲路並沒有完全打開,除了《大象的眼淚》《汙泥》《涉足荒野》之外,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作品,而且《汙泥》中亮眼的也是馬修·麥康納,威瑟斯彭的存在感也不足。
希拉蕊·斯萬克,2005年,《百萬美元寶貝》,第77屆。奧斯卡的超級幸運兒,演藝生涯兩次提名奧斯卡影后,居然兩次全中。不過,這裡也有一個佳話,伴隨著幸運兒的,則是悲劇王。這位不幸者就是安妮特·貝寧,奧斯卡的超級大遺珠之一。2000年,安妮特·貝寧憑藉《美國麗人》獲得了奧斯卡影后提名,而且在各種前站中拿獎拿到手軟,而到了奧斯卡上,卻意外輸給了《男孩別哭》中的希拉蕊·斯萬克,造成了驚天大冷門,也製造了奧斯卡史上的一大冤案。斯萬克連自己都無法相信自己居然能夠得獎,之後的數年中,她甚至都將小金人放進了柜子裡,不敢拿出來展示。5年後,斯萬克與貝寧再次對決,《百萬美元寶貝》VS《成為茱莉亞》,兩人在前哨戰中也各有千秋不勝勝負,不過天平還是稍稍倒向了斯萬克。終於,她再次踩著貝寧的肩膀走上了頒獎臺,這一次算是貨真價實了,斯萬克徹底證明了自己。對了,論長相的話,斯萬克算得上近20多年來最醜的一位了。
查理茲·塞隆,2004年,《女魔頭》,第76屆。又一個超級大花瓶的代表,而且更典型。塞隆不是美國本土人,她是南非人,作為一名超模,長著一副傲人的面孔及身材,被譽為南非第一美女,標準響噹噹的大花瓶。《女魔頭》之前也是只出演一些花瓶類的角色,但在這部傳記片中,她不惜扮醜,洗盡粉黛,形象變得連親媽都認不出,結果以無可爭議的姿態拿下了奧斯卡影后。然後,演藝生涯就此完成了蛻變。要說這種影響有多大,看看《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就知道,實力圈粉的塞隆簡直迷死人。其他片子,商業與藝術,雙管齊下,塞隆已經成為了人生贏家。
妮可·基德曼,2003年,《時時刻刻》,第75屆。又是一個花瓶大翻身。奧斯卡有個不成文的規則,從獲獎結果上看,更偏向於傳記片,女性則偏向於演員變醜,故事悲情的片子。變醜的典型就是查理茲·塞隆,悲情的如布麗·拉爾森、凱特·布蘭切特、傳記如瑪麗昂·歌迪亞、海倫·米倫、梅麗爾·斯特裡普,以及本屆的妮可·基德曼。《時時刻刻》作為一部群戲,妮可·基德曼的戲份並不足夠多,但她飾演了著名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形神兼具地深入到了角色之中,終於贏下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獎項,也徹底從與湯姆·克魯斯離婚造成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對了,本文作者曾經最喜歡的女星就是妮可,那段時間,愛死了她的那對小虎牙。
哈利·貝瑞,2002年,《死囚之舞》,第74屆。現在看來,哈利·貝瑞真正經歷過了大風大浪。最為奧斯卡歷史上唯一的黑人影后,黑珍珠的歷史地位不容小覷。其實,她也是花瓶大翻身的典型,獲獎之前靠的是面孔與身材,獲獎之後才戲路大開。當時,三部《X戰警》正傳在握,還出演了邦女郎(《007之擇日再死》),以及《劍魚行動》這樣的大製作,一時風頭無二。但是就在大紅大紫的時候,她接演了《貓女》,然後惡評如潮,一下子就把自己的飯碗給砸了,好些年沒有回過勁來,直到現在。現在,影響力也大不如前了,估計徹底翻身重返一線的可能性也很小了。
好了,就截止到這裡吧。再往前一年是大嘴美女茱莉亞·羅伯茨,現在也容顏衰老,失去了青春活力了,看到她現在的模樣就只剩下噓唏了。再往前是希拉蕊·斯萬克,不必多說了。再之前是「小辣椒」格溫妮絲·帕特洛,這是好萊塢的另一個冤案,那次的悲劇者是女王凱特·布蘭切特,好在女王后來得到了補償。再往前的海倫·亨特、弗朗西絲.麥克道曼,開篇時候已經說過了,已屬於被徹底遺忘的角色了,不說也罷。這就是好萊塢,這就是觀眾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