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品都是朝中重臣?並非如此,清朝這3種正一品形同虛設

2020-12-14 送歷史個救生圈

眾所周知,在古代,正一品官員就屬於朝中重臣了,他們位高權重,其說話在皇帝面前也十分有分量。清朝建立後,也沿用了漢人創立的九品中正制,朝中的百官被分為「九品十八級」。不過,在清朝有這3種正一品官職,他們聽起來名頭很響亮,實際上卻並沒什麼實權。究竟是哪3種官職呢?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

實際上,這3種官職便是文職京官裡的太師、太傅和太保,雖然聽上去屬於正一品官員,但手裡並無實權,相當於只是朝中的官職擺設而已。其實,在很早之前,這3種官職的權力很大,地位也很尊貴,合稱為「三公」。周朝時期,在天子下面就已經設立了「三公」的官職,其地位在百官之上,天子之下,可見其權力有多大。

而在「三公」之中,最尊貴的當屬太師。周朝時期,被封為太師的便是我們所熟知的姜太公,他可以說是朝中的頂梁柱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太師的地位有多麼重要。其次,便是太傅,太傅的地位僅次於太師,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周公旦,就曾擔任過太傅一職。其主要職責為輔佐大臣,還兼任周成王的老師。周公旦任職7年的時間裡,為周朝建立並完善了很多制度,為周朝的統治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太傅下面便是太保了,其官職職責也是輔助周天子。

總的來說,在周朝時期,「三公」的職責都是輔助周天子和百官,其權力大的驚人。周朝之後,在漢朝、晉朝、隋朝、唐朝等多數朝代中,均有「三公」的設置,只是官職稱呼有所不同。比如,隋唐和唐朝的「三公」便稱為太尉、司徒、司空。在明朝以前,「三公」都屬於朝中重臣,但在明仁宗之後,「三公」逐漸成為了一種榮譽職位,喪失了實際權力。

不過,在清朝時期,其實還有一些比較厲害的大臣,能得到實權的「三公」職位。比如順治帝曾留給康熙四位輔政大臣,其中一位名叫鈕祜祿·遏必隆,他曾被加封為太師,當時在朝中地位非常高,一直到康熙親政後,遏必隆額太師官職才被撤銷。至此,「三公」的職位,基本上成為了虛銜,甚至在後來成為了死後追封大臣時才使用的官職。

相關焦點

  • 清朝有3種官職,品級為正一品,名頭很響亮,卻沒啥實權
    清朝從入關以後,沿用了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制,將所有文武官員的品級分為「九品十八級」。一般來說,正一品最高,從九品最低。在正一品之上還有「超品」官員,在從九品之下還有「未入流」官員。 正一品官員有哪些呢?
  • 解讀:明朝「正一品」與清朝「正一品」,誰的權力大?
    解讀:明朝「正一品」與清朝「正一品」,誰的權力大? 正一品,這是古代多少文物群臣的終極目標。明清宮廷劇中,正一品也是經常能夠看到的官職。其實,關於正一品的細節,估計大家就不一定清楚了。就性質而言,可分為文官正一品和武官正一品。
  • 清朝正一品最高嗎?錯,有9種爵位比正一品還高
    從漢朝以來,歷代王朝都實行九品十八級制度。清朝入關以後,也沿用了這個制度。在九品十八級制度裡,正一品最高,從九品最低。低於從九品的官職,被稱為「未入流」,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臨時工吧。那麼,正一品真的是最高級別官職嗎?並不是。
  • 在清朝,京官「正一品」和地方官「正一品」哪個地位高?
    在清朝,京官「正一品」和地方官「正一品」哪個地位高?在我國古代,正一品官階就是俗話說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級別,是所有官員中官階最高的。當然這個官階自然也是最難的,很多人為朝廷殫精竭慮一輩子也跟這個沾不上邊。
  • 清朝正一品的官職有哪些 還有比正一品更大的官職嗎?
    在我國古代,有著森嚴的官員等級制度,九品十八級自漢朝創建以來,一直沿用到清朝。在九品十八級制度裡,正一品最高,從九品最低。低於從九品的官職,被稱為未入流,未入流者為吏。清朝的正一品官員有: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大學士兼直省總督。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 清朝的「正一品」武官級別到底有多高?僅授予這3個職位
    在清朝官制中,有九品十八級的說法。正一品屬於級別最高的一個層級。能被提拔到這個級別的官職,十分的稀少。如果從地方官的角度來講的,也只有總督兼任大學士,才有機會被授予正一品官職。 不過,這也是因為大學士這個官職,本身就是正一品。一般的總督也只是正二品。
  • 清朝大約有多少個「正一品」官職?掰手指算,共有7個
    清朝大約有多少個「正一品」官職?掰手指算,共有7個文/九月讀史我們在不少以清朝為背景的影視劇中都能夠看到許多類似清朝官員的人物形象,這些官員他們之間又有幾個是「正一品」的官職呢,我們所熟知的鐵齒銅牙的紀曉嵐他可是乾隆皇帝眼前的紅人,但是就連他都不是正一品的官員,紀曉嵐的官職只是「從一品」。
  • 清朝「正一品」官員可以享受什麼待遇?有現在的「省長」好嗎?
    清朝「正一品」官員可以享受什麼待遇?有現在的「省長」好嗎?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人寒窗苦讀只有一個目的,他們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金榜題名,至此出人頭地。從孟郊中舉後的興奮程度我們就知道,往後的他可以春風得意。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當官是多少秀才的夢想。
  • 清朝時期,從一品升到正一品有多難?陳廷敬用了20年,那劉墉呢
    從秦始皇建立大秦朝開始,我國的封建制度算是翻開了篇章。而始皇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朝政,他把全國的貨幣以及選官制度都完善了一下,其中他又將官職分為三六九等,並且這種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
  • 清朝「從一品」相比「正一品」差多少?簡直超乎正常人的想像
    清朝「從一品」相比「正一品」差多少?簡直超乎正常人的想像 常看清宮劇或者對清朝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清朝大家官員是由和嚴格的等級劃分的,一共九品十八級。品級從一品到九品,每一個品級又分為正和從兩個級別。從一品跟正二品這兩個官階,在品級上,僅僅相差一個級別。
  • 清朝「正一品」官究竟有多稀少?恐怕你大部分都沒聽說過
    最高的正一品職銜聽起來就很厲害,當然非常稀少。清朝的正一品主要是一種榮譽頭銜,總共只有七種。 有不少大臣在生前得不到這個榮譽職稱,死後才被追贈。因電視劇而走紅的一些清朝名臣,往往也不是正一品。 比如兩袖清風的于成龍。于成龍最後的官職是兩江總督,總督是從一品。
  • 在清朝,想要升到「正一品」大員很難嗎?專家:超出你的想像
    清朝尚書的官階為從一品,大學士為正一品,然而看似晉升近在咫尺的官階,正常晉升所需的時間可能遠不止十年。▲清朝朝會畫像清朝沿用明代內閣制,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開設內三院,包括弘文院、國史院、秘書院,三院分別設有一位大學士。
  • 清朝正一品官員,待遇究竟如何?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
    清朝「正一品」官員,待遇究竟如何?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在中國那麼多行業當中,作為統治者的輔助人員,士的地位是最高的,因此,作為士的代表,官員的地位在中國是最高的,並且還享受著很多特殊的待遇。此外,官員還可以享受各種福利,而這些福利是很多人都得不到的。即使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也是如此。他們將官員分為九個等級和十八個等級。最高級別就是一品,不過這個官職的官方職位不多,總共只有十五個如太史、太傅、伊犁將軍、大學士、內閣大學士、總督等等。這些官員位高權重,手中掌握著很大的權力,還能直接向皇帝上書推薦官員,是帝國的核心人物。
  • 清朝「正一品」的官員,他們享受什麼待遇?你想像不到!
    自古官位就有三六九等之分;唐朝之後官階總共分為了九品,每品都有正副之分,在古代被稱為:正從。就像我們在影視劇或者書中常見的如:正一品和從一品。我們以清朝官階為例,清朝官職因為有之前的各朝各代的基礎,是比較完善的,分九品十八級,每級都有正副之分,正一品就屬官位金字塔的頂端了。這個位置的官職沒幾個,像大學士、伊犁將軍布彥泰等咱們在電視劇中常見的這些就屬於正一品!那麼清朝的這些正一品大員的待遇是怎樣的那?
  • 清朝的正一品和超品官員有哪些?其實裡面有很多官職都是虛職
    圖片:清朝一品官員劇照一、文官中的一品大官如果要詳細劃分,清朝官員的品級一共有九個大分類,分別是從一品至正九品,但每一個品級中又可以劃分兩類,分別是「正」與「從」。其中,文官和武官中都會誕生正一品的官員,可地方官卻不會出現正一品,即便是最高的總督兼任兵部尚書也只是從一品,比較一般的總督還是正二品或是更低的官職。這裡穿插一下總督的意思,總督指的是統領一個省或是幾個省的最高行政、經濟以及軍事長官,相當於如今某個地區的省委書記。
  • 清朝正一品的官員都享有什麼待遇?就算是現在,大家也表示羨慕
    清朝正一品的官員都享有什麼待遇?就算是現在,大家也表示羨慕其實權力之爭早在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因為權力就意味著金錢,手中的權力越大,能夠拿到手的錢就越多。特別是古代的封建社會,一個官員的社會地位比普通百姓的社會地位高得多了。
  • 清朝「從一品」與「正二品」差別有多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大家好,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說一說清朝的官階。大家都知道,清朝雖然是由滿族人統治,但受儒家以及歷代王朝,以及強大而影響深遠的漢文化影響,在統治中還是很注重階級差別的,這在官員的劃分上尤其明顯地體現出來,很嚴格地被分為九品,所以「從一品」與「正二品」的區別有多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 清朝的「從一品」和 「正二品」只差半級,可他們的待遇可差遠了
    常看清宮劇或者對清朝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清朝大家官員是由和嚴格的等級劃分的,一共九品十八級。品級從一品到九品,每一個品級又分為正和從兩個級別。除了皇上王爺之外,最大的官是正一品,像我們熟知的劉墉、和珅、李鴻章等等都是清朝的正一品官,這是位極人臣的官職。
  • 在清朝,武官想晉升至正一品有多難,超乎正常人的想像
    文/王國棟印象當中,晚晴名臣如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等人,皆是一品大員。這就給人一種假象:似乎清朝的一品大員特別的多,特別容易晉升。然而小編要告訴諸位的是,雖然以上人等均是因鎮壓農民起義而發家,但晉升一品大員都是以大學士的身份獲得的。說白了,他們都是一品文官。那麼,在清朝,武官有正一品的嗎?答案是有的,只是難度超乎正常人的想像。在清朝的官員品級體系當中,武職正一品只有兩個職務,即: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
  • 「正一品」的清朝官員,他們享受什麼待遇?說出來你別懷疑
    通過科舉制度,許多漢人開始走向清朝的政壇,其中晚清四大名臣,也都是通過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人才。然而,他們作為朝廷「正一品」官員,到底能享受什麼待遇? 其中,清朝的官員制度,就是一直沿用來自漢魏六朝以來的「九品十八級」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舊讀zhěng)、從(舊讀zòng)之別,如正一品、從一品。 可以說,能夠成為這「九品十八級」中的一員,就算是真正的領皇糧了。其他沒有能夠入選的官員,通常被稱為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在這十八級中,也有分成文官和武官的區別,因為職能不同,所以享受的待遇和權力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