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一天:還記得那些年的取暖神器嗎?

2021-01-09 搜狐網

  舊聞挖掘機(ID:BJTmachine)

  撰文│王飛雁

  西伯利亞冷空氣來了,把京城刮進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周,今天-16℃的低溫接近了近30年1月份同期低溫極值。

來源:中國天氣網
房簷下滴出一根根冰柱,喚起兒時的回憶。 網友 王紅光攝

  西伯利亞冷空氣、-16℃、30年來最低溫……光是看到這些詞,小編已經凍得渾身哆嗦了。

  就連小動物們都凍成了這樣~

  這樣~

  再看新聞,內蒙古海拉爾白天的溫度竟然降到了-40℃左右。矮馬,-40℃是啥概念?快看看這幾個震撼的小實驗。

開水拋向空中,瞬間變成白色的冰霧,拖著長長的尾巴,如同流星一般墜落。
肥皂泡凍住了,好像糖葫蘆外面裹的糯米皮,輕輕一碰就裂開了。
梨凍得邦邦硬,砸釘子槓槓滴!

  沾了水的豬皮瞬間凍在鐵門上,撕不下來,所以極寒天氣下,溼手千萬別碰金屬,切記啊!小編曾經有個淘氣的小夥伴伸舌頭舔鐵柵欄,大家腦補一下結局……

  縱使天寒地凍,卻凍不住全國網友的聰明腦瓜兒,西伯利亞冷空氣已經不能阻擋段子手們的熱情了,朋友圈被各種閃閃的「名言警句」刷屏: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沒穿秋褲遇寒流!

  前兩天,北京的風是後媽,矮馬,啪啪的抽臉啊;這兩天,北京的風成流氓了,不抽臉,開始凍(動)手凍(動)腳了!

  比起這兩天的最低溫,冰箱的冷凍室都顯得挺暖和。

  太陽還能叫太陽?頂多叫冰箱裡的燈!

  「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南方廣大人民將順利實現這句歌詞中的夢想。

  哈哈,真是太有才了!最絕的是下面這個,快收了小編的膝蓋!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再看看這句詩的最新版解釋——在寒冷的大風天出門,即便壯漢都一去不復返,凍死在外面。

  哈哈,雖然是段子,但大冷天還是不出門貓在家裡為妙,有暖氣、空調,再不濟還有電暖器之類的,暖暖和和多舒服。

  記憶中,小時候的冬天總是很冷很冷,你還記得那些取暖神器嗎?今兒,小舊兒(微信ID:BJTmachine)就帶您回沒暖氣和空調的年代看看去!

  爐子

  燒煤取暖的時代,北京的冬天離不開火爐子。一進冬天,家家戶戶就開始搪爐子、安煙筒、買煤。

  1988年11月8日,北京日報一版刊登文章《北京街頭兩條「龍」》。這兩條「龍」指的是兩條長隊,一條是買冬貯大白菜,一條就是買生火取暖用的煙筒。

家家都會囤一些蜂窩煤或煤球,煤鋪送貨上門,很方便噠。圖為東城區紅旗服務員送煤工人正在給居民送蜂窩煤。
這是廣安鑄造廠職工在生產蜂窩、煤球兩用火爐。這種大小的爐子一般是家用的。
公共場所用的是這種大一號的爐子。圖為城區日用品修理社西四北門市部的工人在為南魏胡同託兒所安裝取暖用的爐子。
那時候,烤饅頭片和烤白薯是冬天的一大福利。
伺候爐子是件麻煩事:生火、添煤、封火、倒煤渣,每天要佔去很多時間。
還記得這些伺候爐子用的傢伙事兒嗎?從左至右依次是:火筷子、火鉤子、火鉗子、小煤鏟兒,湊成了「四件套」。

  小編對火筷子記憶尤為深刻,因為它「一物三用」:生火時用它捅蜂窩煤的眼兒;滑冰車時能當手杖用;對於調皮搗蛋的男生來說,則是老爸手中的「兇器」。

  【粉絲記憶】

  說到爐子,舊聞挖掘機(微信ID:BJTmachine)的粉絲也有一些經歷想跟您分享呢!

  聰聰海晨:小時候,家裡人用爐子烤尿溼了的棉褲,烤完一屋子味道濃厚的……

  小編:矮馬,這味道,想一下都頭暈。

  沉默是jin:小時候家裡就一間平房,冬天就在火爐子旁邊放一個大鋁盆洗澡。記得還有一種「浴罩」,一人來高,頂上吊起來,下邊罩在大鋁盆四周,起到保溫的作用,像是簡易的「蒸汽浴房」。有一次,我洗完澡準備從罩子裡出來,因為盆離火爐子太近了,屁股蛋兒一下子貼到了爐子的一角上,燙了一個紅紅的三角形印記,好多天才下去,慘痛啊!

  小編:好險,幸好不是永久的印記。

  紅色微單:四五歲的時候,父母上班,把我放一阿姨家。我看見她家的保姆用火筷子捅煤爐子,然後掛牆上了。我想拿火筷子玩兒,但只能夠到下半截,就是剛捅完煤的那部分~手剛一握上去,啊,立馬燙黑了!阿姨趕緊給我上藥,包紮,我一邊大哭,一邊踢她:「叫你不好好看我!」幸好我皮實,沒留下疤。

  小編:真是一個比一個驚悚,俺的這個小心臟哦~話說這妞兒自己淘氣還賴別人,也是夠矯情噠,呵呵呵!

  生爐子取暖,安全還真不是小問題。看了粉絲的留言,小編也想起兒時一件驚險的事。課間追跑打鬧把一女同學撞到爐子上,羽絨服破了個大洞,小編立馬傻眼了。要知道,80年代初,一件鴨鴨牌羽絨服也算得上是奢侈品了。幸好同學家長很寬容,讓補好就成,不用賠新的。媽媽找了一個好裁縫,才能補得看不太出來。

  小編和爐子有關的記憶,是關於臭美的。媽媽會把鋁質梳子放在爐臺上烤熱,用它給我燙頭髮。伴隨著一股糊味兒,我的劉海兒變得卷卷的。

  小編翻看朋友圈,還發現了這樣一張照片和對話。

  大棉襖二棉褲

  入冬開始,是這樣滴節奏:秋衣秋褲——毛衣毛褲——棉襖棉褲。

那時候的秋衣秋褲一點都不貼身,肥肥大大,又松又垮。

  那時候,媽媽都是心靈手巧的好媽媽,她們總是會攢很多毛線,親手給孩子織毛衣毛褲,雖然不一定好看,但卻是又厚又暖和。

  小時候,沒有保暖內衣,過冬必備大棉襖二棉褲。這可是媽媽一針一線縫的「愛心」牌,穿上身可暖和了。現在回想起來,都是這種小碎花布做的,實在很老土,好在是穿在裡面,外面還要套褲子和外衣。

  還要搭配這種條絨面棉鞋,男式是黑色的,女式是紅色小花的。但是,正躥個兒的女生能買到花棉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少高個子女生只能萬般不情願滴穿著和男生一樣的黑棉鞋。。。

軍大衣跟羊剪絨雷鋒帽是一套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可是最時髦的!

  最後,再配上棉手套,就可以出門了。亮點就在這根繩子上,兩隻手套被它連在一起,就不用擔心丟一隻了。而且,不戴的時候還可以掛在脖子上,便於攜帶。

  熱水袋

  記得這個玻璃瓶嗎?就是打吊針的瓶子,灌上熱水,可以拿在手裡暖手;睡覺前,放進被子,讓它給你暖被窩。只是,睡覺的時候千萬不能亂踢哦,掉到地上打碎了,可真是會嚇一跳呢。

  後來,熱水袋登場了。燒一壺熱熱的開水,灌進去,然後把氣擠出去,再擰上蓋子,否則熱水袋就會漲鼓鼓的。睡覺前,媽媽先把被子鋪好,捲成直筒,腳底下還要窩起來,以防熱氣漏掉。提前把熱水袋放進被子裡,等睡覺的時候,被窩裡暖暖的。

  電熱毯

  在沒有暖氣空調的年代,每天進出被窩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進去的時候被子涼,出來的時候衣服涼,一早一晚需要經受兩次「考驗」。

  幸好後來有了電熱毯,每天進被窩之前,先把它打開,等被子裡熱了,再鑽進去;早上起床時,先把衣服塞進被窩,暖熱乎了再穿。電熱毯比熱水袋加熱更均勻,持續時間也更長。

電熱毯,暖被窩神器舍你其誰!

  涮羊肉

  涮羊肉是老北京冬季裡少不了的吃食。羊肉性溫,是一種優良的溫補強壯劑。冬季常吃羊肉,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

  據說,汪峰的《北京,北京》,在火鍋黨的眼裡就變成了這樣:當我走在這裡的每一條街道,我的心似乎從來都不能平靜,除了火鍋店的熱氣的和涮煮之音,我似乎聞到了他勾人般的味道,我在這裡煮菜,我在這裡涮肉,我在這裡朵頤,也在這吃撐,北京火鍋......

大冷天裡,和親朋好友圍在熱騰騰的鍋子旁邊,熱熱鬧鬧,熱熱乎乎。
如果沒有涮羊肉,那就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片兒湯或疙瘩湯,保證暖和起來,說不定還能冒點兒汗。
假使沒有熱片兒湯、疙瘩湯,捧一塊熱乎乎的烤白薯也是極好的。
再不濟,吼吼,來一包剛出鍋的糖炒慄子,也是可以暖一暖,扛一陣的呀。

  小編緊躲慢躲,最後還是把結尾落在了「吃」上,不小心暴露了吃貨的本性。

  親愛滴小夥伴們,上面的這些,有沒有勾起你溫暖的記憶?

  歡迎補充,快快拉到最下方寫評論吧!

  圖片來源:北京日報、視覺中國、北晚新視覺、百度貼吧、百度百科、新華網、網絡

http://news.sohu.com/20160123/n435602979.shtml news.sohu.com true 綜合 舊聞挖掘機 http://news.sohu.com/20160123/n435602979.shtml report 18840 舊聞挖掘機(ID:BJTmachine)撰文│王飛雁西伯利亞冷空氣來了,把京城刮進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周,今天-16℃的低溫接近了近30年1月份同期低溫極值。來源:

相關焦點

  • 網友PK取暖神器:寵物取暖自製蒸汽取暖齊上陣
    見習記者喻莉  抱著寵物相互取暖  進入三九寒冬,南方大部分沒有集中供暖。近日,一組曬南方取暖神器的微博走紅網絡,網友除了曬出平時經常用到的油汀、暖風機、熱水袋以外,還有人秀出自製取暖神器。  網友「悠悠小鴨_龔豔」說:宅在家裡,抱著我的取暖神器狗上網,還蠻愜意的。網友「飛簷走壁的奇蹟」說:家中暖氣不給力,抱著寵物貓取暖,走哪抱哪,效果非常好。  網友「米沙Misha」則說:將貓放在腳上取暖,恆溫低碳,手感很贊,真是取暖神器。該微博一發,立即引起300餘名網友轉發和回復,多名網友直言也曾用這種方法取暖,不僅增進了主人和寵物的感情,還能相互取暖,很實用。
  • 北方人冬天取暖靠「神器」,南方人基本靠抖
    那麼南方人和北方人都是怎麼取暖的?北方人又有哪些取暖神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地域不同,取暖的方式也不一樣,嘎嘎嘎……又到了一年當中北方人最嘚瑟的時候了!南方人和北方人從體質方面講,還是有很大差別的。這就是差距呀!我不禁要問,冬天是北方好呢?還是北方好?南、北方的冬天讓我們明白,理想和現實還是有差距的。
  • 今年又有不少取暖「神器」走紅
    近日,記者走訪城區多家家電賣場發現,暖風機、電油汀、電熱毯、熱水袋等家電都被擺在了賣場最顯眼的位置。不僅如此,今年市面上又出現了各種新的取暖神器。從最普遍的空調、暖風機到現在流行的踢腳線取暖器、桌面暖風機……那麼,今冬都有哪些取暖設備銷量好、最受市民喜愛呢?
  • 天寒地凍時,鄉村取暖「神器」還有這些!
    現在的我們見到的「取暖神器」樣式多種多樣,空調、電暖氣、地暖、暖寶寶......這些在城市生活的人們也是常見的,而在鄉村生活的人們,他們用什麼來取暖?今天帶著大家來看一看。燒火、添柴,有一種待客禮儀叫上炕!俗語說「老婆孩子熱炕頭,便是人間幸福事」。外面天寒地凍,屋裡火炕燒得暖暖的,瞬間感覺寒意消散。
  • 來了一波冷空氣 火了一批「取暖神器」
    瑟瑟發抖的小夥伴們,除了穿上秋衣秋褲羽絨服,還紛紛採購起了各種取暖神器。除了暖氣片、壁掛爐、油汀、暖風機這些傳統取暖設備,今年冬天,取暖界又迎來了不少新的爆款,比如「網紅」水暖毯、電熱毛巾架、踢腳線取暖器等等。來看看這些神器,你用上了嗎?
  • 天寒地凍時,鄉村取暖「神器」還有這些
    2021年首個寒潮預警持續生效中!1月7日,哈爾濱、長春、瀋陽、呼和浩特、太原、北京、天津、石家莊、西安、蘭州、銀川、西寧、濟南、鄭州、南京等15城最低氣溫將創入冬後新低。這一波「霸王級」寒潮,讓大家體驗了一次久違的超冷體驗!
  • 別讓取暖「神器」 變火災「兇手」
    進入冬季後,氣溫一路走低,電暖氣、電熱毯、暖寶寶等各色取暖「神器」開始輪番登場,消防安全隱患也相應增加。12月4日晚,桂林市資源縣資源鎮一物流公司門面突發大火,起火原因系電暖器起火。一次次火災事故教訓也提醒我們,在使用取暖設備的過程中,千萬要小心謹慎,否則就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在這奉上一組取暖防火小貼士。使用電暖器取暖時,千萬不要把衣物放在電暖器上烘烤;不要把酒精、打火機、棉布等易燃易爆物品放在電暖器附近;不要與其他大功率電器同時使用,不使用了記得關閉電源。
  • 取暖神器五花八門 記者告訴你怎麼選
    取暖,已成為人人關心的問題。而五花八門的取暖神器和智能化的取暖設備,也令人眼花繚亂。這個冬天,你選好取暖方式了嗎?  蘇寧電器督導  前兩年「小太陽」賣得較好  現在市民更多選擇價位更高的油汀  「都怪家裡裝修太早,沒有裝地暖,重新裝修又不現實。」
  • 看看這些取暖神器,第一種最實用,第三種最便宜!
    這導致農村冬天取暖成了老大難的問題。為此,小麥今天為大家整理了幾種冬天取暖的神器,比燒煤更省錢、安全。那這些神器都是什麼呢?下面就隨小麥看看吧!而且它使用天然氣,比較環保,價格也比較便宜,一個冬天取暖加用熱水大約使用2700元左右,是冬天取暖比較好的一種方式。
  • CF:挑戰模式上線8年,主流武器改朝換代,當年的神器你還記得嗎
    經過挑戰模式主流武器的「改朝換代」,現在「雷射毀滅者」已經制霸挑戰模式,可是8年前的挑戰神器你還記得多少?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回憶一下。噴子M1216老玩家們一定還記得m1216,它是一把霰彈槍,由於加裝了彈鼓,所以m1216的彈容量很高,足足有12發,是霰彈槍中的佼佼者。
  • 懷念那些年,在農村用柴火灶烤紅薯的時光,你還記得那個味道嗎
    導讀:懷念那些年,在農村用柴火灶烤紅薯的時光,你還記得那個味道嗎烤紅薯,是一種最原始而又簡樸的美味,捧著一個剛剛烤好的紅薯拿在手,還沒吃,就感覺肚子已經熱乎乎的了,此景此情,對於我們這群80後來說,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段濃濃的鄉親!
  • 蠟燭+花盆自製取暖神器 40分鐘升溫12.5℃
    寒冷冬日,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用最便宜的方法,讓室內的溫度快速升高?近日,網絡上一則「南方學霸大學生自製取暖『神器』」的視頻受到熱捧。只需使用蠟燭、花盆、磚塊,就能在短時間內使室內溫度提高10℃以上,成本不過十幾元錢,並且不受用電的限制。如此簡單的一個組合,真的能驅趕寒冷的空氣,提升室內溫度嗎?
  • 除了穿秋褲 還有哪些取暖神器?
    原標題: 除了穿秋褲 還有哪些取暖神器?  距離北京正式供暖還有半個月時間,氣溫已經持續走低。「北方禦寒靠暖氣,南方禦寒靠勇氣。」在這樣的天氣裡,除了聽媽媽的話穿上秋褲,年輕人自有一套禦寒方法,發熱桌墊、桌下保暖器、暖腳拖鞋等「取暖神器」紛紛登場。
  • 南方大學生自製取暖神器 40分鐘升溫12.5℃(圖)
    「取暖神器」設備-圖1  寒冷冬日,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用最便宜的方法,讓室內的溫度快速升高?近日,網絡上一則「南方學霸大學生自製取暖『神器』」的視頻受到熱捧。  如此簡單的一個組合,真的能驅趕寒冷的空氣,提升室內溫度嗎?記者用溫度計、紅外線測溫儀等進行了實驗,40分鐘後,一間10平方米的密閉房間就能升溫12.5℃。由此看來,這一取暖方法確實可行。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室內使用明火一定要注意安全。
  • 氣溫驟降取暖神器各顯神通,用電採暖成市民首選
    楚天都市報1月4日訊(記者謝玲 郝曉燕 實習生徐蕾)雪粒紛飛,寒風呼嘯,這幾天武漢的氣溫驟降,正迎來入冬以來最嚴寒的天氣。雖然都開玩笑大武漢取暖全靠「抖」,但不少市民家裡各種取暖設備仍紛紛登場,想方設法讓房間裡的溫度升起來。除了天然氣取暖,今年很多家庭都採用了電採暖來過冬。
  • 三天只用一度電的取暖神器,對標美的空調一晚一度電?
    還記得那條廣告語嗎?「美的空調,一晚只需一度電。」電熱匯記得當時無數的人被這條廣告洗腦,因為在很多人以往的認知當中,覺得空調開這麼低,要是一晚上這電費估計跟流水一樣吧,一晚上一度電,美的空調不錯,買它!買它!
  • 網友自製取暖神器
    網友自製取暖神器 在這場「寒戰」中,取暖「神器」層出不窮,蠟燭、檳榔、酸辣米線甚至寵物……各種能散發熱量的物品都被利用上。有網友打趣道:「北方人取暖靠暖氣,南方人靠浩然正氣。」近日,一則「南方學霸大學生自製取暖『神器』」的視頻更是受到熱捧。    這個取暖神器據說是南方某學霸大學生發明出來的,製作方法很簡單:1.將4根蠟燭點燃,把3塊磚頭首尾相接,圍成一個三角形。將蠟燭放在三角形的中心處。
  • 那些年,跟前任唱過的歌,你還記得嗎?
    那些年,跟前任唱過的歌,你還記得嗎?《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張洪量溫情款款,男兒柔情盡顯,儘管後來多有歌手翻唱,但是難免用情過深而聒噪,也難免缺乏感情而無味,不忍心聽下去。但也不乏有特色的,歌手常石磊版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嗎》配音獨到,一項低調的嗓音簡直要魔性了,獨樹一幟,別具一格。《剛好遇見你》屬李玉剛版本最佳。整首歌全是美好,不管是旋律還是KTV大屏幕上的畫面,都充斥著宏大、暢快地感覺,同樣對於「我們」之間那種微妙情感得表達也是很淋淋盡致的。滿滿得喜歡!
  • 小小湯焐子 昔日「取暖神器」
    立春已過,上海的天氣依然陰雨連綿,冰冷刺骨,在徐匯藝術館裡正在舉行的「湯焐子」展覽上,展出了108個產自各個時代、來自大江南北的冬天「取暖神器
  • 那些年我們一起折過的紙星星,你還記得嗎?
    那些年我們是同桌,一起折過星星,你還記得嗎?那年,我們上初二,當時是為了幫你追女朋友,發動了身邊的同學一起幫你折星星。平時是個話嘮,真到事上就歇菜了。還記得嗎?我們那幫朋友一下課第一件事就是折星星,滿滿的一玻璃瓶五彩星星3天就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