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的海浪、翻飛的海鷗、清新的海風,大海令人神往。
得知我到潛艇部隊代職,朋友來電話都忘不了羨慕不已地問一句:跟潛艇出過海嗎?海底的景色一定不錯吧?
代職鍛鍊,當然少不了隨潛艇出海,至於出海的感受,那就一言難盡了。
第一次出海,潛航在水下,我曾好奇地用潛望鏡觀察過海面。然而,看到的除了海水還是海水,偶爾能看見往來的船隻,根本看不到飛翔的海鷗,也看不到水中的遊魚。作戰潛艇不是用於水下觀光的遊艇。它是完全封閉的,沒有舷窗,在水下若想觀察海面只有通過指揮員才有權使用的潛望鏡。即使在水面航行,也只有舵信兵能在艦橋上瞭望海面,其他艇員一般是不允許到艦橋上去的,自然看不到海上的任何景色,能看到的只是艇內密密麻麻的機械管路、黑黝黝的設備和灰濛濛的殼體。
海上的空氣一定很好吧?海面上空氣確實很清新,但潛艇艙室內的空氣則是混濁的。潛艇遠航時,內燃機、蓄電池、儀器設備、武器發射都會產生廢氣…… 潛艇下潛前,一般都要長時間通風,把艇外新鮮空氣吸進艙內;潛航時,除了電池洩漏出來的氫氣可用消氫器消除外,其他氣體就很難排除了。各種叫不出名字的混合氣體在潛艇這個「大鐵桶」內來回循環,時間長了,能燻得你嗅覺麻木,香臭不分。艇內也有氧氣「再生裝置」,但「再生」的氧氣仍消除不了混合氣體那股說不出的味道。
「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浪把戰艦輕輕地搖,年輕的水兵頭枕著波濤,睡夢中露出甜美的微笑……」然而,潛艇兵在被稱為「龍宮」的艇內睡覺就遠非歌裡唱的那麼浪漫了。「龍宮」裡「寸地寸金」,睡覺的床是可拆卸式的吊鋪,寬60 釐米、長約1.7米,上下用一吊鏈相接,3層、4層不等,層與層之間距離不超過1 米;最寬敞的要數二艙的3個2平方米左右的房間,號稱「總統間」,是艇長、政委休息的地方和譯電員的工作室。潛艇深潛在大海裡,看不到星空,見不到日月,沒有白天黑夜之分,幾天下來就把人的生物鐘搞亂了。
「龍宮」裡最金貴的要數新鮮蔬菜和淡水。潛艇艇員的夥食標準與飛行員相當,在我軍是最高的。陸上每餐要保證8個熱菜、4個涼菜,主食3種以上,一年四季水果、牛奶保證供應。但潛艇出海時的夥食與陸地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語了,一般是兩個主菜、兩個涼菜。通常是廚房把飯菜準備好,以艙室為單位,把飯盆一個艙一個艙傳遞過去。艇員就餐沒有固定的位置,或站、或蹲、或坐在一個角落,飯菜到手,匆忙吃完,馬上奔赴值班崗位。吃飯過程中,還有可能出現戰鬥警報、速潛警報、損管警報等全員工作信號,所以艇員都有吃飯快的習慣。遠航中,食品以各類罐頭和半成品為主,吃得人倒胃口,大家最盼望的就是能吃上一口新鮮的蔬菜。潛艇貯藏的淡水是限量供應,每天每人只配給一茶缸。在電機艙內值更,氣溫高達40℃,每天流出的汗水比飲用的淡水都多。常人很難想像在大洋底下一待數十天沒有淡水的感受:用棉球沾酒精洗碗,用毛巾沾水擦臉,艇員鬍子長長、衣服結出汗晶……
這就是共和國的潛艇兵,一群「在地平線以下生活、工作和戰鬥的人」。他們中的許多人和你一樣的年輕,有著一樣的青春笑容。然而,他們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默默無聞的忠誠。
離開代職部隊已經幾個月了,與潛艇官兵共同品味「龍宮」生活酸甜苦辣的日日夜夜卻時常重現在我腦海裡。每當想起那些常年工作、戰鬥在潛艇上的官兵們,我心中總是泛起陣陣的激動,生出深深的敬意。
時間會讓人忘記很多,但我相信,到潛艇部隊代職的經歷絕不會從我的記憶中淡出,它留給我的印象只會歷久而彌新。(李衛星)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