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嫁出去的女兒能回娘家嗎?

2020-12-21 珈霽碧露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今年清明節又聽到了對面住的劉嫂家裡在吵了。

劉嫂的女兒小麗,已經結婚五年了,去年清明節三天假期回來也吵架了。

原來,我們這裡有個習俗,清明節女兒是不能回娘家的,除非家裡沒有男孩子,不然娘家人會窮的,其他時節回來都可以的,祭祖上香都可以。

劉嫂有一兒一女,年輕的時候都羨慕她的這個「好」字。女兒在外地上班而且遠嫁,平時都沒有時間回來,就想著只有清明小長假回來看看。

去年回來是因為弟弟過年結婚,自己沒有趕上,回來順便看看。結果引來弟媳不滿。差點被趕出家門,幸而母親說情。

今年因為母親身體不好,又回來看看卻加劇了弟媳婦的不滿。一邊嘴裡罵著一邊手裡拿著笤帚往外面掃地。

看到母親那無奈的眼神和為難的神情,女兒從包裡拿了5000元錢,遞給她,轉身出了門。

弟媳婦還在罵罵咧咧的說著,「其他時間你不回來,專挑這個時節回娘家,就沒有按好心,是故意詛咒我們沒有好日子」。

其實,小麗又何嘗不想回家,只是過年夫家一大家子人,還有孩子在家裡婆婆在帶,哪裡走的成。因為清明有假期,又是過年後的第一期空檔,所以偷空回來,卻不想兩年都找罵了,其他的假期,因為想孩子都回了夫家。

小麗想不通,為什么弟弟結婚了,自己回家的腳步卻邁不出去了。

我就覺得小麗應該錯過清明或者五一節回去,但是母親生病,讓她又很是牽掛。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小麗和弟媳婦誰做的對呢?如果你是小麗會怎樣安排回娘家的時間。

我是#珊桃shant# ,關注我,為你講述百姓生活。

想家的女兒

相關焦點

  •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家祭拜,是有什麼含義?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家祭拜,是有什麼含義?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明天就是清明節了。每到清明節,一家老小都回去祖先墳前掃墓、祭拜,這是我們國家幾千年來的傳統風俗。但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許多地方都有一個習俗就是,已經出嫁的女兒在清明節是不能回娘家祭祖上墳的,這是什麼緣故呢?提起清明節,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 剛出月子的媽媽為什麼不能在清明節回娘家
    嬌嬌(化名)正在坐月子,昨天給親媽打電話說4月2日剛剛好出月子,正趕上清明小長假,準備和老公帶著孩子回娘家過個清明。可親娘立即阻止了,告訴嬌嬌過了清明再回來。嬌嬌心有不爽,好不容易在婆家熬了一個月,就想回娘家過一段清靜的日子,可是,親娘卻如此回絕了。
  • 2018年中元節可以回娘家嗎 鬼節回娘家的禁忌不可不知
    2018年中元節可以回娘家嗎 鬼節回娘家的禁忌不可不知時間:2018-08-20 18: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中元節可以回娘家嗎 鬼節回娘家的禁忌不可不知 中元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擺上祭品來祭拜祖先,那麼中元節可以回娘家嗎?中元節可以在娘家過嗎?
  • 清明節上墳習俗知多少: 女的不能在清明節上墳 是真的嗎(1)
    2006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各地清明節上墳的習俗不盡相同。  一、清明節女兒能上墳嗎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等封建思想,導致清明節祭掃只能由男性參與,出嫁女是絕不允許回娘家掃墓的,因為除了對先人不敬,更重要的是出嫁女會「扯娘家的風水」。有三種情況,但是這都是以前的老黃曆了。
  • 清明節農村習俗,女兒不能回家掃墓,有什麼特殊含義?
    每到清明節,一家老小到祖先墳前掃墓,寄託對先人的哀思,是中國的傳統風俗。但是許多地方有一個習俗,已經出嫁的女兒,清明節不能回娘家祭祖,這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掃墓清明節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 農村習俗:女兒不能在娘家坐月子,不能回娘家過年,夫妻不能同房
    很多嫁出去的女人帶著丈夫回娘家,晚上都會很自覺地分開睡,甚至都不睡一個屋子。以前我沒注意這個問題,誤以為是家裡床鋪較少,為了能睡下才不同房睡。後來才知道,不僅是已經結婚多年的夫妻,還是戀愛中的情侶,在娘家都不允許同床。
  • 母親收20萬彩禮嫁女兒,沒給嫁妝,女兒賭氣,半年後回娘家她哭了
    導讀:母親收20萬彩禮嫁女兒,沒給嫁妝,女兒賭氣,半年後回娘家她哭了現在夫妻倆結婚男方應該是最愁的,因為不像以前一樣窮的吃不上飯的時候,大家都是賣女兒。女方就省事多了,家裡有錢的給女兒備點嫁妝,家裡沒錢的可以等收了禮金再作為嫁妝,但是總要給女兒帶過去點什麼。小燕就什麼都沒有。小燕是個農村女孩,乖巧懂事,父親走的早,只留下母親,她和弟弟三人相依為命。農村人一般都有點重男輕女,小燕很慶幸自己的母親不會,因為在家裡有什麼好吃的,母親都是平均的。
  • 嫁出去的女兒有多不受待見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老人,也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家中的財產往往會交給兒子們。儘管嫡長子繼承的說法已經很少有了,儘管現在在法律上男女的繼承權是平等的,但是受到了傳統觀念的影響,在一些小地方,女子在繼承權方面還是不如男子。在農村會有很多俗語,從側面也表現出了女子的地位。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母親的話,讓扶弟魔女兒心寒如冰
    文|長願我心如流水有句老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根據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指女兒出嫁後,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娘家就不得過問了。這時候,母親看見遊女士一臉怨氣,又說道:「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不是爸媽不講理,你自己去問問,誰家分家產有女兒的份?」遊女士聽完母親的話,頓時心寒如冰。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獨女戶的家庭,現在如何了?
    有些家庭卻沒能如願,一胎二胎都生的是女兒,在當時,他們甚至會感覺丟人。因為在他們看來,養兒是可以防老了,養了女兒,到時候就嫁出去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就是人家的人了,無法為自己防老,那麼到了現在,那些只有女兒的家庭過得怎麼樣了?也正是上面說的那麼回事,在農村中,只有女孩的家庭幾乎沒有,但是還是存在的。
  • 女兒回娘家就是好,每天都有好吃的,今天媽媽又炒了四個菜
    女兒回娘家就是好,每天都有好吃的,今天媽媽又炒了四個菜。之前在家裡帶孩子,整天忙忙碌碌,也沒時間做飯。如果孩子吵鬧基本上都是隨便弄點吃的,填飽肚子而已。可是我每次回娘家,我媽都會做好多好吃的給我,每頓飯基本都會炒一兩樣家常小菜,讓我都吃的美美噠。
  • 已經出嫁多年的大姑姐,全家回娘家過年需要告訴我一聲嗎?
    告訴一聲也未嘗不可,只是拉近關係,非要分得錦清楚嗎?都說兒媳是家裡人,女婿外孫是狗,吃了就走,沒見有幾個外孫有本事了回外公家光宗耀祖的。人家的孫子關你什麼事?只有自己的兒媳生的孩子才叫你爺爺奶奶。外公外媽外孫,講中文的,一個外字就明顯內外有別了,女人嫁出去回原來的家叫回娘家,外人背後說她回外家。人家在意的是公婆的態度,也沒有要求大姑姐全家來過年要經過她同意。
  • 山東臨沂:冬至吃水餃,但卻不能「回娘家」
    說到團圓,就不得不說,對於一個出嫁的女人,如果她想在冬至的這天回娘家陪陪自己的爸爸媽媽,這可以嗎?在山東臨沂的傳統習俗裡,這是不可以的。一個出嫁的女人在冬至這天是不能回娘家的。娘家的父母哪怕再想你,再盼著能讓你回去吃頓水餃,也只能是在電話裡解決。所以很多出嫁的女人就不滿意了,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俗?其實在胖二看來,這樣的習俗的確不太好。因為它限制了一個人的自由,尤其是讓女人顯得很被動。說實話,現在都是二十一世紀了,這樣的習俗早就該破除了。
  • 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清明節不能回娘家?
    突然想起小二黑結婚也想起非洲的割禮無論面對什麼自我堅強些世界在心中離開任何堵心的人都可以活的很開心不是嗎?>活著 努力活著 卻有時候不得不面對葛優活(電影活著)而不是葛優躺前進我們在路上的人們也祝福那些能大年初一陪媳婦回娘家過年的男人們和允許兒子陪媳婦回娘家過年的父母們以及允許女子回家過年的兄弟和嫂媳侄孫們
  • 尼泊爾美女遠嫁中國4年,回娘家父母不敢相信:這還是我女兒嗎?
    遠的國家如此,近的國家就更簡單了,不過因為國與國之間還是有地區差異,尼泊爾美女遠嫁中國4年,回娘家父母不敢相信:這還是我女兒嗎?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跨國戀,其實也來自於國家旅遊事業的發展。雖然現在的世界暗流湧動,但表面上還是風平浪靜的,也有很多人出國遊玩,與此同時,也有許多國外的人到中國旅遊。
  • ...區花山鎮南村幾代僑胞回娘家 同賀國慶 外嫁女萬裡回鄉暢續故鄉...
    廣州花都區花山鎮南村幾代僑胞回娘家 同賀國慶 外嫁女萬裡回鄉暢續故鄉情新快報  作者:  2019-10-09 儘管路途遙遠,但能把海內外的姐妹在國慶節召集回鄉
  • 女兒懷孕回娘家,住了半個月不走,母親:不能讓這錯誤毀了你一生
    因為昨天晚上女兒打來電話說想回家住幾天,老伴一早便催他趕緊去菜市場買菜。劉伯的女兒高中畢業以後一直在工廠打工,半年前帶了一個男朋友回來說要結婚了。本來一開始他和老伴都不同意的,原因是未來女婿學歷不高,只是一個普通工人,而且老家在農村,家裡兄弟多,住的還是父母留下的老房子,女兒嫁過去肯定會受不少苦。無奈當時女兒已經有了身孕,生米既然煮成了熟飯,也只能由著她了。
  • 紫金洋頭三百多名外嫁金花集體回娘家!轟動了整個村子!
    紫金洋頭三百多名外嫁金花集體回娘家!轟動了整個村子!今天11月17日一早紫金洋頭琴口村東瓜塘鄧氏早已是一派喜慶熱鬧的場面300多名外嫁女身穿漂亮的旗袍集體相約一起回娘家感恩父母述說衷情,重溫舊時的點點滴滴共同助推家鄉經濟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視頻「來去,回娘家喲
  • 「娶進來的兒媳」和「嫁出去的女兒」,誰才是家裡有發言權的人?
    小姑子和她差不多是一個時間段結婚的,潔西結婚後是和公婆一起住,小姑子嫁出去與丈夫單過。結婚後的小姑子經常回娘家吃喝,她的東西要麼是潔西收拾,要麼婆婆打理。潔西說:「我能有什麼意思,問問不行啊。」小姑子說:「你分明就是覺得我住太久了,怎麼著,你越討厭我,我還真就賴著不走了,告訴你,這是我家,還輪不到你趕我。」
  • 馬來西亞出嫁華人女兒最棒的紅包:回娘家吃團圓飯
    能在嫁人後,偶有機會在娘家重溫團圓飯氣氛,對於嫁到外鄉的華人女子來說,是最棒的新年「紅包」了!去年回娘家過年的陳苡香,接過團年飯的統籌任務,率領所有堂弟妹,合作煮出這桌「新風味」團圓飯,也讓他們更了解團圓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