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請吃素:我行我素 吃素食修素心做素人

2020-12-10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我行我素素食素心素人

素食素心,便是以蔬菜、瓜果為食,持柔軟之本心,投入到素食活動中。素食文化在中國由來已久,《齊民要術》中早有記載素食菜譜,說明當時吃素的風行。

素食的歷史如此悠遠,而當下食素之風也頗為盛行。吃素食,穿素衣,修素心,在無比喧譁的世界裡,做個素人,從少吃一頓肉開始修行,保持對萬物的隱忍,保持對自身的觀照。這般食素的意義,十分美好。

素之淵源

素食有很多「門派」,中國傳統最普遍的是佛教素,目前國內的素餐館大多都有佛教文化的背景。不過新近的素食者中,更多屬於環保素、倫理素、健康素,或者美容素。所謂「門派」,只是戲稱,無非是說大家實行素食主義的出發點不同。顧名思義,佛教素是因為佛教不殺生的基本教義。佛教素中,蔥、蒜也在禁忌之列。這一點使其有別於其它門派。

素食除了門派不同,程度也不同。有很多素食者只是不吃紅肉,但是吃白肉,即不可以吃天上飛的和地上跑的,但可以吃水裡遊的。這是程度最輕的素食者。在環保素、倫理素、健康素等門派中,都可能有這種程度的素食者。當然,佛教素例外,因為魚也在生靈之列。除了水產之外,對於奶和肉的禁忌也有不同。有的素食者吃蛋喝牛奶,稱為蛋奶素。所有門派的素食者都可能是蛋奶素。有的佛教徒不吃蛋,但是可能喝牛奶。

也有人的素食是階段性的,比如由於宗教的原因,在每年固定的時間段裡吃素。最嚴格的素食者是「完全素食」,也叫「維根」,來自英文vegan。「維根」不僅不吃任何肉,也拒絕使用任何動物製品,他們不穿皮鞋,不提皮包,不穿羽絨服,甚至不使用有動物油的化妝品。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是倫理素,是動物權利的主張者。

素之人物

老江說,前半輩子只有吃不夠葷沒想過吃素,但是現在1000多日與素食為伴,繾綣之間卻深切感悟到了素食的好處,素食之美也只有親近它的人才能感受到。

一大早,在濛濛細雨中,母親傴僂著身子,在田間地頭挖掘、採摘蔬菜瓜果。老江說,去老家拿現摘的蔬果,成了他「常回家看看」的不竭動力。自從愛上素食以後,老家的蔬菜成了老江心中的最美滋味。剛掰來的茭白,白白的、嫩嫩的,咬一口鮮津津、甜絲絲,一回味就讓人饞涎欲滴。芋艿去皮後,或蒸或炒或煮,都是一盤上乘的佳餚。黃秋葵清蒸後蘸著醬油吃,入口糯糯的、香香的,連嘴巴極刁的女兒也搶著吃。

對於一個一年前還是個無肉不歡的人,無論如何也無法想像自己竟然開始嘗試食素,並且非但沒有強烈的牴觸,還感受到了與葷食者完全不同的心靈體驗。記得當初剛剛決定吃素,家人都在暗地裡竊笑,你這麼個喜歡吃魚吃肉的人,能做得到嗎?然而,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少葷多素」都做不到的那個老江竟然做到了「不葷淨素」。

老江說,食素的起因是3年前的一次體檢,結果一向身體不錯的他有了「三高」症狀。醫生建議他改變生活習慣,加強鍛鍊,尤其要改變飲食習慣,儘量減少葷食,以素食為主。一開始聽到醫生的建議,老江心裡確實有些打鼓。雖然平時也並非大魚大肉,但是真要戒除葷食,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擔心難以抵擋美食的誘惑。

前兩天的動力較足,三餐絕不沾葷腥。不過到了兩餐之間和晚上睡前不免肚子咕咕叫了。雖然靠著意志力抵禦了過去,不過確實挺難受的。最大的誘惑在3天以後動力有所減弱時,當看到各式花樣百出的葷食,想到自己不能吃,頗為掃興,覺得吃飯變得索然寡味。然而,與此同時,美妙的事情發生了。經過一周多的煎熬,老江終於慢慢適應了素食,再稱體重,竟奇蹟般地減了幾斤。於是,食素的動力更足了,而且也確實不再感覺很餓,看見別人大快朵頤享用葷菜時老江也不再羨慕了。這樣堅持食素近一段時間以後,老江再去檢查身體,多項指標已經恢復正常,令人頗為欣喜。

屈指算來,老江吃素已經堅持了3年,現在他笑稱自己視葷菜肉食早已如若無物,鮮蟹活蝦,山珍海味,已不受引誘,不僅如此,漸漸地老江發現,素食帶來的好處還遠不止這些。

首先,素食可以令人充滿活力。由於素食中的蔬菜往往含有大量纖維素,利於清腸,食用多日後,明顯感覺排便次數增加,利於清除宿便。宿便中含有大量毒素,清除了宿便也就減少了毒素在體內的積聚。身體變得輕盈起來,步履也不再沉重,如果配合做一些有氧或競技運動,就會感覺青春無限。

其次,素食可以令人活躍思維。素食中油脂含量較少,往往利於消化,不會像葷菜那樣有很強的飽腹感。時間長了,雖然不會再感覺飢餓,但會始終只保持七八分飽。老江說,當生理上保持健康的輕微飢餓感,血液便不會集中在胃腸道進行消化,從而能更多地流向大腦,大腦也就能保持必要的清醒,思維更快捷。因此,飽食終日的人思維遲鈍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老江也承認成為素食主義者後也有不少不便,如春節走親訪友,工作日在單位就餐,素食者形單影隻,不能合群,有時免不了與人唇槍舌劍一番。有人跟老江說素食影響體力,老江回答:北京奧運會運動員超過20%是素食主義者,曾連續保持多年奧運會400米跨欄紀錄的愛德溫•摩西、22次打破長跑世界紀錄的帕沃•魯米和拳王阿里都是奧運會中的素食明星;又有人說素食影響智力,老江又答:蘇格拉底、愛迪生、牛頓、達•芬奇、達爾文、愛因斯坦等智力超群的名人都是素食者。

看來,老江的這個素食主義者已經達到標準型了。

素之菜館

在紹興,如果是早兩年要找一家素菜館還真有點難度,除卻市區國商大廈背後有一家專門做素食的店,此外似乎並沒有專門的素菜館可去,而現在吃素菜也確實漸漸成為一種小眾的風尚。

越王城裡的雲來居,環境十分優雅,素食的樣式口味都不錯,是個休閒會友的好地方,但是去過三四次,每次食客都不算多。大廳裡坐幾桌,包廂裡有一些,三三兩兩,總覺得有些辜負這麼好的環境。想來是因為吃素的價格實在不低,偶爾吃一次的人比較多。

而府山西路上的素菜館則屬於自助,而且是完全平價的,一個人十來元錢,飲料、飯菜、點心不限量,只是要求不浪費。開飯館的張女士是個實在而低調的居士,因為篤信佛教許多年,自己也常年吃素,所以開了這家素菜自助館。「現在喜歡吃素的人確實越來越多,尤其是今年這樣高溫的夏天,我們這裡經常是爆滿的。大家都不怎麼願意在家裡做飯,而且那個時節素菜的價格比葷菜還貴,所以晚上到這裡吃飯的人往往要排長隊!」

「十一」黃金周的時候,中午時分,一些素食館的人氣都比較旺,在這個吃慣了大魚大肉的年代,返璞歸真地來吃素食,不少人都吃出別有一番滋味。在紹興縣一家建築公司工作的王先生,平常經常需要應酬,但是私底下他與夫人都是純素愛好者,他們家裡現在基本不做葷菜,也經常到素食館來吃自助餐,一來方便,二來在這裡也能結交到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大家談經論道的,自有一番快意。

其實,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素食館更是遍地開花,素食愈來愈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素食、素心,安然生活,回歸內心,在生活壓力越來越重的今天,也已經有不少人加入到更加「素」的生活中來。

素之優劣

吃素到底好不好,會不會營養不良,小孩子可以吃嗎?記者特意採訪了浙江省營養講師團講師、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張宏衛,讓他從營養學的角度講講關於素食的那些好與壞。

張院長列了五條吃素的好處:

1.經常吃素能避免膽固醇等血脂升高,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如果太多,則往往會造成血管阻塞,成為高血壓、心臟病等病症的主因。

2.經常吃素可避免尿酸過高。經常吃肉類產生過高的尿酸,對腎臟造成沉重的負荷,與腎結石及痛風等的發生有一定的關係。

3.經常吃素有助於體質酸鹼中和。人類體質是偏鹼性的,肉吃太多易使體液變成偏酸性,而增加患病的機會,吃素則有助於體質的酸鹼中和。

4.經常吃素能降低體內毒素堆積、對皮膚健康有利。果蔬、穀類的營養易消化、容易直接吸收,植物中纖維素能刺激腸道蠕動,防止便秘的發生,有利於體內毒素的排出。

5.經常吃素能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根據營養學家研究,素食者比非素食者更長壽。巴基斯坦北部的渾匝人和墨西哥中部的印第安人,都是原始的素食主義民族,平均壽命極高,令人稱羨。佛教的僧人也因素食而享高壽。

相關焦點

  • 周一請吃素:臺灣素食為何蔚然成風?
    周一請吃素:臺灣素食為何蔚然成風?(圖片來源:站酷網 圖片作者:大糯米)曾幾何時,素食只是宗教人士的「最愛」,而今逐漸演變為尋常百姓的一種時尚健康的飲食方式。在臺灣,像遊小姐這樣的素食愛好者正在逐年增長。據臺灣食品消費調查顯示,臺灣常年吃素的人口數量約佔臺灣總人口的10%。其中19歲至44歲的臺灣人群中,每10個人裡就有1人長年吃素。【素食文化緣何如此盛行?】臺灣素食推廣協會有關負責人巫順興說,臺灣人吃素除了執著的理念之外,更是一種環保、健康的理念。
  • 周一請吃素!北京電視臺宣傳片《吃素能夠拯救地球》《周一請吃素》《吃素創造奇蹟》國際素食日 | 吃素的九大好處,你知道多少?
    《吃素能夠拯救地球》《周一請吃素》《吃素創造的十個奇蹟做生意也好,或做其他事情,自己的利益被侵犯一點點就喊冤,要反抗、報復。為自己的口腹之慾,要殺食眾生,「是可忍,孰不可忍」。老天有眼,不會為你撐腰。素食能夠免除殺生的過患,能夠給眾生施與無畏的安樂。而且這不是多高的要求,這是我們做人的基本要求。除非在極端的情況下,不吃肉就不能活命。
  • 素心素食 禪茶一味
    為吃上可口可心的一頓飯,坐地鐵倒公交車,就還生怕朋友約好的點遲到了。現在人,越來注重保養了。吃飯不再是簡單裹腹和大魚大肉了,在吃上也很講究養生。最近一種新的飲食理念在朋友間悄悄興起:吃吃素更健康。經朋友推薦,三觀相合的幾個人相約,來到位於高新益田假日三樓的素心七碗茶,一進門就喜歡上返璞歸真的環境,城市茅廬的田園印象讓人浮躁不安的心安靜下來。精選取材致力打造健康茶、健康餐、健康水。堅持純粹的素食,素食與茶道相結合獨具文化特色。有一種幸福,素簡如茶在,一杯清茶慰歲月,健康養生品素食,靜坐城市茅廬之中,體味匆忙生活中一份難得的舒適,收穫一份喧囂生活裡的淡然心境。
  • 素心素食 禪茶一味
    為吃上可口可心的一頓飯,坐地鐵倒公交車,就還生怕朋友約好的點遲到了。現在人,越來注重保養了。吃飯不再是簡單裹腹和大魚大肉了,在吃上也很講究養生。最近一種新的飲食理念在朋友間悄悄興起:吃吃素更健康。朋友約飯,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讓味蕾在這裡找到樂趣。最愛的菜品是金錢熊掌,從食材到口味,再到色彩,徵服了一桌素食吃貨的胃。
  • 周一請吃素:素食調悅身心 肉食並非必需
    原標題:理性吃素 康樂一生編者按:吃素,並非就一定是佛教信仰。而佛教中,也只有漢傳佛教視素食(不含蔥蒜韭菜)為日常戒律之一,嚴格遵守。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在享受科技給人類帶來的成果方便的同時,也為此做出了重大犧牲。
  • 吃素食,穿素衣,修素心,悲憫之心……
    從出道一直走紅至今的劉德華,一直保持著低調、樸實、平易近人、關懷弱者、樂善好施的做事風格,他還有是一名純素主義者,在工作與生活中都不遺餘力的宣傳素食文化。他在電影《解救吾先生》裡的吶喊:我是吃素的! 引起大家的注意和素食者的好感!
  • 周一請吃素:為何要吃素 一段葷食與素食的精彩對話
    :「你為什麼吃素?」 素食反問:「你為什麼不吃素?」 「因為吃素營養不夠。」葷食說。 「只要攝取均衡的五穀雜糧與足夠且多樣的蔬果,素食的營養絕對不比葷食差。」素食回答。 葷食又說:「素食太過單調,而且不夠美味。」 素食說:「五穀雜糧與蔬果種類繁多,色香味各具特色,只要烹煮得宜,多點變化,沒有不美味的問題。」
  • 周一請吃素:星雲大師關於素食的六個精彩問答
    問:請問大師,您吃素幾年了? 答:我自己從出生下來到現在都是素食者。我從小生長在亂世裡,家鄉經濟非常落後,在糧食極為短缺的當時,我吃過麥渣糊粥,我以地瓜當飯,每天三頓,吃得都怕了起來。十二歲出家後,寺裡仍是以稀飯代替乾飯,經常一個月吃不到一塊豆腐,或一些素菜。
  • 天下素食:五花八門 細數明星吃素各種理由
    素食素心,便是以蔬菜、瓜果為食,持柔軟之本心,投入到素食活動中。素食文化在中國由來已久,《齊民要術》中早有記載素食菜譜,說明當時吃素的風行。素食的歷史如此悠遠,而當下食素之風也頗為盛行。
  • NO.5 「素心地帶」 自助素食餐廳
    走進餐廳,牆上整齊地掛著《食品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工作人員的健康證、門前三包責任書。餐廳整齊地擺放著30多種素食。素菜,粗糧,甜點,豆漿,菜式豐富到讓人難以相信這樣的自助餐定價僅為20元/人。這是一家沒有老闆的店,負責人與服務員、廚師都是義工,熱心公益事業,去年,為給大家提供一個吃素的地方,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多吃素,大家把籌辦公益素食餐廳的計劃提上日程。
  • 周一請吃素:吃出美麗與健康 素食美女入門須知
    知道嗎,素食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一種全球性時尚的標籤。一種全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流行時尚,女人們絕不會等閒視之,素食主義迅速在女人中蔓延開來。如今,吃素已不再是出於宗教的禁忌和約束。「吃齋」不念佛,是新素食主義的特點。在新素食主義者看來,素食與環保、動物保護一樣,代表著一種「不受汙染」的文化品位和現代意識。
  • 「探店→哈爾濱」第19期:素心食度:眾擎易舉,聚沙成塔!
    素心食度匯集了這麼多愛心人士,重要的是「公益」兩字。這個社會不乏有利益的善行,但完全無私利他的事業就很珍貴了。素心食度公益素食餐廳的創辦,可以說是開創了素食公益的先河。餐廳經營只追求自負盈虧,保證人員及房租等基本開支,不追逐利潤,也不要求回收成本。功德主們出資樂捐,發心就是利益大眾能吃上素食。
  • 素食年夜飯:28道美味素食,健康新年從吃素開始!
    素食鍋包肉 素食生煎包 甜甜蜜蜜糕 現在吃素的人越來越多 那吃素究竟有哪些好處呢 敲黑板,
  • 周一請吃素:華人首富李嘉誠看好「素食風」
    當「素食風」襲來時,全球為之動容:在中國,北京大學成立了素食協會;在美國,人們更以「吃素」作為生活品質的象徵,55%的美國人外出用餐時,會點全素菜餚;世界權威營養學家、被譽為「世界營養學界愛因斯坦」的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柯林•坎貝爾博士,近日在北京接受《生命時報》記者專訪時,也大談了他的「素食經」。素食究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多大改變?
  • 周一請吃素:90後上海美女講述開素食餐廳的故事
    店裡擺設(圖片來源:素食星球) 「剛開始時,我一個人要分身做各種事情,包括營銷、管理、採購、人事、研發、美工、服務、洗碗、打荷,某一天突然想起來媽媽提到過去深圳吃過一家素食餐廳,就決定,那我就開素食餐廳吧。 素食星球:開餐廳前你在吉祥草實習過,實習期間你有什麼學習心得嗎?對你開香積閣有什麼影響嗎? 丁弘毅:心得和影響有很多,有具體操作層面的也有理念層面的,最想說的是感激,因為受到了無私的善意的幫助。
  • 周一請吃素
    幾乎是在同時,這一消息得到了一位音樂界同行方先生的快速點讚 因為父母堅持「素食」的關係,方大同從小就沒有吃過肉,也沒有動過吃肉的念頭,」 嘗過不少種類的素食。提及自己偏愛的食物,除了麵條,他則更喜歡吃義大利餐和印度菜。
  • 周一請吃素 | 膠原蛋白,素食主義者的絕緣體??
    ,吃肉的人群都知道怎麼補,但是寶寶瓜吃素怎麼得到膠原呢?與肉食的不同在於合成蛋白質的速度慢一些,但素食合成的蛋白質的穩定性更好。簡簡單單的食物就能夠讓自己魅力動人~寶寶瓜來放大招簡單易做的繽紛沙拉和豆腐粥套餐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美膩素食達人~配料西葫蘆一個(嫩的)胡蘿蔔一個   紫甘藍四分之一紅辣椒一半黃瓜一個香菜少許
  • 周一請吃素:古代詩人尚素食 王維素心素食一心向佛
    [原標題]古代詩人尚素食古代時,很多詩人崇尚食素,留下了很多關於素食的詩作,並表達了他們的素食觀。盛唐著名詩人王維是個素食主義者,「以般若力,生菩提家」,其全家人均虔信佛法。
  • 周一請吃素:「素」名遠揚 開國領袖黃炎培一生素食享高壽
    黃炎培先生享壽87歲,吃素歷史長達50年,連毛澤東主席也知道,戲稱其為「黃道素食」,可見他老人家是「素」名遠揚。關於黃炎培的素食情況,他本人在自傳體《八十年來》一書《素食的由來》一節記敘說:一九一七年六月遊新加坡海濱,親眼看到捕魚人出海歸來,船上滿載活魚,漁夫一一將魚破腹,挖掉心臟,投入另一空船,魚兒跳躍幾次才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