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勵志】
與病魔抗爭8年 17歲少女自製剪紙成語詞典
成都晚報消息,「嗷嗷待哺」「抱頭鼠竄」「百裡挑一」……這些成語如果用剪紙來表現會是什麼樣子?17歲成都少女劉煜別出心裁,自製剪紙成語詞典——用傳統的剪紙解釋成語。而這樣一名心靈手巧的女孩,卻在9歲時患上了腎病症候群,8年來一邊與死神較量,一邊樂觀地活著。
17歲成都少女劉煜。
看到同學亂用成語
想到用剪紙進行生動解釋
怎麼會想到做這本詞典?劉煜說她常回小學時就讀的泡桐樹小學,有一次在以前的班主任孟會賢處看到,一名孩子在作文裡用「年過半百」來形容只有40多歲的孟老師,劉煜一下就笑了出來。「現在大家都重視傳統文化,像辦中國詩詞大會,我就想成語也是傳統文化的一個方面,用剪紙來表現成語既比較有趣,還能把剪紙藝術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於是今年暑假時開始構思做一本剪紙成語詞典。
劉煜選了一些適合小朋友理解學習的成語做剪紙,「嗷嗷待哺」是指飢餓時急於求食的樣子,她就剪了一個想著牛奶大聲哭喊的小嬰兒;「抱頭鼠竄」形容失敗後狼狽逃跑,她就剪了一個人手抱著頭、與兩隻跑姿相似的老鼠一起跑……對每個成語,她都用生動的剪紙來詮釋,還備註了成語出處以及例句等。
從A開頭,到Z結束,兩個多月來,劉煜的剪紙成語已經剪到C字頭了,共103個詞。她預計明年底可完成剪紙成語詞典,到時希望能有出版社幫忙出版。
劉煜自製剪紙成語詞典。成都晚報 圖
特色課邂逅名師
吃藥手抖卻依然迷上剪紙
劉煜自小愛運動,小學還是校籃球隊的,可自9歲多生病後只能長期休息。2011年,泡桐樹小學請來四川省一級剪紙藝術家袁成祥上剪紙課,劉煜在此時迷上了剪紙。2013年,泡小還為她舉辦了一個剪紙作品個展。「我很感謝學校,每年校慶都會帶剪紙送給學校,前年剪了一套56個民族的剪紙,現在還在學校的走廊上掛著。」 她的老師孟會賢告訴記者,劉煜對剪紙很上心,一直鑽研。「她很愛學校和老師,從學校網站找來老師的照片,然後創作頭像圖、剪紙送給老師,都挺逼真,老師們也都很喜歡她。」
劉煜說,剪紙講究「萬剪不斷」,一旦剪斷整張紙就廢了。她抬起手時,記者發現她的手指一直在抖,「這是由於生病吃藥的原因,用力越大手抖得越厲害。以前最嚴重的時候,一條線根本畫不直。」
劉煜說剪紙能帶給她成就感,她喜歡自己的作品得到大家的肯定。
雖休學在家
每天背古詩與媽媽一起練習英語
殊為不易的是,這樣一位手巧的女孩卻已經與病魔抗爭8年了。劉煜9歲患上腎病症候群,最嚴重時心跳都沒有了。
「坐久了不行,站久了也不行,有時候只能在床上躺著。每個月買西藥就要花一千多塊,中醫也要花兩三千。」劉煜說她曾經覺得自己成了家裡的經濟負擔,甚至想過放棄生命,但在家人的鼓勵下,她一直樂觀地生活著,現在病情有所好轉,每兩天吃6顆藥,之前是每天12顆藥,「醫院沒說什麼時候能康復,只能慢慢減藥,等病情穩定。」 劉煜小學休學了一年,初一又休學了一年,之後就再也沒回到學校。「試過好多次,在家就好好的,一回到學校最少兩周、最長一個月就又犯病了。」她說。泡桐樹小學曾邀請劉煜到學校教學生剪紙,一次200元酬勞。
劉煜告訴記者,最近她開始每天背寫古詩,還在網上學習數學課程,與英語系畢業的媽媽一起練習英語。
【最神速】
蘭州拉麵師6秒拉一碗麵 如工廠流水線
中新網消息,蘭州「80後」牛肉麵拉麵師馬得龍最快6秒鐘拉成一碗麵,現場如工廠流水線一樣迅速高效。
馬得龍雖然年紀不大,但從事牛肉麵拉麵行業已有16年時間。
【煲雞湯】
你煩惱的根源主要在於,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
1
聽說我在考心理諮詢師,朋友便把她的表妹介紹給我,說她表妹最近特別心煩,上班提不起精神,下班以後卻又不敢放鬆,生怕落後於別人。
朋友的表妹把心煩的原因大致向我說了一遍,幾次提到自己有選擇恐懼症。
原來,她一直喜歡寫作,但公司事務多,需要經常加班,因此沒有連續的時間用來寫文章。想辭職卻又不敢,因為現在還沒有能力通過寫作來養活自己。
「為什麼不用周末的時間來寫呢?」被我這麼一問,她才支支吾吾地說周末有別的安排。而她所說的「別的安排」,是想去學茶藝,她覺得學茶藝很優雅,還能讓自己靜下心來。
她又問我,寫作和茶藝,應該選哪一個?寫作是一直想做的事,但又怕沒人願意看。茶藝學校離家太遠,去的話就沒有時間做別的事了。
時間在她的絮叨中一點點地過去,而她的糾結卻一刻也沒有停止,相反還讓她感到更加煩惱,不斷惡性循環。
實際上,她的煩惱根本不是因為選擇困難導致的,而是因為她未能將「我想做」的願望,變成「我在做」的有效行動。
2
人之所以會煩惱,根源常常在於自己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一個人越是企圖通過思考去消除煩惱,便越會被煩惱糾纏,難以自拔。當人們不去關注煩惱本身,而是用切實有效的行動取而代之的話,煩惱就會在行動中慢慢消退殆盡。
記得有一年,我去參加英語集訓營,一起去的人很多。下課後,大家都圍著主講老師傾訴自己學習上的困惑,只有幾個同學仍然在埋頭苦練發音。
旁邊的一位老師細聲說:最後能夠學好英語並把它用到工作上的,一定是這幾個還在練發音的人。因為真正下功夫的人會主動發現問題,並想方設法去解決。
果不其然。三年後,在還保持聯繫的這些同學中,那幾個當時下課仍然苦練的人最終都能流利地用英語來交流了。而抱怨的人,他們的困惑依然存在。
對於那些想要減肥的人來說,如果他們一直想著自己要變瘦,卻遲遲沒有科學節食和運動,這種變瘦的願望就會變成他們的煩惱。
對於那些想要學好英語的人來說,如果只是計劃每天背多少個單詞、學多少句口語,卻沒能把這種計劃付諸行動的話,那麼想要學好這門語言的願望也會變成他們的煩惱。
那些不斷為自己的夢想忙碌的人,心裡時時會溢滿充實感,這種充實感可以消除焦慮。心理學上說:行動是治癒煩惱的良藥。其實就是說,那些忙起來的人,根本就沒時間去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