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風波、股東減持、市值縮水150億,三隻松鼠怎麼了?

2020-12-23 騰訊網

文|金衛

A股上市公司「三隻松鼠」,最近捲入了一場食品安全的風波。

10月29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一份報告顯示,在檢測的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中,丙烯醯胺含量超過歐盟標準,且含量最高的品牌是鹽津鋪子、三隻松鼠和董小姐三家。丙烯醯胺是世界衛生組織劃定的2A類致癌物,可能使人致癌,因此引發爭議。

三隻松鼠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我司原味脆薯產品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隨著「薯片被檢出致癌物」成為熱搜,深圳市消委會於11月4日作出回應稱,此類話題及內容說法有失妥當,易對消費者造成誤導。消委會發布的《薯片比較試驗報告》中,顯示有些品牌薯片中的「丙烯醯胺」含量超出歐盟規定的基準水平值,但歐盟規定的基準水平值是「績效指標」,而非「安全限量指標」。因此「丙烯醯胺超標」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已背離比較試驗報告本意。

儘管如此,社會質疑仍不斷。此前,三隻松鼠已出現過逾越食品安全紅線的問題,而投訴平臺上對食品質量的投訴不斷。

三隻松鼠,因首個突破百億營收的零食企業而知名,被譽為「國民零食第一股」,2020年5月,三隻松鼠市值最高時達到365億,但風光背後,三隻松鼠的問題層出不窮,不僅多次逾越「食品安全紅線」,且屢遭消費者投訴,這或與其代工貼牌、產品內控體系有關。

2020年前三季度,三隻松鼠實現營業收入72.31億元,同比增長7.70%;實現歸母淨利潤2.64億元,同比下滑10.62%。這半年多來,三隻松鼠的股價步入下降通道,半年跌幅達到30%。

11月4日,三隻松鼠收跌2.45%,股價報收於53.4元,市值為214億,較高峰期時縮水150億。

食品安全風波、增收不增利、市值縮水,國民零售第一股怎麼了?

國民零售第一股

中國人愛吃零食,吃出了一個萬億市場。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休閒食品市場規模已達1.1萬億元。在這萬億賽道中,誕生了三隻松鼠、鹽津鋪子、良品鋪子等多家上市企業。成立8年營收破百億的三隻松鼠,更被稱為「國民零食第一股」。

三隻松鼠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安徽蕪湖,是中國第一家定位於純網際網路食品品牌的企業,主營業務覆蓋堅果、肉脯、果乾、膨化等全品類休閒零食。

三隻松鼠的壯大,正趕上中國電商的紅利期,其主要背靠淘寶獲取巨大的流量。在成立的2011年,三隻松鼠參加雙11大促,成為「零食特產類」銷售額冠軍,創下天貓食品單店日銷記錄776萬元。

乘著這波電商紅利,三隻松鼠開啟霸屏模式,業績、知名度節節攀升,並一路獲得IDG等資本的加持。2014年至2016年,三隻松鼠年營收分別為9.24億、20.39億、44.08億,複合增長率達超100%,2016年雙十一,三隻松鼠全渠道銷售額達到5.08億元,連續五年全網零食行業奪冠,銷售額位居天貓全品類第七名……

2017年,三隻松鼠向A股發起了衝擊,但直到2019年7月,三隻松鼠才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上市是在2019年7月,三隻松鼠正式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當天收盤價較發行價14.68元上漲44.01%,並一路漲到54.6元,總市值達到218億,成為網際網路休閒零食第一股。

也是在上市當年的12月,三隻松鼠宣布公司全渠道成交額突破100億元關口,成為中國休閒零食領域首家成交額達百億的企業。

2019年,三隻松鼠總營收101.7億,同比增長45%,但淨利潤僅有2.4億,同比大降21%。相比於過去收入淨利100%的複合增長率,三隻松鼠的增速下滑明顯。三隻松鼠失速,很大部分原因在於成本高企,以近三年為例,三隻松鼠的營業成本由2017年的39.4億元增至2019年的73.5億元,其中很大程度來自於銷售費用,由2017年的10.75億增長到2019年的22.9億,翻了一倍,同期的營業收入由55億增長到101億,,收入增速趕不上銷售費用的增速。

2017年至2019年,三隻松鼠的利潤分別為3.02億、3.04億、2.39億,屬於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成也網際網路敗也網際網路

這幾年發生了什麼?

由於電商經濟的日益成熟,流量紅利見頂,一些網際網路巨頭都在為流量增量而焦慮,三隻松鼠同樣遇到流量天花板。

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曾表示說:「三隻松鼠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業績主要靠電商紅利。」隨著流量成本越來越高,推廣費用、物流費用等接連攀升,這直接侵吞了利潤份額。

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三隻松鼠從網際網路起家,也被困於網際網路裡。

為了破局,三隻松鼠大舉向線下擴張,2018年推出直營品牌「三隻松鼠投食店」,2019年初又推出了松鼠聯盟小店,在直營基礎上大規模推廣加盟模式

2020年半年報披露,三隻松鼠上半年共開出投食店38家店鋪,聯盟小店較年初新開出209家,截至今年6月30日,三隻松鼠線下門店共計617家。但線下店的效果並未顯現。

2020上半年,三隻松鼠的營收52.52億元,同比增長16.42%;歸母淨利1.88億元,同比大降29.51%。其中,收入大頭仍舊來自線上,第三方電商平臺營業收入44.4億元,佔營業收入的84.54%,而投食店和聯盟小店實現營收分別只有3.1億元、1.57億元,僅佔總營收的5.9%和2.99%。

也就是說,三隻松鼠的收入主要來源於線上,但是線下又要投入巨大的成本運營,這嚴重侵蝕三隻松鼠的盈利能力。

目前,三隻松鼠除了直營店,還有大量的加盟店。

10月22日,三隻松鼠公告:擬向加盟松鼠小店的經營者個人提供合計不超過人民幣 30000 萬元的擔保額度,即為加盟松鼠小店的經營者個人向金融機構融資提供擔保。

三隻松鼠希望通過金融擔保,激活加盟熱度,實現另類規模化擴張,但風險隱患也不小。

果然,隨後深交所向其發出關注函:要求說明公司與加盟松鼠小店個人經營者的合作模式、公司核定個人經營者擔保貸款額度的具體標準、單筆貸款額度範圍、如何防範通過為個人提供擔保向關聯方進行利益輸送的風險等相關情況。

10月28日,三隻松鼠回復稱:將嚴格審核加盟者,最高可向加盟松鼠小店個人經營者(即店長)提供100萬元融資擔保。對經營期不滿6個月的松鼠小店,合作銀行向申請融資的單個店長授信額度原則上不低於其開店投入成本的50%,且不超50萬元。

三隻松鼠目前正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一方面是線上流量遇到天花板,另一方面是拓展線下店正承受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同時疫情因素對線下業務影響非常大。

不僅如此,三隻松鼠還面臨大量新入局的網際網路食品企業的圍攻,如良品鋪子、鹽津鋪子等。這些企業基於對成本的控制,做到了較高的毛利率,2020年上半年,良品鋪子、鹽津鋪子、來伊份毛利率分別高達30.53%、41.78%和43.63%,而相比之下,三隻松鼠的毛利率不及30%。

風口過去,曾經優勢,成了桎梏,而匆匆線下的發展模式,又成為一場自我消耗。

多次捲入食品風波

事實上,這次丙烯醯胺含量超標風波曝出前,三隻松鼠曾多次逾越「食安紅線」。

2016年2月,三隻松鼠的一款瓜子被檢出甜蜜素含量超標;同年5月,三隻松鼠因在食品中添加藥品、生產經營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被監管處罰。

2017年8月,因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其被蕪湖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罰款5萬元。

各大投訴平臺上,消費者對其食品的投訴也不斷,截止11月4日,黑貓投訴上關於三隻松鼠投訴量672條,內容大多指向產品質量問題,如吃到頭毛、蟲卵、產品發黴變質等等。

大量的投訴、食品安全不斷,或與三隻松鼠「貼牌+代加工」的模式有關,加上過去由於長期偏向營銷與推廣,SKU品類數量擴張迅猛,代工模式下無法對產品質量嚴格把控。三隻松鼠出現品質失守,口碑度下滑。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曾表示:「從整個運營模式來看,三隻松鼠從根源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難度較大,受代工模式限制,其整個質量內控體系、監督落地有諸多不到位的地方。」

今年7月,值三隻松鼠上市一年之際,三隻松鼠有1.86億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解禁,佔總股本比例達46.38%,涉及5名股東。

今年7月,三隻松鼠第二大股東NICE GROWTH LIMITED及其一致行動人GAO ZHENG CAPITALLIMITED計劃減持不超過3609萬股,佔總股本的9%。第三大股東LTGROWTH INVESTMENT IX(HK)LIMITED緊隨其後,將計劃減持不超過3609萬股,佔總股份的9%。兩大股東合計套現金額約為56億元。

上市才一年,大股東就大幅減持,這也直接導致三隻松鼠的股價跌跌不休。面對著業績大幅下滑、食品安全風波、市值縮水,三隻松鼠到了一個比較困難的時刻,只有更好的面對投資者、消費者,或才能挽回市場信心。

相關焦點

  • 大股東再套現!三隻松鼠股價腰斬,擠泡沫還是低估了?
    比如,最近發公告披露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減持的三隻松鼠。這家曾經的零食行業網紅炸子雞,相比今年5月90元/股的高點,如今股價已腰斬,市值縮水更是近200億!對於尋找價值公司來說,價格回落並非壞事兒。蜜姐也好奇,三隻松鼠到底是被擠了泡沫還是被低估了?
  • 市值腰斬,三隻松鼠還有未來嗎?
    7個月的時間,市值減半,三隻松鼠身上發生了什麼?未來,三隻松鼠還能再起跳嗎?7個月市值跌去一半去年5月時,三隻松鼠創始人、「松鼠老爹」章燎原應該志得意滿。5月19日,也就是三隻松鼠股東大會前一天,其股價達到最高點的89.72元,市值360.90億。只是好景不長,伴隨疫情後時代線下市場的復甦,三隻松鼠卻走向衰退,市值一路走低。12月31日,三隻松鼠股價收於41.09元/股,市值下滑到164.77億,減少一半還多。「三隻松鼠怎麼了?」這成為市場內外一致的疑惑。是零食品類不再受寵?
  • 三隻松鼠"零食龍頭"位置動搖 市值被良品鋪子反超
    與太古匯店一樣遇冷的還有三隻松鼠的業績和資本市場,這兩個月,利潤下滑、重要股東大減持、線下掉隊等質疑正籠罩著「電商零食第一股」……休閒零食龍頭難坐穩:增收不增利,投資人大撤退遠超對手的市佔率,堅果一枝獨秀,線上深耕吃盡網際網路紅利的三隻松鼠頂著「電商零食第一」的頭銜登陸資本市場,一度在3個月內大漲近400%,
  • 三隻松鼠失寵
    今年,三隻松鼠已陸續推出了小鹿藍藍、養了個毛孩、鐵功基、喜小雀四個子品牌,分別定位於嬰童食品、寵物食品、方便速食、定製喜禮等細分市場。其實,百草味和良品鋪子此前已布局方便速食、兒童零食等領域。鮑躍忠告訴市界,在高端化和細分化方面,良品鋪子走在了三隻松鼠的前面;在品牌方面,三隻松鼠也受到了「友商」們一定的擠壓。
  • 良品鋪子市值突破110億 與三隻松鼠形成休閒零食行業百億雙雄陣營
    兩大競爭對手一家「賣身」另一家利潤大降   繼首日暴漲44%後,良品鋪子連續5個交易日封死在漲停板,3月2日收盤後,公司股價收報27.6元,市值從上市首日的不足70億元迅速突破百億元大關,目前達110.68億元。與市值逾250億元的三隻松鼠形成休閒零食行業的百億雙雄陣營。
  • 三隻松鼠謀線下,濟南門店略顯冷清
    近日,三隻松鼠(300783,SZ)公布包括大股東在內的三名股東減持股份預披露公告後,引發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記者注意到,三隻松鼠從去年開始謀求線下市場,但收效並不明顯。記者走訪三隻松鼠濟南線下門店發現,門店內的客流量較少,在走訪的一小時內,僅有零零散散的客人走進門店。
  • 三隻松鼠能否平安越冬?除去烏龍門,等待它們的是更大難題
    記者發現,近年來,三隻松鼠頻頻涉及食品安全問題,並多次受到行政處罰,業績增長也略顯乏力,遭到股東的接連減持。此外,三隻松鼠的轉型之路似乎也遭遇瓶頸,線下門店擴張遇阻,管理費用急劇攀升。  記者發現,近年來,三隻松鼠頻頻涉及食品安全問題,並多次受到行政處罰,業績增長也略顯乏力,遭到股東的接連減持。此外,三隻松鼠的轉型之路似乎也遭遇瓶頸,線下門店擴張遇阻,管理費用急劇攀升。
  • 三隻松鼠過冬,可有餘糧?
    從宏觀面來看,休閒零食市場前景可期,近年來,多家頭部企業相繼上市,市值屢創新高,其中三隻松鼠股價從14元上下上漲至最高90元上下。但值得注意的是,日前, 三隻松鼠公告稱,三大股東近期將聯手套現超過56億元(按當天收盤價計算)。
  • 三隻松鼠等品牌再發「致癌風波」 網紅食品為何頻亮安全紅燈?
    原標題:品牌薯片檢出可能致癌物  網紅食品為何頻亮安全「紅燈」?  來源:南方日報  10月29日,一份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2020年薯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引發網友熱議,原因是報告顯示包括三隻松鼠、鹽津鋪子、董小姐等品牌的薯片被檢出丙烯醯胺含量較高,超過2000微克/千克。
  • 大股東欲套現56億 三隻松鼠線下掉隊
    二級市場的異動或許與三隻松鼠近期發布的幾個公告有關。   7月8日及15日,三隻松鼠先後發布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 LIMITED和NICE GROWTH LIMITED及其一致行動人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分別計劃減持不超過3609萬股。
  • 三隻松鼠「減速」,3個月市值跌掉30%
    增收不增利的三隻松鼠,被飆漲的運營費所拖累,其上半年平臺服務費為3.98億元,同比增長51.3%,遠超營收增速。也就是說,天貓、京東等主要線上渠道的營銷費攀升,正在吃掉三隻松鼠的增長空間。此前,三隻松鼠八成營收來自線上。半年報發出後,三隻松鼠股價應聲下跌。截至9月3日,其市值248.3億元,競爭對手良品鋪子市值則達到286.1億元。
  • 三隻松鼠:終究還是爬不動了,眼看著對手「扶搖直上」
    相比之下,"傳統派"顯得墨守成規——以洽洽食品(SZ:002557)為代表的企業如同「老牛拉車」,在「自己把控生產、線下重點布局」的繁重模式重前進。 然而,誰能做時間的朋友,還需要讓時間來「解答」。 今年以來,三隻松鼠的股價跌幅超過30%,市值更是跌至190億。
  • 網紅零食三隻松鼠賣100竟然只賺2塊?恐將被套現56億
    這也就意味著,從7月13日開始,三隻松鼠的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解禁,等待了一年的股東們,可以依據意願進行減持操作了。 該消息一經披露,三隻松鼠股價應聲下跌,截至7月24日,已降至65.85元/股。 原始股東股份逐漸解禁後,減持其實是很正常的操作,畢竟投資總要有回報。但是結合三隻松鼠公開的財報來看,此事就耐人尋味了。 深度爆料 賣100隻賺2塊?
  • 三隻松鼠究竟怎麼了?
    松鼠的逆天之旅 據說三隻松鼠內部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2012年天貓雙11晚會上,當時三隻松鼠CEO章燎原見過馬雲本人後,當即醍醐灌頂,原地飛升,從此帶著三隻松鼠開啟了逆天之旅。 三隻松鼠是怎麼一步一步逆天,成為網際網路零食界第一股的呢?
  • 套現15億又獲21億貸款,海底撈食品安全屢出事,創始人打啥算盤?
    瘋狂擴張的海底撈正在遭到反噬,不到20天剛經歷過烏雞卷卷塑料片風波的海底撈再陷食品安全問題。7月30號晚間海底撈杭州富春新天地店被曝登上杭州市世界一監局抽檢黑榜,原因是店內所使用的一批次的一個筷子產品被檢出了大腸菌群,這也是7月以來海底撈第二次出事了,僅在今年上半年海底撈已發布4次食品管理公告,2020年6月的食品安全檢查處理公告顯示有16起違規,包括食品過期,未按要求儲存庫房廚房衛生不達標等問題,那一個月內接連被曝光,兩次無疑給疫情下的海底撈再蒙上一層厚厚的陰影。
  • 良品鋪子市值超三隻松鼠:品牌營銷VS流量之爭
    2020年,食品電商格局悄然發生改變。在百草味擬作價7.5億美元賣身給百事飲料之際,其對手良品鋪子登陸了上交所,並且接連創造了15個漲停,市值達到261億元。
  • 安井食品存貨超12億董事長減持2億!股民:這是安了個什麼「井」?
    一方面,因為安井食品存貨超12億,另一方面高管們近期有減持套現的壓力。特別是在競爭對手海霸王四川建倉的背景下,未來勢必有一場的價格戰要打,安井食品不容樂觀。安井食品存貨超12億 同比大漲46.07%說起安井食品,喜歡吃的小夥伴可能對它都很熟悉。
  • 三隻松鼠墜地,機構砸逾四千萬元,新晉安徽首富身家蒸發十億元!
    憑藉主打年輕女性消費者的三隻松鼠在深交所ipo發行新股上市交易,章燎源夫婦名下擁有的財富資產市值迅速膨大至超過一百億元,現年43歲的章燎源自詡自己「26歲時一事無成」,如今已經成為了新晉的安徽首富。周五一個跌停板,讓他的身價立即縮水超過十億元,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 涪陵榨菜閃崩跌停,市值蒸發超38億,「醬菜茅臺」怎麼了?
    涪陵榨菜閃崩跌停,市值蒸發超38億,「醬菜茅臺」怎麼了?股價閃崩跌停,究其原因或與業績增速放緩加上高管減持直接相關,這位龍頭白馬股榨菜老大哥究竟怎麼了?跳水跌停,公司發展空間存疑10月23日早盤,涪陵榨菜股價跳水跌停,截至上午收盤,報44.32元/股,總市值349.84億元,市值縮水38.8億元。有觀點認為,這與先前公司高管減持不無關係。
  • 三隻松鼠靠什麼支撐230億市值?
    上市後的三隻松鼠備受投資者的追捧,股價一度高達91.34元,市值突破360億。然而,在最近的半年時間裡,三隻松鼠的股價卻迎來了大幅調整,在短短5個月的時間內股價就下跌超過40%!除此以外,其業績也陷入到"怪圈"之中,營收雖然持續增長,淨利潤卻出現了大幅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