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民族|傣族,愛茶也愛水的民族

2020-12-24 德宏古茶小百科

德宏,全國30%傣族的生活聚居地,這裡四季常青、山川秀美。生活在這裡的傣族,依靠自身的勤勞品質和探索精神,將傣族的文化、技藝、藝術、習俗一代代傳承,流傳至今。

他們視孔雀和大象為吉祥物;喜歡依水而居,愛潔淨;喜食酸及各種山野之味……在喝茶這件事上,他們也融入了自己喜愛的元素:竹。

傣族 , 一個愛水的民族

傣族是水的民族。他們傍水建幹欄而居,種植水稻,「一日十浴」。水在傣族美好生活的樂章裡是最富色彩的音符。傣族愛水、敬水,他們把土地叫「南令」(水土)。村村寨寨都建水井,並且悉心美化井亭。傣歷年節都要潑水、競賽龍舟、漂放河燈,為的是除穢、祈雨。

自成體系的傣醫把水引入基礎理論,作為「四塔」(生理和病理的四大元素)之一。傣族信仰帕雅納龍神和司水女神朗妥納妮。傣族與水的親近形成深厚的水文化積澱。

傣族的性格似乎也滲透著水的特質:晶瑩、透亮、善良、溫和,同時又堅韌。上善若水、水滴石穿、抽刀斷水水長流,是他們的哲學思考。

傣族 ,一個「吃貨」民族

傣族喜歡吃酸辣口味,是因為經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粳米等,所以,吃酸辣食物也用來促進消化。

傣族地區潮溼炎熱,昆蟲種類繁多,因此,各類昆蟲的餐食也是傣族最愛。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生、鮮、酸、辣、野是傣家菜的特點。

而提到傣味,就不得不說說極具傣族特色的「撒撇」。

撒撇是德宏、西雙版納、思茅、臨滄等地傣族喜好的菜餚,各地做法不盡相同,「撒」系傣語,漢語意為涼拌。

德宏傣族做法由蘸水和附菜組成,蘸水分檸檬撒撇、牛撒撇等,附菜有傣族特製細米線、黃瓜、刺五加、水鄉菜、苦筍、馬蹄菜等;檸檬撒撇味酸,有清涼解暑功效;牛撒撇具有藥膳價值,可以幫助消化、健胃、消暑祛熱。

傣族,享受竹筒茶的詩情畫意

傣族喜歡飲用「竹筒茶」,傣族語「臘跺」,這是一種充滿詩情畫意的飲茶方式。

先用曬乾的春茶放入剛砍回的香竹筒內,放在火塘的三腳架上烘烤,6—7分鐘後,竹筒內茶葉軟化,用木樟將竹筒內茶葉舂壓後再裝進茶葉,這樣邊裝、邊烤、邊舂,直至竹筒內茶葉填滿舂緊為止,待茶烤乾後,削開竹筒取出圓柱形的茶葉,掰少許茶葉放入碗中,衝人沸水約五分鐘即可飲用。

這種竹筒茶,既有竹子的清香,又有茶葉的芳香,非常可口。

相關焦點

  • 認識中國56個民族:「水的民族」傣族
    傣族(羅馬字母:Dai),又稱泰族(泰文:,羅馬字母:Thai)、撣族(羅馬字母:Shan)等,民族語言為傣語(泰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傣族視孔雀、大象為吉祥物,民間故事豐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歡依水而居,愛潔淨、常沐浴、婦女愛洗髮,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稱,過去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 德宏傣族土司與滇西抗戰
    除了積極響應,德宏各傣族土司在行動上也與民族國家利益保持一致,刀保圖、龔綬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昆明行營委任分別出任第一、二滇西自衛遊擊司令。勐卯土司衎景泰「組織人民發動遊擊,取以外攻內應之方,與國家,旋至年終克服,繼續供應國軍之給養,始完成滇西之大捷」。
  • 德宏世居少數民族簡史::史書記載的傣族先民——茫蠻、金齒
    唐代傣族或稱茫蠻,又或稱金齒,聚居於滇西和滇南的廣大地區。茫蠻多居住於滇西及滇南地帶,其中有一部分茫蠻居住於現今德宏一帶。樊綽 《蠻書》記載:「茫蠻部落……又有大賧、茫昌、茫盛恐和茫鮓。茫施,皆其類也。」
  • 五十六個民族的傳統文化(篇一)——傣族潑水節
    傣族——一個以孔雀做為象徵的古老民族,素有孔雀之鄉的美譽,主要分布在雲南境內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景頗族傣族自治州,以及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等地。傣族文化豐富多彩,食物以酸辣口味為主,好檸檬和小米辣;傣族人善舞,尤其是孔雀舞;傣族也有自己的古老曆法,分為「大傣歷」和「小傣歷」;傣族也有自己的民族語言;且傣族流傳的民間故事很多,其中潑水節的傳說尤為經典。
  • 民族常識 | 傣族的潑水節
    傣族潑水節在農曆清明前後10天舉行,在節日當天傣族男女老少會著盛裝出席節日,節日內容豐富,包括:潑水、趕擺、賽龍舟、浴佛、孔雀舞等,會維持3—7天,更有當地特色美食助興。2006年5月20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傣族潑水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傣族的潑水節為什麼會又被稱為「浴佛節」呢?
  • 傣族竹樓——少數民族特色民居建築
    傣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和孟連兩個自治縣。其餘的散居在景東、景谷、普洱、瀾滄、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個縣。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其文化風俗皆是不同,當然其建築風格也因地域差異有所異同。傣族處在亞熱帶,湖沼四周,凡翠竹圍繞,綠樹成蔭的處所,溫度適中,所以很適合幹欄式建築。
  • 德宏暫緩舉辦潑水節等民族節日活動
    德宏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關於暫緩疫情防控期間民族節慶活動的通知各縣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州直和中央、省屬駐德宏各單位:>為有效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堅決防止聚集性、輸入性疫情發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有關應急預案要求,結合德宏實際,經州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在宣布疫情解除前,暫緩近期阿昌族阿露窩羅節、傣族德昂族潑水節、景頗族撒種節、德昂族澆花節等政府主辦及民間舉辦的民族節日活動
  •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大觀園(四)介紹一下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
    傣族:語言分三種方言,即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泐語、德宏地區的傣那語和孟連等地的傣繃語。傣族也有自己的文字,按使用地區不同,可分為傣泐文、傣那文、傣繃文和傣端文四種。長期以來,傣族人民用這些文字記載著傣族源遠流長的歷史,使大量文化典籍及民間手抄本得以流傳至今。傣族的民間藝術也豐富多彩,尤以音樂、舞蹈最為聞名。
  • 傣族新年,溼身歡慶,版納民族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
    傣族是個全民信佛的民族,在傣族新年期間,傣族人們都要採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挑著清水,到佛寺為佛像洗塵,祈求佛祖和天神保佑人們在新的一年裡五穀豐收、人丁興旺、吉祥幸福、身體健康。因此在傣族這個節日也常被稱為「浴佛節」。
  • 「發現·最美雲南」民族文化絢麗多姿 異域風情神奇多彩
    德宏民族文化絢麗多姿,異域風情神奇多彩,傣族潑水節、景頗族的目瑙縱歌節、傈僳族的闊時節等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無一不在傳遞著民族團結和諧的魅力。節日期間,傣族男女老少穿上傳統節日盛裝,先挑一擔清水到佛寺為佛像洗塵祈福,浴佛完畢,人們就開始相互潑水,表示祝福,希望用聖潔的水衝走疾病和災難,換來美滿的生活。
  •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雲南省下屬的地級行政區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雲南省下屬的地級行政區,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面積1.15萬平方千米,轄芒市、瑞麗市、梁河縣、盈江縣、隴川縣,州人民政府駐芒市。東面與保山市相鄰,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緬甸包圍,故這五個縣級單位當地人又俗稱「外五縣」。
  • 第二批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擬命名名單出爐
    >昭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水富市雲富綜治中心鹽津縣豆沙關五尺道景區魯甸縣龍頭山鎮黨委大關縣琦鑫農產品生產有限公司昭陽區超越農業有限公司巧家縣第一中學彝良縣民族中學威信縣文化和旅遊局永善縣民族小學鎮雄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綏江縣文化和旅遊局
  • 源於自然,融於自然,順應自然,民族璀璨文化的結晶——傣族民居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在悠久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本民族璀璨的文化,這些燦爛的文明更多地體現在民族的建築中。中國的民居建築以其永具藝術生命力為最大特色而獨立於世界建築文化之林。傣族建築作為獨樹一幟的建築形式,是我國建築文化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它對於我國建築文化史有著深遠的影響。走進西雙版納傣族園,體驗傣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傣族建築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主要分為民用建築和佛寺建築。傣族建築源於自然,融於自然,順應自然,表現自然,它體現了「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
  • 近百名臺灣代表雲南歡度潑水節 增進兩岸少數民族交流
    「中華一家親·相約美麗德宏」——海峽兩岸各民族歡度潑水節活動的序幕。11日至13日,來自海峽兩岸的200餘名代表將在雲南省德宏州體驗傣族潑水節,促進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深度交流。  與緬甸山水相連的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有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五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文化繁榮。
  • 第二批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擬命名名單出爐
    昆明三川電線電纜有限公司盤龍區萬壽宮安寧市龍和村基督教堂呈貢區回回營清真寺石林縣杏林寺昭通市昭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水富市雲富綜治中心鹽津縣豆沙關五尺道景區魯甸縣龍頭山鎮黨委大關縣琦鑫農產品生產有限公司
  • 昆明這些單位擬命名為第二批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
    呈貢區回回營清真寺石林縣杏林寺昭通市昭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水富市雲富綜治中心曲靖女紅坊刺繡農民專業合作社(霑益)曲靖市檢察院曲靖市政務服務局曲靖市博物館羅平多依河風景區曲靖市伊斯蘭教協會曲靖市愛在珠江源志願者協會
  • 曲靖又一村寨入選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施甸縣甸陽鎮沙壩腳社區西山村龍陵縣平達鄉安樂村委會空竹窪村昭通鎮雄縣以古鎮巖洞腳村委會下寨村鎮雄縣林口彝族苗族鄉木黑村委會灣子村水富市兩碗鎮三角村委會坪頭村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勐勐鎮忙樂村委會忙樂四組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沙河鄉允俸村委會景亢村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鎮下壩村委會芒汀組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鎮景信村委會四方井組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鎮河西村委會那永組
  • 56個民族特色美食(第一期)
    中國56個民族,在不同自然環境中,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飲食習俗,56個民族,56道菜,一起來漲姿勢吧!看的時候準備拿盆接好口水!,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傣族——豬肉乾巴傣族(傣族視孔雀、大象為吉祥物,民間故事豐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歡依水而居,愛潔淨、常沐浴、婦女愛洗髮,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稱,過去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傣族是泰國、寮國的主體民族,佔泰國總人口的40%,傣族還是緬甸的第二大民族,中國、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國的少數民族。
  • 筆尖|那山那水那情
    我的根在德宏,心在德宏。我的家鄉德宏多山、多江河,氣候迷人,四季如春。「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是她的名字。我生於斯長於斯,生來血脈就植入於這山山水水之中。這大山、這大江大河就是母親的懷抱,離開了她就離開了溫暖、離開了愛,我會魂不守舍,心也就沒有了安放的地方。我註定是德宏山野上的一串露珠,幸福的迎來德宏的一縷陽光,並終將默默的消散在德宏的大地上。
  • 璀璨的文化,悠久的歷史,豐富的人文風情,走進傣族園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而雲南又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僅西雙版納就有12個少數民族,在這些少數民族中傣族人最多,傣族在西雙版納就是一個大民族。傣族的歷史悠久,其族系發源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雲南西雙版納自治州和德宏傣族自治州兩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