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專注於嬰幼兒睡眠問題及高需求寶寶的養育,每周1、3更新,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但歡迎大家轉發
前幾天更新了兩篇如何讓育兒更輕鬆的神器大盤點,有粉絲給我留言說別忘了準媽媽們,那麼,趁著雙11還沒結束,咱們就來盤點一下如何準備待產包和新生兒用品吧!
前文:新生兒、0~1歲寶寶,7個必備又便宜的帶娃神器,看看你都買了嗎1~3歲7個帶娃神器,無論在家還是旅行都實用,放進購物車了嗎?
準媽媽「待產包」清單
「待產包」這個詞兒也不知道誰發明的,搞得人一聽就覺得很緊張很頭大,好像搞科研一樣嚴謹認真,其實這個詞就是一個坑。
想想咱們從小吃到大的旺旺大禮包,裡面的每個零食你都喜歡嗎?待產包也是一個道理,很多商家打著最全待產包的旗號,感覺上特別科學有效地幫你整理了一大堆東西,事實上並不是每一樣都必須,也不是每一項都沒有更便宜的選擇,最氣人的是你還把這一大堆東西悉數帶到了醫院,倘若是私立醫院還好點,公立醫院人擠人,放了待產包,產婦都別想躺下了——最後還是一頓眼花繚亂之後,落了坑。
所以,撇開「待產包」這個名詞,其實我們要準備的,就是去醫院生孩子時候,有哪些要帶去的隨身物品罷了,和出差、旅遊收拾行李箱沒啥區別!而且不用帶太多東西,基本上缺的東西醫院及周邊都能買到,更何況家人也要隨時往返醫院送飯什麼的,需要的東西都可以隨時再買再帶嘛。
如果為了穩妥帶太多東西去醫院,臨產時又慌亂又痛,還要各種檢查、繳費,反而比較累贅,而且公立醫院大多只有一個小柜子,寶寶出生了還要放一個嬰兒床在旁邊,真的很難放下太多東西……
那麼,我們要收拾哪些行李去醫院呢?我做了一個最精簡的實用版:
幾點備註:
1、產褥墊:寫得很科學的樣子,價格也不便宜,然而我當時高價買來的產褥墊卻被醫生嫌棄了,因為尺寸小。所以,我們不妨換一個關鍵詞,搜索一下「成人護理墊」或「老人護理墊」、"醫院護理墊」,價格立馬便宜一半有木有!
不過,我更建議你可以提前問問你的醫生,需不需要自帶護理墊,因為很多醫生會更優選醫院的護理墊,而且可以免去自己帶著兩大包護理墊跑來跑去的麻煩事兒,就自己買一包放在家裡用吧!(其實家裡也用不了太多,大部分產婦第二天就可以下床上廁所了)
2、奶粉有的醫院不準自帶,但醫院可提供衝好的牛奶
3、洗澡:有的醫院管寶寶洗澡擦身體,有的不管,這些都要提前和醫院溝通好,當然,出生以後家人再回家準備也來得及,不要緊張
4、防盜:很多醫院待產室及產房人來人往,手機貴重物品要注意防盜,不要帶太多貴重物品,沒地方鎖
5、證件:提前諮詢醫院入院時需要什麼證件,如準生證、身份證等
6、特別提示:發作往往都在半夜,而很多醫院半夜不能刷卡只收現金,事先諮詢醫院是否需要準備現金押金
新生兒清單
既然有「待產包」,那我首先也來講一個帶到醫院的「新生包」清單吧:
接下來是我們需要提前準備的新生兒物品清單:
同樣有備註:
1、不用買枕頭不用買枕頭不用買枕頭。嬰兒脊柱發育和成人不一樣,沒有頸部的彎曲,用枕頭反而對骨骼發育不好哦!
可以在床墊下墊個東西,讓床墊呈15度斜坡,避免幼兒睡著時吐奶嗆著。定型枕什麼都沒大用,要好頭型只能靠媽媽勤快地幫孩子轉翻身……另外,5個月開始,小寶寶滿床滾的時候,什麼枕頭都是浮雲了,都不會睡了……
2、寶寶衣物的選擇推薦:連體衣!(又叫哈衣,只有上衣的叫包屁衣)
滿月前最好是系帶或按扣,不要套頭(寶寶軟不好穿)、不要分體(寶寶太小,衣服全部跑兩頭,中間肚子露出來)、不要紐扣(扣死你)、不要拉鏈(有夾肉、小孩吃嘴裡的風險,而且換尿布一拉全拉開容易涼肚子)、不要斜扣(小孩太軟不好弄)、不要帶帽子(小孩24小時平躺,帽子各種礙事還熱)
連體包腳衣也是神器,半歲以內完全沒必要額外穿襪子
好啦,雙11還剩最後10個小時,快去加載購物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