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努埃洛·帕加內利(Manuello Paganelli)的新書描繪了古巴過去25年的面貌。
當紀實攝影師馬努埃洛·帕加內利於1988年踏足古巴這片土地時,覺得自己似乎時空穿梭到20年前。
帕加內利是義大利和古巴的混血兒,多次去到古巴——這個在當時經濟落後且很少被攝影師注意到的國度,來尋找失散的親人。
「我看到的古巴是一個黑白的世界,」 帕加內利回憶道。他還記得,穿著現代服飾站在人群中的自己是多麼的顯眼;莫斯科維茨的車隊——馬路上僅有的幾輛車,在馬路上行駛時,因坑坑窪窪的路面而顛簸不堪。「我還以為自己穿越到幾十年前,或者進入了一個像暮光之城一樣的世界,所有發生的奇怪的事情都無法解釋。」
然而,他發現每一次的到訪都增加了他對古巴人民生活方式的好奇。現在,他已經去過古巴60多次了。
他的新書:《古巴:我的旅途1989-2015》,收集了115張黑白照片,這些照片捕捉了古巴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這個時候的古巴連一塊肥皂或者是一瓶食用油都是奢侈品。在1991年蘇聯放棄古巴的控制後,貧窮和稀缺成為籠罩著古巴人們生活的陰霾。
帕加內利解釋說:「當俄羅斯人離開之後,他們沒有留下什麼基礎設施,也沒有留下生產工具和食物——這些都是必需品。貧窮和飢餓使得平均每個古巴人都瘦了20磅。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如果誰被發現持有1美元鈔票的話都要坐牢。」
帕加內利並不想把這套照片看作是政治言論,他堅持把焦點放在古巴的文化和古巴人民堅忍的精神——這種文化和精神伴隨了他們25年。
照片裡的故事極為豐富:燈光昏暗的街頭上的行人,在灌木叢裝飾下的風景,廣場上街頭藝人在巴洛克建築前跳舞,恬靜漁村裡的孩子們在河邊的夾板上玩耍。
這樣的攝影主題既豐富又獨特。實際上,直到90年代,媒體和其他攝影師才對古巴這個封閉的國家真正產生興趣;而這個時候,帕加內利已經對其進行超過10年的拍攝了。因此,他的照片不僅僅是個人的觀察記錄,更是當下古巴社會歷史的真實反映。
「這本書不僅要送給我的家人,更要獻給古巴的人民,」他說,「一些出現在照片裡的事物在今天都不會再看到了,因為一切都發生了改變。那時候,當你走進一個雜貨店想要買食物時,會發現所有的架子都空空如也。」
大多數攝影集都會以顏色豐富的照片呈現這座加勒比海上的國家,但帕加內利的作品都是用膠捲衝洗的黑白照片。
他解釋道:「不用彩色的好處是,作品的欣賞者不會被顏色所幹擾,更能看到照片裡反映的真實。」他想要捕捉的是「這個國家的本質及其文化的氣息」。
帕加內利說:「黑白照片的最偉大之處在於,你的眼睛能看到照片中最客觀的一面。從視覺的角度上說,它可能沒有那麼吸引,但是黑白照片不會干擾你的判斷。」
帕加內利並沒有利用太多的通訊手段,慢慢地建立了自己在當地的人脈,並且慢慢深入到社會的角落,記錄古巴的魅力和傳統。
其中一張照片拍攝的是一個穿著白色連衣裙的小女孩。身形矮小的她,懷裡抱著一個有著類似打扮的娃娃,臉上的表情嚴肅而冷靜。她剛剛經歷了隆重的薩泰裡阿教(古巴宗教)的入教典禮。
「她的母親告訴我說,小女孩不能被拍攝,但是她把她的地址給了我,以便我四、五個月後再次來到古巴時就可以給她拍照。她看上去多麼漂亮啊!這是很多在古巴以外的人們不知道的事。」
帕加內利希望繼續在古巴工作,進行各種商業項目和個人項目。「古巴一直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這不僅僅是因為我擁有古巴血統,而更多地是因為我熱愛這裡的人民。」
(翻譯:陳伊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獲取更多有意思的內容,請移步界面網站首頁(http://www.jiemian.com/),並在微博上和我們互動,調戲萌萌噠歪樓菌→【歪樓-Viral】(請猛戳這裡)。
你也可以關注樂趣頻道的微信公眾號【歪樓】:esay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