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丨女婿有才耍二半吊子了/尹燕忠

2020-12-07 齊魯晚報網

民間故事三篇

尹燕忠

一、三個女婿鬥詩篇

王員外有三個女婿,大女婿是秀才,二女婿是武官,三女婿是個莊稼漢。

他對大女婿,二女婿敬若上賓,輕拿輕放,對三女婿視若下人,嗤之以鼻。

這一天,王員外的生日,遠方賓客迎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知道女婿要來,王員外搖搖擺擺站到臺階上迎接,笑容滿面。

大女婿坐著八抬大轎來了,忙下轎施禮,道:「嶽父大人,貴體無恙否?」老員外姿得腚溝裡都是笑模樣,忙接進去讓大女婿用茶。

又迎二女婿,二女婿坐著高頭棗紅馬,嘶鳴亂叫,見到員外,忙滾鞍下馬,撲騰下地;道:「泰山大人,可健否?」老員外姿得混身痒痒,忙把二姑爺引進客廳用茶。

接著三女婿灰頭土臉地牽著小灰瘸驢來到了,劈口道:「老丈人你好啊?」老員外臉發青,皺皺眉進廳去了。

守著眾賓客,酒菜還沒上來,他發話了,今天你三個來給我做壽,必須每人做首詩,作上來的,在這裡喝酒撈肉,做不上來的,下廚房喝菜湯。

大姑爺二姑爺心中有數,忙問,「以何為題?」

王員外晃晃禿腦袋瓜子,道:「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客廳裡放的,廚房裡用的!」

大女婿拍手稱好,清清嗓門,朗聲道:「天上飛的是斑鳩,地下跑的是牤牛,客廳裡放的是春秋,廚房裡用的是丫頭!」眾人稱妙。

二女婿斜了三女婿一眼,用公鴨嗓叫道:「天上飛的是鳳凰,地下跑的是綿羊,客廳裡放的是文章,廚房裡使的是秋香。」

老員外帶頭鼓掌,眾人稱好,眾目睽睽,都歪頭看三姑爺,看他怎麼樣。

三女婿頭上冒出了冷汗珠子,心想,老大老二別裝蒜,有你好看的,咱看誰耍誰,接著他清脆響亮地吟道:「天上飛的是桿槍,專打斑鳩和鳳凰。」

眾人一激靈,接著他又吟道:「地上跑的是野狼,專吃牤牛和綿羊,客廳裡放的是硫磺,專燒春秋和文章,廚房裡跑進放牛郎,專娶丫頭俏秋香!」

他揚起頭,停頓一下,」農民有才對上來,就是不去喝菜湯!」

大女婿二女婿紅了臉,王員外傻了眼,三女婿不卑不亢入了席,落落大方,談笑風生。

三女兒心裡舒了氣,甜極了。

眾賓客都稱三姑爺才是真有才。

二、挑女婿

閨女大了嫁不出去,就成了當娘的一塊愁。

有個閨女二十多了沒婆家,閨女說話給娘聽,娘就一遍遍地催老頭子。老頭子起先放不到心上,後來也就上了緊兒咧,決心出門給閨女找婆家。

一天,老頭子碰見一個耕地的小夥子,長得身高膀大,就上前問道:「小夥子,有媳婦了嗎?」

小夥子說:「沒有哩」。

「我閨女還沒婆家,許配給你怎樣?」

小夥子一聽,楞高興,緊著說:「您老操心唄」。

「那好」,老頭說:「明兒上我家去娶親」。給小夥子說了莊名和姓名,他走了。

走到一個山前,見一個道士在念經,老頭看道士長的眉清目秀,就上前問道:「小道士,成家沒有?」

小道士說:「還沒有」。

「我有個閨女還沒成親,許配給你怎樣?」

小道士聽了高興得了不的,趕緊說:「讓您老費心啦」。

「應該,」老頭說:「明兒就到我家去娶親」。告訴給道士莊名和姓名就走了。

趕到一條大路上,碰見一個趕考的舉子在路旁歇腳,長的細皮嫩肉,就上前問道:「小先生,你成親了沒有?」

舉子說:「沒有呢。」

「我閨女還沒婚配哩,許配給怎樣?」

舉子聽了眉開眼笑,緊著說:「拜託您老人家啦。」

「不用,」老頭說:「明兒就上我家去娶親把。」囑咐給舉子莊名和姓名就走了。

第二天,三個人先後來到老頭家,老頭給閨女說:「妮兒這三人即你挑,相中哪個跟哪個。」

閨女細細地把三個人打量了一遍,說:「誰願意娶親誰就說,誰說得好聽我跟誰。」

耕地的小夥子說:「我繩靶犁索並成塊,耕出地來人人愛。姑娘跟了我家去,白餅涼麵培起來。」

小道士接著說:「我蛤蟆魚子並成塊,念出經來人人愛。姑娘跟了我家去,綾羅綢緞培起來。」

最後舉子說:「我筆墨硯瓦並成塊,講出經來人人愛。姑娘跟了我家去,白到頭老永相愛。」

姑娘聽罷,說:「您聽我說說『我木梳篦子並成塊,梳出頭來人人愛。姑娘今們找婆家,愛人不愛吃和戴,過上三年並二載,生上兩個小兒崽,一個當道士,一個翻土塊。」

小夥子和道士一聽罵的是自己,都紅著臉走了。

姑娘和舉子歡歡喜喜地成了親。

三、打色鬼

有一天,有位年輕媳婦來廟裡碾米,一個人推的很吃力。

廟裡有位和尚看到媳婦年輕貌美,心起邪念,便主動前來幫她推碾。

媳婦心裡很感激。

從此以後,每次媳婦來推碾和尚總來幫忙,還總用下流話來調戲,糾纏不休。這媳婦想躲又躲不開,別處又沒碾,非常氣惱。

這天媳婦推碾回到家,把這事告訴了丈夫。丈夫非常氣憤,非要找和尚算帳不可。媳婦勸說道:「你不要找他,咱們設法教訓他一頓。」

這一天,媳婦又去推碾了,和尚照常來幫忙。

媳婦說:「和尚大哥,回回麻煩你,不知怎麼謝你才好。有一事想請你幫忙,不知大哥肯不肯?」

和尚急忙說:「有事儘管說,我一定幫忙!」

媳婦說:「我丈夫想出趟遠門做買賣,你能不能借給點錢?」

和尚聽說連忙應下,請媳婦明天來拿。和尚把自己的全部儲蓄拿出來,還嫌不夠,又變賣了許多東西。

第二天把錢全部交給了媳婦,和尚緊接著問:「大哥什麼時候走?」

媳婦說:「有了錢,明天一大早就走。」

和尚樂的幾乎要跳起來。第二天天還沒黑,和尚就來到媳婦家。

媳婦說:「你既然想還俗,我就先炒幾個菜。」

剛把酒溫熱,只聽得有人叫門,媳婦忙問:「誰叫門呀?」

門外人說:「早晨剛走,現在就聽不出來了嗎?」

媳婦說:「你不是跑買賣去了嗎?怎麼又回來了?」

丈夫說:「別提啦,路上碰上了強盜,把錢都搶走了,還差點送了命!」

和尚聽了,頭上象澆了一瓢涼水,從頭涼到腳。

門外吵著要開門,這可嚇壞了和尚。媳婦搓著手說:「這可咋辦?」

和尚想從側門逃走,怎奈只有一個門,急的和尚團團轉。

媳婦說:「我先把你藏起來,等會再把你送出去。」

和尚連忙答應。媳婦便把和尚裝進布袋,把口紮實,立在門後,這才開了門。

丈夫進屋裝著十分狼狽地樣說:「今天差點送了命,快拿酒來壓壓驚!」

媳婦陪著丈夫喝起酒來。

媳婦問:「你怎麼讓別人搶了,你不是會武術嗎?怎麼沒用上?」

丈夫說:「好長時間沒練了,一害怕,把武功全忘了。」

這時夫妻二人酒足飯飽,丈夫說:「明天你再借錢去,現在我演習一下武功。」

他把棉衣一扒,說:「我先練鐵砂掌功。」說著在屋裡走起了 九宮步,說聲「打!」沒找到耙子。

轉身看見門後的布袋,問妻子布袋裡裝的是什麼,妻子說:「裝的綠豆,今天拿出去曬了曬。」

丈夫說:「好,我就照著綠豆練吧。」

這時他就朝著布袋「呯呯」打起來。其實他根本不會武功,除了沒用牙咬,什麼招數都用上了。這和尚在布袋裡被打的鼻青臉腫實在夠嗆,但也不敢吭聲。

打了一會兒說:「今天就練到這裡,我要睡覺了,太累了!」說著躺在炕上裝睡著了。

這時媳婦解開了布袋,把和尚放出來,說:「你趕緊走吧,他要醒了,你就沒命了!」

這和尚走到門口,回過頭,雙手合併,道:「阿彌陀佛,大嫂多虧了你說布袋裡裝的是綠豆,你要說成黃豆,他定能打出油來!」

尹燕忠,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濟南市作家協會會員、《青年文學家》雜誌社作家理事、桑田詩文社副社長。曾在《濟南日報》《濟南時報》、中國西部散文選刊、《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洛陽晚報》《泰山文化》《大汶河》《楚風》、作家出版社《國慶徵文選》等發表作品,在中國文化精英專刊上發表傳記,小說《方河的婚事》在「魯王工坊杯」首屆小小說大賽中獲得濟南日報報業集團、萊蕪魯王工坊錫雕藝術研究院三等獎,報告文學《美麗的畢莊脫貧記》被濟南市文學藝術聯合會評為優秀獎,小說《梅花》被評為玫瑰文學獎,並多次獲獎。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尹燕忠:拜謁蒲松齡故居
    尹燕忠:拜謁蒲松齡故居尹燕忠,山東省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西部學會會員、濟南市作家協會會員。曾在《濟南日報》《濟南時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洛陽晚報》《泰山文化》《《大汶河》《楚風》等發表作品,並多次獲獎。
  • 民間故事:吝嗇財主和摳門女婿
    這一年,老財主過生日,提前就給三個女婿說:「等我過生日那天,你們每人都給我送二壇好酒。」三個女婿口頭上都答應了,可是各個心裡都有自己的打算。老大回去後找了個罈子,摸摸口袋裡的錢,心想買壇酒得好多錢,不如裝一罈子水,有他倆買的好酒,我看也不要緊。
  • 散文丨鮮紅的燈籠掛起來/尹燕忠
    尹燕忠散文系列 《大紅燈籠高高掛》 作者:尹燕忠 一到春節,中國的大中小城市乃至於到鄉村都時興掛大紅燈籠。有的娶媳婦的也興掛大紅燈籠,那是別有一番新景象。
  • 民間故事:女婿婚後變臉,算命先生卻說讓我吃剩飯的女婿是大孝子
    他倆見我來了很驚慌,女兒氣色也很差,女婿更是對我說,哪有什麼事,就是最近很忙,你快回去吧別在這裡添亂。到了飯點他倆說讓我氣的吃不下,女婿把冷了的剩飯往桌子上一扔:「願意吃就吃這個別的沒有。」我心裡委屈極了連夜就回去了,想著女兒女婿的變化,心裡苦澀不已。
  • 尹燕忠作品:漢文帝的節儉
    漢文帝的節儉尹燕忠歷朝歷代像漢文帝這樣節儉的,很少。北宋文學家吳垧《五總志》上有這樣的記載:漢文帝劉恆以「履不藉以視朝」。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屨」。由於草鞋材料以草與麻為主,非常經濟,且取之無盡,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自備,漢代稱之為「不借」。
  • 散文/村莊的地瓜真正香/尹燕忠
    散文/地瓜故事作者:尹燕忠我們魯西南的玫瑰之鄉盛產地瓜。地瓜的名字真多呀——它叫白薯,紅薯、番菇、甘薯,也有叫土瓜,涼瓜,北方也有叫番薯的。北方農村人也有叫芋頭的,但不確切,都叫慣了,也就硬摁上了。尹燕忠,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報告文學學會層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濟南市作家協會會員。曾在《濟南日報》、《濟南時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洛陽晚報》、《泰山文化》、《大汶河》、《楚風》、作家出版社《國慶徵文選》等發表作品,在中國文化精英專刊上發表傳記,並多次獲獎。2020、10、17日晚
  • 散文|村裡開山記(尹燕忠)
    我在村裡開山記 作者:尹燕忠 我的家鄉玫瑰之鄉的讓莊鋪,房屋全用石頭砌壘的,蓋屋用石頭就上山去取石,我們這裡上山採石也叫開山去,有的叫「打石頭去」,也有叫做「起石頭去」。那是個很苦很累又危險的活,得實幹巧幹,屬於好漢子不幹賴漢子幹不了的活,採下來的石頭用來蓋屋砌水渠壘大井什麼的。
  • 民間故事:能長能短的鼻子
    民間故事源遠流長,傳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傳到今天還沒消失的故事,都成為了經典。故事雖大多簡單,但膾炙人口,令人無法忘懷。你還記得小時候聽過的「長鼻子」的故事嗎?#民間故事#從前,有一對夫婦,祖上世代都是大地主,加上歷代勤儉持家,成為了當地數一數二的大富翁。這對夫婦老來得子,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福貴。
  • 民間故事:新郎官醉酒失德,該打該打
    中國有很多奇葩,不為主流價值觀所容的民間段子。這些段子大多惡俗低級,拿家常倫理開玩笑。但令人驚奇的是,每當講起時,總能引起滿座心領神會的哄堂大笑。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酒桌文化。講葷段子,拿姨妹子開玩笑。
  • 懷念孫部長/ 尹燕忠
    懷念孫部長尹燕忠原平陰縣委宣傳部長孫士貴同志走了有十幾年了吧,時常想起他,他是個熱情質樸的老部長,他後來又任廣播局局長,也曾包過俺讓莊鋪村。 他是膠東人,說話帶著濃重的膠東口音,而又兼帶濟南平陰口音,聽起來也蠻帶一種親切味道的。
  • 尹燕忠鄉土小說專欄/宰把子狠心殺牛
    宰把子殺牛作者:尹燕忠殺牛宰牛也叫人心裡打撲通打怵吧!牛的形象挺好,給農家的感情能貼得上來,文人筆桿子一搖更好聽,孺子牛啦老黃牛啦,也有貶意的牛筋啦牛球啦老牛大憋氣牛氣沖天了牛逼哄哄了,不管咋說,人們對牛有感情。
  • 民間故事:臘月二十三,黑饃饃壘上天
    這個民間習俗在我們中寧地區,不知流傳了多少年代。每當臘月二十三這天,家家戶戶燒起鍋灶,蒸黑饃饃晚上敬灶神。據說,灶神這天晚上要上天宮,給玉皇匯報人間禍福,年三十各家各戶盼著灶神早些降臨,帶來吉祥。灶神非常同情窮人,煙燻火燎地擺黑饃饃敬他,他也不嫌棄。
  • 故事:兔子急了也咬人!倒插門女婿一拳懟翻嶽父,鄰居卻拍手偷笑
    故事:兔子急了也咬人!倒插門女婿一拳懟翻嶽父,鄰居卻拍手偷笑丁家坪的丁天佑,家有一獨生女兒丁潔。但此人思想陳舊,瞧著他兩哥哥家都是兒子成雙,就心中不喜。他很早就暗下決心,女兒決不外嫁,要招個能幹的倒插門女婿進來,為他家生兩個孫子。
  • 散文/走進玫瑰鎮幾個村子看花去/尹燕忠
    走進玫瑰鎮幾個村莊看美麗圖畫去作者:尹燕忠要問哪是我的家,聞名中外的玫瑰花。玫瑰花是平陰縣的縣花,她代表美麗,代表愛情,代表堅韌不拔。我早就對玫瑰心儀已久,盼望早日看看玫瑰鎮的新變化。十月下旬,縣文聯組織省市作家去玫瑰採風,可巧也就如願以償了。
  • 尹燕忠專欄|東北森林裡的小松鼠《散文》
    尹燕忠,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濟南市作家協會會員。曾在《濟南日報》、《濟南時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洛陽晚報》、《泰山文化》、《大汶河》、《楚風》、作家出版社《國慶徵文選》等發表作品,有作品收錄進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散文精選三百篇》中,並多次獲獎。
  • 鬼狐·志怪故事:聊齋——雲翠仙
    這不是趁著今天天氣好,帶著閨女來進香吆,求碧霞元君娘娘保佑著,給俺閨女選個如意的女婿。俺閨女叫翠仙,都十八啦,俺們老雲家,就她這棵獨苗苗。」說著,用手去理女兒的鬢髮。梁有才表示關切地對老女人說:「哎呀!山路坎坎坷坷,這樣難是,老媽媽您雖說身子硬朗,可到底是上了年紀了,這位妹子身體又怪單薄的,怎麼能一下子趕到呢?」
  • 民間故事|鱉丈人
    民間故事|鱉丈人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亂石山下,有個叫許鵬的小夥,他三十多歲了還打著光棍。許鵬父母去世得早,他帶著小妹生活長大。老鱉對他這女婿很是滿意,吃飽喝足後,就隨他一起回到了碧波潭。老鱉噴著酒氣說,賢婿你且在這岸邊等著,我女兒住在湖底的龍宮裡,當年萬聖老龍一家被滅後,那龍宮至今都是空著的,就我父女倆住在那。我這就下去叫她上來,跟你回家成親。那老鱉往著湖心深處遊去,很快消失不見了。
  • 鞏義扶貧故事:錦旗背後的警民魚水深情
    12月17日下午,天雖寒冷,公安局院內暖意濃濃,大峪溝鎮官殿村貧困戶榮有才的女婿,將一面寫有「大愛無疆幫扶貧 警民魚水一家親」的錦旗,送到了鞏義市公安局副局長劉曉鵬的手中。2020年11月16日,有點感冒的榮有才去醫院看病,誰知病情比想像中要嚴重。
  • 好書推薦丨經典民間故事圖畫書《小鯉魚跳龍門》
    一則古老的民間傳說,一個關於成長的哲學童話。歌頌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弘揚敢於奮進的追夢精神!金波爺爺最新改編版本。成長惟其艱難,蛻變才得華麗。從古老的傳說中,汲取成長、蛻變的智慧與力量。《小鯉魚跳龍門》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重磅打造「經典民間故事圖畫書」!
  • 慈谿民間故事 丨比我們還不如
    轉自中國民間故事叢書-浙江寧波▪慈谿卷 採錄:楊堯水 1987年採錄於崇壽鄉海運村 本文僅作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聯繫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