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固原胡麻油助力六盤山區精準脫貧

2020-12-08 央廣網

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固原胡麻油助力六盤山區精準脫貧

2020-09-23 17:30:00來源:央廣網

固原胡麻油產品(央廣網記者 廉軍 攝)

  央廣網銀川9月23日消息(記者廉軍)寧夏脫貧攻堅主戰場的寧南山區固原市以產業扶貧推動精準脫貧,近年來實施六盤山生態農產品品牌戰略,大力發展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其中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固原胡麻油帶動農戶種植50萬畝,助力六盤山區精準脫貧,普通胡麻成就產業扶貧大文章。

  寧夏六盤山區冷涼乾旱晝夜溫差均衡、肥沃的土壤以及充足的陽光等的獨特自然條件,方圓數百公裡無工業汙染,胡麻油中α-亞麻酸含量遠高於其他種植區,被譽為「世界有機亞麻籽黃金產區」。 所產胡麻油油色亮黃、香味濃鬱,α-亞麻酸含量為48%以上,通過國家有機亞麻籽油認證,已經成了六盤山區的一張綠色名片。

罐裝生產線(央廣網記者 廉軍 攝)

  六盤山區胡麻油具有極高的食用、保健藥用價值,2016年底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潛在市場和開發利用前景巨大。固原市近年明確提出把胡麻種植及深加工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一個新型支柱產業,引進國內外最先進的冷榨和低溫精煉工藝設備,生產的亞麻籽油營養價值高於聞名世界的橄欖油。培育龍頭企業帶動,採用「企業+種植基地+農戶」產業化模式,形成一條食用與養生保健品產業鏈條。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寧夏六盤珍坊生態農業科技公司2017年在固原市輕工產業園,開工建設「六盤山胡麻產業融合發展園」,2019年「六盤山胡麻產業融合發展園」一期年產20000噸全低溫亞麻籽油生產線投產,還研發生產出國內第一款超零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有機亞麻籽油,目前在國內亞麻籽油行業設備技術和產能規模上領先。

國家授予固原胡麻油地標保護產品(央廣網記者 廉軍 攝)

  六盤珍坊負責人王芳平介紹說,公司致力於六盤山胡麻的種植、加工、銷售,堅守原生態產地、原生態工藝、營養原生態,與寧夏大學和寧夏農科院共同建立產學研基地,配合支持固原市實施的胡麻種植精準扶貧項目,10萬畝基地20000噸胡麻精深加工生產線已建成投產,達產後將給全市上萬農戶新增上億元收入。

  公司註冊有「六盤珍坊」等商標,擁有籤約經銷合作夥伴百餘個城市,產品熱銷京東、天貓、淘寶和拼多多等平臺,2019年還獲寧夏電商明星企業。

獲獎(央廣網記者 廉軍 攝)

  固原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選育出的胡麻優良新品種實現了品種本地化,目前胡麻油綜合產值10億元。將持續推廣地理標誌產品產業在扶貧富農地經驗,突出地標產品的生態文明效應,加強品牌化建設,打造市場聲譽口碑,真正讓固原胡麻油成為寧夏一寶,讓六盤山生態亞麻籽油走向全國。

六盤山區種植的胡麻(央廣網記者 廉軍 攝)

現代加工車間(央廣網記者 廉軍 攝)

相關焦點

  • 湖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年產值近1300億元 成脫貧「利器」
    湖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年產值近1300億元 成脫貧「利器」 2018-05-07 18:52: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國家知識產權局:持續用好地理標誌 打造「智慧財產權精準扶貧世界...
    會上,湖南省桑植縣委副書記、縣長趙雲海表示,從1994年起,國家知識產權局已連續幫扶桑植縣26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桑植縣充分利用智慧財產權行業優勢,打造「質量高、發展快、模式好」地理標誌產品幫助貧困群眾穩定增收,促進地方扶貧產業提質增效,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經驗。趙雲海表示,首先是質量高。
  • 崇禮蠶豆、桑植白茶 2385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助力鄉村振興
    11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介紹,國家知識產權局通過專利技術強農、商標品牌富農、地理標誌興農,探索出將智慧財產權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相融合、共發展的有效路徑。湖南桑植和河北崇禮分別於1994年和2007年成為知識產權局的定點扶貧區縣。
  • 新田擦亮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金字招牌
    永州新聞網訊 (通訊員 杜勇剛)12月7日,新田縣市場監管局向企業宣傳《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管理辦法》和「新田大豆」「陶嶺三味辣椒」地方標準,開展新的專用標誌換標工作。這是高度重視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產業發展,擦亮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金字招牌。
  • 優質特色農產品專屬名片——農產品地理標誌助力脫貧攻堅綜述
    近年來,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努力挖掘和發揮地理標誌農產品獨特優勢,把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相結合,湖南黔陽冰糖橙、新疆伽師瓜、貴州關嶺牛等一批地理標誌農產品產業發展起來,有效助推農業提質增效與農民脫貧增收。特色主導 帶動增收脫貧「今年的魔芋收購價是每斤3元,比去年高。我3袋魔芋200多斤,賣了690元。」
  •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強農商標富農地標興農助力精準扶貧
    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26日說,在脫貧攻堅戰中,該局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的獨特優勢助力精準扶貧,通過專利技術強農、商標品牌富農、地理標誌興農,探索出將智慧財產權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相融合、共發展的有效路徑。
  • 瑞金鹹鴨蛋成瑞昌首個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原標題:瑞金鹹鴨蛋成地標保護產品    記者4月2日從瑞金市獲悉,國家質檢總局公告了24個產品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實施保護,瑞金鹹鴨蛋產品名列其中。這是該市獲批的第一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實現了該市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零的突破,為該市增添了一張國字號名片。
  • 湖南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精彩亮相中部農博會
    為全面展示湖南農產品地理標誌發展成果及品牌形象,以「產自特定地域、彰顯獨特品質、傳承農耕文化」為主題,此次農博會首次設立農產品地理標誌專題展區。  為把此次農產品地理標誌專題展區辦出特色和水平,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多措並舉,在展區布展上精心設計,結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獨特地域文化特點對展區進行特裝布展,並專門設計了特色表演舞臺;在參展產品上精心遴選,產品薈萃了湖南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精華,共有糧食、茶葉、蔬菜、水果、畜牧、水產、中藥材等七大類24個地標農產品精彩亮相。為助力脫貧奔小康,60%以上參展地標產品來自貧困地區。
  • 我市「紫金春甜桔」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12月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390號公告,正式批准我市「紫金春甜桔」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成為繼「河源米粉」「連平鷹嘴桃」之後,河源又一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該產品具有果色橙黃油亮皮薄、低酸清甜、果肉脆嫩化渣、少核等特點。此次獲批准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有利於界定地理標誌產品的原產地域範圍及產品特定品質,規範其生產經營活動,對提升產品知名度和競爭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實現品牌富農、推動脫貧攻堅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 「阜平香菇」成河北地理標誌精準扶貧和商標品牌富農項目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馬彥銘)近日,經保定市市場監管局推薦,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實地考察調研,並經專家評審,「阜平香菇」被確定為2020年度河北省地理標誌精準扶貧和商標品牌富農項目。「阜平香菇」也成為保定市首次獲批的河北省地理標誌精準扶貧和商標品牌富農項目。
  • 滄州市「青縣羊角脆」獲得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
    摘要:河北省滄州市金絲小棗、泊頭鴨梨、黃驊冬棗、泊頭十裡香、肅寧裘皮、青縣羊角脆等7個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下一步,滄州市將加強管理和指導,努力提升地理標誌運用水平。
  • 會同魔芋入選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不久前,這裡又一次添彩,會同魔芋入選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結束了該縣沒有國家地標產品的歷史。一個小小的「土疙瘩」讓這裡再次綻放出迷人的光芒——它究竟有何神奇之處?歷史悠久 神話佐證來會同做客,魔芋豆腐是你必吃的一道佳餚。
  • 地理標誌和農產品商標:精準扶貧助農富農
    ,努力加強國內外知名地理標誌產品的保護,促進地理標誌產品國際化發展,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廣泛認可。開展商標富農和地理標誌商標精準扶貧工作  2016年,商標局按照《關於新形勢下加快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任務分工,積極履行商標富農工作的牽頭職責,並結合國家工商總局推進商標品牌扶貧的工作安排,主動聯繫國務院扶貧辦等相關單位,創新性地探索開展地理標誌商標精準扶貧工作。
  • 「漲渡湖黃顙魚」申報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今年4月底,「新洲龍王白蓮」被農業農村部正式登記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目前,新洲區又在推進「漲渡湖黃顙魚」 的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申報工作。6月2日,新洲區農業農村局邀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對「漲渡湖黃顙魚」進行產地現場核查和外在品質鑑評。
  • 邯鄲:「涉縣黑棗」 成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11月10日,「涉縣黑棗」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技術審查會專家審查,這標誌著涉縣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又增添了新成員。此前,涉縣已擁有「涉縣核桃」「涉縣花椒」「涉縣柴胡」「涉縣連翹」4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數量居全省第一。「涉縣黑棗」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
  • 會昌桔柚成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16年第128號公告,批准會昌桔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自公告之日起實施保護。這是我市第9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以上範圍內會昌桔柚的生產者,可向會昌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申請。《公告》同時公布了會昌桔柚品種、立地條件、栽培管理、質量特色等四方面質量技術要求。
  • 質檢總局批准對涉縣黑棗等30個產品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華州皮影、定西馬鈴薯、靖遠文冠果油、會寧胡麻油共30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進行技術審查。經審查合格,批准上述產品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自即日起實施保護。一、涉縣黑棗(一)產地範圍。涉縣黑棗產地範圍為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現轄行政區域。(二)專用標誌使用。涉縣黑棗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河北省邯鄲市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
  • 新疆「英吉沙杏」:地標品牌建設助力精準扶貧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大力實施地標品牌建設助力精準扶貧工程,推動品牌建設和特色產業效益提升,深挖英吉沙縣杏產業潛力,通過調整結構、科學管理、升級設備,打造標準化、智能化、數位化生產體系,大大提高產品品質,打造「英吉沙杏」品牌,助力脫貧攻堅。「以前這裡的杏子我們不敢多收,擔心賣不掉。現在杏子供不應求,我們還要到處找農民收購。」
  • 寧晉鴨梨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全省已有14種產品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本報訊(通訊員徐平、紅梅記者王巍)日前,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准對我省寧晉鴨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這是邢臺市第一種,也是全省第14種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產品。
  • 廣東湛江這4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有地方標準了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8日,廣東省湛江市市場監管局批准發布《地理標誌產品 覃鬥芒果》《地理標誌產品 流沙南珠》《地理標誌產品 廉江紅橙》《地理標誌產品 愚公樓菠蘿》四項地方標準。覃鬥芒果、流沙南珠、廉江紅橙、愚公樓菠蘿均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是湛江市極具特色的農產品。覃鬥芒果雷州市特產。覃鬥芒果核小肉厚、纖維少,營養豐富,主產區地處雷州半島西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