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10:52圖文來源: 新華報業網
經典旋律喚起集體回憶
紀念沈亞威100周年誕辰作品音樂會在寧舉行
「雲霧滿山飄,海水繞海礁,人都說咱島兒小,遠離大陸在前哨……」當耳熟能詳的《戰士第二故鄉》旋律緩緩響起,現場觀眾在悠揚的歌聲中回味著那段崢嶸歲月。12月18日晚上,紀念沈亞威100周年誕辰作品音樂會在江蘇大劇院音樂廳舉行。本次音樂會由中國文聯、中國音協、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共同主辦,省音協、省演藝集團承辦。
沈亞威,浙江南潯鎮人,著名軍旅作曲家,曾任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歌舞團團長,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化部部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聯副主席等職。2001年被中國文聯和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音樂金鐘獎」終身榮譽勳章。
當晚的音樂會由江蘇著名指揮家常暢執棒,江蘇省演藝集團交響樂團全程伴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省音協顧問有德鄉傾情演繹沈亞威名作《媽媽的月亮》《戰士第二故鄉》,膾炙人口的旋律再次響徹耳畔。菠蘿蜜童聲合唱團演唱的《趕羊上山崗》《我愛雨花臺》,質樸而純淨的聲線,充滿了美好童趣。青年歌唱家張其萍帶來沈亞威所創作的八場大型歌舞選段歌曲《東海前哨之歌》和《霧茫茫,雨霏霏》,帶領現場聽眾一同品味經典之聲,追憶往昔歲月。
音樂會特邀中國音樂金鐘獎獲獎選手於海洋、蔡靜雯兩位嘉賓為大家演唱沈亞威耳熟能詳的歌曲《別處哪兒有》《獻給白衣戰士的歌》《離港》和《日月潭之歌》,絲絲入扣、精彩絕倫的表演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
在當晚的音樂會現場,熱烈的掌聲一次次響起。現場多位觀眾激動地告訴記者,他們以前就住在前線大院,是在這些歌聲中慢慢長大的,這些旋律是他們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本次紀念沈亞威100周年誕辰系列活動,由沈亞威作品音樂會和座談交流兩部分組成。活動旨在以沈亞威的生平為主線,以其創作的音樂作品為主要內容,帶領大家一同重溫經典創作,感悟老一輩音樂家的精神風範,把老一輩音樂家的奉獻精神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沈亞威同志是一位卓越的軍旅藝術家,同時也是我們江蘇引以為傲的音樂名片」,在19日上午紀念沈亞威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江蘇省文聯黨組書記水家躍在講話中表示,深切懷念這位人民音樂家,追思他為江蘇乃至中國音樂事業不懈奮鬥的光輝一生,學習他的藝術追求、革命精神和崇高風範。
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學者、藝術家、親屬分別講述了這位人民藝術家的創作故事,表示紀念沈亞威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樣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沈亞威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在緊張急迫的行軍中,邊走邊寫,邊教邊唱。由陳毅元帥作詞的《決戰之歌》,是他挑燈夜戰,利用一夜時間譜成曲子的。1963年,他在東海前線東福山小島體驗生活,又寫出了《戰士第二故鄉》這首著名的軍旅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