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有三個人走在一起,如果其中有兩個東北人,那麼無論第三個人是哪裡的,說的都一定是東北話。
——東北話版「夾逼定理」
眾所周知,在全國各地方言中
東北話的感染力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無論你是哪裡人
只要身邊出現一個東北話
好傢夥
保準給你全帶偏咯!
本周
「滾燙青春 逐夢前行」特別策劃——
用語言帶您去「旅行」!
終點站——
東北!
帶你去感受感受
東北話強大的感染力!
演員郭京飛曾在節目上吐槽過他的東北同學雷佳音,「招一個東北人,一下壞一窩」。
因為經常和雷佳音在一起,郭京飛的東北話技能直線上升,臺詞課上也分分鐘口音跑偏,讓人哭笑不得。
當然,這股神秘的東方力量……也早已向全球擴散。
日本 「瓷娃娃」福原愛就是著名現役東北話代表,在中國接受採訪時,她更是「反客為主」,糾正中國記者東北話「幹啥呢」的正確讀音。
還有另一位日漸「東北化」的國際代表——《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四季嘉賓,郎朗的德韓混血妻子吉娜愛麗絲,憑藉著自身的語言天賦,吉娜在三年的時間內迅速達到了東北話八級水平,和郎朗的日常對話堪稱鋼琴家版《鄉村愛情》!
如果是真要和東北話找一個「兄弟」方言碰一下的話,就只能是和福建人玩一下子成語接龍了:
是:
心心相印 - 印賊作父 - 父相傷害 - 害想咋滴
或是:
地老天方 - 方興未耐 - 耐以生存 - 存生雪花
東北話不僅傳染性強
還自帶「食物」屬性
許久以來
東北人品出了方言的味道
又重新用味道定義了方言
(:禁止套娃)
久而久之
東北話有了帶「味道」的劃分方式
不同的地方被賦予了不同的「味道」
1
大碴子味兒
代表地區:黑龍江、吉林
所謂「大碴子」,就是大顆的玉米顆粒。
東北地區以平原、丘陵為主,其中東北平原土地肥沃,是全球僅有的三大黑土區域之一,也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近代中國兵亂災荒,大量來自華北的難民為了這山海關外香氣撲鼻的大碴子粥,冒著生命危險北上,來到了這片白山黑水的廣袤土地上。
這一舉動在歷史上被稱為「闖關東」,也是在這個時候,近現代東北方言才開始慢慢形成。
▲ 電視劇《闖關東》
當時闖關東人口以山東、河北、河南等北方省份為主,來到東北後又與當地滿族土著文化相互影響,逐漸形成如今最接地氣的東北「大碴子味」。
2
海蠣子味兒
代表地區:遼寧大連、丹東
海蠣子又稱為牡蠣,一種貝類,是渤海特產之一。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當年闖關東還有一條水路——由於地理位置和航海技術的優勢,一部分山東人乾脆放棄陸路,依靠著木製帆船橫穿風急浪險的渤海,一路北上…
這部分人大多選擇留在了遼寧的沿海小城。不僅在這裡開啟了新的人生旅程,還將他們的家鄉話帶來這裡。
經過數百年的交流和融合,如今的大連話形成了獨特的膠遼口音與東北官話兼備的「海蠣子味」。
3
苣蕒菜味兒
代表地區:遼寧瀋陽
1644年,清朝順治帝都城遷到北京。清軍入關後,瀋陽人大批進入北京,北京等地的關裡人也大量移居到瀋陽。兩地方言在長期交流中互相影響,逐漸成為了帶有這股」苣蕒菜」味兒的方言。
苣蕒菜味兒的東北話是分不清聲母zh、ch、sh和z、c、s的。如果身邊有東北的朋友,可以讓他們念念這句「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絕對有驚喜~
如果圖中的文字你能夠毫無障礙的轉化為語音,那麼……大碴子味兒世界歡迎您的到來!
你身邊是否也有這樣一個東北朋友?
你是否也被東北話帶歪過?
快來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監製/任帥
主編/黎晶
編輯/湯雅雯 丁維理(實習)
來源/騰訊地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