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俠評書中,劍客是一個很重要的武學修為門檻,劍客與俠客有所不同,要想成為江湖上人人敬仰的俠客,除了有傲人的武藝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扶危救困、懲惡揚善的仁人之心,可是劍客只是一個衡量武功造詣的標杆,這也就造成了武功高強的劍客們在人品上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
01劍魔心中的執念
從俠客、名俠、大俠晉升為劍客的人,往往會被江湖人推為名劍,譬如在《雍正劍俠圖》中被康熙欽封的上八劍、下八劍、中路十六劍就都屬於名劍。按照武功的水平高低,劍客其實也分為好幾個等級,名劍並非都是劍客中武功最為厲害的,比如四大名劍中的鎮古俠董乾屬於一流的劍客,而其他三位只能算是二路的劍客。
武功高於名劍、大劍、神劍的高手都是超一流的劍客,劍仙、劍魔、劍聖這三種便是劍客中最為厲害的角色。劍魔雖然論武功造詣已經與劍聖、劍仙在伯仲之間,但是他們在追求武學劍道上其實已走入偏途,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性格原因所導致的。
有的劍魔生性詼諧喜歡遊戲人間,有的劍魔生性孤僻隱遁江湖,但是劍魔心中有種執念是相通的,這種執念往往是非常地自我,劍魔一般來說都不會顧及別人眼光,他們只相信自己對這個世界的人或物的認知和感受。《雍正劍俠圖》中第一代劍魔赫連洞彩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只看到雍正在風陵渡很公正地斷了一樁無頭案,赫連洞彩就認定這是一個好皇帝。
02識人不明的劍魔赫連洞彩
其實,雍正離開京城去往晉南很重要的原因只是為了去避禍。童林帶領著老少群俠九打聚英山大獲全勝,康熙設御宴為俠劍客們慶功,雍正根據功勞繪製了群俠圖譜,這才有了康熙預覽劍俠圖欽封一百零八位老少英雄的一幕。
可這場慶功宴卻引來了遼東三老為徒弟嚴桑報仇而血濺康熙帝,遼東三老中的黑水漁父焦幻仁折在珍珠佛董瑞的手上,其餘二老見勢不妙擄走了十四皇子允禵。康熙帝因為在慶功宴上受到驚嚇而不久便病危,此時雍正找來張芳出主意,這才有了張芳保舉陶氏二老為雍正偷聖旨的事。
雍正改了聖旨成功繼位,他立刻就用有毒的御酒除掉了陶氏二老,童林率群俠大破天門山把十四皇子救回京城,因為童林沒按照密旨暗中除掉十四皇子,這讓雍正對童林心生猜忌,再想到張芳是當初偷聖旨的知情人,所以雍正這才定了七條絕戶以在銅枕樓慶功為名害群俠。
包括大俠呂留良、西方老俠於成、震東俠侯廷等人在內的近百位俠劍客都死在銅枕樓,四大名劍只有二爺姜達倖免於難,白泰官、關鬥、路民瞻等老劍客也把命仍在了銅枕樓內。如果不是王十古拼命在雍和宮把童林救走,童林也會成為雍正那無情的刀下之魂。
雍正一股腦解決了如此多的江湖俠劍客,他擔心江湖人的反撲進宮行刺,故此雍正這才離京避難。讓雍正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成為老劍魔赫連洞彩眼中的好皇帝,這便有了雍正回京大擺香山擂的一幕。
王玥波在播講《雍正劍俠圖》時也說到,評書裡的雍正當上皇帝後就做了一件好事,這還被赫連洞彩給瞧到眼裡了,赫連洞彩因識人不明而心生執念站到了童林等群俠的對立面。當赫連洞彩遇到比他更高的人物時,他這才心服口服地悄然離去。
03一心為徒報仇的劍魔曽頭九
在九打聚英山時,龍門高手可以說是露足了臉,龍門二代高手的虛空、虛相共同教了一個小徒弟叫石玉成,按說石玉成應該和袁大化、張明志、趙明真是一輩,可為了幫童林開創無極門增加幫手,石玉成拜了童林的頂門大弟子穿雲白玉虎劉俊為師,他成了龍門第八代小徒(無極門第三代傳人),這石玉成武功比童林高很多,他露絕藝三趕伍雲修巧砸雲光劍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伍雲修是雲臺山的掌門,他也是雲臺三大神劍的師父,在打聚英山時雲光真人伍雲修、賽風師石飛燕、坤手震太極九蓮清被請來為中峰十叟助陣,結果引出袁大化出山會風師,九聖魔母呂婉娘大戰九蓮清義除伍雲修來,伍雲修的死引出二代劍魔曽頭九再涉紅塵。
曽頭九在古樹 之內坐禪近百年,他屬於武林中第二代高手中的頭牌人物,為了給徒弟伍雲修討個「公道」。曽頭九一怒找上了袁大化,面對這位劍魔老怪袁大化毫無勝算。曽頭九口口聲聲要印證龍門數代人培育出來的無極門武學,在天目山上袁大化硬著頭皮大戰曾頭九,張芳看到繼續耗下去袁大化必敗,這才用激將法把曽頭九氣走,袁大化因為全憑著三部大氣護體,此戰過後袁大化耗功過劇而損了一部大氣的功體。
伍雲修的三個徒弟都有點問題,無形大劍万俟羽修和雲臺劍客燕普因為保英王作亂而死,雖然從人品上看這兩位都不算是壞人,可他們站在了錯誤的立場上丟命也是罪有應得,伍雲修因為要為徒弟報仇而來到聚英山丟命,而曾頭九因為伍雲修之死而心生執念。
最終曽頭九尋到了龍門鼻祖赫連洞彩來比鬥,雖然他的劍法通神卻也很難在赫連洞彩面前討到便宜,因為曽頭九之前廢了龍門三代傳人袁大化的一部大氣,赫連洞彩用出巔峰狀態的三部大氣直接把曽頭九的內功廢了四五成,這場二代劍魔與初代劍魔的對決,最終以二代劍魔曽頭九的全面失敗告終,曽頭九從此對龍門武學心服口服,他心中為伍雲修報仇的執念也就從消失。
04執念和恆心是兩回事
在《雍正劍俠圖》這部書中出現的這兩位劍魔身上可以看出性格的重要性,執念和恆心對於性格的塑造完全是兩回事,恆心是為了一個遠大的目標而長期奮鬥的理念和堅持,而執念往往是僅憑主觀意識或喜好來蠻橫行事的心態,這種心態往往具有一定的排它性和不理智性。
赫連洞彩因為雍正做了他看見的一件好事而被他認定為好人,他對雍正設計害群俠的事置若罔聞。曽頭九因為弟子伍雲修的死就恨上了龍門派,他並不去調查伍雲修以及雲臺三劍客有沒有助紂為虐,一味地從親疏和立場來決定自己的行事態度,這種心態往往會誤人誤己,伍雲修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曾頭九敗在了赫連洞彩的手上,他又默認了這種「誰的拳頭大,誰有理」的這種武林「弊病」。如果說赫連洞彩的執念是建立在個人喜好的基礎上的,那麼曽頭九的執念就是完全建立在「威權即公理」上的,這兩種執念和心態都是很不可取的陋習,這也是他倆武功登峰造極成為劍魔而難成劍聖的主要原因,要成為劍聖除了有超凡的武功,更重要是心境、心態、心智上的清明入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