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3月12日訊 今年春節前,蘇州日報報業集團創意策劃並攜手蘇州採芝齋第一次聯合舉辦「蘇式年貨節」,同時這家百年老字號首開先河建立蘇式食品推廣基金,引進現代營銷模式。蘇州老字號走進新時代,在傳承中奮力創新,引起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多家央媒關注報導。2月2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老字號:用傳承創新駐留舌尖「情思」》報導中,採芝齋「蘇式年貨節」的喜慶熱鬧場面呈現在全國觀眾面前。
3月7日,《「蘇州老字號」認定辦法(試行)》出臺。該辦法的出臺為保護和促進蘇州老字號的傳承發展,加快傳統文化和技藝的創新,振興地方老字號品牌,開創了全新局面。承載著深厚傳統文化底蘊,蘇州「老字號工程」在傳承創新中,夯實「更上一層樓」的裡程碑。
「蘇式年貨節」創意——
央媒聚焦蘇州老字號傳承創新
「蘇州老字號上央視新聞聯播,還是第一次。」昨天市老字號協會秘書長劉驥興奮地說,蘇州老字號企業在傳承創新中,再次走在全國前列。
一個「蘇式年貨節」創意,緣何引發央媒集體聚焦?
「148歲的採芝齋首次試水『蘇式年貨節』全新營銷模式」。據採芝齋董事長儲敏慧介紹,始創於1870年的採芝齋,生產的蘇式食品名聞遐邇,代表品種蘇式糖果在清代便被列為「貢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在日內瓦會議上用採芝齋糖果招待國際友人,被譽為「國糖」,蘇式糖果製作技藝已被列入省非遺保護名錄。
今年春節前,由蘇州日報報業集團創意策劃、和採芝齋聯合舉辦的「蘇式年貨節」中,首開先河試水蘇式傳統食品全新營銷模式,採芝齋30平方米「透明作坊」內,由蘇式糖果製作技藝傳人現場「操刀」,首推蛋黃花生等蘇式年貨現做現賣。蘇式糖果、糕點、炒貨、蜜餞、鹹味五大系列300餘個品種集體亮相,向市民展示蘇式傳統文化技藝。
「老字號首次建立蘇式傳統食品推廣專項資金」,據儲敏慧介紹,一直堅守價格公道、貨真價實的百年老店經營底線,為大力弘揚推廣蘇式食品,採芝齋「開先河」設立推廣專項資金,實實在在讓利消費者。蘇式傳統食品創新營銷模式,引爆消費者熱情,在紛至沓來的人潮中,從1月18日延續到2月14日的「蘇式年貨節」一舉創下多項紀錄:銷售「一飛沖天」,蘇式食品包裝盒被賣斷,首次「空運」救急;蘇式傳統食品搭上行動支付「現代快車」,手機支付、刷卡支付顧客佔比達到50%以上,猛增三分之一,店內支付寶、微信系統出現刷爆的火爆場面。
蘇州老字號傳承創新做法,引起多方關注。「2月初接到國家商務部通知,採芝齋已由商務部向中宣部推薦,由中宣部發文,人民日報等多家央媒將在春節期間採訪報導。」據儲敏慧介紹,2月6日,他把收集的蘇州日報報業集團旗下《蘇州日報》《姑蘇晚報》,以及引力播、《姑蘇晚報》官微等對「蘇式年貨節」的持續報導,作為第一手材料提供給相關央媒。
蘇州老字號在傳承中奮力創新,引起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多家央媒關注報導。(圖片由採芝齋提供)
「2月8日一天,就接受新華社等3家央媒現場採訪。」據儲敏慧介紹,「蘇式年貨節」營銷創意,為弘揚推廣蘇州傳統文化技藝提供全新機遇,2月27日晚央視新聞聯播播出後,一個晚上採芝齋網店就接到各地訂單400多單,創下同時段接單量紀錄。浙江、湖北等地要求「代理」的電話,紛紛打到廠裡。
蘇州老字號傳承創新「創意做法」登上各大央媒,引發本地傳統行業震動。「『蘇式年貨節』提供全新思路」,據本地不少企業表示,傳統文化技藝傳承創新,是新時期迫在眉睫的「全新功課」,在牢牢「紮根」傳統土壤的基礎上,與時俱進「接地氣」創新,才有持久生命力。
老字號新政出臺——
挖掘資源形成三級培育體系
今年3月7日,市商務局制定出臺《「蘇州老字號」認定辦法(試行)》,下發《關於開展「蘇州老字號」認定工作的通知》,明確「進一步推動蘇州市老字號的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度「世界品牌500強」裡,「百年老字號」佔216席。「世界品牌500強」的平均品牌年齡達到100.19歲,比上年的93.71歲有所上升。中國有37個品牌入選,然而,和美國、歐洲比較,中國品牌入選500強的數量較少。據市商務局有關人士介紹,作為「金字招牌」的中華老字號,承載了中國文化對外傳播和品牌打造的重要作用,有利於弘揚質量至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拉動內需擴大消費,保護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悠久的吳文化傳承,孕育出燦若繁星的老字號企業。據劉驥介紹,蘇州老字號協會目前有會員70多家,「年齡」基本上在80歲以上,在全國各城市中處於「第一方陣」。會員企業中,列入市、省、國家非遺保護名錄52項,其中,國家非遺保護名錄4項,在全國老字號協會中名列首位。據統計,首批「江蘇老字號」認定中,蘇州經認定54家(包含商務部「保護與促進中華老字號名錄」30家),位列全省首位。
「眾多老字號有傳承發展蘇州傳統歷史文化的強烈意識」,據市商務局有關人士介紹,蘇州老字號資源豐厚,市老字號協會中就有36家具有近百年歷史、經原國內貿易部或中國商業聯合會認定,目前尚未列入商務部、省商務廳老字號認定名錄的百年老號。參考省內外比較通行的「30-50年字號歷史」,蘇州老字號資源則更加豐富。通過權威認定並賦予「老字號」身份,是挖掘、激活、保護老字號的一種有效途徑。
此次《認定辦法(試行)》中,把認定工作作為傳承保護的手段之一,建立三級培育體系。通過對「蘇州市級老字號」的認定,對蘇州老字號資源進行再發掘,逐步形成「中華老字號、江蘇老字號和蘇州老字號」三級培育體系,進一步夯實蘇州老字號資源大市基礎。
市商務局明確,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挖掘整理老字號的傳統產品和技藝,收集、記錄老字號發展史料,建立健全老字號檔案。要依照《認定辦法(試行)》,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組織和推薦符合條件的老字號單位申報,指導相關單位填寫「蘇州老字號」申報表,並做好資料審查工作,確保申報材料真實有效。
據介紹,蘇州將運用經濟手段和政策導向,對具有較強文化遺產價值的企業和品牌進行必要的扶植培育,提升其傳承發展歷史文化的核心作用,提升其在城市發展中的商業功能,展現城市獨特魅力。
從採芝齋「蘇式年貨節」的傳承創新,到《「蘇州老字號」認定辦法(試行)》出臺,蘇州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形成政府部門、企業、媒體,以及社會各界合力,共同推向深入。
政策發力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老字號」
我國高度重視老字號品牌建設工作,重視老字號的傳承和創新,努力「讓民族品牌大放異彩」。
2016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2017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提出,實施中華老字號保護發展工程,支持一批文化特色濃、品牌信譽高、有市場競爭力的中華老字號做精做強。這也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
從老字號尋根到老字號振興,商務部重視老字號傳承發展工作。1991年原國內貿易部首次評尋「中華老字號」,被命名的蘇州「中華老字號」有43家。2007年、2010年認定公布商務部第一、第二批「中華老字號」,蘇州成功申報、被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有30家。
「蘇州老字號」認定辦法出臺
7日出臺實施的《「蘇州老字號」認定辦法(試行)》中,明確「蘇州老字號」認定條件、認定範圍、認定方式、認定程序、動態管理、責任和義務。
《認定辦法(試行)》明確,「蘇州老字號」定義為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蘇州地域特色文化底蘊,獲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認定範圍為蘇州市行政區域內依法登記註冊的有關企業。
認定條件包括擁有商標所有權或使用權,相關手續齊全且無爭議;品牌創立於50年(含)以前;傳承獨特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蘇州地域特色文化底蘊,具有鮮明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具有良好信譽,得到廣泛的社會認同和讚譽;內地資本及港澳臺資本相對控股,經營狀況良好,且具有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已經被商務部和省商務廳認定的「中華老字號」「江蘇老字號」提出申請後,自然獲評「蘇州老字號」。
擬認定「蘇州老字號」企業和品牌名單通過市商務局網站或新聞媒體向社會公示,公示時間為7個工作日。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名單有不同意見的,均可向認定小組辦公室提出異議。申報單位對認定結果有疑義的,可向認定小組辦公室提出書面覆核申請,覆核結果在收到書面覆核申請之日起30日內做出答覆。
媒體聚焦
「蘇式年貨節」登上各大央媒
2月18日,據《人民日報》A9要聞版《老字號裡品文化》報導:
古樸淡雅的店堂裝修、口味地道的蘇式年貨,今年還和手機行動支付新方式搭配,成了「蘇式年貨節」搶眼的風景。「這是148歲的採芝齋首次試水參加『蘇式年貨節』。」蘇州採芝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儲敏慧說。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以原味寄託鄉思、綿延情韻》報導:
採芝齋今年還首次舉辦「蘇式年貨節」,引進現代營銷模式,推出蘇式糖果、糕點、炒貨、蜜餞等300餘個品種的特色年貨及「花開富貴」「全家福」等暢銷禮盒,並設立推廣專項基金,銷量約比平時增長10倍以上。
2月27日,央視新聞聯播《老字號:用傳承創新駐留舌尖「情思」》:
報導中,蘇州採芝齋和北京、上海2家知名老字號聯袂「出鏡」。懸掛在觀前採芝齋門口的大紅「蘇式年貨節」橫幅,作為採芝齋專題中的「開場鏡頭」,唱起蘇州老字號傳承創新「開場戲」。
蘇報融媒報導全記錄
從1月18日至2月9日,蘇州日報報業集團旗下《蘇州日報》《姑蘇晚報》,以及引力播、《姑蘇晚報》官微等對「蘇式年貨節」開展全方位報導,大力弘揚蘇州傳統文化。
《蘇州日報》刊登「蘇式年貨節」系列報導:
2018.1.19A10版《老店「發糖」調濃蘇式年味》
2018.1.25A04版《現場製作蛋黃花生猛增3倍》
2018.2.2A09版《包裝禮盒空運來蘇救急》
2018.2.9A03版《採芝齋「蘇式年貨節」人氣爆棚創下多項紀錄》
《姑蘇晚報》刊登「蘇式年貨節」系列報導:
2018.1.18A10版《蘇報集團聯手採芝齋啟動「蘇式年貨節」》
2018.1.19A04版《蘇報集團聯手採芝齋打造創意「年貨節」》
2018.1.26A05版《記憶中的「蘇州味道」成香餑餑》
2018.2.1A04版《市民採買「蘇州味道」年貨入高峰》
2018.2.8A03版《「蘇式年貨節」行動支付被刷爆》
《蘇州日報》刊登「蘇式年貨節」評論2018.2.2A05《時評》版《給年味注入更多蘇州味道》
《姑蘇晚報》官微刊登「蘇式年貨節」報導
2018.1.19官微頭條《在蘇州,有一種年味兒,叫做採芝齋》
《跟著時令吃吃吃》刊登「蘇式年貨節」報導
《蘇州這口年味兒,甜了148年》
(記者 馮佳 尤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