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海8號橋趕「創意市集」
上海長期缺少讓創意專業人士聚集的地方。近日,這一狀況得到改變,一場別開生面的「創意市集」在上海舊工業廠房改造而成的8號橋舉辦。數十個賣創意的攤位吸引了眾多前來遊覽觀光的人,除了喜歡追求新鮮的當地年輕人,還有許多外地遊客。每個創意市集的攤位都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充滿想像,不拘一格。遊客們有的在塗鴉牆上隨意作圖,自己動手製作精彩飾品,看看手繪T恤或者試著和活動雕塑交流感情;還能欣賞街舞、騎單車等多種街頭表演。
8號橋將作為「創意市集」的固定活動場所對公眾開放,周末玩膩了普通娛樂場所的都市消費者又多了一個新去處。「創意市集」把申城的精彩創意一收而盡。
「創意市集」是指一批創意者以地攤形式兜售創意產品。目前這種形式在國外十分流行,逛「創意市集」已經成為他們休閒生活的一部分。「創意市集」的參與者既有實力創作大師,也有業餘愛好者。創意作品的唯一要求就是原創,品類則不設限制,可以是時尚設計、手工作品、潮流服飾,也可以是電影DV、圖書唱片、工藝禮品、日用品等等。「創意市集」最大的誘人之處,在於人人可賣創意。創意賣家在市集上驗證了自己的創意魅力,為創意找到了市場;創意買家在市集上欣賞創意,評論創意,購買創意,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覺提高了創意鑑賞修養。這種修養是一個國家和城市的時尚創意產業得以發展的基礎。
期待每個城市都有市集
網友ANNE認為,「創意市集」給自由的創意設計師一個很好的展示和自展平臺,應該長期存在。因為對設計師來說,有一個免費的展示平臺是非常幸福的,這樣的展示對推動整個創意產業發展功不可沒。或許以後「創意市集」可以成為各個城市的標誌性旅遊觀光點。人們到每個城市如同一定去最有代表性的旅遊勝地一樣,到市集購買有創意的東西。
8號橋的不少經營者認為,每個城市都應該有個固定的地方開辦這樣的市集。這樣對創意設計師來說即使是做不了大的事業,也會維持生計,在放鬆的心態中不斷創作出新鮮的作品來。
在8號橋的創意市集上,一個叫諾諾的創意者告訴筆者,她的工作室今年初才開張,一共三人搭檔創業,主要生產各種小貼畫和飾品,一人負責設計,一人印刷,還有一人負責營銷工作。目前每月贏利不多,也就是夠生活,但大家覺得很快樂,一心想把它經營好。對於8號橋提供「創意市集」固定的場所,諾諾表示還要看看再決定是否長期加入。一來不清楚這裡到底客流量有多大,銷量好不好,再者她們有自己的辦公營業場所,許多買家原來都是通過網上慕名而來。
這裡的商品應推陳出新
來自蘭州的吳暇今年剛大學畢業,專業是廣告設計,現在上海實習。一直很關注創意產品的她趕到這個市集。吳暇認為,創意市集上的小玩意雖然基本上在上海其他地方也可以淘到,但分布很散。「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到這些相對集中的攤位選購商品。」吳暇說。
嚴小姐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雙休日出來逛街發現了這個創意市集,名叫「柯勒子子」的一家攤位賣的自製老上海名信片令她愛不釋手。
來自上海大學的3位學生在一個名叫「tee堂」的攤位前先買了件手繪T恤,之後馬上拿到「塗鴉」攤位處,讓專業人員又把衣服改制了一番,心滿意足地給同伴看。其中一名大學生興奮地說,今天第一次來這裡,感覺很放鬆,看到的創意產品都出自年輕人之手,我們自己心裡也痒痒的想嘗試。
公司實習生劉小姐說,她是「創意市集」的追捧者,然而幾次看下來,漸漸由新鮮過度到疲勞,商品的更新不夠快。她建議,「創意市集」應加快商品推陳出新。
我國創意產業現狀
近年來,我國各大城市依託各自人才、區位及資源優勢,急裝「創意引擎」,設立各種創意產業基地和園區,搶佔創意產業發展戰略高地,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上海是我國創意產業發展最為迅速的城市之一。2005年4月,上海市經委正式為首批18家「創意產業集聚區」授牌,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各類設計創意企業入駐在這些園區。
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北京市認定的首批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包括: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北京數字娛樂產業示範基地、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中關村科技園區雍和園、中國(懷柔)影視基地、北京798藝術區、北京DRC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基地、北京潘家園古玩藝術品交易園區、北京宋莊原創藝術與卡通產業集聚區和中關村軟體園。此外,深圳、南京、青島、大連、成都、杭州等城市也紛紛依託各自人才、區位及資源優勢,建設各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或示範園區,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